|
楼主 |
发表于 2005-11-30 22: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江山风雨情》想到的…… 【ZT】
作者继续秉承了中国历史文学(包括电视文学剧本)近年来的做法,既是以历史针砭时弊。
除了爱情外,作者笔下那大明的衰落,农民军的失利和大清的兴起,都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兴亡的观点、看法。大明在皇帝的勤政之下,还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农民军又胜利到失败、从得民心到失民心的迅速转变,以及大清的兴起之道,几乎是勾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兴起到目前社会问题迭起的主要脉络(指剧中的安排,不要拉进真实历史来对比),以及对当前问题得不到妥当解决的可怕预想。
剧中崇祯皇帝在国家糜烂到他想拯救,却又完全无力回天时独自在石洞中的痛苦哀号,看得我胆战心惊,肝胆俱裂!我们从崇祯皇帝的下场应该看到:不是爱国就能够救国。还有另外一点,就是不能脱离群众,要善于听从意见,简单说,就是民主。
以崇祯的勤政和雄心大志,如果他能够亲自体验民情,能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他就能制定正确的平寇方略,或者他能够虚心听从进谏,即使个人能力有限,也不会一步步走向悲剧。说什么“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其实如果他不是这样一个皇帝,就不会有不敢进真言的大臣,国家就能够从危亡中得到拯救。所以崇祯悲剧的最关键,就是不能广开言路,听从意见,拿时髦的话说,就是民主!而作者在这里是以人喻国或者什么,就不好揣测了。
毛主席多次强调过民主的重要,陈云前辈也强调要民主,要听得进批评意见,而我国中央现在也在强调走向政治民主,但是我竟然从这部剧中看到了与当前情况相仿的可怕情景:崇祯皇帝为了忧国忧民粗布素食,累得心里交瘁,而大臣竟然不顾禁令,自己在花天酒地,独自快活!!如果不能找到问题所在并从根本上解决,到了无可挽回的时候,象崇祯皇帝那样被真相气疯的情景,会不会在今天重演??
崇祯说“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正好从侧面透露了他和大明的悲剧,但这句话说的好:“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我们该怎样做,才能够让“朕非亡国之君,臣是亡国之臣”这样的概括家国悲剧的句子永远只在文学中出现??
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一个国家糜烂之时,永远是伴随着给人民带来的离乱、杀戮和痛苦,不管是要推翻大明的农民军,还是要拯救关内战乱之下百姓的大清,或是要保国安民的大明,他们的动机总是冠冕堂皇、大义凛然的,但到现实中,总是给千万百姓带来痛苦,给国家、社会带来巨大破坏,真正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所以说,和平稳定、安定团结,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所以,当国家、社会面临重大问题时,我们更不应该象现在的一些人那样,对国家冷言冷语,制造更加可怕的流言,甚至在背后推上致命的一把,那样不单会给人民带来更加严重的灾难,自己也不会捞到什么好处,除非你已经作好从国难中发迹的准备,这样的话你就是国贼!我们该做的,到要是拉国家一把,如果你认为国家的耳朵咙了,你就让自己成为国家的耳朵;如果你认为国家血液坏了,你就亲自去给他输入新鲜的血液;如果你认为国家的大脑坏了,你就让自己成为能够修复大脑的细胞……总之,用让你认为还清洁的自己,去澄清这祖国的河流,而不是置身事外的冷眼旁观,不要受外人利用的加以破坏,而是要帮我们自己人,而不能靠外人帮忙,毕竟我们国家的问题还远没到糜烂的程度,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有一句诗是这么写的“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更亡秦”,我们要爱国,为什么又要让国家先乱呢?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建国,中国人民已经死了很多人、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了,我们不能再无谓的死人、受苦了!还有当今的当政者,我们的前辈为了缔造一个美丽的共和国蓝图,已经献出了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你们不能让这面血染的红旗变色,不能让我们的国人,还要再付出鲜血,才能重新染红他呀!
透过电视剧中明末风云的声音,我们似乎应该听到更多象崇祯这样哀号的声音:……天啊,大宋完了……天啊,大明完了……天啊,大清完了……天啊,民国完了……!!!!!!而能不能让这种悲切人间的哀号不再响起,就要看我们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