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11-18 22: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甲申三百六十年再祭(之五)
崇祯帝大错三:虚荣逞强,进退失据,自寻短见
由于无法在短期内扑灭农民军,明朝被顿时深陷两面作战的困境.古今中外的战例都表
明:两面受敌是一种凶多吉少的险境.明朝要生存下去,不摆脱两面作战的困境几乎是不
行的.
如何摆脱两面作战?以当时的军力对比,要想消灭满清(后金),消除辽东战事,无异于痴
人说梦,一下扑灭农民造反又做不到,所以,唯一之策就是谈和.
那么,与满清和谈可行吗?回答是肯定的.1618年努尔哈赤向明朝开战之初,并没有信心
与明朝长年对抗,更遑论夺取大明江山,只是想在辽东占一些便宜,吓吓明朝,让其承认自
己的后金小国,这表现在,在大败明军,一度攻取了抚顺之后,并没有乘胜攻击,而是对明
朝说:"...若以我为合理,可纳金帛,以图息事"34. 特别是在崇祯帝继位之初,努尔哈
赤新死,继位的皇太极权力不甚稳固,又在年前的攻打宁锦的战役中遭到挫败35,无法入
关施行掳掠,而八旗制度是奴隶制,生产力低,又因为与明断交,貂皮人参等特产失去了市
场,因此军需给养一时间困难重重,同样面对严峻的形势,皇太极自知人口与兵力有限,
经不起长期的消耗战,因此切合实际地数次向明提出议和请求,并且,皇太极对于缔结和
平具有极大诚意:
《天聪实录稿》六年六月,清太宗致崇祯皇帝信:“满洲国汗谨奏大明国皇帝:小国
起兵,原非自不知足,希图大位,而起此念也。只因边官作践太甚,小国恼恨,又不得
上达……今欲将恼恨备悉上闻,又恐以为小国不解旧怨,因而生疑,所以不敢详陈也。
小国下情,皇上若欲垂听,差一好人来,俾小国尽为申奏。若谓业已讲和,何必又提恼
恨,惟任皇帝之命而已。夫小国之人,和好告成时,得些财物,打猎放鹰,便是快乐
处。谨奏。36”
由此谦卑的语气,可见皇太极求和的诚意。
另一件事更表现了皇太极和谈诚意:
崇祯元年,袁崇焕被任命为辽东经略,上任之初,就“擅自”主动地向皇太极提出和谈
,以便争取备战的时间,皇太极对此反应十分积极。袁崇焕提出的和谈先决条件是:皇
太极只能作“汗”,不得称帝。皇太极居然应允,并且要崇祯帝赐一颗印给他,正式承
认他的汗位37。
皇太极以崇祯帝为正统,一幅臣属国国主的姿态。可见直到崇祯初年,后金政权还完
全没有取明朝而代之的野心。
在对明的优势形势下,皇太极提出的条件并不苛刻,大致上仅要求明朝承认满清国及其
现占土地(主要为现辽宁省东部和中部),勘明两国边界,和平共处,互通贸易38.
皇太极向明求和的原因在于:后金(清)国的人口,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远逊于明
朝,没有足够的实力一举消灭明朝(在当时条件下也很难看得到农民造反将会从内部催
跨明朝),对明发动掠夺性战争又并非可以常年稳操胜劵,从长远看代价和命运都难
卜。生产力低,不足以自给,靠掠夺获取的收入又不稳定,因此为了自身了良好的生存
发展,后金清国是急需同明朝停战以互通贸易的。
在当时形势下,议和对明朝是非常有利的:若议和成功,明朝可以腾出边关精锐部队,集
中全力扑灭造反农民势力;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编练精锐边防军,屯田增强保障,新建,巩固
,完善边关的堡垒,军事要塞,全力生产,配置大批量的西洋大炮和火器,使军队向近代化
转变;可以减轻"辽饷"的负担,缓和国内矛盾;可以减免蛮族入关烧杀抢掠,有助于经济和
社会安定......
一旦与满清(后金)长久停战,明朝所面临的不利局势不仅完全可能出现转机,而且可以
效法宋朝,坐等满清-这个游猎蛮族政权衰落之机,"兴师问罪",收复辽东失地.
可是,面对大好的议和机会,崇祯帝却作出了毫无全局观念的愚蠢举动:对皇太极的来
信几乎一概不答,主要由地方官员和对方通信,即使有所答,也是言辞倨傲,激怒了皇太
极38。而且,对于议和之事,一概不予理会.反倒是袁崇焕擅自和皇太极谈判,并利用停战
时机,大大加固了锦州和宁远的城防39,这,后来竟荒唐地成为袁崇焕通敌的罪证之一…
…
与农民军能够谈和,则是母用置疑的.由于中国深厚的王朝历史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农
民很难不是皇权主义者,其多般认为:皇帝是好的,只是受了蒙蔽,需要清除的是奸
臣。造反的目的很实在,就是要称王封侯,如果能够封妻荫子,他们很少会继续走那条
夺皇帝帝位江山的险恶之途的,他们自己也没这份底气。
问题又是这个崇祯帝,在农民军势穷时,彻底招抚无方;在农民军势盛时,又死硬不与之
和解.
崇祯十一年,张献忠部在杨嗣昌,王家祯指挥的围剿下,面临绝境,被迫在谷城投降,同
期,罗汝才部也在房县投降40.但是,崇祯帝接下来的所为表明,他完全没有全局观念:
第一,他没有表现出对张献忠等人投降的非真诚性的警惕和防范.当时张献忠等人在明
军的重围之中,已成瓮中之鳖,明摆着投降是出于不得已,这时候若坚决解除其武装,张献
忠等人要想活命,只能束手就范.对浅显的形势缺乏判断力,坐失彻底解决问题的良机,此
反映出崇祯帝能力的严重缺陷;
第二,他没能抓住农民军投降的时机,提出并强力督促有关人员施行一套有效安置投降
农民军的方案.在当时情况下,将他们打散编入别的明军,或使其出关与满清作战,以断绝
他们重新为盗的机会,都是好办法.在此关键时刻,崇祯帝却听任当时的五省军务总理熊
文灿,愚蠢地让张献忠,罗汝才部就地屯田,反而让其积蓄了更大力量,获取了降而复叛的
大好条件.
张献忠虽然没有投降的诚心,却也毫无要夺崇祯帝帝位,江山的表现,只要崇祯承认其
既得利益与地盘,他是没有抱负兴兵继续”犯上”的.这表现在,1644年,张献忠最得势的
时候,也只是杀进四川,然后关起门当他那"大西国"皇帝,直至清兵前来夺他的地盘时,他
才着忙起来.
李自成莫不如此,他虽然没有真投降过,但在他势力最强盛的时期,仍然向崇祯帝提出
和谈,并没有以夺取大明江山为目标.可见其和谈的真心实意.
这很可能是因为:由于上千年的儒家影响,当时的农民造反领袖(特别是李自成)也是皇
权主义者,认为皇帝是好的,国家之所以败坏是因为皇帝身边的奸臣,而且,李自成等人对
担当"乱臣贼子"的名声有所顾忌.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李自成表现出了强烈的和谈意向:在完全有实力的情况下,他宁
愿崇祯帝承认他的合法地位,也不愿夺取崇祯帝的皇位.
因此,即使在镇压农民起义满盘皆输,李自成数十万大军兵围北京的最后关头,崇祯帝仍
然有机会享受优惠的和谈条件,为自己和大明王朝换来一条生路(他的运气其实是不错的
).
1644年老历三月十七日,北京城守军已经纷纷投降,此时李自成派太监杜勋向崇祯帝提
出了和谈的条件41,条件如下:明朝封李自成为王,赐银100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其
封
国;李自成则负责平定国内其他起义军,并为明朝抗击满清,保卫辽东。
应该说,这些条件是非常宽大和优厚的,因为当时,崇祯帝不仅已经没有任何同李自成
讨价还价的实力,其身家性命都在李自成掌握之下.
李自成在易如反掌的情况下,既不逼崇祯帝退位,也不模仿曹操,变其为傀儡,"挟天子
以令诸侯",其一百万两银子的经济要求,也完全在崇祯帝的支付能力之内.
虽然,对陕西和山西的封地要求会损害崇祯帝的统治权威和税收,但这与一旦和解带来
全局利益相比,实在是微小的代价.
很明显,一旦崇祯帝接受条件,局势将会迅速地向着对明朝有利的方向转折.以李自成
的精明强干和其新兴势力的朝气来看,他完全有能力取代明朝贪官污吏治理好陕西山西
两省,从农民军在清军入关以后的表现来看,李自成部远比明朝官兵更具民族气节和血性
,若能达成和解,李自成肯定愿意调派农民军和物资全力支持崇祯帝的抗清事业,减轻明
廷孤身抗战的负担:辽西重镇的兵力得到增强,清军若从西线偷越长城犯境,则会遭遇"人
民战争",满清"入主中原"因是会困难重重,前景暗淡.
由于在落难时曾遭遇张献忠暗杀42,李自成对对张绝不会有什么好感,因此,如果能够
得到崇祯帝的授王封地,李自成肯定会调转头来对付张献忠势力,夺取张献忠占据的富庶
的"天府之国",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顺便报仇;从表现来看,张献忠是一个只有匪盗能力
,没有建国能力的下三烂的造反者,其谋略,品行,所部的组织,作风和战斗力,比起李自成
都等而下之;张,李二人曾经共患难多年;最了解张献忠的,莫过于李自成,因此,对于李自
成的围剿,老张肯定不会有蒙骗明军那般容易了,李自成又有着代表官方的心理优势,还
有官军的配合......总之,李自成对付张献忠,最可能的结果是:李自成攻取四川,张献忠
势力或灭或逃,其道大衰,明廷又除去一心头大患...接下来的局势就难料了,或李自成势
力日渐坐坐大,其后人仍有可能废除明朝皇帝;或明朝逐渐中兴,撤李自成后人的藩
.....
不管怎么说,和解将使局势向着明朝延续,向着华夏国家独立发展,向着不利于落后野
蛮民族满洲的征服的方向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然而,当此事关民族命运的历史关头,崇祯帝不仅没有丝毫敏感性,反而表现出根本不
顾全局的,近乎疯痴般荒唐的意气用事.
听完太监杜勋诵读的条款,崇祯帝问首辅大学士魏藻德:” 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
一言决之43。”他居然要魏藻德”决之”!本来决策权在皇帝,大臣只能够建言献策,这
在王朝中是一个丝毫含糊不得的原则,这样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崇祯帝居然要一个臣下替
他”决之”,明摆着一副推卸责任的姿态!
对此,魏藻德不应该不清楚.
他魏某人也不可能不知道,这个崇祯帝绝非没有主见之人,皇帝平日里有主见得到了猜
忌自用的地步.现在要他魏某人决策,不是推卸责任又是什么呢?
同样,魏藻德也不可能不清楚,这个崇祯帝草菅大臣性命的狠劲:最为他献言献策效忠
的袁崇焕,陈新甲等人都落得什么下场?要是为他”决之”,落得个谗言惑主”偏安”的
名声,能保证保哪一天不被拉出去当替罪羊宰了吗?
无怪乎,魏藻德的反应是一言不发.魏某人固然懦弱自私,但却不值得深责,因为,权力
和责任成正比,应为国家命运担当首要责任的并不是大臣,而是国君崇祯帝!在这样重大
的关键时刻,他作为国君不愿挺身而出担当重任,他还做什么皇帝呢?
史学界提出: 崇祯帝考虑到,如果接受和谈,在将来的正统史家眼中,会
永远成为他曾“偏安”的证明。
如果这真是崇祯帝当时顾虑,那么这个顾虑就十分荒谬.接受和谈或许有”偏安”之嫌,
但若拒绝和谈,明朝即告灭亡,试问,”偏安”和亡国的后果,那一个更严重?”偏安”和
亡国的罪责,哪一个更重? ”偏安”是坏名声,”亡国”又是好名声吗?”皮之不存,毛将
焉附?”不偏安”的好名声导致了亡国,这样的好名声又有何意义!?
真是糊涂透顶!
曾节明 2004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