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36|回复: 8

[【书香茶座】] 茹淡养生-读朱丹溪《茹淡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3 16: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4-1-13 16:17 编辑

朱丹溪(1281-1358), 浙江义乌人,元代杰出的中医家。《茹淡论》是其所著《格致余论》中的一篇文章。其文大意是提倡茹淡养生,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主张食“原味”,不食、少食调料味。

文章开篇引《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中的名句“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展开讨论。丹溪解释,味有天然与人工的两种。所谓天然的味是指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之类。茹淡虽然不是特指茹素,但此处却没列举肉类,而在后文提到肉食时,引《论语》“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可见他不提倡多食肉。丹溪认为,这“自然冲和之味”,人食了有“补阴”的功效,而这正是内经所说的补精之味。人工所造的味呢,当然是盐,酱,醋之类的烹饪调料。丹溪认为其味偏厚而有“致疾伐命之毒”。丹溪也指出天然的原味并非都是淡味,如大麦与小米都带咸味,粳米、山药有甜味,葱薤皆辛味。与五脏相对应的天然味是齐全的。

那么,食原味和食调味,在生理上究竟有什么不一样呢?常食自然冲和之味的人,心神易收敛,火得以下降;而常食浓重味道的人,不能管束欲望、相火易动而亢盛。丹溪认为,天下最补的食物是甘淡的粳米。粳米是大地的恩赐,物中属阴。那么蔬菜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蔬菜是用来配饭的。大自然所以生长蔬菜,为的是防止人在饥饿时吃的过急或过多而伤胃,蔬菜有疏通和帮助消化的功效,有缓冲保护的作用。

如果食谷物的同时又食酒肉等肥甘厚味会怎样呢?厚味得谷的助力,会在体内积压更久,必然助"阴火"而致毒。

为什么内经说精不足用味补而不言气补呢?这是因为味为阴,气为阳,以阴补精,故为治本。内经前句是“形不足者,温之以气”。丹溪指出,这里的“温”是养的意思。“温存以养,使气自充,气完则形完矣。” 他批评《太平和剂局方》的编写者,未明经旨,凡是虚损证,一律用温热加补药为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7:3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的发展在元代有个小高潮。背后的道理耐人寻味。
古代中医之所以2000年没什么大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其中2个是技术被儒术压制和创新被祖宗崇拜压制。
元朝的异族统治恰恰冲击了这2点。蒙古人重技术轻儒术。中医属于山医命相卜五术,五术都是技术。技术在元朝都有发展。蒙古人的萨满教冲淡了汉族的祖宗崇拜,这也让中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祖宗这座大山。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3 18: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丹溪属于滋阴派,医学史上还有著名的火神派,其实是不同体质人群类型,应该有所区别。通常男同志阳气足一些,倾向于滋阴,女同志阳气弱一点,倾向于扶阳,壮年火力旺,注意滋阴,老年身体弱注意扶阳,当然每个人体质也有差异,国内中医界将人体体质分为九类,对临床论治有一定指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4 17: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吃素吗?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5 07: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的神医让人佩服。在他们那个时候,不世出的天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5 22: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大旨、德行第一,养生之道、性命双修,养心之道,养性之道,养神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5 2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像说过自己信佛,那么大概是吃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6 14: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4-1-15 22:42
楼主好像说过自己信佛,那么大概是吃素的

我觉得楼主没及时回,可能不是纯的吃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6 14: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mygiss 发表于 2024-1-16 14:02
我觉得楼主没及时回,可能不是纯的吃素的

岂不闻古人有言: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5 18:54 , Processed in 0.19649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