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75|回复: 0

[听雨阁♡] 红楼五线谱上的埋香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5 13: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8-25 18:10 编辑

明线
    埋香冢是黛玉葬花的花冢,在大观园的东北角,与贾氏宗祠仅一墙之隔。埋香冢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十三回宝黛共读西厢的情节。书中写道: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黛玉认为,大观园的水清,出园就浊了,花儿随水流出,干净的花儿也被糟蹋。她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有专用工具,看来是经常扫花葬花的,她还为花儿专门找了一个风水宝地。宝玉一听,喜不自禁,却忘了藏好书,被黛玉发现。俩人共读西厢,借着书里的话,宝玉表达了自己对黛玉的爱慕之情。黛玉则是喜、怒、笑、逗,引得宝玉的心跟坐过山车一样。不过,他们俩人终于捅破窗户纸,不用彼此猜哑谜。俩人一起葬花,葬花让两颗年轻的心更贴近,他们的灵魂找到了伴侣,他们互为灵魂知己。

    黛玉第二次葬花是阴错阳差的误会造成的伤感,在《葬花吟》问世的前一天晚上,黛玉无端的陷入到痛苦和幻灭之中,她惦记宝玉被老爷叫去,不知是凶是吉,于是来到怡红院。巧的是,她看见宝钗先进了院子,等她叫门时,晴雯正和碧痕吵架,没有给黛玉开门,这是第一个误会。黛玉听到宝玉和宝钗的说笑,她以为宝玉在恼她说告状的事,所以冷落她,这是第二个误会。敏感自尊的黛玉受了挫伤,联想到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处境,“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苔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荫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这天晚上,她独自一人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中含着泪,这时,《葬花吟》已形成腹稿。她意识到自己与落花的命运是如此的相同。葬花吟是黛玉全部精神生活的写照,是对命运发出的乞求和抗争。黛玉的可贵之处就是在礼教的重压之下,孜孜不倦的寻找自己,寻找自己的生活,寻找自己的爱情。

    第二十七回“那林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直坐到二更多天方才睡了。一宿无话”,“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如今且说林黛玉因夜间失寐,次日起来迟了,闻得众姊妹都在园中作饯花会,恐人笑他痴懒,连忙梳洗了出来。”黛玉和宝钗探春说了会话就去了埋香冢,宝玉发现黛玉不见,看到落花一地,便把花兜了起来,登山渡水,过树穿花,一直奔了那日同林黛玉葬桃花的去处来。将已到了花冢,听到黛玉边哭边吟,当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宝玉灵心慧悟,体味感受到黛玉悲吟中一种扩而大之至于整个宇宙人生之莫大悲伤,宝黛二人之心意感通乃更进一层。黛玉葬花,书中重点描绘的有两次。两次都是黛玉宝玉共葬落花、共同悼红、共为伤恸。两次葬花,其实都是宝黛感情的“催化剂”。


隐线
    埋香冢影射“忠义墓”,“谁题忠义墓,千古独风流!”风流即忠义,闺阁即忠义,女儿即忠义,这才是雪芹以美人写圣主贤臣的笔墨。天子惊慌恨失守,此时文武皆垂首。何事文武立朝纲,不及闺中林四娘!”当“慷慨忠义”四个字,独独用在这个腰系芙蓉绦的林四娘身上,那雪芹为“闺阁昭传”不就是为“忠义昭传”吗?未嫁之女名闺阁,未降之将名忠义,原来,太虚幻境“薄命司”,便是埋香冢,那些判词便是墓志铭。文中女儿,皆为聪明风流所害,所谓“夭风流者,千古风流人物!”写黛玉的风流“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写宝玉的风流“富贵少年多好色,哪如宝玉会风流。”晴雯的风流“俏丫鬟抱屈夭风流”,“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是真名士自风流”……总之,一个埋香冢,归于“风流隽逸,忠义慷慨”。


    书中隐射的风流人物,先是在脂批中道出武侯、武穆。后用林如海和晴雯代表冤死的忠义之士,用林四娘代表慷慨赴死的忠义之士。书中政治背景是明未清初那段历史,我从这段历史中找忠义人士。他们是阎应元、穆天波、陆相生、孙承宗、熊廷弼、满桂、孙传庭、曹文钊、邓子龙、李如松、史可法、李定国、郑成功、何腾蛟、张煌言、袁崇焕、毛文龙、黄德功、秦良玉、曹变娇、何仁龙、傅宗龙、周瑜吉、杜松、卢象升、路振飞、刘綎、沐天波、黄道周张国维……


    名将慷慨赴死,名将的家人也如此,高阳保卫战中,孙承宗的六个儿子、两个侄子,十二个孙子和侄孙相继殉国。城陷后,孙承宗保持了大明臣子的气节,从容自缢,壮烈殉国,时年七十六岁。孙承宗全家男女老少共百余人遇难。更令人敬佩的是还有抗清忠臣用遗体保护百姓,他就是张国维,张国维在写下《绝命书》后,便以身殉国,但在临死前却吩咐道:“吾去以后,切记遗体放置内堂,清军破城而入后,见得吾之遗体再无屠城之忧。”后来结果确实如此,清军见得张国维的遗体,直接痛哭流涕。原来这里还有这么一个故事,张国维在山东一带治理河道时,看见灾民吃不起饭,因为一石米就要八两银子,心善的他就施米救人,活人无数声望极高。而清军里头也有山东人,有过活命之恩,因此清军见得其遗体,自然伤心流泪不再屠城。


        忠臣遗体护住满城百姓,明朝末代皇帝殉国时,也说:“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他死后,侍侯他的王承恩也着朱由检给大明殉葬。王承恩这一生都以保护朱由检为责任,服侍完朱由检自缢升天之后,王承恩哭着让小太监们赶紧逃跑,最后留下一个与自己关系亲近的小太监,让他帮助自己在朱由检旁边的树上上吊自缢,最终王承恩也在朱由检旁边自缢而亡。一代皇帝朱由检一直到死都万万没想到那些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大明王公重臣,到最后都没有一个太监王承恩忠义。王承恩陪着朱由检给大明殉葬,可以说他到死都没有辜负师父曹化淳当初对他的叮嘱,一定要照顾好朱由检,到死他都一直守护着朱由检,就算朱由检死了,他也要到九泉之下继续守护朱由检。李自成怜悯王承恩忠心耿耿,也命人将王承恩收葬。后来清朝入关后将田贵妃墓改成了朱由检的明思陵,旁边又加了王承恩墓。因为王承恩对朱由检的忠心耿耿、生死相随,所以在明十三陵中才会出现了一座太监墓,朱由检殉国和王成恩殉主都是充满了悲情的一幕。


         王承恩的忠心一直被珍惜,而袁崇焕却是被他忠于的君王下令凌迟处死,被他舍命保护的百姓生吃其肉,在行刑的时候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他被冤是皇太极出动了后金的全部精锐,深入大明腹地,本来极其冒险,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袁崇焕的计划便是截断满兵退路,把满兵围困住,等到各路勤王兵抵达,再四面合围,进行决战。即使不能在此役全歼满兵,也当能给以重创。这时有两路勤王兵赶到,袁崇焕并未把他们留下守卫北京,而是一路派去昌平保卫皇陵,另一路退至三河截断满兵后路。他自己的主力预计十二月初三、初四日即可赶到,可以开始实施合围计划了,不料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清军有勾结,朱由检也起了疑心。此时清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清军有秘密约定。十二月,皇帝朱由检将袁崇焕下狱。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以擅自与清军议和、擅杀毛文龙两条罪名定袁崇焕死罪,公元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行刑时,监斩官遵圣旨,对袁崇焕处以三千六百刀剐刑以慰大明无数冤死的百姓将士。午门外,刽子手为了顺利施刑,让袁崇焕中途不至于流血而亡,行刑时用的渔网早已浸泡了麻药。渔网紧紧裹着袁崇焕,勒出一块块肉,刽子手将肉迅速割下,丢给百姓,场下众人哄抢。这场残酷至极的行刑进行了三天三夜,割下三千多片人肉。血水流尽,法场血腥气引来一群乌鸦,在杂乱之中有一人悄悄捡走了袁崇焕的头颅。袁崇焕的贴身侍卫跟从袁崇焕冲锋陷阵戎马半生,对自己的主帅本性是非常清楚的,他不服大明对袁崇焕“叛徒”的控诉,在他心里袁崇焕当然是冤屈的。于是他趁乱抱走了袁崇焕的头颅,进山寻了一处隐秘、风水极佳的地方做主帅的墓冢。敌军未退,国恨未报,却遭奸人冤枉,只有贴身侍卫有怒不敢言。悲愤之下他跪在主帅墓前,指天立下毒誓:但凡他有后人,每一代都做主帅的守墓人,主帅蒙冤必有人死后也不给安宁,将护卫主帅,守住死后清净。此誓言一发,至今十八代人执行已有三百九十三年。如此忠心,也可告慰袁崇焕于九泉。


    袁崇焕能让侍卫后代护守忠义十八代,朱术桂让百姓为他建造一百多座假的坟墓,用以迷惑上岛的清军。朱术桂,生于万历45年,初时被封为辅国将军,得荆州为封地。他是明太祖第15子的后代。1644年南明政权成立后,他选择拥护弘光帝,被封为“镇国将军”。随着清军铁蹄的南下,南明政权也摇摇欲坠,曾经贵为宗亲的朱姓子孙不得不各自逃命。弘光帝的政权也只维持了8个月,便为清军抓获随后被处决。1645年南明的第二位君主隆武帝继位,朱术桂表示出对新帝的支持和认同,又被授予“宁靖王”的封号。虽然封号响亮,但是碍于南明兵力不足,每次战后都节节败退,最后不得不逃到厦门。1646年11月,永历帝在广州肇庆继位,为拥护新帝,朱术桂再次南下,坚持维护南明政权。他在此留下,两年后晋升为郑成功的督军。1648年,朱术桂等宗亲得到郑成功的礼遇,在厦门得以栖身,过得相对安定。1662年,南明政权被彻底摧毁,郑成功去世,其子郑经继位。为团结抗清力量,郑经继续对皇室宗亲礼遇。朱术桂被接到台湾,在当地拥有王府,每年还得有岁禄。最让百姓感动的,是他的忠义。1683年,明郑势力选择投降,朱术桂看大明再无复兴之日,悲恸的说“得全发冠裳而死,不负高皇,不负父母”。可见他至死一直怀念大明,不愿接受满清的“削发易服”制度。他对自己的妃子们说,让她们去找其他活路。王妃们知道他要自尽,都说愿同生共死,求他赏赐白绫,在他死前先就义了。他深受感动,安葬好妃子后,自己英勇就义,享年66岁。去世前,他把开垦出的田地都分发给当地的佃农。百姓们都被他的忠义感动,专门为他建设100多座假的坟墓,用以迷惑上岛的清军。


    说不完的忠义之士,道不尽的家国情怀。黛玉代表华夏文明,她的埋香冢埋的是忠义,她悲悼的是忠义,她守护的也是忠义。


预线
   《葬花吟》是谶语,预言黛玉最后的悲惨遭遇,正所谓:“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潇湘馆,黛玉之死,便是“消香”。黛玉是花神,黛玉是埋香冢所埋葬的“香魂”。黛玉葬花,实际上葬的是自己。批说《葬花吟》是为这些女子的归宿作引子,这就预言大观园内大量的死亡结局。埋香冢暗喻一个万人墓,这是《红楼梦》中隐藏的巨大的集体死亡意象。“千红一窟”,“万艳同碑”。这两个词语恰恰是对“埋香冢的具体描绘。这样大量的集体死亡,除了集体感染这类传染病之外,就是战争。第五十三回王子腾和贾雨村升官,暗示朝廷有大动作,要打仗了。大观园的倾覆,比喻一个朝廷的灭亡;大观园的易主,象征着皇权更迭。



暗线


    埋香冢影射的是“扬州十日”的杀戮,作为扬州姑娘的黛玉,在纪念日这天更是
悲痛欲绝1645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八日,南明将领左良玉发动“清君侧”之战,率军沿江东下,直逼南京,南京朝廷极为恐慌。四月一日,福王密诏史可法督诸军急赴江上阻击左良玉。史可法无奈,只好率各镇兵马抵达浦口。此时清兵已入亳州,到邳州,徐、泗州告急,南明皇帝命令史可法还军扬州。接着就是扬州被围城一月,四月二十五夜扬州失陷,四月二十六日清军开始屠城,十日才封刀,这是历史上中国人几乎不敢正视的的“扬州十日”。由于是清朝惨无人道的杀戮,清朝并未写入历史。后来一些有正义感的文人,试图记载这段历史,几乎都遭到了惨绝人寰的镇压与制裁,只有少数幸存者秘密记述了那场灾难。比如幸存者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而《扬州十日记》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从海外带回中国。一场改变中国人命运的战争,竟然是左良玉的“清君侧”,不管朱由崧政府多么无能腐败,不管清人怎么吞噬着北方河山,如果没有这场荒唐的“清君侧”,历史也许不会就此万古不复。是内乱,让一切存在的可能都变为不可能了。三月二十八日,那才是历史的转折点,而四月二十六日,就是亡种杀戮的开始,或者说,亡国以后的华夏,从此开始亡种!葬花其实是葬华的意思,悼念华夏亡魂,这才是黛玉葬花的真正用意。“芒种节”写的是白骨如山忘姓氏的“亡种劫”。黛玉于四月二十六日这天吟出的《葬花诗》其实是“一腔无明”的发泄(暗寓明朝灭亡之痛),是对数十万惨遭屠杀的扬州军民的沉痛哀悼,也是对当时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史可法等抗清将士的深切缅怀,更是对满清官兵禽兽暴行的血泪控诉!在《葬花吟》中,作者首先以“花飞花落花满天”为主景,以飘荡的柳丝和飞舞的柳絮为衬托,用漫天飘舞的落红象征当年扬州城血肉横飞、尸骨遍地的惨烈情景,用飘泊无依的丝絮象征百姓无家可归,尸骨难寻的悲凉境遇,用“人去梁空巢也倾”的诗句暗示出当年扬州城万户萧疏、人绝城空的凄惨景象;接着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诗句,以枉自芳菲的榆荚和狠心啄花的燕子这两个反面形象写出对满清官兵疯狂杀戳、残酷镇压的禽兽暴行的无比憎恨,以“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表白出作者对扬州沦陷国破家亡后,无数同胞被杀,“俯尸遍呼,漠无应者”的悲痛欲绝;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借扬州的林黛玉之口,借祭花来祭奠当年屈死的扬州百姓,祭奠梅花岭上的英魂。

主线

    第十八回蒙府本有这样一条脂批:“至此方完大观园工程公案,观者则为大观园费尽精神,余则为若干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冢。”黛玉的埋香冢在是园子的东北角,和贾氏宗祠仅是一墙之隔。埋香冢内的亡魂本该属于贾氏宗祠,可是他们却不能进入宗祠。祠内供奉着贾氏先祖。而埋香冢紧邻贾氏宗祠,却又被墙隔开。祠内的先灵享受着后人的祭祀,而冢内的亡魂却随土而化,除了埋葬他们的人,无人知晓。花这种意象在书中代表着园内诸钗,而这些香草美人是借用屈原的象征手法,香草美人隐喻忠义之士,清洁女儿身隐喻的是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埋香冢紧邻贾氏宗祠,说明这些人也是贾家的血脉,可是他们却不能进入宗祠。元春命人在东北上多多种植松柏树,正是为了纪念这些冤魂,而他们都是一心为国为家的忠贞贤良之人,他们的精神应该和松柏一样长青,永远被记怀。

       黛玉收集落花,园内各种花几乎都有,也都有各自的指代意义。但最有代表性的是怡红院的海棠花。海棠花特意点明叫女儿棠,来自于女儿国。女儿在书中的内涵是指女娲的儿女,女娲是华夏的始祖,女儿国影射的是华厦,其它各种花影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不同遭遇的人群,花冢代表人的坟墓,预示着这是一个大悲剧,不单是女子的悲剧,而主要是汉民族的大悲剧。大观园是一个社会的缩影,那么花冢就是一个民族悲剧的缩影,恰是全书立意形象的点睛之笔。

       以女儿写百花,又以花落写女儿夭风流,正所谓“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如此这般,尘归尘,土归土,反而干净!“埋香冢葬花乃诸艳归源。书中写死亡,先是葫芦庙和甄士隐家遭遇火灾,被烧成一片瓦砾场,只有甄士隐夫妇以及几个家人逃出来。贾母说自己家是“中等人家”,贾府上下有一千多人;甄家是当地的望族,府上人口也不在少数。再加上葫芦庙里的和尚,这场火灾必定有许多人丧身火海,这是第一个集体死亡意象。然后是黛玉之母贾敏死亡。然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六,金玉相对时写“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亡;第十四回林如海死亡;第十五回张金哥和守备之子双双殉情;第十六回秦业秦钟父子前后死亡;第三十二回金钏死亡;第四十六回提到死了的可人;第五十八回写出菂官死亡;第六十三回贾敬误食丹药而死;第六十六回尤三姐用鸳鸯剑自刎;第六十九回尤二姐吞金自杀;第七十七回晴雯含冤而死;第七十八回以林四娘和恒王的故事嵌入了战争场面,二人都死于战乱;第八十回为香菱之死埋下伏笔。书中具体写到的死亡,大多都是个体死亡。但是有些描写却是集体死亡的意象,比如“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这些语句,描绘的是一幅集体死亡景象。书中用花木来影射人的命运,花木的凋零就比喻人的死亡。在尤三姐自刎时,书中描写“可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芳灵蕙性,渺渺冥冥,不知那边去了。”作者把尤三姐的死亡比喻为桃花的凋落,把鲜血比喻为落红。而后再写桃花飘散,残红堆积、犹如斑斑血泪,犹如累累尸骨,仿佛看到皇家贵胄和汉家百姓被任意屠杀和践踏……


        “至此方完大观园工程公案,观者则为大观园费尽精神,余则为若干笔墨却只因一个葬花冢。”另一种解读是:大观园是在帝城的西边,紫禁城的西边正是明十三陵的所在。金陵十二钗加上宝玉,正好十三座陵墓。此金陵(金色帝王陵)非彼金陵(南京)。十三陵的第一道风景正是石牌坊,石牌坊又称“五门六柱十一间”,第十七回写一进大观园见到的便是“正门五间”……然后,大观园影射明十三陵,是一个“葬花冢”。“葬花吟”就是“葬华吟”,是祭奠华夏亡魂的祭文。然后,学宝玉那样,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扩而大之至于整个宇宙人生之莫大悲伤。

    埋香冢是宝黛俩人的秘密基地,是他们互为灵魂知己的催化剂,他们俩人共葬落花、共同悼红、共同为华夏抽泣恸哭;埋香冢是“忠义墓”,诉说的是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埋香冢是预言,预言黛玉的香丘,预言战乱的万人墓,预言皇权更迭;埋香冢影射的是“扬州十日”的杀戮,是黛玉借祭花来祭奠当年屈死的扬州百姓,祭奠梅花岭上的英魂;埋香冢是一个民族悲剧的缩影,大观园是一个“葬花冢”,“葬华吟”,是祭奠华夏亡魂的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8 17:55 , Processed in 0.345880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