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妙笔

[【生命科学类原创】] 老子生命论概要
  • 1# mkongji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 82002015-7-25 17:39:51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七篇道德经内容概要(老子思想体系)第二节的第二段。

二、生命

以下第1、4节所述,都有直接而明确的原文支持。第2、3、5节所述大多是本书依据有关表述的推定。


1,生命原初本真

在大道循环胀缩的始末阶段,由于不存在建构身体的物质材料,所以生命以其本真样相存在。

生命本真老子称作“情”。之所以称为“情”,是因为生命本真在外境诱激下,会自动滋生“情感、情欲、情爱、愿欲”。又因为滋生了“情、欲”的“情”(为了与情感、情爱、情绪等区别,本书一般将生命本真之“情”以斜体加粗字体表示,或径直称作“道境之情”、“本真之情”),与没有“情、欲”的“情”差异很大,故老子另外取名为“德”(本书为了行文方便,更为了避免望文生义,有时称“德”为“有欲之情”。因为“德”在今日都被当成品德、德行)。1章说,“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王弼本)”,“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帛书本)”,就是指这种情形。



“本真之情”具有这些特质(部分涉及到后来的生命演历):

1,非实物性。所有的“本真之情”均非实物,在未来变为“有欲之情”(即“德”)时,依然是非实物性的存在。非实物性是“情、德”永恒不易的特性。

2,幽隐不显。“情、德”比“道、象”还要幽隐深藏,这当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因为其非实物性的特质。“情、德”永远不可能被仪器观测到,但可以在“虚极静笃”中观见。人们日常反省自察时,也能体受到“情、德”的显态层面。

3,永恒不灭。“情、德”是永恒存在的。虽然在未来不断滋生“情欲名观”内容而有所变化,虽然生命机体生灭成毁,但“情、德”本身却是永恒不灭的、永不消亡的(即俗谓灵魂不灭。但老子的“情、德”与通常观念中的灵魂、鬼魂相差甚远,故本书一般不采用灵魂、鬼魂等语词,以免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引发不必要的误解曲解)。

4,数量无限。“本真之情”有无限多个,在道中、在象网中穿梭游弋。因其非实物,故与“道、象”以及后来的实物不会相互阻碍,可以相互穿过而无影响。“本真之情”相互之间应该也是这样。“本真之情”的“大小”无法确知,应该可以变幻大小(这是从后来生命机体得出的看法。比如微生物很小,而恐龙、鲸鱼很大,而按照老子所述,“情、德”是包裹着、渗透于生命机体的)。

5,独立自足。每一个“本真之情”都是自我独立、自我完足的存在。没有生成者,也不依赖于“道、象”和其他“情”。

6,精洁纯粹。“本真之情”是非常精纯单一的存在,没有任何杂污异质,是纯粹的自我同一存在。

7,真朴信实。“本真之情”虽然不可观测、无法以通常方式感知,但却是非常真实、毫无虚妄的存在。每一个“本真之情”都有“信”,“信”一方面使得亲证者相信自己的观见体证不是一场大梦;另一方面则是自我的表征,是相互区分、相互分辨的标识。“信”永恒不变、永不离失。因而,在未来的生命演历中,无论各个“本真之情”如何变幻(如滋生不同的“情欲名观”,转生于不同的物种),都可以凭借“信”将其辨认出来。

8,一体不散。“本真之情”以及后来嬗变而成的“有欲之情”(亦即“德”)永远是整体性的存在,不可能分裂分散。不存在被消灭被分解等事项(即俗谓魂飞魄散、灵魂相食不可能存在),即使身体粉身碎骨,“情、德”依然是一体不散的存在。

9,平等自由。“本真之情”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能力之别,除了“信”有所不同(身份标识不同)外,其余是等同无异的。“本真之情”不受任何其他东西操控、役使、宰制,是完全自由自在、独立自存的实在。

10,“诸无”状态。所谓“诸无”是与后来生命演历中的情形而言的,如老子所称的“无名、无欲(五千文中老子的“欲”,包含了今日分类中的“情”和“欲”)、无知(智)、无为、无(不)言”等。总之,在本真之情那里,人类和动物的各种情感、情绪、情爱、情趣、意志、愿欲、想象、思维、言语、概念等全不存在。



“本真之情”具有这些天然能力(显能和潜能):



1,显能:“观”。

“本真之情”具有识别、分辨、观见外境外物的天然能力,这个能力永不消失、也永不隐伏,一直处于显现状态。在滋生“情、欲”而嬗变为“有欲之情”(“德”)后,这个能力依然存在(在生命机体中,成为“内观”能力,观察着身体的内各组织的运行情况。在死后再生前的单纯的“有欲之情”时期,“观能”依然存在,“情、德”借助于自身的这个能力,再次寻找合适的再生之所)。

“本真之情”的观见能力非常精密强劲,能够观见到“道、象、物、一、二、三”等深隐存在层面和纤细实物,能够观见到遥远深邃的宇宙深处,能够观见到非实物性的其他“情、德”。



“本真之情”的观见能力应该是无色彩的黑白式观看,当然这是推测,但很可能就是这样。“本真之情”的“观能”是否会被实物遮挡?这不易确定,可能会被遮挡。后文将表明,身体的感官组织和神经组织主要是“观”之能力发展起来的。“本真之情”如何观看?是像眼睛那样观视拟或是其他?我们大可不必从人类和动物的眼睛去推想“本真之情”的观察方式。因为,“本真之情”以及后来的“德”是不会有自身内在“组织结构”的。“情、德”的“观能”以及下文介绍的“情欲名”三种能力,是生命最为不可思议的天能本性,若想进一步搞清楚,需要如老子佛陀那样亲身体证才可。



2,潜能:“情、欲、名”。

“本真之情”在外境诱发下,具有滋生“情、欲、名”的天能本性(人在闲暇时可以不受外境诱激而自生“情、欲、名”,这是因为记忆中保存了许多素材资料,倘若记忆是一片空白,就无法自生。“本真之情”处于诸无状态,也无法自生,只能是外境诱激而滋生)。但在宇宙始源(以及终归)阶段,这种能力是潜隐不显的。盖因整个外境是连绵不断高速振动的象网,“物”又是瞬间生灭的,整个宇宙是均匀等同、没有差异的存在,无法引发“本真之情”的“情欲名”。

“情”指情感情趣、兴致情志、情绪情爱。“欲”指欲望、欲取、意志、愿想。“名”有三类形式,一是铭记(记忆);二是自名(自我表明);三是名识(赋意制名、认知思维)。后文“德论”一节我们继续介绍。



“本真之情”的其他能力:

显能:活动能力。“本真之情”显然不是固着于道中某一点,而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但此时的活动只是空间位置的移动。由于“本真之情”并非实物,故其运行速度可以很高,但应该也不是无限速度。可以确定,电磁波在象网中的传播速度不会是“情”速的上限。

潜能:驱动能力。这是建构生命机体时的能力。“有欲之情”或者说“德”具有驱动“一”中纤细实物的能力,但这种驱动能力随着纤细实物的增大而降低。推测“情、德”已经无法驱动“三”中纤细实物了。



佛陀的涅槃寂灭,就是指绝情灭欲之后的“本真之情”,其存在情形已如上述。涅槃寂灭之后,生命本真就是单纯的宇宙生演和生命演历的看客(“本真之情”能够观见人世变幻、世道沧桑,但并不滋生“情、欲”,也不存在“名”)、旁观者。


2,前生命机体(依从性阶段)

这是指从“道生一”开始直至星体(行星)产生之前的生命机体及其建构方式。此阶段的机体建构实则可以视为“尝试”、“学习”阶段,或者说“游戏、戏耍、玩乐”阶段,其机体形式、组织结构非常简单,甚至能否称作生命机体还成问题。实际上老子的表述是“三生万物”,就是说“三”生成之后,才有了万物(万物即“有情生物”。在今日生物学中,动物、植物、微生物都被当成生物。在老子这里,应分为有情生物、无情生物两大类。植物和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无情生物”,动物则属于“有情生物”。有情生物是“德”建构的机体,“德”隐涵在其中。无情生物是“德”尝试建构机体的孑遗、半成品,其中不涵“德”。这就是说有情生物和无情生物是全然不同的生物。详见本书老子与生物学、老子生命论简说),这也是本书谓之前生命机体的缘故。



当“道”生出了“一”,宇宙中有了稳定、奇妙(“一”具有电性、磁性)的纤细实物。本真之情“观看”到了这一情形,产生了好奇、兴趣,这时“情”就产生了。于是有了一探究竟的行动,在这行动中对“一”有了喜爱眷恋,这依然属于“情”,是“情”的另一种呈现、表现(好奇兴趣和喜爱眷恋,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情感)。有了爱恋就发生了欲望、愿欲,这时“欲”就产生了。在“情、欲”的驱动下,有了逐取吸纳、融入自身之内的行为,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容(21章)、畜(51章)”。包含着“一”中纤细实物的“情”,就是最初的生命机体,显然是最简单的生命形式。“情、欲”产生时,“名”也被“唤醒、激活”(本书大体可以确定,“名能”的显、隐是受“情、欲”作用、刺激。也有另外的推测,详见老子心灵学、老子认知论、老子德性论等章节。下文德论一节也有论说),“观”和“行”中的内容都被自动保存为记忆。


当“本真之情”滋生了“情、欲、名”,其本身发生了很大变化。老子将这时的“本真之情”称作“德”。



这一段表述,是本书根据1章、21章、51章等表述的推定。描述过程是理想化、分析性的,比如先有“情”、再有“欲”、再有“容、畜”行动。另外,五千文中“欲”包含了“情”,从日常心理活动考察,“情”和“欲”密切关联,有时不易分清。

这一段推定,与佛陀的描述基本一致,即被归入十二因缘的“无明缘行,行缘识”两段。详见本书第九篇老子与佛陀一章“因缘”一节。



随着“二、三”等纤细实物的生成,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的诞生,“本真之情”的兴趣不减,不断地游戏、尝试。正是在这种游戏、尝试中,对各种深隐层面的组成、性象、结构、功能、关系、运变等有了深切而直接地了解、认识,大部分内容都被保存在记忆中,为将来的机体建构打下了基础。



假如在此过程中,有的“情”对外境外物没有兴趣,仅是观看,那就依然是“本真之情”的样相。倘若有的“情”失去了兴趣、欲望,那么“情、欲”消弭、“名”也消除,逐求容畜行为也就不再发生,这就复归“本真之情”了,实即佛陀的涅槃寂灭。倘若原本没有“情、欲、名”的“本真之情”,对新的生成物生发了兴趣、欲望、逐求,那就变为“有欲之情”、变为“德”了。



这个阶段的机体建构,是完全跟随大道扩张和物质生演历程的。故本书称为依从性阶段。



有人会设想,“一生二、二生三”,是“有欲之情”亦即“德”的功劳。“有欲之情”能够驱动“一”中纤细实物,他们在“游戏”中将“一”中纤细实物组合在一起,偶然间形成了稳定的实物,于是无数的“有欲之情”相互效仿(他们能够相互看见),就有了“一生二”,然后又有了“二生三”(“情”的驱动能力有限,不可能驱动“三”之后的纤细实物了)。但从老子的表述看,不存在这一可能。一则因为,如果确是如此,老子必然会有相应的表述,二则“道生一、一生二”是连贯的表述,与“情、德”没有关系。不过这种设想能够与某些宗教说教曲折相通。


3,机体生成和物种产生(趋向性阶段)

在适宜的星体形成之前(如行星),生命机体的形态、结构、组织、功能都是简单的、微细的。如果以地球生物为准考察,还算不上真正的生命机体。星体形成之后,物质种类增多、密度增加、场所牢固,这就为复杂机体的建构创造了条件。

那么,此阶段“有欲之情”(“德”)的机体建构是不是如设计师那样,预先构想出机体蓝图呢?肯定不是。此时的建构依然茫无目的,并无预先目标、更无事先设定。然则趋向性体现在那里呢?



大体是这样的情形:

首先,在尝试、游戏中,“德”们发现了有些特殊组分、结构(尤其是空间构象,参见老子与生物学一章)具有特殊功能,比如具有自生长、自相似、自组织、协同性等等,这激发了“德”们的好奇、兴趣,他们顺次路向继续“探索”、创新(“德”能驱动“一”中纤细实物,而“一”中纤细实物具有电磁性,驱动就相当于创建新的结构形式。注意,不是创造物质、组分,而是新创结构、功能),发现了更奇妙的现象,比如能够传导、能够感知等,继续沿此方向试探,最终形成了简单的生命体,比如单细胞。

其次,“德”具有滋生“情欲名观”的天能,简单的单细胞机体无法呈现丰富的“情欲名观”。“德”在继续的尝试中,发现了有些结构形式能够使得“情欲名观”的呈现活动更加丰富细腻,顺次路向继续尝试创新,于是有了更为复杂的机体结构,能够呈现丰富的“情欲名观”。

再次,“德”在建构和调控机体时,必然也“参照”了物质领域的结构功能(比如晶体的自生长)和大道对宇宙万有的调谐方式。



所以趋向性不是指事先设定、预定目标,而是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创新(类似于人类文化文明的创造)。最初的发现和创新是偶然的,但在后来则以能够呈现丰富的“情欲名观”为取向。“德”们对怎样能够呈现丰富的“情欲名观”事先并无所知,乃是在观察、尝试中逐渐发现和确定的。



当“德”们建构成功一种机体形式,就将该形式保存为记忆,这就是老子1章的“有名”。“有名”就是机体的建构“蓝图”、调养“模板”。



“德”相互间能够互观,能够“复制、拷贝”“有名”。于是,一种成功的机体形式就扩散开来,形成物种。



“德”隐涵在身体中,对身体进行调养维护,即老子在51章和21章所称的“容、畜、长、育、亭、毒、养、覆”。具体见本书老子生命论、老子德性论、老子心灵学等章节的分析,下文德论部分也有简说。



“德”是在具体处境中建构机体的,从一开始就受到处境(51章“势成之”的“势”)的作用影响。能够适应处境的就能存活,否则就不可能存活。因而,物种必然是适应环境的。25章的“人法地”(实际意思是“人法地、天、道”)不仅仅是指人应当从“地(以及天、道)”学习、效法,主要的还是指人类这个物种,从建构过程开始一直到存活于世,必定是取法于“地(以及天、道)”的,是“地(以及天、道)”这个处境引导、造就的。

环境也在变化变动之中,有情生物都有自调整自适应机制,否则也无法存活,如42章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生命种类相互间是关联、影响的,老子的表述是16章的“万物并作”。

关于生命演历的更多分析,见本书老子生命论、老子生命论简说、老子与生物学、老子自然论等章节。


4,死亡与再生

死亡是“有欲之情”(“德”)离开机体,是物质机体(“身”)与生命本相(“德”)的分离。分离之后,“德”成为单纯的非实物的“有欲之情”。身体则成为单纯的理化组织、有机物质,参与物质系统的运演,不再具有生命现象了。



生命机体本是“德”(“有欲之情”)和“物”构成的结合体,是“德”吸纳并组织物质的结果。死亡就是相互分离、相互分开,各归其本、各回各“家”。16章说“各复归其根”,就是指身体复归其实物领域;“德”复归其当初的“有欲之情”状态(此状态下,与物质没有发生关系、没有容涵实物,仅仅是对外境外物具有“情、欲、名”的有欲之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鬼魂、灵魂)。



倘若离开机体的有欲之情(“德”),因为某种缘故,消除了对外物外境的“情、欲”,那就成为无欲无情的“本真之情”了,此即佛陀的涅槃寂灭,也即老子1章的“常无欲,以观(显示)其眇”。但绝大多数“德”,依然对外境外物具有喜爱眷恋之情、具有容纳摄取之欲,因而必定会再次组建机体,这就是16章的“复命”。



死亡也是短暂的休憩,前世的恩怨情仇、纷争痛苦等彻底消除,也不再频繁忙碌地调养维护机体。此即16章所说的“静”。



生命机体都有死亡,死亡的原因老子和佛陀都没有讲,本书在第二篇有过分析推测,可参阅。关于死亡、再生的详细分析,见本书老子生命论、老子炼养论、人生和处世等篇章。也可参考本书第九篇老子与佛陀一章的有关讨论。



拙作《道德经新论》(副标题:揭开宇宙和生命的玄秘),全书计分九篇,共300万字,历经20年,已于日前完成。兹发布于网络,供有兴趣者参研、指正。参见本人博客,内有下载链接、内容简介、阅读建议、章节目录等。拙作无意出版、仅作网上交流。http://blog.sina.com.cn/u/3178680977 ;   http://mkongjian.blog.163.com/http://user.qzone.qq.com/1171724360/main

第二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mg3P0MW
第一版下载链接:http://pan.baidu.com/s/1kT9kXAR
倒序浏览 看全部 全部回复
暂无回复,快来抢沙发
回复 收藏 分享 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