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77|回复: 12

[【传习录】] 学习《荀子·劝学篇》,反思科举得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18: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15: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行的教育体制更需要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0 1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社会太浮躁 求真致知 才是安生立命的法则 —— 用《颜氏家训·勉学篇》给LZ佐证一下

颜之推批评南朝贵族子弟,不学无术,依靠家境得势。
“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班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三九公燕. 则假手赋诗。”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 ,但是这种得势不会长久的。无论是在治世还是在乱世,只有读书才能安生立命。
而学习的任务不是为了功名禄利,而是要“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 。
读书又不可过于迂腐,就如“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也反对“但能言之,不能行之”的空洞之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0 13: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东坡好像有个看法,就是科举最可怕的是夺志。我觉得这很正确。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实用主义,当然这种实用主义和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有天然之别。这种实用主义就是,有什么用。“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功名,再加上中国严重的等级观念和权力本位的思想,大多数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官,其最终就是能登上统治者的宝座,享受高人一等的虚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说明读书无非就是为了高人一等,统治他人。科举实行之后,读书人有了进入统治阶层的,享受特权的机会,而统治者则有了通过科举,实现思想统一的机会。唐太宗说:天下英才皆入我手。对于统治者来说有两个意思:一是、有了帮助其统治他人的聪明人。二是、他们的思想已经统一到我的思想之中。“夺志”,就是你不再有其他思想,而只能有一种思想,那就统治者用科举推广的思想。读书就是为了享受特权,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毫无进步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 22: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吴茗于2013-03-30 13:01发表的 :
苏东坡好像有个看法,就是科举最可怕的是夺志。我觉得这很正确。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实用主义,当然这种实用主义和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有天然之别。这种实用主义就是,有什么用。“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功名,再加上中国严重的等级观念和权力本位的思想,大多数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官,其最终就是能登上统治者的宝座,享受高人一等的虚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说明读书无非就是为了高人一等,统治他人。科举实行之后,读书人有了进入统治阶层的,享受特权的机会,而统治者则有了通过科举,实现思想统一的机会。唐太宗说:天下英才皆入我手。对于统治者来说有两个意思:一是、有了帮助其统治他人的聪明人。二是、他们的思想已经统一到我的思想之中。“夺志”,就是你不再有其他思想,而只能有一种思想,那就统治者用科举推广的思想。读书就是为了享受特权,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毫无进步的原因之一。

问题在于我们的这个国度是这么几个骨架构成:

殷商带来是交易文明
周朝带来是礼仪
秦汉奠定了沿用到了今天的政治架构(郡县制,车同文等等),统一的思想深入我们心中。

秦末的农民大起义标志着楚地的文明正式登上中国政治的核心舞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维深入人心,农民们第一次知道刘邦这样乡野的混混都能打败大秦登上天子宝座,农民有了平等的取代的意识,可惜我们并没有同时产生彼此平等协商妥协的相应政治博弈文明,加上历代统治者压抑商业活动,那么剩下的出口就是读书了,读书能叫有识字能力的人都奔着所谓前程,总要给个出路吧

看英国崛起的历史时候,总是想着因为宗教的关系,英国总是被外族的政治领袖占据高位,但是因为外族的弱势地位,朝堂上地方士绅阶层和武士阶层还有王权彼此妥协彼此商量,最终这样协商的制度产生了历史上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君主立宪制保障了英国政局能相对不那么疾风暴雨的改进,最终英国通过在欧洲大陆的纵横捭阖拆分了几个可能的强权,最终成就了霸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楼吴茗于2013-03-30 13:01发表的 :
苏东坡好像有个看法,就是科举最可怕的是夺志。我觉得这很正确。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实用主义,当然这种实用主义和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有天然之别。这种实用主义就是,有什么用。“学而优则仕”,读书就是为了功名,再加上中国严重的等级观念和权力本位的思想,大多数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当官,其最终就是能登上统治者的宝座,享受高人一等的虚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说明读书无非就是为了高人一等,统治他人。科举实行之后,读书人有了进入统治阶层的,享受特权的机会,而统治者则有了通过科举,实现思想统一的机会。唐太宗说:天下英才皆入我手。对于统治者来说有两个意思:一是、有了帮助其统治他人的聪明人。二是、他们的思想已经统一到我的思想之中。“夺志”,就是你不再有其他思想,而只能有一种思想,那就统治者用科举推广的思想。读书就是为了享受特权,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毫无进步的原因之一。

分析的透彻,流毒影响深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0:4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golden21c于2013-01-26 18:27发表的 学习《荀子·劝学篇》,反思科举得失 :
  关于学习,还有篇荀子的《劝学篇》,是不谈功利,只谈学习和读书,比较纯粹状态的读书者对读书和学习的认识和体会的,因为纯粹、没有功利,所以才永恒,所以才千年流传,并且必将万年传诵下去。这种状态下人的读书进步时也是社会科技、文化、军事、经济进步的微观载体和动能。国家作为有组织形态地调节个体的组织,应当正这种个体行为,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将许多个体人读书学习的涓涓细流汇成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浩瀚大海!作为解剖许多读书行为畸变的标本,在我国不得不谈“科举”,科举的一个致命缺点是它将读书人读书变的功利化,读书可以导致阶层变动,读书可以导致社会地位变动,读书有了市场,有了价值取向,所谓“学而优则仕”,并且这样的读书行为反过来还能影响下一代,形成巩固自己阶层利益的工具,工具还能固化,形成既得利益集团,自身还有加强这一趋势的倾向。作为国家调控读书行为的手段,建立制度本没问题,应当建立制度,但是应该考量的是这种制度只是调控读书学习行为先进方向发展、充实的手段,而不只囚禁读书思想的牢笼,将读书者变为自己的奴隶,乃至加剧阶层分化并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科举可以这样总结,他是封建统治者试图控制士大夫阶层进而控制天下的制度,控制本身并没错,但是控制有多种手段,正如大禹治水的疏通手段其实为科学的领导,而其父的堵则为囚禁社会力量不科学方式,对于科举制度来讲,制度制定者的态度最为关键,是“疏”是“堵?其实是关系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的重要议题。科举时代1300年,清末停了科举至今才100年多点,对国人思想观念、社会行为的影响远远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对中国社会读书学习价值观念的影响亦根深蒂固,而且这些混杂的似对似错的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上的东西还会反复影响国人思想和价值取向。
  温习先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态度或许能破解我们对中国封建社会实行1300多年科举却在近代落伍的困惑。

.......

学习《荀子·劝学篇》,反思科举得失,反思用人方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4 01: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读书五积善”,是对封建社会科举和人生的总结,也是科举夺志的写照,如何突破,如何吸收西方文明,在乎天时地利人和?在乎英雄与领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wangchong63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5-17 16: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和社会制度有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8 15: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q1234567890于2013-04-04 01:00发表的 :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读书五积善”,是对封建社会科举和人生的总结,也是科举夺志的写照,如何突破,如何吸收西方文明,在乎天时地利人和?在乎英雄与领袖?

不得不说英国承袭的古罗马希腊文明的种子,自己又发扬光大出来近现代的各种制度,也吸收中国的文官制度但推陈出新,而我们貌似陷入一个窠臼,总是摆脱不了封建科举的深刻影响,钱学森最后的大师之问也是无奈的一种呼吁而已,所谓英雄排座次在我们传统里面靠着是战绩和离着大哥关系远近,西方早已经过了这个阶段,运用大量现代技术和完善的培训,还有就是科学的人才储备制度,这是制度还是历史传承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8 17: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9楼henry2000888于2013-05-18 15:45发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2 10: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高考,实际反证了旧时科举的相对合理性。
    中国人的道德自律性不够,如果没有个硬性指标去限制,人才选拔就会被私性裹挟乃至被扼杀。谁都知道实际才能的重要性,但谁去衡量,在中国人这里就出了问题。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没有好办法,而是没有可以让人放心的人去实施这个办法。为什么国外大学就可以自己评自己的教授呢?是很说明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 23: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引用第3楼吴茗于2013-03-30 13:01发表的 :
中国传统的思想是实用主义,当然这种实用主义和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有天然之别。这种实用主义就是,有什么用quote]
中国民间的实用主义实际上就是机会主义,投机主义。不存在立场,不存在方法,一切以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 科举可以做官,就去发展应试,最后把一个考试制度戳到千疮百孔。所以,前段时间看到有人感叹,为什么中国人做事都是把事情做到极限,不留余地;做什么事情都做到涸泽而渔,毁林而猎;这可能就是投机分子存在利益最大化倾向的具体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5 11:56 , Processed in 0.37055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