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楼主: 依荷听雨

月旦人物 臧否文章( Gossudar的诗文、访谈、友人追思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45、梭罗翻译的孔孟圣人之言 —— 怀念Dasha ( 陈宁)
                 ■  菊子
《瓦尔登湖》中,梭罗用典很多,包括希腊罗马神话和哲学经典、《圣经》、欧洲文学和哲学经典,特别是英国诗人的作品,印度神话和哲学经典,自然也有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华——孔孟圣贤之言了。

梭罗懂的古典语言有希腊文和拉丁文,现代语言有法语。希伯来语他显然是不懂的,引用的《圣经》故事,大约来自钦定詹姆士王本,我翻译的时候为了(一)图简便,(二)延续中文圣经的传统,方便熟悉中文圣经的读者阅读,一律延用了和合本《圣经》的译文。冯象的译文手头没有,也没有打算采纳,软件世界的通例,第一个版本的软件买回来往往风险较大,尤其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开发出来的Enterprise级别软件,还是先观望观望。

就梭罗的用典偏好和熟悉程度来讲,大约当推希腊罗马英雄神话。《瓦尔登湖》里《圣经》故事引用得也不少,但多用的是故事而非说教。就宗教信仰来讲,他和爱默生类似,对基督教传统是持有保留态度的,行文之间还偶尔略带机锋,说些大约会冒犯虔诚信徒的讥讽之语。

翻译过程各般辛苦,不过也有柳暗花明之处,一嘛,自然是碰到《圣经》故事——我翻译的是注疏本,注疏人杰夫•克莱默早就一条一条查好了《圣经》中的出处,熟悉《圣经》的人都知道,圣经的每一句/段话都是有标号的,如《出埃及记》1:1,明眼人一看便知那指的是《圣经•出埃及记》中第一章第一节。我从在教会的老朋友那里讨得一本和合本《圣经》,按图索骥,翻到那一页,bingo,噼噼啪啪敲过来就是。问过编辑,没有版权问题的,算是合法抄袭。

另外一个柳暗花明之处自然就是碰到了孔孟圣贤语录了。小时候也算是读过一点经文的,甚至到二十来岁时也能够倒背如流的,现在虽不能出口成章,看见一段译文,却还是大致能够辨认出原文,要么能够信手敲出来,要么顺手一查,就能够查出来。比如梭罗这一段绕口令:

“To know that we know what we know, and that we do not know what we do not know, that is true knowledge.”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小菜一碟吧,连没读过孔孟的人都知道。

梭罗当然不懂中文,他的孔孟引文都是从让-皮埃尔-纪尧姆•波捷:《孔子与孟子,中国道德哲学与政治文选》这本书里转译过来的: Jean-Pierre-Guillaume Pauthier(1801-1873):Confucius et Mencius, Les Quatre Livres de Philosophie Moral et Politique de la Chine (Paris, 1841)。

这一段《论语》稍微难一些,如果克莱默没有注明章节,我查起来可能要花一点功夫。老实承认,我去国多年,数典忘祖,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论语》、《孟子》也和《圣经》一样给章节标号了呢。

“Kieou-pe-yu (great dignitary of the state of Wei) sent a man to Khoung-tseu to know his news. Khoung-tseu caused the messenger to be seated near him, and questioned him in these terms: What is your master doing? The messenger answered with respect: My master desires to diminish the number of his faults, but he cannot accomplish it. The messenger being gone, the philosopher remarked: What a worthy messenger! What a worthy messenger!”

“(魏国大夫)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克莱默注释说是《论语》14:26,原来是《宪问》,不过不是26,是25。这一段一眼没看出来怪不得我,实在太偏了嘛:梭罗拼写的Kieou字我还能读出发音,Khoung-tseu按上下文猜出指的是孔子,蘧却是连中文字都不认得,要放狗狗查才反向工程查出读音是qu2。

这三段也是反向工程,根据注疏顺藤摸瓜查出是《大学•中庸》里的,服气。

“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下面又不服气了:这一句我觉得梭罗的翻译有误,不知道误会来自法文版,还是梭罗的英文翻译:

Virtue does not remain as an abandoned orphan; it must of necessity have neighbors.

一看就是“德不孤,必有邻”嘛,但孤完全可以当作形容词讲,就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邻也不一定是邻居,而是其它的美德。六个字抻长成为十四个字,有点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了。

这个是梭罗转手倒卖的,我还没有查出出处。因为引文是在注疏之内,也不能借鉴其他译者的译文。

“A soldier of the kingdom of ci lost his buckler; and having sought after it a long time in vain; he comforted himself with this reflection: ‘A soldier has lost his buckler, but a soldier in our camp will find it; he will use it.’”

写到这里不禁心碎,碰到这样的小土坎,原本会偷懒,也或许就去问活百科全书,或者是善用百科全书之人,譬如Dasha。向日Dasha自嘲,云东北人傻实在,实则是他认真,遇到未知之事一定要查出个究竟,也或许他下意识中知道时日无多,要给我们留下这数不清的小伏笔,数不清的地雷,数不清的催泪弹……平安夜前夕在桌前整理起杂乱无章的手稿,突然就看见一个疑点,突然就想起伊人不再,突然就潸然泪下了。


View fullsized

我不敢妄称Dasha的朋友,不过是在他驾鹤西去之前,挤在他的朋友群中,抢着欠了他一小笔债。某日在网上听到他和人讨论自己搜集的各类字典,便写信讨要。于是便有了这一些:

先发来的阅读软件是UnicornViewer,因为英文操作系统而无法阅读,于是又腆着脸再要,他又发来了ComicsViewer。赶紧查植物动物,却发现我的植物动物水平连查字典的资格都没有,于是号称字典过于专业化,又再次询问他是否有更大众化的字典,尤其是中国和北美动植物互译的字典。包括拉丁文学名和中英文学名、俗名。我的脸皮还能更厚么。

这样的字典他没有。但他还是给我发来了一个单子,上面是我列的《瓦尔登湖》中植物动物名单,他在后面逐一标注,标注分两类,他十分有把握的,他觉得不太肯定的。

看见Vivo贴出的Dasha的书桌,我不禁肝肠寸断。原来他就是在这条狭长的桌前,天女散花一般,向人间放债,然后就飘然而去,剩下我们兀自唏嘘。


View fullsized

2005年前后,在《玛雅咖啡》上,见过vivo和Dasha的帖子。因为在那里只是潜水,也因为他们讨论的题目于我太陌生太深奥,故而不曾搭过话。

在豆瓣,打鱼晒网之间,零零碎碎偶尔出点贴,和Dasha的交往仅在于上面说的“利用”他的知识和善良,心中却是说不出的悲恸,除了我心中欠了人情债的负疚感,更要紧的,其实还是同辈人猝然离去时物伤其类的兔死狐悲……生命原来是这样脆弱,这样短暂。

十年前,Dasha说:我怕死。

www.poemlife.com/thread-381526-1-1.html

Dasha还说,我喜欢永生(immortal)与不死(undead)。Dasha,希望你是在你喜欢的国度。

平安夜将至,Dasha安息。

陈宁,沈阳日报时事部副主任,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42岁。《沈阳日报》的编辑。他的翻译遗作《里尔克全集》即将出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46、只此一身(本来应该让Dasha老师看到的。)
  ■  某迟。
这是我今年七月底写的一篇空间日志。还是很随意很幼稚的。当时我和Dasha老师联系上,知道他的真名叫陈宁,是沈阳日报的。本来不应该放在豆瓣上的,因为是个人信手的涂鸦。可是刚刚得知老师因为心脏病去世,看到之前联系的豆邮内容,还有这篇文章。记得他说过要见面的,一个大哥和一个小弟的约定,想不到就这样成为永久的遗憾。

1.只此一身
早上收到Dasha老师的豆邮,他竟然向我道歉,因为他回到了L大,但没有告知我(实际上他除了豆瓣也没有我的其他联系方式)。他说,“在胡胜的嘻皮笑脸中到文学院坐了一会儿”。结果院长大人的笑脸果然跃进我的脑海。哈哈。
早上出门就看到学校挂了很多横幅,说欢迎88届的校友回校,才确定他是88届的。他说过,他和胡胜还有周福岩(PS:院长和副院长)是同学,还说过类似的话,如果你需要请假的话,我或许可以帮上忙。哈哈。路过蕙星楼的时候停了一会儿,心想他会不会还在里面。其实我本可以去问问那些老校友,不过发现自己和他见面了以后,不知道说些什么。
聊聊里尔克?
是因为里尔克我才认识了他的。也因为认识了他,我对德语诗,对德语,还有对翻译,乃至对外语的热情提升了不少。可是,当时我对他说,我也喜欢里尔克。他说,要好好学外语,读外国的东西不要只是看译本。还讲了一个当年他听过的故事,当年有个中文系的学生得罪了教授,论文写的刚好是里尔克,答辩时教授直接让外语学院的老师过来,用德语面试,悲催程度,可想而之。
他也是中文系的,虽然今天的中文系和20多年前相比,只有呵呵呵。他是自学的外语,不只是德语。里尔克对他的意义,是二十年的时光,从无到有,从贫乏到丰盈。对于我不是,我还不及,他只是20世纪大诗人里面的一个,给过我某些词句的惊喜。
外语不行总是有挫败感。如果见到他,我可是见襟捉肘,我应该掩面而逃。

2.至此一身
实习一个星期了。
意味着什么呢?我感觉我投身到生活中了,投身到各种关系中,不再只是面对书,面对自己。
呵呵呵,我是不是应该说一句,我终于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者,读的书上的课三年大学一点用处都没有。反正总有人会喜欢这种论调。
不过老板和同事都很好,特别是老板,出去见客户总是带着我们,虽然我们总是减了她的气势。学会了很多东西,反正我以后得靠这一切混饭吃了。我应该好好适应每天六点半起床,挤完公交挤地铁,挤完地铁挤电梯。我应该学会对人微笑,和人聊天,学会察颜观色。这就是生活啊,而我们都不在中心。
我想投身其中,但我只是为了回报。为了自己可以负责自己的生活,为了自己可以担当别人的生活。

3.值此一身
人总要有一部分自己去和世界交换,以保全最后的那不可交换的部分。
今天Dasha老师告知了我他的实名,还说了他工作的单位,沈阳日报。对于文学,他也算是“业余”的。可是我想象不来,作为职业的文学生活。黄灿然老师也是报社的,据说是大公报上的外文翻译人员。不过他业余翻译的文学却总是给我们各种营养。Dasha老师也是。他从各种途径了解里尔克,德语的里尔克,法语的,俄语的,意语的,还有日译本,英译本,并以他的积累,重新审核所有的中译本。每次见到他更新的东西,总有一点小小的自卑。
好吧。我早就知道了自己要的是什么生活的,当然,还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职业。可是,这很重要吗?难道非得像那天那些珠宝商一样,坐在五星级酒店的饭桌上,侃侃而谈,谈笑风生?哈哈。光鲜亮丽的他们也不知道,其实只要面对了自己就已是足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47、悼Dasha老师


悼Dasha老师
  ■  俞晓


Dasha,沈阳日报的陈宁老师,于12月5日晚突发心脏病过世。
最早是在天涯知道Dasha的,后来是豆瓣,看Dasha老师所翻译的德语诗歌,这一年来学习德语,沉迷荷尔德林,而Dasha老师所译里尔克的诗歌,所写的文章,文辞精彩,深深被吸引。因为Dasha,喜欢上里尔克。
与Dasha老师言辞寥寥,甚至一时都想不起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他的文,他的动态,现在脑子里模糊的印象只有他是好人,他是个有才华的好人。
死是什么,我不知道。离去是什么,我不知道。不要说什么逝去的人留在心间,逝去就是他再也不能发表文章飞扬文采了,逝去就是我还没有学好德语达到向老师请教的水平就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悲从中来,欲涕无言。死亡,是个太仓促的话题,还没有给人预备的时间,他就草率地敲了门。

荷尔德林有首诗,悼念,录于此,寄哀思。
悼念
是!你已远去了,幸福的面庞!
你的生命的妙音绝响了,我再也
听不到了,哎!你们而今安在,
迷人的歌唱,从前曾经用

天神的宁静安慰我心灵的歌唱?
多么久远!哦,多么久远!青春
衰老了,甚至在当时对我
微笑过的大敌也面目全非了。

哦,别了!我的灵魂每天离开你,
又回到你身边,我的眼睛为你
流泪,它又炯炯地向着
你所停留的那边眺望。


风大的夜,北京,黑。
午夜的车灯陆离,死亡,离得那么近。
我看不见你,却感受着你的温暖。
还没有回报你的温暖,他就来了。
悼Dasha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Dasha君

44、怀念Dasha君
        ■  没使劲公爵
2012-12-06 03:38:21
    我和Dasha君不是很熟。最早听说他是从一位学德语的朋友处:豆瓣上有这么一个Dasha,为了研究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甚至搞来了当年的巴黎地图。
    我们交流的时间也不长,大概始于他开始贴自译的里尔克俄语诗之时。
    我和他兴趣的交集大概也不算大——差不都属于各自兴趣范畴的边缘吧。
    总感觉他对其他学者有些苛刻,让我不太敢苟同。有时,当我看到豆瓣上某本西学书被打了一星,心中总会怀疑:莫非又是Dasha君的贡献?
   
    但我知道,他是有苛刻的资本的。光拿里尔克的俄语诗来说,就连德文《里尔克全集》也常不能满足他对底本的要求。
    而要说Dasha君治学的态度,这里还能提一则小故事:
    1900年里尔克游览俄罗斯时,参观了莫斯科的舒金博物馆,在赏一幅日本屏风后有感而发,于日记中赋诗一首。革命后,舒金博物馆的藏品被归入各国有博物馆,这幅屏风也就连同里尔克日记中那首随手写下的这首小诗一起被人遗忘了。
    然而一百多年后,翻译里尔克全集的Dasha君却没把它们忘记。“莫斯科舒金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日本屏风”——任何集子的注释就到此为止了。可是Dasha却一定要搞清楚:这幅画长什么样?画的到底是什么?叫什么名字?现在藏于何处?
    我不知Dasha为弄清这件事情查了多少资料,询问了多少人。至少除我之外,还问过一位“日本教授”。而这一切大动干戈,无非是为了完善一条在吾等常人看来无关痛痒的注释。

    这或许就是Dasha君苛刻的资本。但Dasha君对自己的标准或许远比对别人来得苛刻。我曾看见他推荐一位学者对其批评的反批评,推荐语云“欢迎拍砖”。他译的里尔克俄语诗,我只曾略微提了些修改意见,他竟提出把我也写入译校者名单。而有时他新译出一些与俄国相关的材料时,总会前来告知:恭请爵爷前来拍砖。我想,Dasha君是不苛刻的吧,
    他常叫我“爵爷”,在知道我真名后,又以“兄”相称。可是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他的岁数几乎要翻我一倍。

    如今回看我们之间的邮件往来,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我们探讨某个专有名词的翻译,他向我解释里尔克某首诗主旨的学界纷争,他向我抱怨在翻译上遇到困难时没有能够求助的人。我虽没亲眼见过他,却总感觉他就在身边。昨晚写拖欠多时的书评,还提到Dasha君对该书翻译的批评。今晨老叮当对我说,想多读书可又想远离学术圈,我下意识地回说:那就学Dasha呗,找个报社供职,有空就自己慢慢翻译,哪天也弄个作家的全集出来。我答应过他,一定要把那张屏风的下落找出来。来莫斯科后的第一个周末,就冲入东方艺术博物馆,可却没在展品中发现下落。向博物馆工作人员打听,得到的却只是行政官员冷冰冰的拒绝。后来,我在莫大的一家书店里找到了这首诗的俄译文,最近又准备给各博物馆发邮件询问一番,还打算明天赶早再去普希金造型艺术博物馆查查那里的日本艺术收藏……

    谁知一切来得都那么突然……
    我得知噩耗是在傍晚的莫斯科地铁里。列车和行人的喧嚣像是要带走什么。今天下午,生平第一次遇见莫斯科地铁故障——车门无论如何都关不上,清空了乘客,驶来第二辆——依然如此。乘客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这算是冥冥中的巧合吗?是列车执拗地不愿离去?莫非它是在诉说什么?是想阻止什么?是在抗议什么?可有些事终究无法阻止,抗议也是徒劳。列车载满了疲惫的乘客,呼啸着驶入了黑暗的隧道。
    街上,无表情的行人举步维艰地在冻成冰的人行道上滑行,瘦弱的退休工人在寒风中颤抖着,散发没人要的广告单。寝室里还是一片歌舞升平,人人都面容严肃地讨论着最琐碎无聊的小事。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也没有人想知道,也没有人有必要知道。

    能做的只有往冰天雪地中撒一杯伏特加。我曾说,何时你来俄罗斯,陪你沿里尔克当年的路线朝圣一番?我自己都不知这是玩笑话还是当真的。但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了。你的灵若能飞来看一眼也好吧,只是现在的莫斯科早已不是里尔克到来时的样子了。
    一位友人说,因为Dasha君的去世,里尔克在汉语里又死了一次。而在微博上还看到有人说,听闻这样的消息,总不免停下来思考人生的意义、读书的意义。
    这些话大抵都是对的吧。

12月5日夜
12月6日晨定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48、悼念汉语里尔克兄!
    ■  深圳一石
红光,一瞬间就熄灭。看到有那么多相识不相识的人在传递着悲叹一瞬的回音。为你。

  离世的消息如下:
  沈阳日报时事部副主任陈宁老师于12月5日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42岁。陈老师精通多国外语,学贯中西,是沈阳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其为人纯净热诚,待人以真,是众多同仁的兄弟、好友以及导师。

  用里尔克《瞪羚》里的第二段为你送行,每个人终将离去,谢谢你活着时留下那么多欢喜。


  你变幻的表情应和着爱的乐章,
  那些歌词,玫瑰花瓣一样轻盈,
  安静地停落于一个人的脸上,
  他把书放在身边,闭上了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49、冬至日•译者之死
       ■  zebrawow
陈宁,网名Dasha,中国现在用力最勤也最有成效的里尔克译者。岂料月初,噩耗传来,竟然心脏病突发,因公殉职。与Dasha在网上交流前后8年,深为其严谨、细致的态度所感染。他的突然离世,令众多网友为之扼腕。冬至日,斜阳晚照里,选译Emily Dickinson的一首小诗以为告慰与奠念。

258 by Emily Dickinson

There’s a certain slant of light,
Winter Afternoons –
That oppresses, like the Heft
Of Cathedral Tunes –

Heavenly Hurt, it gives us –
We can find no scar,
But internal difference,
Where the Meanings, are –

None may teach it – Any –
‘Tis the Seal Despair –
An imperial affliction
Sent us of the Air –
When it comes, the Landscape listens –
Shadows – hold their breath –
When it goes, ‘tis like the Distance
On the look of Death –

据说,描摹观音法像的时候,一笔一划、点墨敷彩,心亦会随之圆善温润。那么,直面这样一首诗,所有的斟酌与锤炼,或许就是另一种奠念和冥想。

258
冬日午后,
有一束斜阳——
垂压,似凝重的
琴声回响教堂——

隐隐圣伤——
找不到疤痕,
内心却有异样,
即意涵之所在——

无人宣讲——丝毫——
封存的无望——
这从天而降的
苦痛以及哀伤——

它来时,四野谛听——
风影——屏息——
它去时,直若死神
脸上的邈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4 20: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50、12月2日,我与傻兄最后的通信      
    ■  江汀


2012-12-02 10:46 江汀说: DASHA兄,你好,一直以来我都在豆瓣上关注你。我是江汀,一个文学图书编辑,想做一个荷尔德林的选题,想问一下你的荷尔德林翻译状况如何,已经出过译著吗?还有,你对其他德语诗人的翻译状况呢?  

  
2012-12-02 15:09 Dasha说: 江汀兄好,
  Dasha一直阅读的是里尔克,荷尔德林,是敬畏着的梦想。用了三年时间,将里尔克的全部德语诗翻译完毕,已经与老友何家炜(http://www.douban.com/people/hejaoui/)签了出版合同,合同上定于明年7月左右出版。所以,准备在出版前将里尔克的小说《布里格手记》(也称“马尔特手记”)重新校读一遍(《布里格手记》的出版还未有决心,里面尚有一些背景资料未能彻底搞定),以期保持阅读里尔克的感觉,在附印前最后再校订一遍译稿。
  最近,正在扫描、ocr、校对荷尔德林的“法兰克福版全集”(FHA:http://book.douban.com/series/8178)——准备在未来的日子里从荷尔德林的古希腊语、拉丁语译稿开始研读。之所以选定FHA做底本,是在与“大斯图加特版”(StA)比照阅读后最终下定决心的。
  至于兄的荷尔德林选题,恐怕要让兄失望啦,没有个三年五载,Dasha是拿不出来的。其他德语诗人,Dasha只不过是从Klopstock开始泛读,没有什么打算,也许,荷尔德林完了,有心策兰,但是,策兰的语言游戏,汉化起来极其麻烦,孟明的捉襟见肘,足以表明一切。
  不过,近年来,Dasha也算结识了一些德语专家,比如广外的林笳教授,北外的丁君君同学……如果兄有德语诗人的选题,Dasha可以帮你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接手。  
  谨颂编安  
  Dasha   
2012-12-02 15:50  江汀说:
  Dasha兄,恭喜大作终于即将出版。早年我就接触过“汉语里尔克”,等待你的译作结集出版已经很久了,到时候一定会收藏一本的。里尔克译者甚众,Dasha兄当然鹤立鸡群。
  我曾在网上读到一首《在柔媚的湛蓝中》,应该即是兄的译笔。与之相比,其他译者的译笔当然要逊色一些。现在出版诗集很困难,但荷尔德林仍属古典作家,我这边正好可以做类似的选题,所以就想到向你问询此事。
  我敬佩Dasha兄身上持存的理想主义气质,所以等上三年五载也是理所当然。
  祝冬安!
  江汀
2012-12-02 17:41 Dasha说:
  Dasha那时确实译过几首,为了某个杂志的约稿。如今回头来看,那时的译文,首先准确性犹不十足(Dasha如今的德语自然要比那时精进了);其次,那时,Dasha还不能够完全把握荷氏的文字风格;第三,迄今,亦不曾厘清荷氏与古代希腊之间的关联,所以,Dasha要先读荷尔德林所译的荷马、品达、索福克勒斯……;第四,作为德国古典格律诗的典范,用怎样的汉语形式加以重现,Dasha目前还未曾思考出来。对荷尔德林的汉译,如果兄有什么建议,Dasha倒极想听闻。
  
2012-12-03 10:17 江汀说:
   Dasha兄,惭愧我不懂德语,只是倾慕于诗歌。我觉得你译得好,只是从“雅”的角度得出的结论。的确,翻译荷尔德林是几乎是一位祭司的工作,你所提到的四点是一个译者所应有的自觉。我记得一个细节,当初本雅明在研读荷尔德林时,也曾试着自己翻译品达。我无法多说什么,自己埋头多读点书才是正经事。
http://www.douban.com/note/2510713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16: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月旦人物 臧否文章( Gossudar的诗文、访谈、友人追思等)

1、飞鸟与琴声

             飞鸟与琴声

              —— 论嵇康的生命意识
                  ■ Dasha


生命意识的提出,不是为哗众取宠,用现代的观点来肢解古代的思想,也不是趋从于当前学界对终极关怀的热情和对人文精神的反思,更无意于把西方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同魏晋作一次文化比较。我只想透过曾经困惑过激动过魏晋士人的、也困惑着激动着我的生命意识,重新翻检我心中的历史与历史人物,寻找我血液中不曾忘怀的古老传统;我只想在这次严谨的精神修炼中为自己安身立命,我只想突出重围。

对生命的感悟是魏晋之际的最高命题,是魏晋思想文化的内在动因。从王弼到张湛,从古诗十九首到陶潜,从何晏到葛洪……魏晋士人的玄学、清谈、药酒、风度和艺术精神中无不流露出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拒斥,无不体现着找寻生命意义与超越死亡宿命的努力。诚如宗白华先生所言:“这是强烈、热情、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美学散步》)。

本世纪上半叶,由于某种原因,前辈学者们纷纷把目光投注到这个“世说新语时代”(宗白华语)。章太炎、鲁迅;刘师培、刘大杰、罗根泽;胡适、汤用彤、冯友兰;宗白华;陈寅恪、贺昌群、钱穆……这些大家用他们的智慧和心血把魏晋六朝的时光详尽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晋书》云:“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嵇康是这个时代别具风采而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从坚决否定儒家伦理到为儒家式的人格理想而赴死,从希企隐逸追求养生到越名任心死于非命,嵇康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无奈。嵇康时代那场浩大的玄风,当今学者誉为“人的觉醒”。这场“人的觉醒”被定义为魏晋人对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强烈感受。就是在这种感受中,嵇康把自己的思想引向齐物逍遥、飘然世外的庄子以及庄子背后长生不死羽化飞升的神仙。而他太多的盛世理想,却最终使他在他所无法逃避的政治漩涡中用死完成了他的永生。

嵇康的生死悖论是现时代生命个体无法回避的悖论,对这个悖论的感悟与思索现代汉语称之为生命意识(Life Consciousness)①。本文将生命意识定义为生命之为生命、人之为人的觉悟(生命达到自身存在的企图)。依据这个颇为现代的语词, 穿过真实与不真实的史官文字,深入嵇康散乱的篇章,飞鸟与琴声的意象便成为本文的焦点。


(一)

《颜氏家训•养生》有云:“嵇康著养生之论,而以傲物受刑; 石崇冀服饵之征,而以贪溺取祸,往世之所迷也。”抛开颜之推的腐儒偏见与历经四朝的迟暮沧桑,嵇康的养生求仙与从容赴死确实很令人迷惑。子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们似乎可以在嵇康临刑前的话语“广陵散于今绝矣”中找到端倪。《广陵散》是嵇康“临当就命,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向秀《思旧赋•序》)的绝响,是嵇康最后思想的凝结,也是我们了解嵇康生命意识的关键。目前流行的琴曲《广陵散》由管平湖根据明代皇子朱长文的《神奇秘谱》打谱而成,乐曲表述的是古代刺客聂政刺韩傀的故事,演奏起来颇有杨时百先生所言的“杀伐之声”,众多学者因此把《广陵散》视为嵇康壮志未酬、遗恨千载的代名词。然而,细细品味,此种“杀伐之声”似与主张“声无哀乐”的嵇康不尽相符,究其实质,今之《广陵散》非嵇康所弹之《广陵散》也②。

嵇康临刑前叹息的《广陵散》应该是比《诗经•小雅•鹿鸣》更为平和的琴曲,是一种“感天地以致和”的音乐。这种音乐,体现的是一种超越哀乐的道,一种“临死而歌”(《庄子•大宗师》)的庄子情怀。也许,对常人来说, 嵇康面对死亡的平静是不可思议的,然而,嵇康正是在这个生命绝境中“忘欢而后乐足,遗生而后身存”(《养生论》)。没有道德伦理上的价值束缚,没有世俗的留恋与恐惧。生而为人时,优游容与地生活;死亡来临时,淡泊无感地离去。一句“广陵散于今绝矣”,死生不萦于怀抱,忧喜不留于意,只是淡淡地挥挥手,与“永服御而不厌”的雅音轻松作别。毕竟,琴或者说音乐,曾给他一生的欢乐、希望,是他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家。
因为,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曾经凝聚着“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庄子•逍遥游》)的神仙情结。嵇康深信,在抱中守一,同乎大顺之后, “蒸以灵液,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便可以“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这种对生命的执著,这种“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豪情,如何不使我们今天有限的关于自然与生命的科技理性黯然失色。我们究竟对我们所置身的这个世界和我们的肉身了解多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毁灭所有我们所钟爱的美的死亡?

琴声对于嵇康来说,更是超越人生困境的诗性境界。“八音无情,纯出于律吕之节奏;自然运行,全如音乐之和谐。”(汤用彤语)嵇康因此“徘徊戏灵岳,弹琴咏泰真”,因此“操缦清商,游心大象”。这是怎样一种不滞于物,不粘于心,超然象外,游心虚无的浪漫人生境界。有人说,嵇康“把庄子的理想的人生境界人间化了”③。


(二)

由于琴声的空灵,不可捉摸,嵇康的诗化人生境界更多地寓于他诗里的飞鸟形象。飞鸟,是我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从《诗经》(第一首便是《关雎》)、《楚辞》到古诗十九首以及建安诗人们的笔下,飞鸟的意象多为双鸟或离群孤鸟形象,主要用以比喻别离或者欢爱相亲。而到了嵇康那里,飞鸟则被赋予了新的意蕴(林田慎之助、兴膳宏)。

嵇康诗中的飞鸟,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眇眇翔鸾,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蹑玄虚,浮沉无形。”这种玄远,勘破鸿濛,突入虚空,告别世俗乡原,心灵与无限合而为一。这是庄子的“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的鹏的超拔,是对“斥鷃”的一种鄙弃。而“焦明振六翮,罗者安所羁”,网罗做为与飞鸟尖锐冲突的意象与之紧紧相随,更凸现了对现世束缚的反抗的张力与物化在飞鸟形象中的精神境界的弥足珍贵。

嵇康诗中的飞鸟还有一种被褐怀玉的隐者风范,嵇康寄托深情与肉体的鸾,本是凤凰属的俊鸟,《楚辞•九章》王逸注云:“君有德则来,无德则去。 ”鸾乃是“采薇山阿,散发岩岫”的隐者的象征。隐逸者做为以德抗权,蔑视礼法,含道独善的人格象征,融合了道家高蹈精神与儒家狷者气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的良知与尊严。

嵇康诗中的飞鸟,更是羽化飞升,齐物逍遥的生命超越的符号,嵇康甚至把自己想象成飞鸟,“轻举翔区外,濯翼扶桑津”。这种幻想,飘渺如梦,却安慰着一颗颗脆弱的心。这种梦想,却也是我们人类失去“上帝”后全部的美丽与希望。

如果说琴声是嵇康生命意识的言,飞鸟则是嵇康生命意识的象。于是,“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便阐释了嵇康全部的生命意识。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便有“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便有超形质而重精神,弃尘世而取内心的不可言说。这种不可言说,代表了嵇康生命的美与终极理想,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追求。所以,顾长康每重嵇康四言诗,因为之图;所以,王导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所以,晋人称嵇康为“方中之美范、人伦之胜业”。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其中蕴涵着嵇康超越人生困境的思索与行为,蕴涵着嵇康空濛玄远的诗化人生境界,也蕴涵着嵇康为自己设定的合乎道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些,虽然虚妄,却实在是生命个体在生命有限的前提下的“不得不”的抉择。面对不可言说的道,老子写下了五千言,而面对不可言说的嵇康的生命意识,我们也只能在飞鸟与琴声的意象中体悟这不可言说的言说。

① 目前流行的看法是把生命意识用作与死亡意识同义的生命观的代名词。本文则是因循康德对时间意识、空间意识的使用方法广义地定义生命意识,其中包含对人生困境的超越(生死、个体与社会、自我)、生存方式的选择以及理想人格(人生价值)的构想与追求。
② 《广陵散》非“杀伐之声”
③ 罗宗强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P103

补注:此贴是缘ruthzhangsm01君日前的《人类存活到底是什么?读《人类的性质》有感》的文贴有感而翻检旧作以答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18: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51、哀悼DASHA兄

哀悼DASHA兄
  马达+丝+狐猴

  昨夜今日,哀痛非常。臥不能寐,寤則感傷。回想當年識傻兄于天涯閑閑,輾轉到超星社區、讀書園地,再到豆瓣;MSN、伊妹兒、站內信、短消息、及豆郵,時有往來,心知神交,已近十載;緣慳一面,本以爲今夏他的譯作可以出版,履滬地而暢談,但他說要到明年才出,明年一定來,不料約定永不能實現了,緣慳一面,卻成永訣。嘆天縱其才,又妒其才!或是怜其才?打算爲傻兄寫點文字,把十年以來傻兄予我的種種文字和記憶鉤稽出來,把傻兄一貫嚴謹治文的一面存在一處,展于同好,以追英魂。

找了好幾個地方,或可輯出不少交往記錄。請待我一一整理:

发件人:  dasha  2006-01-26 11:43:06收件人:  giufa  内 容:  求问子不,中国皇室成员彼此的称谓可有书籍记载(不要满清的)发件人:  giufa  2006-01-26 12:38:14收件人:  dasha  内 容:  惭愧, 称谓之类, 俺只翻过<<称谓录>>一类, 想必兄早就查过的了. 我找找吧. 兄出的题目, 子不好几次都交了白卷 正在赶一篇文章, 如若今晚可以完成 (明日回乡过年哉) , 呈兄批.   
  发件人:  giufa  2006-01-27 09:29:23收件人:  dasha  内 容:  求教了一位治文字的先生,他回信告未見有專門涉及的。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猜實錄之類的文本中可能有一些記錄。不過,是否成制——以及留下記載,頗難說。 昨天向兄提及拙文,本意也在激勵自己不再拖沓,完成它。但如今還是尾大不掉,還在寫发件人: dasha 2006-01-27 11:43:04收件人: giufa 内 容: 数种称谓录Dasha当然都查考过了,自然是没有的。散落在宋元白话小说里的,虽不规范,可能还有一些。  
  收信: Gossudar
标题: Reasha兄
时间: 2005-04-03 17:12
内容:
Quote:
呵呵,这里的规矩是不给0威望人找书的,到“新手家园”去弄1威望即可。或者,将内容告诉Dasha,Dasha..

Dasha兄, 這塊好地方是前幾天從讀書中文網的鏈接裡獲得的. 昨晚有時間過來匆匆一晃, 沒有鬧清規則就當了冒失鬼, 慙愧! 多謝兄援手. 集成複印的事不着急, 您有空就弄, 反正遼圖長在, Dasha兄與子不的友誼長在, 呵呵. 最近我在孔网訂到了幾種遼寧的集成, 等哪天如果兄有空去遼圖了, 請事先告訴子不一下, 我把已得的即不需要複印的遼寧集成名單給您.
兄太忙, 子不不好意思多打扰. 如果方便, Dasha兄留意找一找<<中國民間故事集成.四川卷>>的下冊可好? 讀秀的該書頁面上倒是下冊, 但子不下不來, 您上次教的 "源代碼"法子, 好象不行了.
上次您給我的那幾本故事集成省卷本對我最近的論文幫助甚大. 代表我的論文再謝謝兄
  
收信: Gossudar
标题: Dasha兄, 我已成功获得" 声望"
时间: 2005-04-04 12:43
内容: 可以按规索书了 有什么需要, 我直接发帖吧. 你忙你的.
   
收信: Gossudar
标题: 谢谢兄谢谢Poiu
时间: 2005-04-04 19:09
内容: [REQ] 中越关系史论文集_张秀民著_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_SS号:10520481 Gossudar
2005-04-03 1 38 2005-04-04 12:46
by: poiu
   
收信: Gossudar
标题: 古琴與西罗普郡少年
时间: 2005-04-05 17:12
内容: Dasha兄, 昨日翻您的舊帖子學習, 看到<<西羅普郡少年>>, 頗想要35頁序言的清晰版, 可否惠贈我一份? 子不見獵心喜, 已經先試圖不告而取, 但兄所提供給 "脉望" 的FTP, 似乎拒不對旁人開門.
還有, 我知道Dasha兄對琴道頗有深研, 您是否搜集名家的古琴CD? 我以前從中國古琴論壇的一位琴友的FTP上下載過一些如管平湖查阜西張子謙諸先生的名曲, 也不知兄感不感興趣?

   
收信: Gossudar
标题: Dasha兄
时间: 2005-04-12 16:59
内容: 猛然发现这两天火烧殿月部了, 俺的论文须在几天之内炮制出来. 等这风头稍过, 再向兄殷勤讨教. 兄抄送我的里尔克译事的信匆匆拜读, 颇有收获.
   
  收信: Gossudar
标题: Re:子不,借出一本《北票资料本》
时间: 2005-09-15 15:49
内容:
Quote:
明日出差去丹东,周日可能回来。
此书32开本,A5即可复印,需要放大到A4么?借出的书是给您复印还是D..

Dasha兄, 抱歉, 久不登陆, 才见到您的消息. 我不知道我通过YAHOO回的信可收到?

正好有事叨扰, 俺的女友是一诗歌青年, 经常在诗生活翻译论坛等处潜水. 我刚刚坐办公室, 她就要求打印网上下载的译诗. 其中即有兄的大作赫然在目. 她下载或有不全, 故我觉得, 还是向兄讨一份打印最为可靠了.
发两个她写的书评链接, 呈兄指教: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03519/
http://www.douban.com/review/1003521/


  
收信: Gossudar
标题: Re:子不,借出一本《北票资料本》
时间: 2005-09-15 18:39
内容:
Quote:
北票资料扫描了1/3,今天停电,如今刚来。不知弟妹需要Dasha那些译诗,可将目录给Dasha,一些译文Da..

說來慙愧. 玨氏的語言能力與她的愛好之間有頗大的張力(子不也是). 好在俺們尚知恥而勇
目錄俟玨氏下班之後呈送. 先謝.
書話上的討論已拷貝, 戲劇很精彩, 串中場跑龍套的角色也全了, 呵呵. 最近剛剛開學, 忙得左支右拙.
北票資料本, 兄也事務繁重, 真不知說什麼好. 掃描可以廣爲散布, 嘉惠士林, 子不在此妄言代一小撮專家們感激兄的功德了.
民間文學其實於一國的文學傳統影響頗大, 而今人多有疏忽者. 因此, 兄之義舉, 意義實大實深. 子不敬禮.
   
噩耗總是突然而至,英魂一個個被中道召走,令人懷疑真有末日這麼回事。
多年以來,受惠傻兄寔多,我其實一直視他爲精神上的兄長,總想着會有機會償報萬一,總想着以後有空多多請益,總想着見面時再把酒暢聊——如今一切破碎,唯有憾意是完整而綿長的。

我中心哀傷,悲不自勝,既是痛悼其英年驟逝,又感懷他宏大精深的事業正要徐徐展開,丰碑將立,卻成了墓碣!既是失兄之哀痛,亦是兄失之自傷。


剛才找到傻兄在孔网的書攤,發現他去年「漢語里爾克」(詩)完成之際的精細記錄:
http://tan.kongfz.com/mood_list.php?shopId=38954

2011-07-10 13:06:34
2011年7月10日13时3分3秒,其德语诗歌遍历完成

2011-07-07 21:14:12
2011年7月7日21时0分12秒,只差S. 475-487
   
經fenglong兄指點路徑,從八年前超星社區的舊地翻出幾條短信,其間可見傻兄的磊落坦蕩與馬猴前身(子不、giufa)的人情圓滑



发件人 Giufa
主题 Dasha兄也瞩目
日期 2004-11-29 9:47:35
中国学者有认为其即旧唐书所谓可萨,唐书所谓曷萨者. 我在期刊网上曾下过两三篇相关论文. 不知Da兄需要否? 又, <<学术集林>>卷六有龚方震先生<<中亚古国可萨史迹钩沈>>一文, 亦可参看. (虽曰参看, 子不自己还不及翻过, 惭愧) 但<<学术集林>>我没有电子版.

PS: Giufa没有超星卡, 短信一栏似有问题. 此信可否送达? 不行的话, 只好借用另一个ID了.
   
发件人 Dasha
主题 回复:Dasha兄也瞩目
日期 2004-11-29 10:56:51
多谢子不语兄,请将期刊网的相关论文的标题给Dasha吧,Dasha自行去下载。Dasha只是对波斯的东西感兴趣,没有作过研读,亦不会波斯语,不过日后Dasha如看厌了德文,却极有可能看波斯的东西的。先收藏。欢迎子不语兄多到这里玩耍。

   
发件人 Giufa
主题 可萨三篇
日期 2004-11-30 16:59:42
<<“可萨”初探>>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哈萨克族族源新探>>
Dasha兄若是下载了这三篇, 便有了子不"哈札尔"论文电子版本的全部收藏了. 子不是循着1001夜-->1001日-->的路径攀高, 但有心无力, 只是翻看了些许波斯文学的中译本而已. 这几日看Dasha兄与涯岸难测的achadiae2兄的帖子, 靡敢言他.
Dasha兄摇滚-里尔克-祆教 (不知我的记忆力是否出错? ) 的腾挪实在是大手笔. 子不仰慕Dasha兄久矣, 得Dasha兄有关里尔克的恩惠也多矣. 今一并谢了.
子不正为论文写作烦恼, 等稍过一些时候, 还要多多向Dasha兄请益, 盼不吝赐教哦!
   
发件人 Dasha
主题 回复:可萨三篇
日期 2004-11-30 19:06:31
多谢子不兄提供的线索,Dasha这就去下载。
如果子不兄在超星有需要的资料欲下载,Dasha愿助绵薄。
待子不兄完成论文,您我再论道,浮三大白。

   
发件人 Giufa
主题 Dasha兄,
日期 2005-2-20 15:23:11
在閑閑書話讀到了有關Da兄炮打遼教版《杜伊诺哀歌》的帖子, 竊以為, 這次Da兄可能準星有所偏差. 因為作者劉皓明先生可能即是在書話出沒的某一位, 去年曾在Da兄的帖子中討論過第八哀歌的高人. 這 "某一位"即《杜伊诺哀歌》作者與子不不熟, 只輾轉通過友人在線搭過話, 因此在此或不便直接告訴Da兄他的馬甲, 請見諒.
   
发件人 Dasha
主题 回复:Dasha兄,
日期 2005-2-20 16:46:23
多谢子不兄挂怀啦。说来惭愧,忘记当初那口恶气是从哪里来的。开始Dasha还畏首畏尾地匿名评论,后来就堂而皇之地破口大骂了:-(人身攻击的语句自然是Dasha学养不够造成的,自然该检讨。不过,指出的错误,泼出的水,终是无法、也无需收回的。可惜,刘皓明先生确实错误太多,而且大概是久居海外,汉语也说得不利落了。

Dasha倒是很好奇子不兄言及的“某一位”,如果让大傻傻呼呼地胡乱猜测的话,Dasha的结论是那位“Horatius大侠”。“大侠”二字,那时Dasha便如是称呼,不像此时与您称兄道弟。“Horatius大侠”曾经轻率地指责黄国彬先生错译但丁,言之凿凿但却反而说明自己的无知:其实黄译没有错,就算黄译错了,“Horatius大侠”闭着眼睛极其认同的田德望译本却与黄译一致……是以从那时起,Dasha一直对其敬而远之。

当然,如果是更熟悉、更亲善的人,Dasha也要骂,何必这么心急火燎地将不成熟的翻译文字发表来毒害众生呢?通德语的自然不会没事撑的看译过来的文字,只有不通德语的外国文学爱好者才会看如此的译文,罪过啊。

辽宁省图书馆的书子不兄需要时尽管直说,Dasha北人,直肠子、热心。

再次感谢子不兄挂怀。
   
发件人 Giufa
主题
日期 2005-2-21 1:45:14
该是我感谢Dasha兄挂怀才对. 子不也不懂得客气,就想请兄帮忙了:先问一下, 辽圕网站上查到的书, 均可借出馆外复印否? 费用怎么算?如果可以, 我想复印一批 "民间故事集成",A4单面. 要劳Dasha兄费时费神了 啥时候兄有机会南下或者我北上相晤,我请Dasha兄喝酒。

另外, 想请教一事, 我辗转查得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邯郸市数字图书馆等网站上的超星镜像中有近十种民间故事集成书籍,均是超星主站上没有的。这些书是超星撤架了的吧。这种撤架书不知有没有什么方式可以弄到?子不电脑技术拙劣,还请Dasha兄指教了。

dasha兄所言甚是,译者自当向不通原文的读者负责,有dasha兄,读者幸甚。下午发短信只是想告诉《杜伊诺哀歌》作者与某大侠之关系, 呵呵, 在子不的想法中,企图避免吾兄一尊某大侠之马甲而一贬某大侠之真身
下午VIVO说这并不妨害Dasha兄继续发炮。也是,有高手过招, 看客有福啊 只是我现在还在忙乎, 只看看热闹, 保存下来, 以俟将来细品.
   
发件人 Dasha
主题 子不兄好,Dasha已经发信给你的Yahoo邮箱
日期 2005-2-21 10:29:18
请看后回信或者回贴。将你欲求的超星PDG详细说来,正好Dasha近日在整理宅内纸本图书,欲用超星PDG作替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09: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52、来自里尔克论坛的悼念
adieudusk: 2103年1月14日,在德国学习,并与Dasha就里尔克有过交流的一位豆友“涉水而歌”,收集整理了“里尔克论坛”上悼念Dasha的留言。今天,一位叫“波兰”的小妹妹把这些留言翻译了。非常感谢涉水之歌和波兰的用心和努力!  
ichbinluz :
讣告  ----ichbinluz    
陈先生(ID:Dasha)于2012.12.05因心脏病离世  
(Dasha汉译了许多里尔克的作品,我们都感到无比沉痛)  
Sedna:
悼Dasha  

---Sedna. 2012.12.15. 23:57    
亲爱的ichbinluz  
我们向您,以及所有因Dasha先生的逝世而感到悲伤的人致以深切的同情。  

非常不幸的消息,但感谢您的告知。使我们能够致以哀悼和慰问。       里尔克论坛向中国所有因Dasha先生的逝世而感到悲伤的人,特别是您ichbinluz,致以最深切的同情。尤其感谢您能够进入论坛告知我们这个令人悲伤的信息,使我们能够对这位非常重要的对话者作永远的告别.  

我们的论坛失去了Dasha这样一个为里尔克的文字献出了非凡的耐心和关注的朋友。我们十分感谢Dasha近十年来在论坛中诚挚的交流:始终不断地,为尽可能深层次地理解诗歌而努力提出请求、建议,由此产生的富有成效的对话。最后,感谢他在这里以及在他的文化圈内,为通向里尔克的诗歌而做出的一切。  

我很乐意提醒自己……例如……没有他(译者)提出的这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和探究,我(作为母语者),就扭曲了一些(尤其是里尔克早期作品中的)细节和不寻常的观点。  

我希望通过里尔克的这首诗,将我的这些感受寄语Dasha:
《卡普里岛冬天的即兴诗》(其二)  
就如同我,在百千万中,重新寻得,  
这被淹没的,活着的,我的心,  
我重又将他握在手中,  
在百千万之中,我的心:  
从我这里去到,  
去到那外面的,灰色的晨雨中,  
那些日子里,我忆起漫长的路,不间断地蔓延,  
亦或那些黄昏,夜晚,迎着  
即将来临的,澄澈的爱...    
抓住他,倘使我能够,进入  
在风,与静谧之中;而倘若我不能,  
你能否抓住,  
啊!握住他,将他植入!      

...Dasha,你的在场与参与带来了许多欢乐与知识。  
你的许多有价值的话语在这里扎根。  
我希望以你的签名——里尔克杜伊诺哀歌中第八首诗的尾句,来结束我的悼词。    
So leben wir und nehmen immer Abschied.  
(我们如此生活,不断告别。)    
致以  
最悲伤的  
感谢      

Sedna  

Stilz:
回:讣告  --Stilz 2013.01.07 11:53  


近十二年前我去环中国旅行。虽然我不打算做太多准备--但还是买了本旅游指南,当然还有语言指导手册(我练习了不同音节困难的发音,直到我的一位中国老熟人基本满意)... 因为我希望我不仅能对这个地方有个大概的印象,而且能与当地人稍作沟通。  

然而那是十分,十分困难的。在我看来,双方文化天差地别。仅仅尝试理解最简单的事物也会引起许多基本误解,不仅在少许旅游业发达地区... 在这期间我必须参与各种指南中的活动,并且打算“在经后的某一刻”做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工作,以便更好的理解那儿的人。  如今,就像生活中常常会发生的那样:我的计划至今期盼执行。  取而代之的是,某天在论坛,我遇到了这样一段话:    

Dasha写道:  
向大家亲切地问好!  
最终,我鼓起勇气读里尔克的哀歌。自我开始学习德语以来,五年过去了。然而很遗憾的是,我至今无法理解某些句子,因此,我寻求你们的帮助。  

预先感谢你们      

我先前不敢参与这样的对话——因为我对里尔克知道得还太少。像杜伊诺哀歌这样的诗对我来说太晦涩难懂。  

我感到如此诧异,一个中国人,在刚学德语不久的情况下,不仅读了里尔克的诗,并且还提出一些问题。  

几年后,我们又一次“相遇”了,我尝试着给出一些答案,并且感动于(带着些羞愧)Dasha不仅对我的回答,而且对我的热心致谢。  Dasha在论坛中活跃的时间比我久许多——不仅仅作为提问者:他最后的一次登入是一条答语,——关于一首里尔克诗歌的汉译结构。  不久以前,我读了他对于一个论坛参与者提出的有关里尔克《山》的问题的详尽回答。其中有一句话值得关注:  

如果您想了解东亚文化(包括日本文化),那么您必须学习中国哲学与一些绘画方面的书。  

研究“哈日主义”(Japonismus【法语—新拉丁语】:对日本文化的热衷,与其对日本艺术与工艺品在欧洲的影响),首先应该去法国。  

我最初在网络上认识Dasha时,他留给我这样的印象(并且随时间加深):一个极其礼貌与友好的人,并非形式上,而是发自内心。  此外还拥有渊博的知识,博览群书得令人难以置信,远远超越了我。——我们的gliwi(以一首中国的安魂曲追悼Dasha的死)为一首策兰的诗再一次感谢他。  

Dasha是一个非常细心的读者,他提出的问题证明了他对篇章理解已十分深刻,并且令我(说母语者)重新认识到一些曾经“浏览”过而未注意到的问题,我十分感谢他对我的里尔克之路提出的建议。  Dasha写过的一切文字,都透着谦虚  

多少次我想起苏格拉底的那句名言(但错译为:我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当我不知道一些事情的时候。”而Dasha是我遇到过的最能体现这种精神的人。  

在追悼的尾声,我想写上两句伴随我至今的话,——Dasha曾指出,对中国人来说,佛经自然转译自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然后说:  “我们争执千年,然而我相信,人类的心脏以同一节奏跳动。”    亲爱的Dasha,我也已确信这一点。您曾经,也永远都是我的老师。  

感谢您从中国来到我们论坛,教会我们,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诗人还需更深刻地理解...  

您的话将使我终身受益。    

致以爱,与感谢  

英格里德

  
涉水而歌 :本来是我答应下来论坛管理员,翻译这两篇的,无奈考试压在眼前,某种意义上而言Dasha也是我的压力,说真的害怕面对也害怕在文字中再经历一次离别之痛。里尔克论坛服务器应该是在奥地利,这个论坛是国际性的。

谢谢波兰,我回头考试完会再细看,原本管理员这么说,是希望能对陈夫人有所安慰。   

adieudusk : 再次感谢你将德文留言贴出来。

Dasha惠人良多,波兰把这些留言翻译出来,与不懂德语的人分享,也让我们共同感念Dasha和他所带给我们的一切。再次感谢这位波兰小妹妹。

还有很多朋友,并没有公开说过什么,但是通过其它方式悼念Dasha,对Dasha的怀念是一致的。我们这些或远或近的朋友,大多素未谋面,都因Dasha舍一己之私以照亮帮助他人而受益。我这里会毫无保留地与大家分享Dasha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因为,我们只有飘零的记忆可以维系。

这些论坛的留言,想必你早已转致嫂夫人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0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53、纪念dasha君

    依荷听雨
      
雪融看到书园披素,很惊讶,问我原由。我把2012-12-11 09:44 写的文字复制给她,并简单说了些情况,她于2012-12-11 17:44 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到我这个年纪听过很多人去世的消息,感叹,惋惜都是人之常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听到听雨说书院披素是因为Dasha去世,我的眼泪忽然不受控制~~~


印象里没跟Dasha说过话,似乎也不曾有过交集。但是我心里觉得Dasha很熟悉,说不出理由来,也许因为书院这么多年来我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无论多久不说话总要上来看看。时间久了,觉得自己像嫁出去的姑娘,离家远了,但是对家的情结无法改变。那些曾经熟悉的名字像娘家的兄弟姐妹,与我记忆中那些曾经美好的岁月成为一体。忽然听闻失去一位,那种心疼竟如失去兄弟一般, 这眼泪让我措手不及,也让我更加明了自己对书院的感情~~~

兄弟,我知道你曾经来过,这世界曾因你精彩,我们生命的长度都极其有限,但你却最大限度地拓展了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我仰慕你,兄弟~~~~”

我在2012-12-11 09:44 写的文字如下:还没全部阅读完dasha君的遗珠,这几天的寻觅,让我有初步印象:

他有诗人的真性情,是一个本真的诗人。他的骨子里流淌着诗人的血液,才会着魔一样地喜欢里尔克、荷尔德林、梁宗岱……等诗人。

他有智者的情操,是一个内省的人,一个追求真理实相的人。他敢于否定自己曾经的心中偶象,敢于否定自己曾经扮演的愤世嫉俗的歌手形象。不断否定的过程,成就了他的超凡脱俗。

他有仁者的情怀,是一个心存慈悲的人,一个友爱呵护读书人的人。他不惜用自己宝贵的时间,去帮助真正读书的人。

他是一个隐士,大隐于城市,大隐于网络。他的清谈让我想起“皆用宇宙而成心,借风云以为气”,让我想起魏晋的那些文人们。

他是一个读书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淘书、品书、评书、书写。简单的生活,快乐的一生。

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他追求完美,也不失率真。他不愿贬低任何人,为了有所承担,他还是会选择痛惜、抨击、鄙视。

他是一个不幸的人。现实与理想的激荡,让他偶尔陷入绝望的心境。用这样的心境才能读懂他的“诗人何为”。

他是一个幸运的人。他有懂他的爱人,有和他清谈的知己,有信任他的猫猫。更幸运的是他在另一个世界,一个常人难于抵达的心灵世界,他获得了他喜欢的永生(immortal)与不死(undead)。

他离去的那刻,或许是:此刻,爱为我开花;此刻,汉语里有里尔克;此刻,喜闻天籁……

品读dasha君的遗珠,让我们活在当下这一刻。山水含情、草木有心,哪个不是生平意?一沙一世界,一花一菩提,一字一如来。让我们都进入另一个世界,忘了世俗,忘了人情,忘了时间,忘了生死……

不成熟的文字,有一点感想就记录下来。因为,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就有明天。

这段文字因行健兄的一句话引起:“听雨君 久违 暂不多言 心绪乱中 ”,他看到我在收集整理dasha兄的文字,给我提供dasha兄在其它论坛的链接。更让我感动的是苏兄的建议。他说:

   
建议用“甘美的游戏”为名,来自傻兄最喜欢的荷尔德林的诗,现在重读此诗,简直像是为傻兄而写:


《献给命运女神们》

万能的女神们!请假我一个夏季,
一个秋季,让我的诗歌成熟,
那么,我的心儿,满足于
这甘美的游戏,就乐愿死去。

这颗心灵,在生时不能获得它那
高贵的权利,死后也不会安宁;
可是,有一天,这神圣的事业,
深藏在我心中的诗歌获得完成,
那么,冥府的沉寂,欢迎你来吧!
我将会满足,即使我的乐器
没有伴我同住;我只要有一天
过着神的生活,我就更无他求。
   
昨日在微博写了第一条广播。一直不肯开通微博,这次开通只是想收集朋友们对dasha 的悼词。后来还是由天人兄完成了微博的收集工作。来自于微博的消息中,最让我感动的是:


秋水之人花园:陈宁夫妻俩经常捡流浪猫狗回家,精心抚养。有只小狗叫矜衿,取“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之意,是只车祸瘫痪的小土狗。他特意上澳洲网站订了个价格不菲的轮椅,为的是能让它自由活动。为人很纯净,不做争抢之事,不市侩。——摘自地铁报

贝贝0328:浮躁的社会,我选择边缘性的生存方式,相妻教子。你的离去,在我悲痛同时也令我震惊,愿本以为才华横溢的你在搞些平常的东西,没想到竟是令人震撼的历史杰作,相比平凡我们更看好金钱、地位等实用性、功利性的东西,你却用生命的绚丽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谢谢你,兄弟,天堂里等我们!

这几天,情绪很差时就去看他的小动物们,看后心就非常柔软,充满爱意。也会克制自己情绪,不让自己内心的伤悲散发,以免误伤他人,影响身边人的心情。

我的第一条微博广播:
依荷听雨: 累了,休息会。在想苏兄提议的《甘美的游戏》这个文集名字。美妙的汉字,神奇的组合,真的是难得的知交,肯定dasha兄会喜欢的。默念着荷尔德林的那首诗,又想起了维摩诘的“不可思议”。如果能像他那样,一生就是一场甘美的游戏,最后,高贵而优雅的谢幕,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8 09: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54、诗意的栖居者——dasha( Gossudar)

               依荷听雨

2012年12月05日 20:31。这一刻,一阵清香,一曲天籁,接走了一个诗意的栖居者。他放下人间的一切,毅然而去。听到这消息时,他的书友默默地念诵着他的《琴》:



琴在怀中 弦在手中
我在琴之外
我心在琴之内

手放开弦 身离开琴
我在琴之外
我心在琴之内

我在土中 琴在土外
弦是我的墓志铭


2012年12月06日,这一天,是网上读书园地十周年庆典之日,因一个佩带慎思明辨勋章的书园学士的离去,书园管理员用特殊的方式,送别这一位书友。在黑白色的书园中寻觅,忆起他的一首小诗:

与你在死境相望

与你在死境相望吧,在这个冬天
雪地上可能会有一行你的足印
也许后来会被称作大自然的诗篇
也许你知道读它用怎样的声音


追寻着他的足迹,看他在临走的那天早上,登陆书园,编辑了他在专家找书区的求书帖,又看到他在豆瓣广播:“感谢Homestudy兄扫描赠书。”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忽然想起原来为他写的文字——诗意的栖居者。复制出来和他的亲友们分享。


        
诗意的栖居者


豪迈自信的哲人王在网络上常给人“狂傲自负”的感觉。追寻他的足迹,认真读过他的文章后,我觉得他就是有狂傲的资本。没想到这么傲气的人却对Gossudar情有独钟。哲人王在《V在网上认识的四个大牛:Sieg、Dasha、哥尼希、沙门》中这样向网友介绍Gossudar:“Dasha曾经的主音吉他手,深研魏晋文学、德语文学,词采精妙,互联网初期即创建网站,至今依然是突破网络封锁的高人。Dasha人称‘懒在文化里不肯起床’,日以收集整理电子文献为乐,私人东海西海电子资料贮备已超1000G。Dasha古典素养最深,英语、德语同样熟练,稍懂法语、丹麦语、古希腊语。Dasha专门做过8年音乐,乐队吉他手,酷爱摇滚。Dasha不屑于文字之道,述而不作而已。”

哲人王与Gossudar是互相欣赏。这样相知的好友,自然对Gossudar了解很深。像我这样的人只能远远观望,庆幸的是,管理的方便让我与Gossudar有过几次交流,能记录下我对他的印象。

第一次知道Gossudar是检索讨论区招聘版主,有一位总版主推荐他。我看了他的所有主题帖和回复帖,说这人是人才,可惜没时间做版主。推荐的人不信,去沟通结果和我预测的一样。后我又把Gossudar推荐给一个朋友,朋友当时一看就问,这人大都是在专家找书区求助应助,你凭什么判断他是人才。我要朋友耐心看Gossudar的交流帖,那些交流帖中能看出Gossudar的知识面广,从他对书籍的要求可看出Gossudar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在应助时偶尔会点评应助书籍,求助的是好书,他会力荐;有的是垃圾,他也直言;有的书没必要看时他会提醒求助人;有的书需要配套的光盘他会友善提醒,有时他也给求助人推荐其他书籍……如果不是博学多才之士是不可能做到这样的。遇到有共同爱好的书友,Gossudar就会想法友之。后来,他也提到在专家找书认识了不少高人。在专家找书区,很多人对这话印象很深:“是为Gossudar的个人电脑,上传带宽512K,请使用FlashGet类软件多线程下载。Gossudar公网上网,若身在校园网的书友联接不上Gossudar的FTP,请留大附件email。”。提供Gossudar在找书区的几个交流帖,大家慢慢去看吧。
Gossudar_古事记_ (日)安万侣著 周作人译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35117&page=1#tpc
万分感谢革命导师lenin赐赠《方言笺疏》,并向Dasha兄致以崇高的敬意!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30941&page=1#tpc
请版主将Gossudar10威望转移给bibliomaniac、lfang二兄:Elementary lessons in logic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40439&page=1#tpc
Gossudar 大侠提供《世界名作汉译选析》 王宏印编著
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42506&page=1#tpc


第一次和Gossudar接触是《Gossudar十分想见“藏书交流”》那帖,那是爱书成痴的他看到论坛新设版面忍不住好奇发的帖子。当时我在读书交流区域当勤杂工,把我对读书交流的设想提了下,并尽快完善制度。制度定好后,没想到的是Gossudar却不肯进来了,这简直是给我当头一棒。求贤若渴的我发动车轮战术,请求lenin、天人合一、宋公明、野樵、长歌-废墟帮我说服他。自己又为他修改书园学士制度,改为申请和特邀两种形式。Gossudar能成为第一个联名举荐的书园学士,最大功劳应归于导师lenin,他知道Gossudar的担忧,知道我对读书区的期望,为此,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后来,Gossudar在联名推荐帖里说:“涕零感谢众位大佬对Dasha的垂顾与盛情,Dasha也只好从啦。可惜,‘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Dasha已经承诺史超在先——不做伤害超星的事情,因此,Dasha来此,无法为列位提供大规模的超星图书。这也是Dasha迟迟无法答允大家入伙的原因。扪心自问,中文的电子图书,超星实已占据了江山。希望Dasha能够以其他电子书裨益诸兄问学。 ”为遵守诺言克制自己的欲望,这样的君子令人起敬。

正如lenin所言:“学士只是虚名,高参才是实意。我等很想在书园听听dasha兄对治学,论学的建议,别无他意,dasha兄胸已了然。”Gossudar成为书园学士后多次建议并支持读书区的发展。他谈到“让高手留下,让高手吐露真言,是一个诚心与技术的问题。”提出让管理层思考的话题:“让真正值得流传的书流传。值得细化的一个思路。如何能够推荐出真正的好书,让后来的阅读者不走弯路、事半功倍呢?”他提议给认真求学的书友一个求知平台……最值得提的是他好象有一双慧眼,哪怕是潜水大鳄,他都能发现。行健就是这样被他邀请进来的。他身边的人才很多,不时把高手带进书园。他把刘志侠请进书园,我无意中得知后,就和他商议读书沙龙的事。在他支持下,第一期读书沙龙非常成功。为了答谢他,我考虑制作网刊。说到网刊,原来是有制作网刊的计划,但动手制作的动力确实是源于我对他的感谢。知道他要求完美,我选择摸索到一定经验后再制作读书沙龙的网刊。后来,读书沙龙第一期网刊出刊过程中,也得到他不少帮助。“品味书香读书工程”实施方案里的“图书推荐”和“读书沙龙”都是接受他建议完善的。

Gossudar在书园的精华帖,精彩回复帖相信有心的人按图索骥就会得到需要的信息。我不一一列举、点评了,只提下Gossudar和他家人对动物的爱,他收藏了很多宠物的书,有次求书是为了给他家宠物治病。打开他在茶社的《2008年3月14日晨3点至天明,Dasha家小惠分娩一黑一白一黑白》一帖,看到他对小惠的小心呵护,与大家分享伯玄、仲君、淑颜出生的喜悦,内心也柔柔的,特别珍惜这样的情感。他还养过猫头鹰,记得2006年的一个早上,他在茶社发猫与猫头鹰的照片,说“无他,Gossudar家中今早一幕,尔后,鹰鹰玩猫玩腻歪啦,对Gossudar动手动脚,疼。”其他帖子也有这样的话:“俺家的鹰鹰(猫头鹰):猫头鹰,Owl (En),Eule (De),西方文化中智慧的象征。”“唉,Dasha家目前猫猫狗狗鼠鼠鱼鱼花花草草都很有的,Dasha排名最末。”“宠物是内子傻嫂/妹主要方向——可惜一先一后一老一小的两只猫头鹰均不幸或夭或亡,内子童年时被鄙岳母大人压抑的情怀如今逐一得以偿还啦。” 他对家人对动物的爱,都是非常真非常自然的,令人羡慕和敬佩。

Gossudar爱好德语、法语中原始的里尔克。他在汉语里尔克的网站说说:“我目前之所以沉迷里尔克也不过是因为无所事事、把自己的学习笔记放在Internet上共享而已。我因痛心于里氏的汉语译本才干这种无聊的事,但亦有谦逊与自知的品德,在此,恳请方家指瑕。”

(没有写完,顾虑太多,一个充满诗意的书友被我这样一写不知道给人留下的是什么印象。)


上面复制的文字写于2008年12月,因某些原因而放弃了。那是我以前对dasha的印象。那只是无知的我在遥望在仰视时的一点点了解。有些和他交流较多的书友这样说他:
宋公明:从承蒙G兄赐书开始,到逐渐了解他对于《世说新语》的赏会、对于理尔克的热情、对于并世译作的指摘,除了感受他对文化的热情,最深的感触就是听雨这句话——Gossudar是一个完美主义者。G兄的确是仰之弥高者!另外,我于G兄,有拥戴之忱而无劝进之功。听雨兄所述似与实情小有出入。


哲人王:Dasha令人敬佩之处,除了公明兄指出的“学问精深、治学谨严”之外,V印象更深的是他助人为乐、义薄云天的风范,只要别人有求于他,无论如何麻烦艰难,他都会不辞辛苦地勉力完成,既有智者才具,又兼仁者情怀,的确是V学习、效法的模范。

Buyiyijie:最初结识dasha兄,是2005年大傻兄历时一月的ftp开放下书活动。下载傻兄的图书是种享受,从书名到作者、译者、出版年代都一一表明,而且不同版本都有,表明了一种治学态度上的严谨。收集的图书在内容、类别、版本上质量很高,利用傻兄的图书,我已经帮助过多位师友。

此后与dasha兄的交流,更是获益匪浅。譬如傻兄谈及翻译,建议译者不仅要精通所译的语种,更需精通原作者所治的学科,否则往往隔靴搔痒,谬以千里。譬如傻兄谈及荷马史诗的各家译本是非得失,了如指掌,鞭辟腠理,高屋建瓴,心悦诚服,自叹弗如。
与傻兄的交往,令我这个以“好读书,不求甚解”为座右铭的人,常有“傻兄奔逸绝尘,而buyi瞠若乎后矣” 之感。

adang181017:dasha兄在我眼中如一座高山,只能仰望!初识dasha兄是在急需一套书的时候,搜贴发现dasha兄藏有此套书,遂大喜,但大喜之余心中有多几分担忧,以前没有和dasha接触过,他可打大人物呀,会给我帮助吗?抱着试试的心情给他发了一个站内短信,结果不长时间dasha一份热情洋溢的信息随之而来,看完后大喜且被dasha的随和和深情厚谊所感动,dasha说如果我需要他可以刻盘给我,几日后刻录盘随之而到,为我辈感动不已!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非义不合,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dasha兄在我心中正是这种可堪日月之人!


苏鲁支:在我脑子里,学者和文人代表两种截然相反的境界。学者而文人是很可爱的,文人而学者则不免可鄙。大傻兄是学者而文人者,故严谨、刻苦如一耕牛,所耕者却是一片花园。看见依荷的标题,忽然想到如此的“诗意”画面。

fenglong88:引一段文字来说说,我心中的D兄 :
“力既高则深远不求而自至,此庖丁之异于常人之处也。然何以致其异?有三焉,一曰:自家做主。二曰:孜孜以求。三曰:顺其自然。有此三者定能成自家之学问。窃以为,Dasha兄可证此说,故多有效法。”



书友眼中的他是这样的,他自己怎么评价自己呢?请看这些:
他说:“园地吸引人,恐怕更多是因为在园地里可以弄到珍贵的文献资料,或者属于‘走私型’的电子文本。书园里有许多潜水大鳄,他们的学养,是Dasha这样的跳梁小丑所无法望其项背的。

“Dasha刻盘相送,只能共享给有限的二三子,彼等网络流播,乃泽惠有缘众生,Dasha只有学习的份儿。”

2005年发帖《求问天子对亲属的称谓》,几位书友答非所问,让他苦笑,但他还是耐心言谢。此帖他在2008年发帖:“昨夜又得到一本书,摘发上来,也算是Dasha对自己的帖子的一个交代吧。”

他在《文字之外的阅读》一帖里写到:“ 刻在岩石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一枚戒指上的拉丁铭文、隐士们口中的谶语……无一不显示着先人对文字的敬畏,无一不暗示着我们对文字的无奈,无一不预示着文字就是樊篱,将我们囚禁,将我们彼此阻隔……笔画之间的缝隙,想必就是我们藉由窥视远方的可能。

得蒙前辈马瑞江先生的开悟与勉励,Dasha阅读德语里尔克,已经习惯于字字训诂:寻找单词在词源学上的历史轨迹;寻找捷克、奥地利德语与德国德语的语义差异;寻找近义词之间摇曳的意蕴变迁;寻找同一语词在里尔克文本中各个位置的功能;寻找同一语词在不同作者笔下彰显的不同个性;寻找一行诗句与古希腊、拉丁文本、路德德译圣经……曾在BnF里广泛阅读的里尔克所有可能阅读的文本的关联;甚至,也不忘请教刘志侠先生20世纪初巴黎可能的时文、流行语……Dasha这一切的努力,却依然无法穿越文字让心灵远飏!”


   再品这些话,这样的谦逊,这样的好学,让我想起爱因斯坦的比喻,他说自己的学问不过是一个小圆,而圆外是广袤的未知世界。Dasha正是用这样的谦虚和好学,成就了他完美的一生。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最诗意的栖居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0 00:51 , Processed in 0.36902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