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27|回复: 4

[【原创-传统医学类】] 八字治疗法加艾灸治疗遗尿一例(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08: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儿,男,13岁,县城某中学初一学生(寄宿),09年11月初来诊,主诉遗尿一周。既往没有类似病史,一周前始有遗尿现象,夜间尿频,形体偏胖,舌白脉沉。估计是学习紧张,加之集体生活不适应所致。

考虑阳气不足,不能固摄,用八字治疗法配合艾灸:1)八字治疗法:腰三针,大椎附近;2)艾灸命门。每周一次(患儿只有周日有空)。治疗2次,遗尿痊愈;又巩固治疗2次,随访2月未复发。

原首发于:http://www.tianyijiankang.com/vi ... &extra=page%3D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wumweicao于2010-01-12 08:50发表的 八字治疗法加艾灸治疗遗尿一例(原创非首发) :
患儿,男,13岁,县城某中学初一学生(寄宿),09年11月初来诊,主诉遗尿一周。既往没有类似病史,一周前始有遗尿现象,夜间尿频,形体偏胖,舌白脉沉。估计是学习紧张,加之集体生活不适应所致。

考虑阳气不足,不能固摄,用八字治疗法配合艾灸:1)八字治疗法:腰三针,大椎附近;2)艾灸命门。每周一次(患儿只有周日有空)。治疗2次,遗尿痊愈;又巩固治疗2次,随访2月未复发。

原首发于:http://www.tianyijiankang.com/vi ... &extra=page%3D1


考虑到主诉中有提到“形体偏胖,舌白脉沉”,小弟认为患者不仅有阳虚,而且还兼有痰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4: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73lixin于2010-01-12 12:55发表的 :



考虑到主诉中有提到“形体偏胖,舌白脉沉”,小弟认为患者不仅有阳虚,而且还兼有痰湿。
谢谢,应该是兼痰湿的。



1、八字治疗法简介:八字治疗法是湖北名医李柏松先生发明的一种针刺疗法,该疗法以“阴阳、相对、平衡、反应”为理论核心,治疗上强调“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内病外治”,实质上是人体一个最大的、倒置的全息疗法。笔者自2007年应用该疗法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八字治疗法应用的关键是定位(即找点,找与病灶点相对应的反应点。反应点,原称阳性点)要准确,只有治疗点找准了,结合高能量点(原称全息点)和病根点(也称辨证点)的应用,临床效果才好
2、关于该疗法的一篇论文(作者不是我,是另外两人),见3楼回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4: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穴位回归公式初探

原发表于:社区医学杂志,2007, 5(17)

穴位回归公式初探

1、杨兰 2、杜建华
(1、湖南电力职工温泉疗养院省电力公司机关门诊部,湖南长沙410007;
2、加拿大多伦多北美中华国医学院)


摘要:穴位回归公式创建的理论依据,黄帝内经关于人体穴位的论述和生物电原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释;对穴位回归公式的应用和典型病例作了详尽的介绍。

关键词:
穴位回归公式 八字治疗法 阴阳 相对 平衡 反应 生物电现象

随着对“八字治疗法”-----“阴阳、相对、平衡、反应”『1』的临床运用和深化,笔者结合对《黄帝内经》的认真钻研和领悟,从中演绎出了一条让每位针灸工作者能灵活运用和疗效确切的“穴位回归公式”,对原有传统经络穴位有突破和重大补充作用。

1。穴位回归公式
疾病是变化的,而以往的穴位是固定的。用固定的穴位来治疗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疾病无异于缘木求鱼、刻舟求剑。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八字治疗法”中的“阴阳、相对、平衡、反应”推导出“穴位回归公式”,让每一种病证有其自己相对应的“穴位”(反应区或反应点)。

传统的经络穴位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发现并总结的。历代对穴位的认识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多,一般分为三类:1>,归属于一定经络称十四经腧穴;2>,在原有经穴以外增加的经外奇穴;3>,没有固定位置,随病痛处和压痛点而取的阿是穴。『2』从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到《灵枢·经脉》以及现在的针灸教材对于经络穴位无不呈现着明显演变的痕迹。《素问·五藏生成篇》:“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这个解释真实而中肯,只要是卫气所留止,邪气所克之处即为穴位。并不一定就固定在某处,人体处处是穴位。《灵枢·经脉第十》指出:“十五络脉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古人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人经不同,络脉也不同,医者取穴之时当求之上下。《灵枢·官能篇》云:“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谋伐有过。知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气门,明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淋露,以输异处,审于调气,明于经隧,左右肢络,尽知其会。”通过辨证审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尽知其会。会:也即是穴之所在。明疾方可定穴、解结、补虚、泻实。穴随疾之变化而动。

《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告知:“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另有:“故行水者,必待天温,冰释冻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脉犹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肘与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然后视其病,脉淖泽者,刺而平之;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结是什么?从古人的以上论述中可以知道结就是就是一个一个疾病的反应点,解开这些结,打通这些结病焉能不愈?(当然针灸的治疗不止解结,尚有调气,调神。)而且穴位是活动的,它能通荣卫,在荣卫之间稽留。我们治疗疾病时应根据不同疾病不同层次给予皮肤刺激,肌肉刺激,骨膜刺激,血管壁刺激,韧带刺激,神经干刺激等等。通过“阴阳、相对、平衡、反应”这八字要诀,推出一个个活的,精确的,科学化,标准化的穴位,进行以针刺为主的治疗,(尚还可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不同、病程的长短不一、病况的不同和医生自己的特长而有针对性地选择针刺、灸、按摩、点穴、刮痧、外敷膏药等各种方法进行治疗。)
因了针灸的双向调节作用,使得每一种病感(痛、胀、酸,麻、痒)和病型(肿、硬、色、疣、僵)均可以找到其对应的反应点或反应区而得到治疗解决。八字治疗法中回归公式的穴位与一般的缪刺、巨刺所取之穴,仅仅只有兩维的概念不同,他的治疗移动点和病移动点以及中心点三点成相等的垂直线加上时间这就成了四维的穴位概念。

2。回归公式的运用
套用下面的“穴位回归公式”图你就能既很方便又很准确的找到各种疾病所对应的穴位。

2。1。阴阳:阴阳是对我们身体的整体或本体,在方向与方位上给予一个统一的方位标志。上阳下阴,后阳前阴,左阳右阴,外阳内阴,如图(1)。手掌顺连胳膊肚面为阴,足背顺连腿前为阴。如图(2)之E。手背顺连胳膊面为阳,足掌顺连腿肚面为阳。如图(2)之F。

2.2.相对:
相对疗法是疗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很多同道都知道这是内经所云缪刺,巨刺。“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腧,命曰缪刺”,“痛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但在本疗法中这只是不到四分之一的理论。也就是在病的对称方向寻取基本治疗点。原则上是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图(3)之A,B左病右取,右病左取,如图(3)之C,D,后病前取,前病后取,如图(3)之E,F,G,H,
内病外取,如图(3)之
L。

2.3.平衡:平衡疗法是本疗法中一个标准性很高的内容,在阴阳与相对的指南中,病点与治疗点之间必须同本体的中心点是一条垂直线。如图A,B.无论是一个椭圆体还是一个长方体,在本体总面积中,必须形成一个二分之一的平均相等的各半面积。如图(4)之A,C。

2.4.反应:反应也是一个基本内容,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因素的变化和外在的反映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诸内必行诸外。如图(5)。

根据“穴位回归公式”笔者把治疗点总结为阳性点、辨证点、能量点。

阳性点,根据阴阳,相对,平衡找准基本平衡点后,在基本点处用棉球反复檫拭,出现不规则的红点或红块状,这就是阳性点,为了保证阳性点的位置更准确,我们须记住几个重要的标志:前后正中线,天突,尾骨,大椎,曲骨。以及四肢的骨性标志。量出病灶处与这些标志的距离,在相应反应区的骨性标志处给予准确定位。

能量点是为提升整个人体免疫力,以及治疗和预防而设置的几个特殊穴位。如:内外踝附近赤白肉际内四外三,以及大椎、命门(腰2上下)、长强等。这些穴位用来调理,调节人体的整体情况。

辨证点,也就是疾病的病根处。虽然我们已经给出了一个准确的穴位回归公式,但是此处这个点是需要我们运用所有中医的辨证论治,四诊合参或西医的诊断学,解剖学,生理病理学等等知识来诊断和寻找疾病的根源。比如:左腿后侧疼按公式扎右手掌心侧的阳性点,但仅靠这样的治疗有时容易引起复发,必须考虑引起腿疼的病因有可能是继发性腰椎的毛病或者是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所致。也就是《内经》中所说的:治病必求于本,根据病因选择对应的病根处,即辨证点。

选好阳性点,辨证点,能量点即可开始下针。按照部位选取九针中不同的针具,施针时尽量选择筋骨,刺激骨膜为准,也可根据病情病位选择相应的层次治疗。

3。生物电现象

通过“阴阳、相对、平衡、反应”八字治疗法创建的“穴位回归公式”,对于疾病施诊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与生物电现象密不可分。因为特制的针刺激相应骨膜上的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调动自身相应的生物电波在瞬间传递于病灶,恢复病灶细胞活力,改善局部微循环,达到治病的效果。

恩格斯早在100多年前总结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时就指出:『3』“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现象”。对于生物电的研究,是在人们对于电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本质有所认识后,并随着电测量仪器的精密化而日趋深入。当人体组织受到一些外加的刺激因素(金属的,药物毒物的,温热的,或适当的电刺激)作用时,可以应答性的出现一些特定的反应和机能改变。在各种组织中,一般以神经细胞,肌肉细胞以及某些腺细胞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也就是产生一个以一定的速度,一定的方向可传导的电变化。另外,两位德国生物学家,他们进一步证实了细胞膜上具有极微小的离子道。细胞不断运动和不断的与体液物质进行交换,就是依靠离子道的开闭作用实现。无独有偶,陈尔瑜等『4』用成人尸体3具及小腿标本一具,留针于局部再解剖,结果,自风池至足窍阴25个穴位中,于骨膜,骨间膜相关者18个,余与筋膜,神经鞘膜,关节囊相关。用小腿标本7具,在骨间膜近腓骨缘处用PIXE作线形扫描,发现穴位区钙元素浓度比非穴位区高4倍以上。可见人们在生活中发现的传统穴位也存在如此现象。

有学者在中医理论中是以五脏六腑中胆的生理功能来解释此现象,肝与胆相表里,肝主筋,胆主膜,由于胆之膜所处的人体位置与筋相同,为不里不外的半表半里之间,是人体中气化之气的上行通道,也是液化之液的下行通道,人体中凡十一脏皆有气化和液化活动,它们生发的气、液都要经胆之膜而上下穿行,胆之膜既是气态物液化后沉降时的必经之处,也是液态物气化后升浮时的必经之处,故曰“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当针刺胆之膜系统时表现出低刺激高反应的状态。疾病治疗时即有书中所云,效之性明乎见苍天,如风之吹云。这也是为何我们一再强调以刺激骨膜为准的原因。


(需要查看原图的朋友,请下载附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12 14: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院针对该症从08年开始采用八字治疗法,临床疗效较好.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3-29 16:02 , Processed in 0.32965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