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妙笔

[【外语类原创】] 译华兹华斯“丁登寺”
杨德豫译《廷腾寺》:
      
附件: 您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账号?注册
谢兄赐文!
关于时间,我觉得看法重点人言人殊,不敢求同,因为译者自己的认识理据有别。这个问题上我不作分辨,就抄两段我正翻译的这本书作为参考(译文是我的):

1798年7月13日,这一天是巴士底日的九周年纪念日,是华兹华斯八年前第一次访问法国的日子,也是马拉的五周年忌日。

华兹华斯在这里用到了一个关于旧地重游的诗歌技巧,这是他在先前地方诗歌中学到的(比如格雷的“伊顿学院颂”),但是他用得很有自我特色,而且,伴随着变化,在自己后期关于流逝时间之于人的意义那些诗歌中也曾继续使用,比如“不朽颂”和“皮尔城堡”中就是如此。怀河的两岸,如标题所示,是旧地重游,当再度于“这棵黝黑的西莫克树下”躺卧,他又见到了从前的景象。这是华兹华斯式的似曾相识(déjà vu);怀河上的景色是两次见到了。但是,正如“心灵的图像再度复活”,它又(第61行)“有了些忧伤的迷惑”。因为尽管他所记得的景色和此刻的景色是相似的(有着“许多模糊依稀的认识”),它们却有了不同。为了解释,也为了衡量这种不同,说话人回顾了自己的生活历程。因为他认识到,尽管眼中看到的景物变化了,并不是视觉所见变化了,而是因为看景物的心灵变化了,这是因为这五年之间的经历——“变得,无疑,不同于当初的我,当时我第一次/来到这群山之间”。
123
回复 收藏 分享 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