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爽斋

[【栊翠品茶】] 粗浅说红楼
引用第0楼愚夫于2008-09-30 20:05发表的 粗浅说红楼 :
第一回里说,女娲补天,练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用了三万六千五百零块,就剩一块没用得上,是多余之物,是补天的废弃物。这废物到了人间,成了情种。那也就是说,天无情,而人间缺情。而这情,从石头的身世从可以揣摩出一个暗喻:无中生有之物。二仙师听得石头动了凡心苦苦哀求去人间走一遭后说: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曹雪芹或许在这里暗示一个道理:情虽不堪补天,却可济人。

.......

很羡慕大家都会赞赏,听雨不懂红楼只能跟后面学习学习了,顺便请教一个问题。
胡适得出“石头=贾宝玉=曹雪芹”的结论影响了很多人,大都相信石头就是贾宝玉,愚夫兄的看法呢?

我们抛开“考据派”的理论、证据,只说自己看到的《红楼梦》。听雨一直认为神瑛侍者才是真正的情种,是后来的贾宝玉。石头只是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赐了石头那几件奇处才携至“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富贵温柔乡走了一道”。在书中,石头是记录者和叙述者,石头只是通灵宝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望愚夫兄指点迷津。谢谢!
秋爽斋有江南和愚夫老师和文章
秋爽斋就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看完了,把聊天记录也看完了....



回头再来读几遍...

好文要多读的///
情到深处已无言,愚夫大概就是这种红迷。
引用第13楼荷乡依然于2008-10-04 13:50发表的 :
情到深处已无言,愚夫大概就是这种红迷。
依然姐姐说得对 如果愚夫老师不是红迷他就不会把红楼写得这么透彻
  • 16# 飘雪
  • 2008-10-12 16:53:40
看到愚夫大人说起宝黛之情,不知怎的心中竟是一酸,想到红楼中的场景,居然盘旋在脑中的是纳兰的一首《金缕曲》~
这种感觉好久不曾有过了~~
【金缕曲】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终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己,还怕两人都命薄,再缘铿剩月残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呵呵,若有人做续书,可把此词写到宝玉名下~~~
在葬花处徘徊时最宜~~~
  • 18# hzyuan
  • 2010-10-23 11:25:01
引用第10楼依荷听雨于2008-10-03 08:38发表的 :


很羡慕大家都会赞赏,听雨不懂红楼只能跟后面学习学习了,顺便请教一个问题。
胡适得出“石头=贾宝玉=曹雪芹”的结论影响了很多人,大都相信石头就是贾宝玉,愚夫兄的看法呢?

.......

看过几次《红楼梦》,不过也可以说一次都没看过,从来没看完过。这次又拿起来翻,只是为说书时找点东西凑凑。所以虽然对依荷姐这个问题有兴趣,但也不过是姑妄言之而已。

我个人并不赞成依荷姐的看法,也即是:
神瑛侍者才是真正的情种,是后来的贾宝玉。
石头是记录者和叙述者,石头只是通灵宝玉。


未免把石头和贾宝玉间的关系割裂得过于彻底了,也忽略了石头和通灵宝玉间的对立关系。由之也就恐怕会造成只能把《红楼梦》看成是宝黛爱情悲剧的——我个人认为——表层解读。全书中的关键主题,以情救世和以情悟世;以及情作为贾宝玉的本体构成,也就是警幻仙姑所谓的“意淫”;或许还可以再扩而言之,对已为大家所不能再熟悉却又等闲视之的“都云作者痴”中之“痴”字的体悟,恐怕都会因此而难以彰显。

以“女娲补天”故事发端,并非是作者的信手拈来,其中所蕴涵的救世母题,实已奠定全书的基调。这样一种以神话母题引发作品中的命定的“乱—治”主题和主脉的叙述方式,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以我个人的阅读经验,恐怕并非少数。甚至,我们可以一直追溯到《离骚》和《庄子》的开篇方式。只是,与通常小说不同的在于,构成这一已先验地具有救世使命的石头的本质的,是“情”而非世俗所认同的“理”或“力”,石头的本质构成及其非世俗性在第一回中已是或隐或显地被作者加以反复皴染。它的在人世空间之外(大荒无稽),它的在人世时间之外(三万六千五百零一),都注定了它只能是个无法为世人所容及被世人视为怪诞的他者。而它之所以成其为他者的原因,恐怕也就在于它的本质,情根(青埂)。由此,石头欲入世、救世,也就只能幻化其外形,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由石而玉,由无字而有字,亦由此,便有了贾(假)宝玉(真石头)与玉的抗争;同样亦由此,石头也就有了其真假双重外形的双重对应,石—木,玉—金,(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及此双重对应间的对立(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情”的本质构成,使得石头必然是以“情”救世,这在全书中展开为女儿世界的建立及对女儿世界的守护,以及女儿世界的悲剧性毁灭。女儿世界的毁灭,也就意味着石头在人间使命的彻底终结,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无立足境,是真干净)。这的然是个大悲剧,然而这又可以说这不是悲剧,因为随此悲剧而来的恰是彻悟,是大执著后的大解脱,是全付身心义无返顾的投入和干干净净彻彻底底的化灰化烟后的大解脱、真解脱(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在传统的色空观中加入一个“情”字是颇富意味的(宝玉和妙玉的区别或可由此悟入)。同样是明代中期以来重情思潮发展中的高峰,《红楼梦》的色—情观不同于《长生殿》而近乎《桃花扇》。但细绎之,其差别亦大,《桃花扇》中是“世”的假像毁灭而导致情的毁灭,《红楼梦》却是“世”的真像毁灭也就意味着情的毁灭。《桃花扇》中“情”“色”犹然两分,《红楼梦》中“情”即为“色”之本质。

从这样的大情种观出发,我们或许可以做个牵强的比喻,石头是大乘,神瑛侍者是小乘。石头关乎女儿,神瑛侍者只与绛珠草有缘。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石头与贾宝玉间的对立,这种对立也已先验地植根于贾宝玉的双重来源,博爱与爱情。或许也正是由于这种对立,才能使绛珠仙子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吧。

最近说书说的油嘴滑舌的,搞得想正经写点什么反而特别扭了,姑妄言之,权当作业交了吧。
在下比较同意周岭的说法

红楼华梦终觉醒
春夏秋冬净是悲
无可奈何花落去
空余笔香怜雪芹
呵呵,我是从来就没有看懂过红楼,就像我也从来就没有看懂过生活~~~
12
回复 收藏 分享 淘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