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旧梦,就看见愚夫蝈蝈的好文章,通篇精彩,满目珠玑,特别欣赏以下两段啦~~~
“在人物的塑造上,作者尽量不下自己的主观判断,只是给出形象,并尽力让人物形象丰满。我看红楼中人,没有十恶不赦之人。作者的心中,似乎没有恨,只有怜。对宝玉是怜眷,对黛玉是怜惜,对宝钗是伤怜;对风姐是怜其聪明反被聪明误,对薛藩是怜其无知,对夏金桂怜其因妒丧失理智,对赵姨娘怜其鸠占雀巢导致的心态失衡,更别说对其他如香菱,可卿等的怜悯。而这怜的背后,是对人的叹息,对人的反思,对人的同情。从各人物随情节的发展来看,人之为善作恶都有其社会原因,都有其产生的背景,每个故事节点上,人物都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这就把人物心理行为及其产生的结果,赋予了一个人世的大背景,也就有了其深刻的社会意义,这样的视野开阔,是一部伟大作品所必须的,虽然各有其不同的切入点,但作者的人文关怀心态,最终是决定作品伟大程度的关键因素。”
“东欧萨米亚特知识人的杰出代表帕托切克有句名言:有些事物是值得为之受难的。在《红楼梦》里,人生值得为之受难的,就是情。清张潮《幽梦影》里一句: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饰乾坤。这个情,是双向的,是彼此的,不是儒家的那种仁。儒家的仁更象是单向的施恩于人。而人间的情,更多的是要彼此互动互惠的。在这个情的面前,才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真就象一种装饰。王熙凤够有才干的了,但如果刘姥姥无情,怕是死了连收尸的都没有了。而宝玉视功名如敝履,本属胸无大志庸庸碌碌之辈,却因有情而显可爱。大观园是荣国府生机之所在,而维系大观园精彩的,只一个情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