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524|回复: 26

[【主题讨论】] 中国科研的症结与出路(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25 00: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就想写一篇这样的文章,但一直无外力驱使,我也就放任自流,浪迹于论坛,不求闻达于斑竹。
  我是个勤于思考,懒于动笔的人。所以,拽这么大个题目似乎有点吃力不讨好。力者,所花的时间与独立的判断;不讨好的当然是当前很多科学家或者其他学家了。在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所谓科学家一般指的就是自然科学家,大多数是倾向于自然理论研究的。而搞工程极好的人,也就只能称为工程师,在国内则有工程院院士(设立的初衷应是照顾一些对国家军工发展的有功之臣,但发展到现在,更有平衡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各少数民族、各民主党派的作用)。倘有社会科学家,则指涉较广,如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
    科研就是科学研究。所谓科学就是要经得起推敲。科学不是诡辩,不是玩弄花招,不是吃喝、睡女人。科学是事物本质的存在,科学这顶帽子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戴的,即使是国内的一些科学院院士,这顶帽子也不一定对他们合体。研究,包括“研”与“究”。“研”就是琢磨,研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究”就是要搞清楚,把提出的问题解决掉。
    在科学院混了三年,如果非要给我个称呼,叫我学术守夜者好了,因为在我读博士的那三年,我从来没有在夜里12点前睡过,所有我认识的在科学院办公楼和宿舍楼守夜的均可作证,我所说的话基本属实。在我之上,至少还有学术流氓、学术骗子、学棍和学霸。与他们相比,我犹如沧海一粟。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给自己定好位,自己找好位子,才可方便地观察别人的位子是否合适。作为学术守夜者,我可以全方位地审视别人,因为在别人坦然入睡时,我还在思考。
    科研的核心是创造与发现。发现是基本的科研要求。所谓发现,就是说事物本来存在,但却缺乏慧眼独具的人来识别,一旦有人在科学的汪洋里漫游时突然在脑中迸出了火花,那他就有了发现。有不少知名的科学家吃的就是发现这个饭。发现就像在地上找金子一样,当你瞪大两只眼睛,每天低头走路,企图找到金子时,你未必可以如意,但当你不怀抱此目的,某日惊鸿一瞥时,金子可能就在你脚下。创造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表现,但凡具有科学创造力的人都具有类似于艺术家的思维,创造不能靠等待,等待可能会有发现,但却不一定有创造。创造属于天才,他们具有不同寻常的思维,只有打破常规思维才可产生创造力。创造力可以把看似无关的事物像捏泥巴一样捏在一起,而又重新赋予其意义;也可以没来由的产生,就像天空中的流星,流星的方式正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明白,科学家不一定都是天才。因为,当你一辈子苦苦地守着一亩二分地的时候,你会对这地里的东西了如指掌,一旦在这地里落下了什么,你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但就这样一个过程许多常人不是说不能做,而是不一定能做到,这需要一个人摒弃杂念,尤其是功名利禄,专注地守株待兔。
    我 没有在自然科学或者社科基金委工作的经历,自然不了解我们科研的投入总量。但就自然科学而言,十几万的项目就是个普通项目,重点项目都得过百万,重大项目得过千万。投入了这么多,产出何在?看自然科学理论的进展,看申报的国家专利,看论文被引用次数。也许最重要的是看你做的什么职务,看你每年在织网方面的投入。所有的人,不管情愿还是不情愿,都在做蜘蛛,也都在陷入别的蜘蛛已经织好的网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0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一稿多投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01: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有意思,先发第2篇(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546063&fpage=3),再发第1篇。不论怎样,写得不错!

极度赞同作者的资源与天才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1: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完楼主文章有以下几点感触。
1.不求闻达与诸侯,而不是版主。版主不是诸侯也不是大爷,是论坛的服务者,这点需要纠正一下;
2.吃喝、睡女人这套理论在小R字典中不具有贬义效果~~~吃喝是每个人每一天生命延续的必要步骤,睡女人更属于生理需要和丈夫应尽的义务,只不过兄台用语过于“那个”~~~;
3.每个人生活中、学习中、事业中都有些许不如意,对事物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但一旦内心的天灰了,现实的天也真的就灰了。
努力工作,不断前进,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与君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3: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brook于2007-12-25 01:55发表的 :
作者有意思,先发第2篇(http://readfree.net/bbs/read.php?tid=4546063&fpage=3),再发第1篇。不论怎样,写得不错!

极度赞同作者的资源与天才的说法!

错了。不信再搜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19: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0: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目前中国科研最突出的问题是科研投入没有用到实处。

我国目前的科研投入是过去任何时候所不能比拟的,但国家的科研投入被滥用的现象太多。

以前各单位出台种种优惠政策是为了鼓励人们去申请项目。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不再是没人愿意申请项目,而是竞争太激烈。因此,国家的科研投入必须加强管理,取消“特支费”,购买的贵重仪器设备归国家所有,项目承担单位保管,等等。首先就是取消“特支费”,让承担纵向课题的人不能从中得到个人经济利益,不能用这种经费上饭馆。

(楼主的这两篇文章原发在他的博客,是叫“小河,石桥,远处的记忆”吧?在那里是按1、2顺序的,建议楼主原创非首发要加以说明,给出链接,并在楼主的博客跟一回复,提一下本园地的转发地址,这也宣传了读书园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0: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醉乡常客于2007-12-25 13:09发表的 :


错了。不信再搜搜?

我是指在园地发帖的顺序,而非博客!

中国科研的症结在于基础太差,在基础上的投入不多,在终端产品上投入过多。在目前的机制下,看不到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9: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科学要去发现的事实已经存在,科学家的任务就是在这个地图上立个标牌。
现在,重要的是现在的、中国的科学家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如果每个科学研究人员都有王羲之“怕后生笑”的廉耻,有“求万世名”的远见,“计天下利”的胸襟,何必在此费唇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3 21: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科学家现在忙于挣钱、搞政治,而真正搞学问的有几个?即使搞学问的,往往急于求成,跟在老外屁股后面走,没有自己的创新!从根本上说,中国的落后的教育体制,造就了很一大部分没有独创思维的所谓“人才”!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搞学术的就要不甘寂寞,埋头苦干,求实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5 22:3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哪有什么科学家,有的只是搞科研的人,为了当官、混饭吃,或其他目的,真的科学家得看下一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4 16: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感到中国做科学研究的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4 22: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有很多,科学家很少,真正将全副心思放在科研上面的人更少。
中国有多一个钱学森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5 20: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研的问题在于科研的目的不是科研,是金钱和地位。只要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科研就会结出许多与科研无关的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6 08: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得归结于体制——计划经济思维下的学术体制。尽管我们可以把责任归到某个具体的个人身上,但在这个体制之下,每个人都是罪人,每个人都是骗子。如果纯属个人道德问题,那么个人的道德败坏只是使一个人堕落,而不良的体制则会大批量的制造骗子和谎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18 12: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看了一本盲人摸象的项目管理书籍,中国科研的症结就好比盲人摸象,各管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23 20: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计划经济思维下的学术体制
楼上的朋友一针见血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14 15: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科研人员也是人类的一份子。这个角色有本能的物质需求。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这些需求早已经获得满足。作为知识的生产者,他们肩上的责任重大,而学术的成果纷纷问世,表现出学术质量的低劣。值得反思。
最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与学者本身。反省自己是真爱学术,还是借助学术发达。如是前者,我们应该给他们创造好的环境;如果是后者,我们要坚决予以抵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3 14: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楼主有点消极,我觉得在中国好的科研工作者还是有很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8-23 16: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作为一名底层的科研工作者,深感我国真科研的难度。科研需要耐着住寂寞,摒弃名利,要勇于怀疑传统与权威,要创新。但如今又有几人能做到。这里有个人原因,更有社会原因。当今的科研,功利色彩浓厚,更多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真正的创新、深入研究比较少。这是中国科研的现状,需要改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4-29 21:36 , Processed in 0.44810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