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394|回复: 0

[美术设计♡] 军事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9 0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边界上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珍宝岛事件”,两个昔日有着“同志加兄弟般友谊”的国家顷刻间兵戎相见。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自六十年代初期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中苏边界开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猛然跃起,向丛林苏军射击,吸引火力。苏军火力向他射击,击中他的头部,他倒下后不久,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英勇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迂回到丛林中苏军侧后,但一股苏军又从他的侧后冲来,两面机枪夹击他们。陈绍光一面指挥分队英勇还击,一面奋勇向苏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冲去。这时他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了这个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公司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

珍宝岛地区图片及地图




东北-珍宝岛地图



中国炮兵在打击入侵的苏军



1969年3月15日,苏军坦克装甲车入侵到珍宝岛西侧中国一侧江面。



1969年3月15日,箭头所指苏军装甲车入侵到珍宝岛中部。



苏军T62坦克



苏军T62坦克



我军反坦克手



苏军炮击我珍宝岛



1969年3月15日,被中国军队地雷炸坏的苏军坦克。



我军在珍宝岛冲突中缴获的苏军武器装备。



胜利后的中国边防军



珍宝岛我军缴获苏T62坦克
  T-62式中型坦克(苏联)
  THESOVIETT-62MEDIUMTANK
  T-62坦克是苏联继T-54/T-55坦克之后于50年代末发展的一代新型主战坦克,1962年定型,1964年成批生产并装备部队,1965年5月首次出现在红场阅兵行列中。苏联T-62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T-72坦克投产时为止,共计生产约2万辆。为满足军火市场的大量需求,苏联还准许捷史斯洛伐克生产该坦克,在1973~1978年间大约生产了1500辆。朝鲜民主主义义人民共和国也在为本国和出口市场生产T-62坦克。该坦克大量用于1973年中东战争,从实战中暴露出射击速度慢、火炮俯角小、115mm滑膛炮及其火控系统不如以色列105mm线膛炮等缺点和问题,有待改进和发展。
  战斗全重:37.5吨
  武器装备:115毫米滑膛炮1门
  7.62毫米机枪一挺
  12.7毫米高射机枪1挺
  最大行程:480千米
  稳定器:双向稳定
  最大爬坡:30度
  潜水深:5.5米
  通过垂直墙高:0.8米
  成员:4人
  装甲厚度:炮塔40-240毫米
  车体31-102毫米
  最大时速:50千米
  发动机功率:580马力
  夜视夜瞄装置:红外线
  涉水深:1.4米
  越壕宽:2.85米

1969年3月在珍宝岛反击作战中我军缴获苏军的T62坦克,现收藏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珍宝岛反击作战中我军缴获苏军的T62坦克


珍宝岛反击作战中我军缴获苏军的T62坦克



1967年12月中国边防谈判代表要求说明苏军五名中国公民被苏军运兵车压死的事实真相(中国方面记载为1968年1月5日发生在七里沁岛)


无意扩大冲突,在乌苏里江上,中国公民只是拿细树枝和苏联装甲运兵车搏斗,1968年。


1969年,苏联装甲车拦截阻挡我车辆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上的正常行使。


1969年1月23日,中国边防人员在抗议苏军的入侵行为。


苏联边防军用大棒殴打中国边防军


1969年2月7日,苏联边防军分乘装甲军车等越过乌苏里江主航道,侵入中国珍宝岛地区。


1969年2月7日,正在巡逻的中国边防军阻止苏军进一步入侵,并表示强烈抗议。


1969年2月7日,中国边防军官兵与苏联边防军军官等对峙。


1969年2月7日,入侵苏联边防军退出珍宝岛地区。



珍宝岛我边防军战士

正在珍宝岛巡逻的我边防军战士

在珍宝岛执行任务的我边防军战士

守卫珍宝岛的我边防军战士

为应付紧急情况,战士们合衣而睡

正在与苏军交涉的我边防军战士们(左)

正在珍宝岛执行任务的我边防军战士们



国内珍宝岛冲突后反应

在北京苏联大使馆前,聚集了大批抗议的中国民众。

全国各地举行抗议苏军侵犯中国领土的活动

1969年9月11日,中国总理周恩来同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在北京机场进行了坦率的会谈。




苏联拍摄的珍宝岛事件照片

苏联方向拍摄的珍宝岛全景(1969年5月)

大雪覆盖下的珍宝岛(1969年3月)




苏摄解放军在珍宝岛

1967年12月中国边防谈判代表要求苏军说明五名中国公民被苏军运兵车压死的事实真相(中国方面记载为1968年1月5日发生在七里沁岛)

1969年3月2日,中国边防军在冲突前,这是战士彼得罗夫最后拍摄的照片之一,他在几分钟后阵亡。

下米海洛夫卡边防哨所老兵斯卡拉德尼克少校,摄于1967年12月把中国公民赶出下米海洛夫卡地区之后

彼得罗夫,苏军伊曼边防总队政治处士兵。1969年3月2日,在珍宝岛冲突中阵亡。人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一架照机,他留下了死前拍摄的最后3张照片。这是他生前(1969年2月)的留影。

1969年2月25日苏联直升飞机飞临达曼斯基-珍宝岛上空

1969年1月,下米海洛夫卡和库列比亚克依内哨所出动了装甲运兵车,前去驱逐进入达曼斯基-珍宝岛中国边民。

苏军远东军区第135摩步师(1969年3月)达利尼尔金斯克摩托机动边防分队在达曼斯基-珍宝岛前线战斗阵地上。

1969年3月库列比亚克依内哨所的了望哨塔。




苏摄珍宝岛增兵车队

1969年3月11日向达曼斯基-珍宝岛地区行进中的苏联边防车辆纵队。

1969年3月12日,达利尼尔金斯克摩托机动边防分队的装甲车队。




苏摄珍宝岛边防军官

前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康斯坦丁诺夫上校(1969年3月17日)
网间流传的《俄罗斯人谈珍宝岛冲突》或《苏军上校谈珍宝岛冲突》一文的主角。

1969年3月15日,康斯坦丁诺夫上校在苏军向珍宝岛发动攻击前的情景。

1969年3月14日,苏军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生前所拍的最后一张照片。次日阵亡。
  上校之死的不同说法:
  1、《中苏之战秘闻》则称列昂诺夫被中方火炮击中指挥部后阵亡。
  2、《俄罗斯人谈珍宝岛冲突》一文所述,列昂诺夫是乘坦克向珍宝岛进发途中触雷身亡。

这个可能是在珍宝岛冲突中阵亡的杨辛(也有译成“亚申”)中校,图为杨辛中校正在组织战士学习。




苏摄珍宝岛边防士兵

在珍宝岛上阅读报纸的苏联边防军(1969年3月)

下米海洛夫卡边防哨所的边防军正在向选票箱中投票,选举人民代表。(1969年3月)

下米海洛夫卡边防哨所的边防军正在开着阵地讨论会(1969年3月16)

巴班斯基下士(左二)珍宝岛战斗后获苏维埃英雄称号


苏摄珍宝岛阵亡军人

1969年3月2日阵亡的伊万·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著名的“瘸腿上尉”

1969年3月2日阵亡的克格勃侦察员布依涅维奇上尉

1969年3月2日冲突中阵亡者之一

冲突中死亡苏军的尸体

冲突中死亡苏军的尸体



苏摄珍宝岛阵亡军人葬礼

1969年3月6日,伊曼边防总队为在3月2日珍宝岛冲突中阵亡者举行盛大葬礼。

1969年3月6日,伊曼军民为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尉和布依涅维奇上尉举行葬礼

1969年3月6日,伊曼军民为斯特列利尼科夫中尉和布依涅维奇上尉举行葬礼

葬礼上,亲人向阵亡着告别

棺木中盛放着在3月2日战斗中阵亡者

葬礼现场之一(1969年3月6日)

苏军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参加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和布依涅维奇上尉的葬礼(1969年3月6日)

几天后,1969年3月15日,苏军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在战斗中阵亡,图为列昂诺夫上校盛大的出殡场面。

参加列昂诺夫上校葬礼的老人失声痛哭



苏珍宝岛冲突后边防军

1969年3月19日

1969年3月23日

1969年3月23日

1969年3月28日

1969年4月15日



苏珍宝岛冲突民间抗议

苏联民众扛着标语牌抗议

莫斯科民众举行示威表示抗议

苏联民众举着打倒中国领导人的横幅游行示威


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
  宝清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挠力河东岸,万金山南侧的松柏林之中,与马鞍山隔河相望,海拔163.3米,面积36,315平方米。墓区面积4330平方米,四周有围墙,长220米,宽134米,周长703米。陵园始建于1969年,1984年进一步扩建。因其安葬着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又称珍宝岛革命烈士陵园。
  
  珍宝岛事件发生于1969年,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六十八位烈士,安葬在珍宝岛烈士陵园。
  

  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馆”一座,由前省长陈雷亲笔题名。展厅面积328.9平方米,馆内分三部分展出:第一部分展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宝清境内牺牲的部分抗联战士的事迹和图片;第二部分展示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宝清而牺牲的三五九旅的95位烈士的英雄事迹;第三部分展有中苏边境武装冲突的历史原因和三次战斗经过及牺牲烈士的英雄事迹、实物及照片。

  纪念馆的南侧为“珍宝岛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7米,宽3米,黑色大理石贴面。碑顶是3米高的自卫返击战中烈士奋起还击的雕象,碑名也由前省长陈雷题写,碑背面刻着珍宝岛事件的发生经过。
  
  珍宝岛革命烈士纪念碑北侧是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九十三位烈士纪念碑,高15.6米,占地278.9平方米,为在解放战争中为解放宝清而牺牲的九十三位烈士而建。这碑名“三九旅革命烈士纪念碑”与背面“为解放宝清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均为王震将军题写。
  
  陵园的最东端是墓区,占地面积4330平方米。墓区的最前排墓是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五位烈士的汉白玉烈士墓,长眠着“踏遍雷区无所惧”的孙征民烈士、“粉身碎骨志不移”的杨林烈士、“一生交给党安排”陈绍光烈士、“洒热血、捍江山”的王庆容烈士、“生命不息,冲锋不止”的于庆阳烈士。再向东是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六十三位烈士的墓穴,每座墓都刻有烈士的姓名和牺牲时间。墓穴西侧花池点缀,四周松柏映衬,庄严肃目,让人肃然起敬。
  
  凉亭、人工湖、假山、花卉又为陵园增添了几道风景。英勇的石狮、挺立的松柏,衬托出陵园的雄壮。杨柳依依,芳草茵茵和四季不败的花朵使陵园显现出一片盎然生机。
  
  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前来瞻仰凭吊烈士的人士10万人次以上。1988年,陵园被批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1:56 , Processed in 0.22667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