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59|回复: 2

[【诗歌】] 上海印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0 00: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江南是中国富庶之地。自南京一路至上海,城市古老,景物众多。千年文明的城池历历在目,人文逸事、历史典故随处可见。很多的文人墨客早已经写下优美的游记。这里,我只是以我自己的亲历感受和眼光,勾勒出我眼睛的中江南印象。——题记
  此次江南行,我选择上海作为第一站,只是因为我爱人在那里等我。
  经过30多小时的旅程颠簸,火车终于在第二天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驶入了上海车站。走下车,热浪扑面而来,4月30日的上海气温高达33度。好在我有所准备——自火车进入江苏省以来,我就开始仔细留意天气的状况;尤其南京至上海的一路停靠,我都要下车在站台走走,感受一下天气的炎热,做好心理准备。热浪扑面,但我有备而来。
  (一)人如潮涌的大都市
  顺着下车的人流,我走出了站台。抬头,是东南出口。询问一位卖报刊的大姐西南出口的方向。她顺手一指,不远只有百多米的路程。节日前夕的车站人一定很多,我知道;但是出了站台到了广场,人还这样多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站前广场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一个挨着一个。想找一条捷径越过前边的人却发现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位置都站满了人,你只能顺着人流按照一个方向挪动脚步前进。走这百多米的路程,我竟然用了近10多分钟!走到西南出口,短袖T恤衫已经湿透。人是如此地多,我暗叹道。
  站在出口前,爱人还没有到。她发来短信,人多堵车未到。这个时候,站在那里,我有了些闲情看眼前的这座大都市。江浙一带的方言在身后的铁路问询处不断响起;形形色色的人群在眼前走过,打工、公出、探亲,北方、南方,年轻人、年老者......耳边充斥着各地的方言。
  现代的节奏和流通赋予这座现代的城市更多的活力和内涵。迅速发展壮大的城市经济带动越来越多的城市打工一族的涌入,这就是我对上海的第一印象。
  (二)街头的“风景”
  江南的一路,上海是出发点,所以在上海驻留的时间多一些,走马观花,道听途说,也知道了一些上海的见闻。上海人吃早点很有特点。他们习惯早餐喝牛奶。也许是因为城市生活节奏快的缘故,他们习惯边走边吃,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最常见的“风景”就是,一个市民一手拿一袋奶,用吸管吸;另外一手拿早点;边走边吃。这是上海的一个景观;仔细观察,果然是这样。这里还听过一个分析,说雨天和晴天时候,在上海的某企业鲜奶销售量是不一样的。在阴雨天,销售量要下降两成。大家分析销量下降的原因,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下雨天,市民打伞上班,没有多余手拿鲜奶,所以销售量要下降。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这样,反正我听后笑了起来。上海的这道街头“风景”很有意思。
  (三)霉干菜扣肉
  我不知道霉干菜扣肉是不是上海菜系的。总之,在上海的朋友给我推荐了这道菜。朋友姓张,和我爱人是一个姓。真名字叫张红英。席间落座,推荐点菜。我提到了这道菜,是因为我曾经在哈尔滨吃过,因为当时菜放置的很少,又重新添加了,所以有这道菜的印象。说及这道菜,朋友也欣然推荐。菜很快上来了,是用罐装放的,上边放满了霉干菜,下边是大块的肉。据席间一位厨师讲,所谓的梅干菜,就是北方厥菜之类的菜凉晒干了以后的菜。霉干菜是最大众化的特产,它是用青菜加上很多的盐腌制晾晒而成。因为咸,所以放置的时间可以很长,而且霉干菜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用来当作各种菜肴的辅料,比如烧鱼、炖肉,炖鸡、蒸豆腐等,味道都非常的好。霉干菜扣肉是这里一般人家最经常吃的一道菜,制作也最简单,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据说是明朝的时候徐文长发明的。当时他们家只有一点霉干菜放在枕头下面,有一天,他卖了一点字画之后,给自己买了半斤五花肉,他觉得这个肉就这样吃掉比较可惜,想起枕头底下还有一包霉干菜,就拿来跟肉放在一起蒸,等他出去散步回来发现家里有一股很香很香的味道,就这样发明了这一道菜,就是我们今天吃的霉干菜扣肉。
  伸筷夹一口,品尝。味道微微甜。这大概就是上海菜的特点,甜口味道多一些。爱人说,上海偏重甜味。东北人喜欢吃的榨菜也是微微甜的味道,吃的时候不习惯,需要自己重新烹炸改变一下口味才可以吃。想想,的确如此。菜系的不一样,也就决定了口味的不一样。席间还上了很多的菜,霉干菜扣肉的印象是最深的。
  (四)城隍庙
  城隍庙,是上海的特有标志。在这方圆不足1公里的地方,已经整整热闹了几百年。拉开中国古代人物的长卷,秦裕伯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物,但他却成了上海的城隍,一座城市的保护神,实在是他的造化。有关于他在历史上的记载是,元末明初,这个有“智谋之士”之称的上海人,为逃避乱世辞官回到了当时还是个小县城的上海。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屡次请他出来当官,他也还爱卖点关子,继续在上海过自己的小日子,直到“实在推不掉才勉强入朝”。秦裕伯死后,朱元璋封他为上海“城隍之神”。
  慕名而来,一路打听。路过的一位大娘,顺手一指对面。过了街道,看是很平常的摊床,不免疑惑。一位年轻的少妇领着孩子走过。又问。一指还是这里。走在摊床间,感觉像走在哈尔滨的透笼市场,不免失望,准备回去。这个时候,前边出现一道门。走了过去,竟然是别开洞天。
  眼前豁然一亮,琉璃瓦,拱形门、飞檐画栋,防古建筑此起彼伏,错落有致。人流如梭,很多很多的金发碧眼的老外在此徘徊、拍摄,这才是真正的城皇庙。定睛而看,各种古建筑其实都是各种商场,金银珠宝和特色小吃为主。走进小吃屋,琳琅满目各种特色小吃充斥期间。眼前是五颜六色让人垂涎欲滴的各种特色小吃;鼻中嗅到的是充斥酸甜苦辣咸各种飘香诱惑的味道。香辣蟹、料理、烤串、南瓜饼,年糕团、蟹壳黄、酒酿圆子、臭豆腐干、烘山芋、热白果、沙角菱、梨膏糖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小吃让人不忍离去。
  在城隍庙的街角弄口,补碗的、箍桶的、捏面人的、代写书信的、变戏法的、看西洋景的、拔牙的、相命的……这些人已经不多见了,他们和着鼻烟壶、牙霜、水瓶塞、针箍、鸡毛帚等逐渐隐退为历史。
  (五)人民广场·南京路·外滩
  第二天,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烟雨濛濛。雨给这座灼热的城市带了清凉;雨中的人民广场也显得更加清晰。音乐响起,广场上的喷泉直射而出,和哈尔滨防洪纪念塔下的喷泉一样。游客纷纷在此拍摄留影。远处,上海歌剧院高高耸立,广场的另一面就是博物馆。市民、游客在雨中散步。不远处,往来的车辆川流不息,行人按照指挥成群成批涌过街道。
  沿着人民广场一路走来,南京路的步行街就在眼前。街道两旁是百货商场,副食品商场;一些特色的饭店也在其中。上海特色的果脯、糖果、糕点就在步行街这些副食商场里。走进去,售货员会热情地推荐各色的糖果,一路走来,都会遇到这样的场面。不知道是上海的市民还是外地的游客,总之也有很多人掏钱去买,糖果这些不是很贵,10多元一斤,种类繁多。我们也随意地买了一些。一路走下来,感觉上,没有特别的新意,和哈尔滨的步行街相似,但是比哈尔滨的要更长,有两倍长。在我们向前走的时候,观光浏览步行街的车不时从身边驶过。
  南京路的尽头便是外滩,想到这里,我便加快了脚步,爱人也紧紧跟随我的步伐。走上台阶,黄浦江就在眼前。江面比松花江要宽一些,水也似乎多一些,但是江水有些浑浊。游轮不时驶过江面。对岸,就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东方明珠塔。也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东方明珠塔显得不那么耀眼绚丽,平静地伫立在那里,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壮观伟岸。江畔风轻轻吹起,凉爽的意味划过肌肤。
  坐在长椅子上,面向江水,背后就是大上海。特有的一些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各种西洋建筑物点缀着上海这座现代气息浓郁的国际大都市,只是,悬挂着有时代印痕的标语多少有些让人心生一丝困惑,似乎和整个的建筑群不是很协调,不是很完美,多少生出点遗憾和叹息的味道,这就是上海。
  上海著名的情人墙伫立在下边,也许是没有到晚上的缘故,丝毫感受不到那种情人如炙的热情气息。其间散步而过,上海的感觉淡淡而出,上海,就是这样的上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0 04:5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呀?

写的什么呀, 太肤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蔓延的豌豆花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6-3 2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本如此!

我看这篇文章把它作为了解上海的导游图应该还可以!
  说实话,上海想叙述出好景都出不来,实在没什么看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5 01:06 , Processed in 0.19123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