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43|回复: 4

我军10发10中的奇迹是怎么发生的?——不同声音

[复制链接]
唱歌的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5-12 21: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发10中!看了5月9日晚上CCTV《焦点访谈》上的这条令人吃惊的消息,我和全国的网友一样,被这条新闻所振奋。要知道,为了研究对抗巡航导弹的有效战法,我可是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并搜集了近年来世界上历次战争中各国对抗巡航导弹的战例资料。我知道,目前就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军工企业,也不敢自夸他们生产的防空导弹在截击巡航导弹这样的目标时能够做到10发10中!牛!太牛了!难道中国陆军的防空部队,就靠着一帮毛头小伙子,解决了连美国人迄今都无法解决的世界难题?看完这条新闻后,紧接着,我又把电视机转到CCTV7的军事频道,重新仔细地看了一遍这条新闻。由于这条新闻的内容太过夸张,使我久久地陷入了沉思,又翻开自己积累的资料,斟酌这条看似不可能、但又实际发生了的特大军事奇迹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注意到仅从电视画面上透露的这个防空旅的武器装备,并不十分先进,有一定知识积累的网友都可以看出这个旅的主要装备就是四种:一是仿造法国20多年前卖给我们用于安装在051导弹驱逐舰上的,现在安装于四轮装甲车上的响尾蛇低空防空导弹;第二是一种我国在上世纪70年代发明的,过去安装在“江湖型护卫舰”上,现在改型安装在军用载重卡车上的两连装的“红旗61”型雷达制导中低空防空导弹;第三是肩扛发射式的“前卫”型轻型防空导弹;第四是我军已经使用了半个世纪的59式57毫米口径高炮。这四种武器中除了肩扛式的“前卫”导弹的性能指标可以和当前其他国家的类似装备有一拼外,另外三种的性能并不出众,特别是那些高炮,无论从火力的密集度还是对目标的杀伤力,都显得十分的落伍。装备了这些武器的这个防空旅的技术水准最高也就是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陆军的装备水平。

  根据电视新闻所播送的,主要是四轮装甲车所载的“响尾蛇”导弹和卡车装载的“红旗61”导弹在打靶中获得了10发10中这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迹。但这两种导弹在当初设计时是按照抗击低空飞机的指标来设计的,用它来对抗巡航导弹并不十分合适。也就是说,用这两种导弹去对抗巡航导弹,如果时机掌握的好,可能会蒙下来一、两枚,弄不好,可能一枚也打不到,因为在当初设计时就没有给厂家下达这样的指标嘛。但是能够10发10中,肯定会有原因,究竟是怎么回事,我这个搞了一辈子研究工作的,如果不拿到有说服力的证据,是不会偏听偏信的。

  我先从近年的实际战例上去寻找有关有关陆军防空兵在实战中对抗巡航导弹的信息。根据美国就波黑和塞尔维亚战争以及伊拉克战争中巡航导弹的实战调查报告中提供的消息称:由于前南斯拉夫军队有较高的战斗素养,所以在战争中击落了占发射总数13%的美国巡航导弹,而伊拉克则在抗击中总共只击落了8%的美国巡航导弹。与我国不同的是,这两个国家的防空武器数量相当多,如果按每多少平方公里一件防空兵器这样的统计,这两国的防空兵器不但在密度上居世界前列,而且先进程度比中国陆军防空部队目前的装备水平也只高不低,尤其是不会低于这次在《焦点访谈》上大出风头的这个北京军区某集团军防空旅的目前装备,甚至比这个旅的装备还要好。但他们的实战效果我们大家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都从电视上看到了,特别让我们感慨的是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中央一座跨越多瑙河上的大桥,在非常严密的防卫下,仍然被美国的一枚巡航导弹轻轻松松地炸毁了,对比北京军区这个防空旅能够用国产导弹以10发10中的抗击奇迹,使我真的怀疑这个防空旅难道成了神仙了?根据我多年的研究成果,我认为以当今中国的防空装备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因为在我参加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各种新式的东西我看得多了,从来还没有见过这么能够突破现代物理学局限的事例发生过。

  看到这儿,有些网友会对我进行指责,认为我对国产装备的信心不足。为了给广大网友一个令人信服的交代,请给我一点篇幅,让我向广大网友汇报一点有关抗击巡航导弹的资料。

  巡航导弹和隐型飞机并列美国军方的两大“撒手锏”。美国号称,目前任何国家都无法对这两种武器是进行有效抗击,这也包括他们美国自己在内。

  特别是巡航导弹,它的抗击难度甚至超过了隐形飞机。它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体积小,雷达反射面积非常小,在0.01平方米以下,也就是一只象鸽子一样大的飞鸟那么大,并且飞行高度很低,我们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美国的巡航导弹掠过伊拉克首都时的电视画面显示,它的巡航高度有时甚至只有十几米。这么小的目标,混杂在复杂的地面回波中,造成防卫一方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探测和预警。  根据我多年来收集掌握的数据,美国的预警机在海面上(也就是没有地形起伏障碍的地方)对多巡航导弹的探测距离也就是10几公里,而战斗机机载雷达对它的探测和锁定距离更是在10公里以内,远没有近年来一些网友吹嘘的那么远,这些都是有实际事件作为记载的,是准确的。如果我们抗击不利,让巡航导弹从海面飞上了大陆,那么,在大陆上这么复杂的地形条件下,雷达对它的探测距离还会缩短;

  第二个难探测的方面是巡航导弹在飞行中所发出的红外信号特征很微弱,地空导弹的红外线导引头很难从地面复杂的红外辐射波中识别和锁定巡航导弹,就是能锁定,有效射击距离也就是在城近郊区的1公里开外至2公里以内,如果超出这个距离还来不及瞄准射击,那么,导弹寻的头就会丢失目标,强行发射也会造成导弹脱靶,这一点,已经被前南斯拉夫军队和伊拉克军队所证实。许多用肩射导弹射击过巡航导弹的南联盟士兵说,他们明明瞄准的是巡航导弹,耳机中也发出了导弹锁定目标的“嘟赌”声,但发射后,也不知为什么,自己发射的导弹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据这些非常罕见的实际抗击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剖析出非常有用的资料。

  从上述实战信息中,我们断定这些丢失目标的导弹实际上并没有“锁定”巡航导弹,而是锁定了目标背景上的其它有红外信号辐射的目标。由于受到限制,我没有拿到美国巡航导弹在实际飞行中红外信号辐射强度这种绝密资料,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燃料消耗数量从中推算出来。譬如,我们根据它能使用自己随身储存的几十公斤燃料,推动1吨重的巡航导弹飞行2500公里这个惊人的指标,可以看出巡航导弹上的涡扇发动机是非常省油的,由于消耗的燃料极少,那么,它所辐射的红外线信号也非常的微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到底是多少呢?我们用推算其它耗油的交通工具可以大概地判断出一个量的标准:比如我们常用的“捷达”牌私人汽车,同样用几十公斤燃料才能行驶几百公里,这说明巡航导弹比私人汽车燃料消耗要少得多,最多相当于“捷达”轿车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那么,相应地由燃料造成的红外辐射,也就比捷达汽车的尾气排放的红外指标要小得多;而我们常见的起飞重量在十几吨的作战飞机,要飞行2500公里这么远的距离,所消耗的燃料最少在5吨,也就是比巡航导弹消耗的燃料多上将近100倍,而随之造成的红外辐射也就要强上百倍。我们知道,靠红外线引导的防空导弹是按采集象飞机这么大红外辐射的目标信息来对导弹进行制导的,如果要让这样的导弹去锁定并跟踪比飞机发出的红外辐射微弱上百倍的一个红外辐射源,必定要给它一个非常合适的距离它才做得到。就象一个人,你让他寻找一只蚊子这样的东西,他的肉眼识别范围可能最多在5米以内,并且还得在光线比较强,背景比较明亮的地方才能看得到,就是这个道理。红外线导弹射击巡航导弹,在陆地条件下,它的最有效的距离是多少?根据我所掌握的资料,是在目视距离以内,而用肉眼去发现、跟踪象巡航导弹这样小的、贴近地面飞行的目标最远距离在陆地上不会超过两公里,并且导弹的发射扇面背景中还不能有危害导弹导引头搜索目标的红外干扰源的情况下,才能获得比较有效的击毁率,而这样苛刻的条件,在战时是很难获得的。

  还有第二个难题,就是越新式的导弹,“视界”越宽,这个特点在高空中没有什么问题,还保障了导弹能够“离轴”发射,而这样的功能用在去攻击贴近地面飞行的巡航导弹这种活动在超低空的慢速目标,可能就不太合适了。因为射手在瞄准巡航导弹时,防空导弹自己可能已经去锁定那些出现在自己视场内的其它红外辐射源,并且这些辐射源的红外线辐射强度比巡航导弹的辐射强度大得多,这时,它同样会通过耳机把锁定目标的“嘟嘟”声传达给射手,使射手误以为锁定了巡航导弹。有没有这种可能?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大:你看,巡航导弹飞过来了,它飞得只有树梢高,而树下的公路上正挤满了大型货运汽车,这些车每一部都是一个巨大的、具有特殊几何特征的红外目标,你说,难道导弹会不首先盯住这些显著的目标?所以,有经验的导弹射手,在捕获到巡航导弹时,并不急于发射,而是等待导弹飞离了干扰源的情况下才发射,这样,就能够给导弹一个良好的捕捉目标的机会,也只有这样,红外线防空导弹的击毁率才能提高一点。

  为什么现代雷达没有探测巡航导弹的功能?许多网友可能会不同意我的这个说法。没关系,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我先举一个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实际战例: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以色列发生了一起巴勒斯坦武装分子乘坐“滑翔伞”飞过黎巴嫩、以色列的实际控制线,去袭击一座以色列空军基地,造成了打死多名以色列士兵的这个轰动世界的著名事件。事后,以色列媒体的记者向军方提问说,为什么以色列的雷达不能在滑翔伞通过边界时及时被发现?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回答说,我们的雷达没有发现象滑翔伞这种小目标的功能。我们大家看到,连军事技术如此先进的以色列,都不掌握探测微小飞行目标的技术,难道我们中国,在军用电子领域落后西方20多年的情况下,能够在近年生产出能远距离探测巡航导弹这样的比滑翔伞还要小得多的飞行目标这种超强功能的一大批先进雷达?我个人认为,在20年内,我国要生产出能在海面上有效探测距离50公里以上、陆地上探测距离在20公里以上、飞行高度只有几十米的巡航导弹,这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为什么?请网友们再给我一点篇幅,我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向广大网友做一个交代:

  我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一个在福建前线某观通站服役的空军雷达操纵员。据他跟我介绍,他所在的雷达站在福建崇武海边附近的高山上,他们的雷达能够在台湾空军的飞机一起飞,就能发现目标,并且还能判断出起飞飞机的型号以及飞行参数等。他经常在工作中尝试用自己的雷达去发现海面上飞行的海鸟,并且练就了从海面回波中识别鸟群的过硬技术。象他这样的技术,就连在上百公里外的敌占岛附近海面驾驶机动竹排进行侦察骚扰或训练活动的台湾特种部队,都能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他们一出海就能探测出来,并及时报告给有关各方。网友们看到这里会问我,既然这些雷达操纵员有如此之高的探测能力,为什么就探测不到远距离的巡航导弹呢?我的回答可能使网友们感觉很意外,就是这些老式的雷达已经全部都退役了,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来新装备的具有计算机自动识别和数据交换的新型雷达。为什么新型的雷达反而探测不出象巡航导弹这样的小目标了呢?原来,在用计算机进行雷达回波检测时,采用的是“加权法”来进行的,就是自动判别目标对雷达扫描波的每次回波是否连续,当回波能在连续扫描三次以上都获得回波后,即判定这是一个有效回波,并在荧光屏上显示出来。问题也出在这里:象飞鸟、巡航导弹这样的微小目标,在距离比较远时,反射回来的信号时有时无,计算机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都毫不留情地把它算做“干扰”信号而被自动删除了,所以,越是先进的雷达,越是没有远距离对微小目标的探测能力。

  有网友问:如果我们给雷达的计算机设置一个新的功能,让它显示和记录能够探测出的所有微小目标,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我说,设计人员不是没有考虑这样的情况,但是,你有没有考虑到,如果雷达采用这样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的话,那么,当它把雷达能够探测到的上千平方公里地域中所有的微小目标都显示出来,你可能什么都看不到了,因为,在这个区域里,仅雷达反射能力和巡航导弹一样强的雷达回波的飞鸟就不计其数,如果都要显示出来,屏幕上不是白花花的一大片,什么也看不到了?看到这儿,网友们可能全都明白了,要想在当前这种技术条件下,有效解决远距离探测巡航导弹、并能提供相对较长的预警时间的雷达是不可能造出来的。

  既然不可能,而那个防空旅又做到了,那是怎么一回事啊?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我从电视画面上看到,在防空导弹飞向目标的一瞬间,那个目标似乎正在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怎么回事?我知道,美国的巡航导弹在飞行中是不会发出强光的呀?带着这个问题,我又查找到了我国生产这种充当巡航导弹靶机的工厂,查阅了这种靶机的技术指标,终于使我的调查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将部分资料刊出,和网友们共同分析:

  这种充当巡航导弹的靶机是由东北的一家军工企业设计和生产的,靶机长3米多,直径254毫米,翼展1米多,外形和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几乎一模一样;它的飞行距离是10公里,总重量是100多公斤,采用降落伞回收,飞行速度是600至800公里/每小时,飞行高度在100至300米,根据说明书上的说法,这个飞行靶机在空中展现的雷达和红外特征都与所模仿的巡航导弹一样,所以可以逼真地模仿战场情况,给我军的防空兵提供逼真的抗击目标。我仔细的观察了这架靶机,发现它的制作非常简单,除了简单的控制机构以外,就是一具典型的土火箭,造价顶多也就人民币几千元。为什么说它是土火箭呢?因为该机肚子里储存了足有几十公斤的燃料,而这么多的燃料仅够该机的火箭发动机在10公里工作范围内提供比较均匀的推力用的。我看清楚了,这架靶机用的是火箭发动机!而不是巡航导弹使用的涡轮风扇发动机!要知道,火箭发动机在飞行中能够辐射出强于涡扇发动机强百倍千倍的红外辐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我军装备的导弹获得了很高的击毁率!怪不得在电视画面上所看到的目标闪现出耀眼的光芒,正是这么强烈的、超过巡航导弹红外辐射百倍、千倍的红外辐射,象“指路明灯”一样牢牢地吸引了我军的老式导弹能够不顾附近的红外干扰猛扑过来,将靶机撕成碎片!这是典型的作秀,一点军事价值也没有的作秀!

  可是,我看到,击落巡航靶机的不止是那种四轮装甲车上发射的“响尾蛇”导弹,另外那个采用雷达制导的“红旗61”型导弹同样也击落了雷达反射波非常微弱的目标嘛,这是怎么回事?思路一打开,想收也收不住,我又再次仔细观看了网上的电视录象,从图象显示看,原因更简单,打靶的时候,他们将靶机的飞行高度人为设定在300米以上的高度,在这种不属于巡航导弹飞行高度的地方,万里晴空,不会出现任何的地面复杂回波的干扰,又正好赋予了导弹一个非常好的发射角,距离也不远不近,也就是几公里以内,在这么好的攻击环境下,无论采用电视制导还是雷达制导,都不会出现问题,所以,目标就这样被打下来了。而在实战中,巡航导弹会飞到那个高度发出强光来招呼你去攻击它吗?发现是这个问题后,我一点也没感觉到喜悦,反而还有些悲伤哀?我也说不清,因为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就是和这样的弄虚作假做斗争,已经很多年了,我都习惯了。

  由此想到,为什么美国在得知中国采购了俄罗斯的“白蛉”超音速反舰导弹以后,要以每枚上百万美圆的高价从乌克兰购买了一大批这种导弹回去给美国海军打靶?而且又向俄罗斯提出要求,还想要再购买一批这种导弹作为靶机装备美国海军?难道他们是吃饱撑的?他们是在不惜代价,想提供部队一种实实在在的逼真的练兵环境,以便在未来与中国海军的对垒中占得先机。以他们美国这么雄厚的技术基础都尚且如此,我们用假货练兵为什么还要大吹大擂呀?难道我们兵工行业刚开发生产出来的500型微型涡扇发动机是拿来装门面的吗?难道就是因为价钱贵一点,就要让我们的部队用采用了火箭发动机的假货充数去骗取练兵成果吗?难道邓小平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去工作,我们忘了吗?

  我认为,军队这样的做法有可能是领导确实不知情、不懂业务造成的,但那个防空旅的一大批“博士”、“硕士”他们会不懂吗?如果懂,也不向上级报告,这样,当真的打起仗来,领导派他们去防范美国的巡航导弹的进袭,如果出了“漏子”怎么办?如果让中央领导们误以为巡航导弹这么好对付,中国可以不用花钱费力地去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战略空军去抗衡美国的优势,我们在未来能在战争中获得主动权吗?我们过去放弃战略轰炸机的研制现在想一想是多么愚蠢的决断,难道我们这么快就忘了吗?想一想亿万人民的期盼,我认为解放军只有扎扎实实地练好兵、站好岗,搞好新装备的研制,才有出路。我们千万要牢记文革中弄虚作假的历史教训,切实肩负起保卫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重任。

--------

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需要不同的观点。
一般我军为了证明炮火的威力,就减少坦克的装甲。为了证明坦克的装甲,就减少炮火的添药量.
假大空已成习惯.犹如甲午海战.


背景:

中国某防空旅打巡航道弹十发十中原因镜头回放

  来源:科技日报

  指挥导弹十射十中

  镜头回放辽阔的某靶场,能见度很低。作为最早建立的陆军机械化防空部队的北京军区某防空旅,奉命掩护地面部队不受敌空袭。突然,一“敌”空飞行目标向掩护区袭来。“拦截!”指挥员一声令下,地面导弹如离弦之箭直刺云霄,一声轰响,“敌”目标化为碎片。此次演练发射10枚导弹,全部命中。

  现场观摩的一位导弹专家对指挥这次射击的该旅旅长薛爱国竖起大拇指:“没想到,新装备被你们练得这样得心应手。从今以后,我们这些‘保姆’该‘下岗’了。”薛爱国揩了把汗说:“战场是公平的考官,平时训练付出多少,实战中就能得到多少回报。”

  据了解,为带领全旅摸索运用国产地空导弹打“敌”低空高速飞行目标的过硬本领,旅长薛爱国可是动了不少脑筋。他任旅长几年来,带领官兵们在拓展武器的性能上下功夫,在技术上加以改进,从战法上进行演练,认真研究精确制导武器作战的特点和规律,立足现有装备开展科技攻关,研制的导弹夜视仪,成功地解决了困扰部队夜间训练看不见、打不准的问题。

  薛旅长还组织研制了某新型导弹射击靶标、警戒雷达模拟训练器等50余件训练保障训练器材,仅某新型导弹射击靶标,就可使一次实弹射击节省经费上百万元。干部战士都称他是谋“打赢”的“排头兵”。

  营长杨菊忠

  指技合一素质过硬

  镜头回放子夜,战斗警报骤响,一场反空袭模拟演练开始。四营营长杨菊忠通过数字化情报指挥系统下达命令,把战车快速隐蔽开进到“敌”空袭武器可能攻击的方向,跟踪、锁定、发射,瞬间“敌”目标粉碎。

  都说某新型导弹是个“调皮鬼”,只要有一点“侍候”不到位,都会“玩不转”。一次演练,因操作手车门没关紧,任凭你怎么发射,导弹就是不出膛。这事使杨菊忠认识到,未来战争中,干部既要成为指挥员,又要成为工程师。因此,杨菊忠不仅刻苦研究作战理论,演习指挥知识,还认真学习武器装备的技术构造知识。

  四营是旅里新装备的试验场,新装备一来,杨营长在研究其技术构造方面比谁下的功夫都多。他说,高技术战场上,战术要靠技术来实现,技术精通,关键时刻才能出高招。不久,试刀的机会来了。那天凌晨,细雨霏霏,“敌”发动空袭后,我伪装分队隐真示假,佯动造势。突然,一架“敌机”突破防空火力网向我后方指挥所发射导弹,杨菊忠带领几名技术能手运用某新型雷达,机智地把“敌”导弹引离预定轰炸目标区。在附近机动的某型地空导弹战车迅速快捷发射导弹,“敌”导弹被迎头拦截。

  指技双过硬的良好素质,使杨菊忠创造了陆军机械化防空兵训练史上多项第一,他参与编写的《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操作教程》还在部队推广。为此,他被北京军区树为一级训练标兵,荣立了二等功。

  工程师李国锋导弹神医手到病除

  镜头回放一次演练中,战车突然抛锚,随车保障的几名专家,怎么也找不到故障原因,战车在练兵场一趴就是一个多星期,修理营工程师李国锋赶到现场,三查两测,很快就判断出故障原因,只用了十几分钟就排除了故障。在场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大伙都夸他是导弹战车的“神医”。

  为掌握野战条件下的装备保障本领,李国锋练就了“一看”、“二听”、“三摸”的硬功。即看电路是否虚接松动、油管是否破裂、连接是否可靠、机件是否磨损等,判断故障原因;听发动机的声音异常,来判断故障方位;摸机件温度来判断战车内部故障。几年来,他通过看、听、摸的方法,判断故障的准确率很高。他还大胆地进行技术革新,研制出了分线器总程、直流节速器、手动油门调控器和战车电路计算器,有效地解决了导弹战车不能在高温条件下点火、直流电器部分电流不能导通、车辆不能匀速前进等影响战斗力形成的重大难题。他还结合工作实践,参与编写了装备维护、装备保障教材十几本,被有关部门发到陆军防空兵试行。

  李国锋在完成本职任务的同时,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维修技术传授给战士,带出了一大批技术尖子,使全旅新型导弹由过去被动式检测实现了向现在预防性检测的转变,达到了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不出连的目标。为此,李国锋也受到上级表彰,并荣立了二等功。

  操作手孙利军围绕打赢苦练多能

  镜头回放北京军区某防空旅野外训练场。指挥员:“导弹发射制导车主操纵手负伤。”只见战士孙利军从驾驶室迅速跑到操作舱,熟练地展开作业。随后,指挥员又接连让他变换了两个位置,孙利军都能轻松地掌握娴熟地操作。

  小孙当兵的第二年便当上了汽车驾驶员。他爱车如命,把整个车辆的构造研究得一清二楚,既能驾驶又能排除故障。随着武器装备的更新,小孙由一名普通的汽车司机变成了特殊的导弹战车驾驶员。面对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导弹战车,他深感知识的欠缺。于是主动报名参加了石家庄陆军参谋指挥学院举办的“军事高科技知识专业”的自考学习。同时,他把自己的津贴费攒下来,购买了电学、声学、光学的有关书籍,刻苦钻研,记下了上百万字的笔记,成了一名熟练的导弹战车驾驶员。

  小孙为自己定出新目标:掌握战车上所有操纵手的专业技能,确保在战斗减员的情况下遂行战斗任务。他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向战友请教,学习导弹发射其他岗位的操作技术。他带着在训练过程中遇到的100多个难题,两上北京,三下湘潭,向专家虚心请教,终于成为一名能驾车能打弹的全能操作手。

  工程师田瑞华

  我助神箭呼啸长空

  镜头回放在太行山麓某防空旅导弹测试阵地,35岁的导弹测试工程师田瑞华仅用1个小时时间,就将导弹183项数据全部测试完毕。一位鬓发斑白的导弹专家看完测试结果后备感欣慰:“他的测试速度和精度在国内首屈一指,堪称一绝。”

  10年前,田瑞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对导弹测试专业情有独钟。为掌握国产先进地空导弹的测试技术,他认真学习高科技知识和专业理论,数十次到厂家、院校和科研所痴心求教,编写出导弹测试细则,并归纳整理成便于记忆的口诀。他参加编写出的《某型导弹训练大纲》、《故障汇编》等6种书籍,使导弹测试有章可循。

  导弹能否打好,测试是关键。有一次,导弹分队组织实弹射击。实射的前一天,田瑞华对导弹进行了3次检测,可晚上回忆测弹情况时,总感到有点不放心。他下床对6枚导弹重新检测,结果发现一枚导弹进址码没有装定上。经过努力,终于在凌晨5点排除了故障,保证了实弹射击的首发命中。

  近几年来,田瑞华保障实弹射击和装备展示百余次,检测导弹300多枚,给36枚导弹排除了故障。

  作训科崔爱民

  初生牛犊不怕猛虎

  镜头回放总部领导到旅里视察,当领导看到科技含量如此高的导弹仿真模拟训练系统时,感慨地说“精彩!真是太精彩了,靠你们自己的力量,研制出这么高水平的导弹仿真模拟训练系统,真是不简单啊!”

  上级决定,全军导弹装备现场观摩会在这个旅召开。为开好这次会议,旅里决定自行开发研制一套导弹仿真训练系统。经过反复论证,总体方案拿了出来。可有人担心,这套系统科技含量高、难度大,靠自己的力量能完成吗?

  “让作训科崔爱民负责怎么样?”参谋长说道。有的成员提出反对意见:崔爱民虽是电子工程学院的大学生,但他才毕业不到两年,缺乏实践经验,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他,一旦成功不了,对这次观摩会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参谋长坚持自己的看法:“小崔虽说参加工作时间短,但我对他很了解,平时肯吃苦,爱钻研,脑瓜子灵活,又是计算机系科班出身,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我认为没有问题。”旅长、政委也同意参谋长的看法:对年轻同志,不能只看资历不看能力,只要是素质过硬,就要大胆起用,敢于给他们压担子。经研究,旅党委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崔爱民。

  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崔爱民豪气地答应了。他带领开发小组的同志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终于如期完成了这套仿真训练系统的研制,受到了总部、军区和集团军首长机关的高度赞扬。

  新闻缘起

  北京军区某防空旅以军事斗争准备和信息化建设为牵引,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支撑,以争创一流、全面过硬为目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逐步发展成为一支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全面建设整体过硬的新型防空部队。五月八日以来,中央新闻单位集中宣传了他们加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先进事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0 16: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仔细看过你的贴,不晓得是不是原闯啊!
想过到“铁雪军事”发贴不!
www.tiexue.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5-20 2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10发10中的奇迹
我们千万要牢记文革中弄虚作假的历史教训,切实肩负起保卫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重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5 11: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大空误国祸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6-25 11: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建议广为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 23:25 , Processed in 0.10899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