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3|回复: 0

[【其它】] 从“心不在焉”看物与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31 15: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许春梅 于 2023-12-31 15:08 编辑

儒家经典《大学》第七章有云:“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这话不是讲生理疾病的。恐怕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在外面,遇到一个熟人或同学,而你开着眼却根本没认出来。这是因为心不在焉的缘故。

唯识论认为,眼识要生起,需要九个条件:明、空、根、境、作意、分别依、染净依、根本依和种子。明是光明,空是指有间隔(不可贴着眼),根是眼根(必须完好),境是所看的对象,作意是要起意看(不可心不在焉),三个依是指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种子是善恶或非善非恶的业在第八识中留下的可再生的功能。缺了“作意”就会视而不见。笔者曾听说过有人睁着眼睛能入眠,鼾声如雷,你用拳头对着他面部晃动,他都不眨一下眼。

死人不能观看,很好理解。因为机体都死了,功能不再有,就像机器关键零部件坏了不能运转一样。可是活人清醒时和开眼睡眠时,人体的一切细胞组织和结构都是正常的,可这机器为什么失去观看的功能呢?心如果是人体物质的功能,它在物质基础完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可以自动“作意”。

笔者在前面的帖子中,提到了催眠致使人体物理损伤的事件。这是自心的作用。余萍客《电镜催眠法》中讲授催眠原理,列举了哲学和科学两种原理。其中,哲学方面,他指出精神和物质两样是同出一元,一元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这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留日归国的人。现代人所受的教育不同,一般人不会那么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9 19:19 , Processed in 0.114459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