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4|回复: 6

[【学术茶座】] 《辶反田野》《田野的技艺》:给这一轮田野盛世的备忘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9-20 18:44: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到田野中去!”这是来自人类学的呼唤。人类学学者们常常要“做田野”:确定一个课题,到那个地方去,学习当地的语言并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理解当地的文化意义系统,分析与问题相关的权力博弈,或者拆解外界如何与当地关联。人类学的研究兴趣广泛,为了了解“异文化”,有的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一个部落、小岛、工厂,有的在城市间撰写其他族群、人群的遭遇,或在街角、社运基地漫游。历经多年,“田野”的空间早已更为多元,但人们对田野的想象依然充满新奇、乐趣及异域风情,人类学家的生活好像“打怪”,总是充满挑战但又总是能有惊无险地化解。

但“田野”真的是这样吗?人类学有一本著名的小书《天真的人类学家》,就诚实而风趣地纪录了人类学家在田野过程中面临的乏味、挫折,甚至灾难、生病与敌意。新鲜事物当然是有的,但毕竟,这是一个做研究的过程,在与研究对象互动的过程中,研究者要调整学术成见,从海量资料中抽取关键,也要反思和检讨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地位与盲点。

而相较于海外的田野读本,华人学者的研究经验或许更容易引起共鸣与讨论,同时也不乏对英语类人类学研究的再反思——这就是两本新书《田野的技艺》(新版)与《辶反田野》所想要呈现的内容——以较轻松的方式。

希望无论你是人类学专业与否,都能抱持开放的心态拥抱及反思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


https://www.123pan.com/s/rOn6Vv-bahod.html 提取码:4LbH




《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

導論:非關田野,非關技藝/郭佩宜、王宏仁

第一部 剛到田野就跌一跤
田野中的地雷:我的砂拉越經驗/林開忠
遇見田野,遇見官僚體制/張雯勤
賦格曲一

第二部 田野尷尷尬尬──從文化包袱到文化體悟
我不是「白人」:一個人類學家的難題/郭佩宜
不是穿綠色制服的都是軍人:田野想像的落差/王宏仁
交錯與反照的身影:竹富島民、女兒與我/趙綺芳
賦格曲二

第三部 田野非常政治
政治的人類學,人類學的政治:田野工作的道德想像/莊雅仲
「危險」的人類學家/容邵武
後台故事:做田野與寫文章/龔宜君
從排灣族的命名談起:田野關係的建立與政治/顧坤惠
賦格曲三

第四部 田野和生命的協奏曲
經驗、情感與人類學的詮釋:我與花蓮Truku人/邱韻芳
田野意象與祖先的凝視/林秀幸
賦格曲四

《辶反田野:人類學異托邦故事集》

反田野,返田野:給這一輪田野盛世的備忘錄/蔡晏霖、趙恩潔

「反做」田野:一個人類學家研究「國家」的難題/郭佩宜
多重倫理交織下的能源困局:穿梭於綠電叢林的田野經驗/呂欣怡
平行的田野,交錯的技藝:我在香港與埔里發現農田的故事/容邵武
從村莊到工廠:田野中的魔幻與隙縫/方怡潔
擺盪於異己之間:來自都蘭和峇里島的田野反思/羅素玫
「跟老人家出發,帶年輕人回來」:記憶復返的村落歷史調查/李宜澤
無處不田野:穿梭在發展計畫和臉書中的人類學家/邱韻芳
田野中的圓滿:你那個研究還沒做完嗎?/陳如珍
療癒的熱帶:一位人類學者跨宗教與科學之旅/趙恩潔
找福壽螺拍片:邁向去人類中心的人類學田野技藝/蔡晏霖

辶反田野後記:迎向更多的開始/蔡晏霖、趙恩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0 1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辶  这个字是怎么打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0 19:59:14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20 19:58
辶  这个字是怎么打出来的?

我怀疑书名可能是返字两部分颜色不同,不然这个标题似乎没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0 2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横槊赋诗 发表于 2023-9-20 19:59
我怀疑书名可能是返字两部分颜色不同,不然这个标题似乎没意义

返田野,这也不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9-20 21:5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gent124 发表于 2023-9-20 20:06
返田野,这也不通啊

书里的序言里专门解释了这个字:【我们将本书命名为“辶反田野”,一个同时表达“反田野”与“返田野”的多义双关词。我们特别选取“辶”部首为字,它有“忽走忽停”与“奔走”的流动意涵,以此指出“反”与“返”之间的时间差,并标示“反”与“返”重叠交错的可能。因而,“反田野”、“返田野”、“辶反田野”是本书的三大主轴。】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0 23: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人类学也很多年了,文章也写过,文章也和田野沾边,但那个田野,更多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田野,而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

人类学和社会学,在美国很多学校都是在一个系里,中国这边不太知道,毕竟社会学曾经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伪科学,人类学则被民族学挤到了旁边。人类学和社会学,理论上应该是差不多的,但习惯上好像前者针对原始人类,后者针对现代社会。不过随着医疗人类学等一大堆交叉学科的兴起,这个习惯早就成过去时了。

然而,凡是学过人类学的,心里多少总有一点对远方田野的向往。拿我本人来说,这也是我的一个小目标,就是去某个田野呆几个月,虽然从没具体想过去哪个田野。

现在想想的话,追随巨人的足迹,找一个著名人类学家去过的田野,比如马林诺夫斯基,比如《原始思维》的作者列维布留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9-21 05: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鬼笔环肽 发表于 2023-9-20 21:57
书里的序言里专门解释了这个字:【我们将本书命名为“辶反田野”,一个同时表达“反田野”与“返田野”的 ...

感觉故弄玄虚,这书给我第一印象就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02:33 , Processed in 0.278514 second(s), 1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