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22|回复: 0

[听雨阁♡] 红楼五线谱上的扬州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3 23: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依荷听雨 于 2023-8-29 13:30 编辑

明线
   《红楼梦》和南京、苏州、扬州这三座江南城市渊源很深。书中大部分地名为虚构的,但也有相当部分是现实存在的城市、街巷、胜迹,提得最多的城市就是金陵、姑苏、维扬,也就是南京、苏州、扬州。今天,我整理的是红楼中与扬州有关的事物。首先是地名:《红楼梦》第二回写道:“那日,(贾雨村)偶又游至维扬地面,因闻得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维扬”是扬州的别称,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在扬州出任过两淮巡盐监察御史,曹雪芹对扬州自然不会陌生。《红楼梦》回目名称中三次出现“扬州城”:“贾夫人仙逝扬州城”、“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还有一次是隐写“见土仪颦卿思故里”,禅智寺、瓜洲古渡、瓜洲大观楼……其次是人物:《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中,薛宝琴写了十首怀古诗,其中的《钟山怀古》《淮阴怀古》《广陵怀古》《桃叶渡怀古》感怀的是江南的沧桑历史,诗谜的“俗物”是周颙、韩信、王献之、隋炀帝等历史人物。第二回中,“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的正邪两派代表人物中,如顾恺之、秦少游、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等都来自文脉深厚的江南。唐伯虎在书中多次出现。第二十六回,薛蟠过生日请贾宝玉等尝鲜时,将“唐寅”说成“庚黄”;第四十回,薛宝钗酒令中的“处处风波处处愁”出自唐伯虎《题画廿四首》;第五回写到,秦可卿卧室内悬挂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另外还挂了一副高邮人秦观写的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第五十回,贾母房中珍藏着一幅明代画家“仇十洲的《艳雪图》”。最后是扬州的物产、美食、工艺品、民俗风情:《红楼梦》中许多回味无穷的物产、美食、工艺品、民俗风情都江南。苏州的名胜,有虎丘、玄墓、百花洲等处。虎丘素来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不过雪芹写的是出自虎丘的精巧工艺品。第六十七回,薛蟠从苏州带回来一堆精致巧妙的“玩意儿”:“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水银灌的打筋斗小小子,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用青纱罩的匣子装着。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薛蟠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自行人”是山塘街工匠制作的可以自己行走的小人偶;酒令儿是行酒令用的牙筹;打筋斗小小子是可以自己翻跟头的玩具;泥人儿是虎丘匠人用手捏塑的泥像……第十七回,贾政与众人游览大观园,见到一株“西府海棠”,称之为“女儿棠”。在真实的历史中,“西府海棠”是明代南京的名花木,顾起元《客座赘语》说,郑和下西洋从海外携带回西府海棠,种植在南京静海寺内;第四十一回,妙玉请黛玉宝钗吃用雪水煎的茶,“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在现实中,苏州玄墓山是赏梅的胜地。明清时期,每年早春二月,文人前往赏梅,收集梅花雪水煎茶,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事情;至于美食,太多了,选几个代表吧:第十六回“火腿炖肘子”,第六十二回“酒酿清蒸鸡”,第四十九回有“叉烧龍脯”,第十一回“枣泥山药糕”,第十九回“腊八粥”,第三十九回“鸡油卷儿”,第四十一回“奶油炸各色小面果子”……黛玉在贾府的日常用语甚至诗词都以扬州话居多,黛玉似乎不会说苏州话,书中经常有“这会子”“才将”“嚼蛆”“挺尸”的扬州方言。有人甚至统计出,前八十回竟有一百五十多例“下江官话”。如暗示黛玉一生命运的葬花词,行将结尾的句子,竟不是吴中方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苏州是吴侬方言,侬即“你”之意,但这句诗却明显是“我”的意思。如果黛玉稍稍懂得苏州话,就不该用“侬”这个字。这个字,用扬州话读出或唱出来,韵味无穷。当然今天可能没有这个读音了。收集这些信息就是一次精神之旅,随雪芹神游扬州,欣赏完还是来继续解读扬州之谜。

    红楼回目文字中包含的故事元素和人物描绘体现雪芹对历史、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思考感悟,回目文字在概括本回内容基础上,还增加了补充、延伸、照应、深化正文的功能。“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从两个回目文字中可看出,雪芹笔下的扬州城和荣国府、北静王同等重要,用仙逝和捐馆就是对黛玉父母最好的肯定。黛玉是在扬州长大的姑娘,她的父亲林如海和母亲贾敏均仙逝于扬州城。一部《红楼梦》就是从扬州说起的,女主人公是从扬州走出去的,“演说荣国府”是从扬州郊区的一个村肆由冷子兴说出来的,贾雨村是在扬州得到林如海荐书馈赠才能重新当官的,贾雨村也是依附林黛玉从扬州出发进到都中的。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此回写两件丧事:明写秦可卿之丧,是重头戏;而林如海之丧,只写昭儿回来报信,交代了一些情况,好像只是闲插一笔。但,就作者善用对仗、对比的手法和严密的思维逻辑而言,绝不可能把两个悬殊太大的人和事放在同一回目中。所以,林如海之死必与秦可卿之丧一样,对贾府命运至关重要。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黛玉道:“自家姊妹,这倒不必。只是到他那边,薛大哥回来了,必然告诉他些南边的古迹儿,我去听听,只当回了家乡一趟的。”“这些东西我们小时候倒不理会,如今看见,真是新鲜物儿了。”宝钗因笑道:“妹妹知道,这就是俗语说的‘物离乡贵’,其实可算什么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日远迈兮思予心,恋所生兮泪不禁。”“回首望乡落泪,不知何处天边。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就是黛玉落泪的缘故,至爱双亲相继在扬辞世,令她痛不欲生;父母仙逝之所必然是她情感安放之地,让她无法淡忘。虽然不能在故乡生活,但她的心从未离开,故乡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扬州城对黛玉,对雪芹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城市,我试着解读雪芹笔下的扬州城的深意。


隐线

 “扬州”在回目中第二次出现,是林如海“捐馆扬州城”的影响,书中写来自扬州的黛玉,总是与书有关:不论是刚出场即被王熙凤赞叹的“通身的气派”,还是作者直接所下的评语“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都不仅是物质上“富”养的结果,更是“贵”气的浸染。这种“贵”,是书香培养出来的。林黛玉料理完父丧后再次进贾府,带来的是“许多书籍”和笔墨纸砚;屋里“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让人惊叹“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更不必说她日常起居随时手握书卷的习惯和令人赞叹的诗书才情。黛玉的雅号“潇湘妃子”告诉读者黛玉是华夏王的传承人,代表华夏文明;用“心比比干多一窍”,告诉读者,林如海父女是忠烈之后;用林家“惜福”的家风告诉读者林家是真正的书香之族;用列侯、业经五世告诉读者,林家是真正的世家,和林家比,贾府只是新贵;用探花郎、兰台寺大夫、巡盐御史告诉读者,林如海明行监察和弹劾百官的职权,暗行保护“风流隽逸,忠义慷慨”之士的责任。


        巡盐御史在明朝是正七品,清朝的巡盐御史到雍正七年改为五品,品级不高,据《两淮盐法志》记载:“掌巡视两淮盐课,统辖江南,江西,湖广,河南各府州县额引督销,察照运司、分司及各场灶、官丁、亭户,严行卫所、有司缉捕私犯;驻扬州”。乾隆后简称“盐政”。俗话说,现官不如现管,两淮巡盐御史属于钦差,听起来只是去监督的,实际上他还是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是从三品的盐运使的上司。贾宝玉就称林如海盐课林老爷,盐课指的是和盐务有关的各种税,盐课,是指盐务所收的各种捐税,比如灶课——产盐地区盐田的地税,烧盐工的丁税(人口税);引课——引,是售盐凭证,领引时要按例纳税,这税又分正课、加课两种;杂课——指各种其它收入,如盐厂房租、罚款、赃款等等。其中盐引类似于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商人凭盐购买运销食盐,明朝时盐商们需要送运粮食到边关,换取盐引,清朝时则直接纳税购买。乾隆时候的两淮盐引案,就在预支第二年盐引时,本来商人除了应交的税银外,要额外缴纳三两“预提盐引息银”,几任盐政和盐商勾结,把这大笔银子昧下,没有上交朝廷,二十余年少交国库的银子竟然达到了上千万,各任盐政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巡盐御史,是指都察院监察御史奉命出巡盐务时的官职。明初多是临时派遣性质。到明朝中后期,对于巡盐御史的派遣时间、方式、职责等都有了较为明晰的成文规定。至此,巡盐御史遂成定制。巡盐御史成为朝廷户部差遣到各个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统辖一区盐务,任期一年。清初,多沿用明制。按官职,巡盐御史多是一年一任,少有连任,可林如海居然连任多年的巡盐御史。这更能证明皇上只信任林如海,林如海能长驻扬州城也证明他很好地完成了皇上的重托。能让皇上这么重视的无非是盐税。盐税是明朝最主要的税收来源,占据了明朝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只要盐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盐税正常,国家的税收也能够得到保障。越是重要的岗位,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我们来看林如海的处境。当时的朝堂格局,义忠亲王老千岁“坏了事”,太上皇不得已退位,皇帝登基不久。扬州盐政作为税收重地,势必要重新换人监管,林如海就在这种情况下受命赴任。巡盐御史并不是盐税官员,而是稽查和监管盐税官员的。所以,林如海一来,便是盐官们的“公敌”。当时盐政统归户部,各处盐务为都转盐运使司,最高长官为转运使。巡盐御史在权柄上高于转运使,代皇帝巡查。林如海一来,代表新皇帝插手盐政,让转运使以下众人不免惴惴不安。这些年他们在盐务转运司,守着庞大的盐税,谁又能干净?就像那要做腊八粥的耗子们,“钱”最多的当然是“庙堂”朝廷。朝廷最肥的便是税收,各项税收中更以盐税最肥。这些人就像那小耗子一样,守着一座大庙的满仓粮食果品,已经变化融入进去,岂有不偷偷搬运起来?太上皇晚年不免疏于管控。前几任巡盐御史都被收买,导致这些人胃口越来越大。如今盐税“亏空”巨大,根本经不起审查。林如海从转运使以下官员们不断的威逼利诱,感受出妻儿之死的不简单。林如海本来安排黛玉守制读书又突然改变主意托孤,就透露他的官场处境十分凶险。更让如海心惊的是,随着他外松内紧的暗中查访,已经掌握了不少扬州盐务转运使司的巨大亏空问题的证据。林如海在调查,那些监守自盗的“耗子们”也不是白痴。早发现林如海软硬不吃,不好摆平,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让他彻底了结好了。只是林如海毕竟是钦差,不能直接动手,否则难免引火烧身。这个艰难的任务就交给贾雨村了。
   
预线
    两个悲剧:林如海和秦可卿的死。两个喜剧:贾雨村再次升官,贾元春才选凤藻宫。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同一时间并非偶然,也不是巧合。贾雨村一生得过三个人的大恩,第一个是乡绅甄士隐,在贾雨村贫穷时资助他考取功名走入仕途。第二个是巡盐御史林如海,贾雨村当时被革职,人也穷困潦倒,这个时候他做了林如海女儿林黛玉的老师,与林如海有了交集。后来在林如海的帮助下,他成功搭上了贾政,在贾政的举荐下做了应天府尹。第三个是贾政,贾政不仅帮贾雨村做了应天府尹,还帮他打开了人际圈子,让他仕途发展顺利。贾雨村在葫芦案中是如何成为王子藤的棋子,如何和四大家族联手保护四大家族亲戚利益的,书中是用“王老爷来拜。”道出真相,贾雨村和王家来人谈了一顿饭的功夫,这个王老爷转达了贾政和王子腾的话。判完案件,雨村急忙给贾政王子腾写信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那么这一次贾雨村是怎么立功升官的,我试着分析下:贾雨村“相托友力,谋了进去”,一个“谋”字,说明他是使了些手段的。为什么要“谋”呢?雨村成了黛玉老师,就能随意出入林府。应天府的父母官是贾雨村。林如海长驻扬州城保证盐政系统正常运转。盐政系统损害当地乡绅的利益。“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如今凡作地方官者,皆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有势,极富极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还保不成呢!所以绰号叫作‘护官符’。”这句话不是白说的,应在林如海的“捐馆”两字上。林如海不好色,扬州瘦马对他没用;林如海是真正世家,财富珠宝对他没用;林如海无子无妻,女儿又养在国公府,没有可攻击可威胁可控制的对象,只有对付林如海本人。让林如海消失,四大家族及当地乡绅才有机会发财和找到林如海掌握的证据并销毁才能逃避被林如海举报的危险。林府人员简单,身居要位又受皇帝重用能坚持几年守住扬州城的盐政,没有本事是做不到的,想混进林府难。府能进去的只有贾雨村,林如海唯一没有防范的也是贾雨村。贾雨村是怎么做到的?雪芹在第十九回用“扬州衙门里有一件大故事”说了出来。所谓“红枣、栗子、花生、菱角、香芋”代指当时官员们以权谋私,腐败不轨的五种敛财手段。“红枣”,打一巴掌给个红枣,代表勒索。“栗子”开口就是穰,代表以权谋私,一松口利益就泄露了。“花生”,一枝结一窝,代表官员结党营私。“菱角”像官帽,卖官鬻爵。“香芋”,就是香玉。美人、金钱代表收受贿赂。这些都是四大家族等不轨之官员来钱的道,也是侵占、腐蚀国家利益的老鼠行为。贾雨村的方法不是扬州盐务转运使那些官员的“直偷硬取”,他机谋深远,口齿伶俐,法术无边,使人看不出,听不见,巧用分身法就完成了任务。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巳时,也就是九月初三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朝阳正好时。这个时间点精确到时,绝不是无的放矢。史湘云曾引用李白的“双悬日月照乾坤”作为酒令,原诗讲的是安史之乱后太上皇李隆基与皇帝唐肃宗并存,日月同天的政治格局。巧的是九月初三还有一首唐诗白居易的《暮江吟》,也是日月同天故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残阳是太上皇,新月是皇帝,也是《红楼梦》的政治格局。林如海是新皇帝钦点巡盐御史。两淮盐政的官员却多是曾经太上皇的旧臣。双方涉及到新旧利益的矛盾冲突。秦可卿的葬礼极其隆重,四王八公家族都来参加葬礼。林如海那边则悄无声息,非常简单。林如海一家因此而死无疑。贾琏派回来报丧的小厮昭儿,“昭”字有昭告,昭雪的意思。预示林如海之死并不简单。第四十二回,宝钗对黛玉说“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薛宝钗规劝黛玉要看正经书,却大讲男人读书的结果。这种笔法是曹公的指东说西之术,薛宝钗说的“读了书却更坏”的男人指的就是林如海。《红楼梦》中取得功名的“读书人”有三个:林如海、贾雨村和贾敬。贾敬一心想做神仙,出家修道去了,对国家无害。贾雨村此时正飞黄腾达,他是薛宝钗眼中的楷模。林如海被皇帝钦点探花、又派去作巡盐御史,他读了书又有机会辅国治民。但是林如海稀里糊涂死了,死后皇帝一点儿表示都没有。这一切的不正常说明,林如海被人陷害,他“坏了事”,皇帝也没有办法为他翻案。第四十五回,林黛玉又到了发病季节,薛宝钗来看望她。黛玉对她诉说自己的孤苦,薛宝钗劝她说,“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作‘司马牛之叹’?”薛宝钗举出司马牛的例子,影射林如海和桓魋一样谋反罪论。钗黛二人共有两次单独谈心,每次薛宝钗都要提点男人谋反作乱的信息。林如海的罪名,成了薛宝钗压制林黛玉的法宝。林如海是皇帝的信臣,谁陷害了他?贾雨村到底用什么方法陷害林如海的,我只能说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疑案。林如海的冤死是疑案,不过,林如海的财产去向的线索倒明朗些。

    林如海把黛玉托付给荣国府,过了四五年时间,林如海发现皇帝要对四大家族动手,想接回黛玉另外安排好她的人生,便写信骗贾母说自己生病了。贾母看到林如海的信,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但还是不放心,于是让贾琏护送。当初接林黛玉只是派仆人,怎么送黛玉却派了管理家族的重要当家人贾琏去呢?一去就是一年多时间。林如海虽然骗回了黛玉,但贾琏也步步紧随,处处阻挠,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马上向贾母汇报。所以林如海的计划遇到阻力,中间发生了许多事情,贾琏和王家的人一起从中阻拦,林如海失败了,然后连命也没了。林如海一死,林如海的家产怎么处理?林如海恰时地去世了,更巧的是,应天府的父母官是贾雨村,而贾琏正在处理林如海的身后事。读者可以想一想,林家纵然是有远族,林家五世累积的财富除了悉数归于贾府,有可能流向林家远族吗?不要谈继承法什么的,从贾雨村断葫芦案就可看出,法律只是一纸空文。林家来争财产的,对应在贾母无意说的一话上“林家的人都死绝了”,有贾雨村为此事保驾护航,林家五世累积的财富尽归贾府。光做这件事还不够王子藤累上保本,真正立功的事件,还是林如海的冤死,对林如海的死,皇帝没任何旨意就很蹊跷,更巧的是王子藤力荐贾雨村,贾雨村的意外面圣和升官。扬州盐课林如海的死,揭露两淮盐政的贪腐,林如海面对一群偷盗盐税的“硕鼠”的凶险处境,隐晦点出林如海贾敏和儿子一家三口之死的因果。铺垫贾家等四王八公老臣对朝廷的祸害,他们巧立名目的各种贪权敛财,像老鼠一样吞噬、消耗着王朝大量财富,成了必须清除的弊病。为日后贾家抄家伏线。也为雨村对待第三个恩人伏笔。

暗线

    明初的扬州城:十室九空田园荒芜,房无一间地无一垄,苛政猛于虎朱元璋称帝后,闻奏说扬州“房无一间,地无一陇”,朱元璋便决定巡视扬州,随行人员包括太子、朱标黄四子朱棣,还有大臣刘伯温、吕昶等人。到扬州一看,路旁跪着衣衫褴褛、饿的奄奄一息的百姓、枯树荒草中满是森森白骨,导出都是断壁残垣,一副了无生机的样子。谁能想道曾享誉“隋唐宋元”数百年的国际繁华大都市扬州城,成了如今的这幅样子?扬州知府鲁明义报朱元璋说,扬州仅仅剩下可怜的18户人家和21棵活着的树。朱元璋问扬州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知府鲁明义回答说,战乱不止,百姓大量逃亡,即使有地也没法耕种。朱元璋感觉到很诧异,有地不种,那还叫农民?旁边曾在元朝出仕的吕昶回答说,兵祸连年致使田地荒芜;元军屡次经过扬州,鸡犬不宁;扬州百姓四处流亡;苛政令百姓不愿耕种。苛政到了什么程度?一亩地能打两担粮食,各种赋税加到一起竟然收到了三担。百姓越勤劳就越贫穷,时间久了就不愿耕种。再后来,赋税竟然收到了五十年之后,赋税竟然收到了一个成年人的孙子辈。田亩税,丁税,割头税,秋税,冬税,工税,器税,五禽税等等,明面上的税收种类就达三十多种。还不算四时三节以及元帝、元后、妃嫔等的生辰,还要另加赋税。朝廷为剿灭义军,早已不顾一切,只能杀鸡取卵,劫财于民。各地贪官污吏从中渔利。朝廷颁旨让百姓一户上缴五十钱,州府、府衙、县乡加征,最终收取上千钱,朝廷收的不足十之一二,其余的都流入了贪官污吏之手。苛政之下早已没有清官。因为朝廷断了官吏的饷银,为官不贪,自己也会被饿死当时的扬州城,百姓无以充饥,便挖野菜、吃树皮,甚至易子而食,绝大多数的百姓“十几年没吃过肉,三、四年没吃过粮”。听闻这种情况,纵然是朱元璋这种尸山血海里边走出来的枭雄,也不禁泪流满面,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否则自己就枉为人君。宽厚仁慈的太子朱标更是大哭不止,将带来的肉都分给村民们,并且劈了自己的坐车当柴火,给村民们煮肉。另外,朱元璋任命刘伯温的高徒杨宪为扬州知府,扬宪发誓三年让扬州田地复耕,五年令扬州恢复往日的繁华。回朝之后,朱元璋更是下令全国支持扬州的建设,一应稻种、耕牛,农具均有政府提供。扬州很快复建。杨宪任扬州知府后十分努力,创建了“责任田制度”,并亲自耕种,为扬州官员的表率。扬州大小官吏不敢懈怠,自上而下努力建设。逃亡的百姓纷纷回乡,所有人都干劲朝天。终于仅仅三年,扬州的农田就种满了庄稼,五年扬州就恢复了繁华,杨宪兑现了承诺,因为治理扬州的政绩被破格提拨为中书省右丞相。
     

   “扬州十日”: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对清军自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一日在扬州的暴行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载1645年,爱新觉罗·多铎率十万大军剑指扬州。当时扬州城的明朝守将是史可法,他麾下的守军才一万多人。而此时的清军则有几十万的兵量。就在清朝将领多度以为扬州城也轻而易举的可以被攻下之时,史可法不听清军派来的游说之人,同时将清军递上来的信件也扔入火中,直接烧毁,不曾过目。1645年4月24日,多铎终于愤慨起兵,下令攻破扬州城。炮弹可达郡堂,重量可达十斤多数,城内则惊慌失措,惶恐渲染了扬州城每一个角落,炮弹的残骸堆落在城墙脚下,士兵可以借此进而登上城墙,兵戈相见,鼎沸中明军力不从心。但清军凭借有利地形誓死力争城池大门,负隅顽抗,最终凭借顽强的对抗和永不屈服的心智,坚守城池一个多月。但敌众我寡,力量对比悬殊,最终以失收告终,清军打开扬州城大门,掳掠扬州城池,明军将领史可法与扬州城同归于尽。在明军的负隅顽抗之下,清军遭受的损失不可小觑,造成了一个贝勒和三个将领的死亡,此后果造成清军将领多铎的暴怒,暴怒之下,下诏令屠杀扬州城池。城中百姓迫于恐慌四处逃窜,藏于家中角落各地,不敢外出暴露行径,此刻,清军将领多铎再次颁布诏令,昭令内容是如果藏匿于家中的百姓,能够自愿走出家门,就可得到赦免,逃于一死。百姓相信诏令内容自愿走出家门,"不战而屈人之兵"。当城中百姓走出家门,清军将领多铎原形毕露,命手下士兵将其捆绑,然后将其杀害。除了如此惨绝人寰的行为以外,多铎还下令手下士兵对扬州城进行烧杀抢掠。霎那间,扬州城生灵涂炭,从原本的人间天堂沦落为人间炼狱,此时没有人伦纲纪道德行为准则的存在,亦没有社会公德的合理,有的只是杀红了眼的士兵和被仇恨冲昏了头脑的将领,扬州城被屠城十日。

主线

    诗人们钟爱扬州。“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烟花三月下扬州”……诗人笔下的扬州,曼妙无比。“扬州”被赋予了文化之地、诗意之城、富庶之邦、雅致之所的标签,令人神往。或许是太美太富太重要,扬州在末世就是被人争夺的对象。从魏文帝称帝后对东吴的作战到清军血洗扬州,这当中的一千八百年里扬州因“屡遭兵燹”,扬州被“屠城”、“毁城”竟达九次。第一次浩劫:三国,魏吴连年交战,扬州沦为“无人区”;第二次浩劫:南北朝,刘宋王朝拒绝“逼婚”,扬州遭北魏烧杀抢掠;第三次浩劫:南北朝,广陵王造反,全城的百姓被当“附逆”屠戮;第四次浩劫:唐朝,节度使之争,扬州城军民“死者十六七”;第五次浩劫:五代十国,周世宗三征南唐,破城时只剩十几个老弱病残;第六次浩劫:南宋,宋高宗弃城而逃,金兵杀开“烽火扬州路”;第七次浩劫:宋末元初,扬州“双忠”死守扬州,士兵“烹子而食”;第八次浩劫:元末明初,“食人张”杀城民以人肉充粮,城内百姓仅剩十八户;第九次浩劫:清顺治朝,“扬州十日”清军血洗扬州,收殓尸体超八十万具。建城-战毁-重建,扬州一直在循环中往复。明初的扬州城,仅仅剩下可怜的十八户人家和二十一棵活着的树。杨宪任扬州知府期间,十分努力,带领扬州人民经过五年努力,终于恢复了扬州的繁华。于是,明朝末年,又有了“高杰之乱”,高杰在南明弘光政权江北四镇中可谓是劣迹斑斑,南逃时大肆抢掠,在扬州时于扬州近郊烧杀掠抢,无恶不作,从四月底到六月初,扬州民变前后持续一月有余。其间,扬城与高杰军队的矛盾始终存在,也曾有机会解决,但旋即遭到失败,反而更加剧了高杰所部与扬州士民之间的矛盾。直到六月初史可法抵达高杰营中,在史可法的奏表下,双方矛盾始解,这场民变最终以高杰军队移驻瓜洲而结束。在扬州的地方叙事中,将高杰围扬这一事件称之为“高杰之乱”。一个“乱”字很好地展现了甲申年间高杰军队在扬城之外的劫掠暴行,亦体现出了扬州士民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除了军队劫掠暴行外,更是一场无视朝廷法度的近乎于叛乱的行为。

    本该护民的军队却成为施暴者,可见当时的朝廷法度已经被破坏了,朝廷法度破坏和明朝盐制被破坏有关。明朝盐制破坏是因为皇室、宦官、贵族、官僚们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另外就是因为私盐的盛行。盐商和地方官吏以及各个地方的守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网。商人以私盐为利,贿赂所属盐官,盐官根本不查看盐引是真是假甚至帮助商人伪造盐引。商人又通过贿赂守关将领,把私盐卖到全国任何地方。因为私盐省去了中间环节和政府的税收,所以私盐比较便宜,百姓争相购买私盐,官盐销量大大下滑,私盐的盛行造成明朝税收大大降低,没钱就什么都难办了。嘉靖即位以来,延绥、山西、陕甘、辽东等地区就常常受到蒙古部族的侵犯,常年用兵使得边饷告急。如何解决边饷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嘉靖皇帝。盐政为明清三大政之一,是明王朝最与北边军饷保障最攸关的政策。但明初确立起来的一套支撑边饷的政策(开中法),到嘉靖朝,已经很难维持下去。为保证边镇的物资补给,嘉靖皇帝重启“正盐纳粮开中”,要求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区,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为了避免内陆余盐的贸易冲击商人在边纳粮开中的积极性,朝廷不仅限制了余盐的数量,并且将它跟正盐捆绑运销,造就了边商与内商的盐引交易。蒙古人的兵临城下,促成朝廷出台工本盐政策,大量盐引增加,导致盐运壅滞。朝廷本想开超掣河盐(快速检查的方法)之便,结果成了囤户垄断居奇的途径,从此盐法大坏。崩坏的盐法,日渐沉重的财政负担,压垮了明朝。

    明朝的盐政运转不良,导致严重损害了明朝的财政税收。从明朝的盐政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整个明朝经济的运转状况,早期吏治良好,国家的税收也能够得到保障,可到了中后期,盐政税收受损直接影响了整个明朝的财政收入。朝廷的税收减少,因此又不得不继续加派各类杂税,以此增加收入,结果反而造成能收缴的赋税越来越少,最终致使整个明朝经济系统崩溃。雪芹正是看到这点,用林如海的冤死影射明朝吏治崩坏,朝廷失去对盐课的掌控。葫芦案指出的是法制问题,“五十三”是指制度和秩序出问题,扬州城的重要是国家财政和吏治问题。

   
扬州城影射专制政权。扬州的建城、战毁、重建,扬州城一直在循环中往复。自秦至清的专制政权也和扬州城一样在崩溃、修复、崩溃中循环中往复。一朝之亡,必有一朝之兴;而一朝之兴,又终归灭亡。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会带来巨大灾难,百姓大都会陷入人间地狱,而罪魁祸首是皇权之争的双方,他们哪一方都不值得同情,哪一方都不值得歌颂,真正苦的是忠义之士和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00:22 , Processed in 0.22855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