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等编纂的记录战国至五代末历史的编年史巨著。此卷残稿为司马光手书,前一部分约二十九行,四百六十五字(残稿有多出改动涂抹),记载东晋元帝永昌元年一年的史实。后一部分是司马光手书的谢人惠物状。此卷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历经名家递藏,流传有绪。
残稿以中间空白为界,前一部分被称为 “幅纸三绝”。
此卷前一部分记载了自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322) 正月王敦将作乱起,至同年十二月慕容廆遣子皝入令支而还止,一年的史实。每段史事写开端数字或十数字不等,以下接 “云云” 二字,为今通行本第九十二卷内容,但有很多不同。有学者认为,司马光此稿可能是《通志》草稿或《通鉴》初稿。
在《资治通鉴残稿》后一段,是司马光用范纯仁写给他和长兄司马旦 (字伯康) 二人的书札起草而成,原札文字用墨笔抹去。但字迹尚可辨认:“纯仁再拜,近人回曾上状,必计通呈,比来伏惟尊候万福,伯康必更痊平。纯仁勉强苟禄,自取疲耗……”。明汪砢玉在《珊瑚网·法书题跋卷三》记录了范纯仁书札全文,在 “自取疲耗” 以下尚有 “无足念者……纯仁顿首,上伯康、君实二兄坐前。九月十一日” 等 79 字。但此段文字在清初时已被割去。
尾有司马光 “谢人惠物状”,称:“右伏,蒙尊慈特有颁赐,感佩之至。但积下情,谨奉状陈谢,伏惟照察谨状。月日具位状。”
空白之后均为历代名家的题跋。
据明人汪砢玉的《珊瑚网》和清人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资治通鉴残稿》卷后除有以上诸跋外,尚有元代韩性、吴莱、甘立三人题跋。但在清乾隆年间编撰《石渠宝笈》时,韩性、吴莱、甘立三人题跋皆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