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90|回复: 0

[【书香茶座】] 女心無恙,天地清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7 22: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为女身,便亦是多一份包容与宽恕。回归诗三百,我们不难见中国传统文学里亦是有着温柔敦厚的传统。时下描写人心阴暗的作品亦是不在少数,尖酸刻薄,明争暗斗,一一都让人如身临其境。有时读久了,亦不免有人拿来对号入座,更多的会自以为聪明绝顶洞察别人心机,实际却不过是将自己引入了一条偏执的胡同,终究无可回圜的余地。生在这样一个时代,若想不人人自危恐怕亦是不可能的吧。
   当下家庭矛盾益发进入新闻媒体关注的视野,无论是夫妻矛盾,还是父母与子女的矛盾,抑或亲戚反目,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且不谈“兄友、弟恭”,单是“父慈、母爱、子孝”,在今天人们亦难以再深信不疑。家庭有时已不复是人们那座足以安心栖居的港湾。而琦君的《妈妈银行》却给今天的我们指出了希望,便是以在家庭中实际居于核心地位的女子来化解诸多烦忧。
   本书开篇《三十头》,让我们见到民国时人们如何对待婚外恋情之事。琦君母亲的好友沈小姐端庄美丽,却年近三十而未嫁,被人私下喊做“三十头”。她与琦君父亲的刘秘书两情投合,却无奈刘秘书家里早已为他订婚,无故又焉能退婚呢?沈小姐常来与琦君母亲闲谈,并亲手织得一件毛背心托门房转交刘秘书。刘秘书出国之前,托琦君母亲转交她一封短简与一枚手刻的“秋水盈盈”的印章。听了母亲对这两人的恋情的讲述后,琦君说:“我呆呆地听着,心里奇怪母亲的思想怎么这样新起来?对一个女孩子与与有妇之夫的恋情也能同情。又想想母亲对父亲的一往情深,难道她对二娘的夺爱,也能谅解吗?”
   沈小姐虽是与刘秘书情意甚笃,却并未横刀夺爱。而刘秘书婚后妻子贤淑,亦是未可有负良心。纵是儿女情长,但两人亦知晓今生因缘早定,而终生不忘彼此情意。观今日之人,因婚外恋情彼此大动干戈者亦不乏,言语相辱、毁容乃至戕害性命者不一而足,狰狞怨毒中,将人世亲爱湮没殆尽。然当事男子又多少能如刘秘书终不忘对家庭一份责任,而女子又怎如沈小姐虽是爱恋一位有妇之夫,亦不乱人家室以取而代之为胁迫,却是默默守着心底这段如水恋情。西方文学中多是提倡个性张扬,敢爱敢恨,而中国文学里却正因了这一份温柔敦厚、含蓄隽永而千古之下犹有诗意无限。琦君的文字,不见有宋以来道德伦常绑架的痕迹,皆处于其心性自然流露,然而却又皆合于天地大德,成其止于至善之美。
   每每想到为何中国信佛之人中女子居多?当是女子心性中自有合于佛法慈悲之处吧。琦君和母亲辛苦积蓄的零用钱被一位叔叔拐走,而之后他染上鸦片落魄潦倒,回至乡间,见其衣衫褴褛,母亲亦未计较他当年骗钱之事,反而给钱接济他。这亦是何等宽容大度的慈悲之心。中国人每笑“妇人之仁”,却亦不知正是如此妇人之仁才在纷繁人世间留下温情无限,成为人心归向的港湾。古来称皇后是“母仪天下”,不亦是她要视天下苍生如子,而母亲又何时会因子女的错误而不肯容恕呢?
   母亲对于万物皆是心中存有怜悯,确是合了古人“见其生不忍见其死”的遗训。无论对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均是满怀依依情意。父亲被鱼刺卡伤,她让琦君劝告父亲不再钓鱼,亦是一片爱惜生灵之心。而琦君承传母亲善心,对世间生物更是怜爱有加。即便对蜘蛛、螃蟹,她亦不忍见人类对其生生残害。养蚌取珠,观音亦要流泪的。《夜游夫妻》虽是简短,却写出区区小虫夫妻的生离死别之痛,一条夜游蜷伏在化为一摊黄水的伴侣身边,“头紧紧碰着那只剩下一点点的颤抖着的顶端,似在泣诉生离死别的哀痛”。人们或许对小虫多生厌恶之情,然读此文字又焉得不对这对夜游夫妻的遭遇愀然而悲呢?
   对子女的疼爱亦是为人母者天性使然,然琦君却亦不能免于今日父母与子女之间随年龄增长而愈发存在隔膜的困扰。她怀念儿子年幼时扶床绕膝之憨态,珍藏儿子昔日用火柴棒搭成的立体“快乐”二字,尽管胶水早已脱落,以及孩子稚气十足的话语:“妈妈,你现在不要老,等我长大了,我们一起老。”可终究孩子要渐行渐远,母子相对亦是默无一言。《天下无不是的“子女”》中,琦君讲述她儿子在“叛逆期”的种种,几经劫难,她和丈夫送他去医院急救,儿子每一滴血都是滴在她的心上。今日的年轻一代又有多少可以“仰体亲心”呢?难矣。但琦君惆怅之中又作如是想:“从好处想,他能在困难时想到父母,就是一片‘孝心’,我能不心甘情愿地为他解决困难吗?至少他多次的大难不死,我也得要他懂得珍惜生命啊!尽管他从来没有接受过我的劝告!”大约也只有母亲的宽厚慈爱终究可以容纳孩子的一切错误,纵然是孩子长大后如同是踩在她的心尖上行走。不论何时,母亲始终是在守望孩子归来的那个人,默默接纳孩子回到她的怀抱。
   都说是老来伴侣早不是当年浪漫之时,最终皆化为亲情相守。琦君与其丈夫亦可谓是厮守白头。因了“口粮饼干”之故,他笑她为“原始人”,不会享现代之福,而她亦不气恼,却终能令他心悦诚服。琦君年事渐高后多有健忘,丢三落四,然性情温婉乐天不改,纵是有一天彼此老到互不相识,亦能从容赋得“老去长存知己感,百年旧侣再从头”。虽说是相看两“生”厌,却亦有“人有情,乃得白头偕老”之酬唱。今世之人多感叹婚姻为坟墓,徒有艳羡神仙眷侣。尘世里夫妻何止是举案齐眉,终要相濡以沫,共食人间烟火,先做得柴米夫妻。凡尘种种,而女子若难得心性温润平和,终日烦恼怨尤缠身,戾气充斥,想来亦是家无宁日矣。如薛仁明先生所言,恋爱是诗情,婚姻是修行。古来游子思归,何尝不是眷念家中那温婉贤淑的妻子为他守望空房。于是对于游子来说,家是永恒的召唤,正是那里有女子保留着令他怀想的温存。而于琦君来说,她亦是夫君如影随形的家。
   琦君大学时,恩师教导她:“女性在文学上当充分发挥温柔敦厚的美德。柔能克刚,尤可增进人间祥和气象。”语重而心长。而观其文字,她亦是践行恩师诲谕笃定不移。想来她亦是将中国文学传统中温柔敦厚在当代文学中传承发扬到极致了吧。从她的文字里读出的是真善美的情怀,远离邪恶恐怖,不是她避而不谈,而是她用满怀怜悯之心的语调缓缓叙述,化解了这一切。兰成先生说“女子关系天下计”,信非妄言。读她此书,如见一位女子,那是中国文明里的含蓄端庄,温润明净,因了这女子的光彩,天地间唯余清和。而我们亦欣然隐约而见四字,那便是:女心无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14:35 , Processed in 0.23256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