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2|回复: 5

[【时事表】] 高考VS科举 两个世界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8 09: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每年都会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某种意义上高考“改变命运”的使命依然被延续。而每年依然有不少人会将高考与古代科举制进行比较。科举制是书生向官场迈进的直升梯,而高考只是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高考依然带有科举制的阴影。高考改革不能停止,而且需要深化综合改革,让高考走出科举的阴影。                                                                                                                                                                                       
                       
     高考VS科举 两个世界的故事
                
        高考制度从1952年开始,文革期间被迫停止,1977年恢复至今已经有37年。而这之前的1905年,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1904年清朝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后,于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而在科举制被废除后的100年,可以说是将科举妖魔化的时代或盲目批判科举的时代。科举制承负了许多本不该由其承担的罪责。有学者认为古往今来的实践一再证明,实行考试制度有其弊病,但废止考试制度必将造成更大的祸害。
   
不管是高考制度还是科举制度,历来都是公众和社会谈论和争议的对象,特别是二者公平性不断的遭到质疑。更是有人将高考比作现代科举。无疑,高考制与科举制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作为国家级考试,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都采用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公平竞争方式,以考试成绩作为取舍的依据。而且科举制度实行的编号、密封、监考、回避、复查等办法至今还为现代高考沿用。
   
    但是科举并不是高考的"前世",高考和科举有着各自的故事。科举制的目的在于选择优秀的读书人才加官进爵,科举制也就成了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俗话说"学而优则仕",或许是对科举制的最好概况。而高考虽然也是选拔人才,但高考只不过是进入大学或者能继续学习的一个门槛。跟科举制的寻求政治抱负、谋取一官半职而言,高考跟科举制还是有本质区别。但是围绕高考的公平性、机械性等问题,对高考的争议性声音依然此起彼伏。
   
          
              从科举到高考,人才选拔制度的历史演变
         
   

科举制,曾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先进、最公平也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而西方学术界更是公认为科举制为西方文官制的起源。而在这之前,中国的选拔人才的方式经历了多种变化。
       
在中国的商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人才选拔机制,统治者要想得到辅佐自己的贤才,比较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地实地寻访,因此便有许多明君访贤的故事流传下来。比如大家熟悉的姜尚,为了施展自己的抱负,他离开商朝来到西周领地,终日垂钓,可是他的鱼钩既不弯曲,也不放鱼饵。这种奇特的垂钓方式终于使渴求贤才的周文王亲自来访。姜尚后来辅佐周文王成就大业,建立了长达八百年历史的周朝,歇后语所说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指的就是这件事。
   
    随着周天子中央力量的衰落,各国为了军事和政治上的竞争,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影响,纷纷招纳贤士;某些贵族人士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也竞相开门纳士,这样的社会变动就使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失去了应有的基础,出现了三种新的选士制度:"军功"、"养士"和"客卿制"。
   
    由秦及汉,中国进入了封建集权时代,统治者需要大批为它效命的人才,出现了多种人才选拔方式并行的局面,选官办法其实有四种:"纳赀"、"任子"、"察举"、"征辟"。主要有孝廉、秀才、明经、贤良方正等。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所谓"征辟",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比如,幽默滑稽的东方朔本为一介平民,但却在汉武帝征召时通过上书自荐到武帝身边任职。科学家张衡也是因为声名远播,被汉安帝征召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负责天文与历史的官员)。
   
    九品中正制是继汉代察举制和征辟制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大体上应该是在东汉末年曹操家族掌政的时候萌芽的。魏文帝时陈群创立。曹操曾数次发布求贤令,他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他们来治国安邦。这就是"唯才是举"的精神。
   
    而到了隋朝,科举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明朝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清朝时期基本与明朝相似,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由此看出中国古代在人才选拔方面,经历了各种方式,但最终都"败在"了科举制下。科举制之所以能占据1300多年的历史,可见科举制存在的优势。
   
           
                   让高考走出科举制的阴影
             
        现代高考,有人将其比作科举不足为奇,而且现代高考制度的确存在弊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高考还是相对公平的、可实施性强的人才选拔方式。高考,继续综合改革的脚步不能停。
   
而对于不少人拿高考与科举制对比的现象,搜狐教育也独家采访了著名时评作者、西南科技大学刘海明教授。他认为,虽然科举制度早在1905年就退出了历史舞台,高考已经走过了上百个年头,只是我们的社会,还远未摆脱科举的阴影。刘教授更是以其所在的西南小城为例,对高考成绩发布过后,几所中学必定发布各自的高考"战绩榜"、 公交车站牌、当地报纸电视上重点宣传各自学校的尖子生的现象感触良多。在应试教育制度之下,中学的升学率与学校的知名度挂钩。"所谓成功的中学,不是看这所学校给学生多少的思想启蒙和知识熏陶,而是学生的高考成绩。中学把高考看成学校和学生成功的标志,表面上的功成名就,实际上笼罩在"成功"的阴影之下。大学本来是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场所,如果高考不能摆脱科举的阴影,学生还被灌输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自己脱离苦海,可以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那么,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学新生的厌学情绪了。因为他们已经自认为成功,缘何还要与书桌为伍呢?"
   
    诚然,正如民国大师辜鸿铭那句"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同样可以用来比喻高考时代的科举阴影。中国的中学教育,何时走出应试教育,把知识传播、思想熏陶放在教育的首位,中国的高考才能恢复其本来面目。


http://learning.sohu.com/s2014/kejuzhi/?pvid=6aa0c692c0b968f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22: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科举和高考作用其实一样的,都是分割利益和引进新血来继承衣钵,所以高考和科举其实不能完全割裂,两者的内置利益逻辑其实也是一样的,时代不同但是利益永恒,这个铁律目前没有改变

所以辜鸿铭的心中的辫子说法其实也是一样无奈的说辞吧,知识传播也好思想熏陶也好,最终都要为利益服务,口号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其实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8 22: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不仅是人才选拔,劳动力素质提升,也兼有平衡社会阶层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9 01: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功利角度来说,以前的科举制度是一朝成名天下闻,能考中就直接进入上层社会的(参见《儒林外史》)。现在即使高考进入很好的学校,还是需要努力奋斗的。

另一个区别是,现代社会分工太明确,大学专业划分也太死,从某种意义上,专业对人的影响也大于大学对人的影响。所以高考之后的选大学,选专业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高考考试本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1 10: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考虽然是一个好制度,但是已经变了味,我看来,从国家扩招就开始了,为了国家利益,为了多收点学费,为了让学生在校园里多呆上几年, 为了减轻就业压力,良莠不齐的学生都进了高校,恶性循环,高校毕业生就业原来越困难了,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24 0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高考还是科举都是很无奈的选择,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2:46 , Processed in 0.21208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