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948|回复: 0

[【政法哲学类】] 原创非首发:引用,间接应用与重构解释,等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3 01: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01-18 19:48:45                  
 单凭机智,可以把论文写成一本有学术价值的,汇集诸多二手文献内容(包括其论证和结论)的东西,用你的机智可以避免电子狗或者将来可能出现的抄袭的指责,但是光凭机智,你永远不会知道思考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会觉得学术不过是个大工厂,而你不过是个零件装配工而已。

因为,汉语没有提供语言上的便利,古汉语时期也没有提供现代西方学术意义上的“自主”或者说“作者主权”“文责自负”的传统。

先说后面这点:
一个国学大师,比如章太炎一定是个记忆超群的人,不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至少也是经典随口诵来。大师的记忆力高低如同电脑内存缓存的大小,其能力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工作能力和创造力,(这也是为什么人文学科领域为什么50岁才被成为学术中年期被视为创造的高峰的原因之一,因为人脑不是即扫即得的扫描仪面板)但是古人著述以能征引(学术视野的广泛)为豪,以能重述(学术语言的驾驭)为豪,没有人强调过,哪些东西是你自己“原创”的。

Exkur 1:你能把大师引过的和他自己的区分开来,你也了不得了,因为当时没有引用标准,古籍也没有所谓的定本标准版,更没有计算机数据库。

是以会有俗见以为“天下文章一大抄”,并还有以此来为抄袭辩护的。

再回到汉语的可能性上:我们有一系列的现成短语来表明引用,“据称”,“有观点认为”等等,或者干脆加个引号,但是在语法时态上,现代汉语不如西方语言便利。
举例言之,德语可以用动词第一虚拟式标明应用他人论点,明明是第三人称主语出现了第一人称的谓语,不要奇怪,作者在试图和他所引用的人拉开距离,这个汉语没法达到。

不过便利和可能性是两回事,不方便并不代表不可能。有没有区分意识是关键。

如果你自满于转述他见并以为己见,认定学术或者思想不过如此,那劝君不必再读此文,因为一团糨糊里分不清米和水,就是一锅炖。当然我知道很多人走这行也是生计所迫,人艰不拆,难得糊涂也是一种人生。

不过我试图区分开二者,其前提条件是:批判意识。解释学的学理论证此处暂免,否则文章过长。

入行都清楚何为一手文献何为二手文献,无需解释,但是写论文的时候往往发生颠倒现象,因为一手文献读不懂所以转向二手文献求解释,然后就开始东北乱炖。

所以区分的第一点在此——标准也很简单,在一手文献中碰到的问题,只在一手文献中找答案。读不懂是正常现象,是因为文献目及还不够,可以联系起来的关键点还没有找到,必须去找原作者的相关文献来构筑可通达的理解,在此二手文献可以提供线索,但是答案必须自己给出。
为什么?因为二手文献的作者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和文献观照背景,不可能跟你一样,你用拿来主义的原则,其实表明的是你自己问题意识不明确。不清楚来源不问缘故的征引,宇宙大混沌的开始。

批判意识依赖笛卡尔的怀疑原则,这即是说,不轻信所见,但凡二手文献,一定得问:是否真如此,作者给出了怎样的论证,是不是让我满意,对我的问题有所回答。

大陆哲学的文风特点,决定了其不像分析哲学具有一定的条理性,所以思路跳跃的,概念置换或者混淆的,乱来的胡扯的不胜枚举,如果按照维特根斯坦的标准,不明晰是罪的话,这行的罪深了去了,有的二手文献写出来比一手文献还难懂。碰到这种情况,不用想,果断弃之。

区分或者离析的开端:自我理解的建构
距离意识:不管是一手文献还是二手文献,你读完一段总得问问自己:作者想告诉我什么,他的论点是什么,他有没有论证,或者他怎么展开的。

重述:包括重构他人的论证,在哲学这一行,没有论证,你想当教主么?
这一步是最难的,其过程无从说明或者描述,没有方法论探讨价值,因为其为无法之法,你可以读一百个哲学家的著作将无数概念作为知识倒背如流,成为一个很好的教师,但是它们永远没法让你变成一个哲学家。你得像一个学徒一样去揣摩体会那一百个老师的作品,但是轮到你自己动手时,用康德的说法,看你的能力了。在重构上你能学到多少,你就能用多少用到你自己观点的论证上,或者哲学的建构上。

用你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作者的意思:比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刚读过的这段,我要怎么说。如果我是作者,我要怎么论证刚刚的概括。
理解一定会形诸语言,语言上的混沌或者晦涩表明没有形成理解。所以,很重要的一点的是,不要被作者的表述牵着跑,他的核心概念你可以抓住不放,重述时可以保持不变,但是你使用这个概念并不代表你就理解了。
其间的解释原则:不要用难的或者晦涩的概念来解释另一个,用先验来解释自由绝对是浆糊越搅越稠。容易的或者已经理解的概念,你得从接地气的标准来判断,地气就是(日常)经验和常识。

此处已经涉及到间接引用,因为你在试图重新表述作者的观点(不管是一手还是二手文献),严格意义上需要加注。
理由:汉语没有虚拟式,语言的使用者往往会有这种“据有语言及其附属观念”的误区,也容易传达误解。

重述的重要性以及独立思索的开始
上述重述是基础,在已经成文的表述上,你可以开始展开所谓的独立思考,也就是与“对手”批判性地拉开距离,产生属于你自己的理解。

如果你清楚地意识到,你刚刚所做的一切辛勤劳动,不过在重述或者解释别人的观点,你自己的东西还没出现,那么这才有可能出现反思,当然,这种反思永远是建立在你的重述,即是说你对他人的理解上:是否公正自会有公断,不过如果径自占为己有,你也许赢得了一个观点,不过永远失去了进一步的可能性,也就是独立思考。而独立一定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也就是怀疑。

用问题拉开与“对他人的理解”的距离:这个观点有何局限性,论证是否充分,跟我的预期是否有距离,我要如何弥合它与我所期望之间的鸿沟。

此时才有可能出现属于你的想法,不要惊奇和感慨,这个过程的艰辛决定了产出的量的稀少,当然你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但是你可以骄傲地说,这是我的。它融合了你的生命体验,以具有你风格的语言凝聚结晶。

最后阐明一条法则:水必然就下。最复杂的思想,到最后一定会和最简单的常识相连,而这个过程是由人理解的本性决定的,一个新的东西一定会有它扩散的命运,越是新越是具有独创性其扩散可能性就越大,这个点密度越大,客观需要被扩散的需求就越大——它对人理解的阻碍恰恰和试图去理解它的推动力成正比。而创造那个被扩散的点的人,经由上述艰苦劳动,得以实现其强力意志,证明其强者身份。让传播者担负传播的命运,解释者担负解释的命运,捍卫思想尊严的人,就一定要走到最后那个点,因为思想这个领域从来都专制得只区分两种人:创造的和接受创造的。前者,如果我来说的话,哲人王。
希望现实中各位有王霸之气的哲人不要走得海德格尔那么远。

时下流行:认真你就输了。所以在这块认真不起来的人,请不要日后哀叹中国哲学或者思想没有尊严不被承认,更不要妄想中国思想来引领世界的目光,思想上没法坚持一种尊严,脸或者节操一开始就丢了。

PS:肯定要扯到翻译这档子事上,翻译本身是解释,可视作完成第一阶段即转述,但是译者能宣称一种代言权(我可以在译语语境下以我自己的理解来代替作者回答若干问题),无法宣称代表权(作者就是我这个观点)。

我知道会被女性主义者拍砖,不过综上所述,还是认为,女性并不具备完成这个的先天条件。女性哲学家的稀少这个事实可以旁证我的观点。劝妹子别念什么哲学,讲台上那个口若悬河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感性偶像,不过你要真上了这条船绝对是坑一辈子。

我当然知道:在中国,对一个好大学,哲学系的门槛是最低的,马哲是最好毕业的,要以文凭改变出身或者留在一线城市的动力还是会驱使大家纷纷报考马哲,这行曾经发生过的还会再发生。人艰不拆,这是一句很好很深刻的话,我没有想过对这些人说上述这些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0:15 , Processed in 0.25973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