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199|回复: 6

[【时事表】] 农村教师“当教师不如当小工” 时代何时终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14: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村教师“当教师不如当小工” 时代何时终结?
2014年01月23日 08: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竹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发布:农村教育硬件改善,但工资待遇低下,职称评定难,在荣誉体系处于末端

近日,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2》。在对全国9个省份、19个区县、174所学校共5285名教师进行调查后,报告发现,农村教育虽然得到了硬件上的改善,但由于工资待遇低下,职称评定难,在荣誉体系处于末端,农村教师这个职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却日益减弱。

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有专任教师868.84万人,其中,74.57%分布在镇区和乡村,近四分之一在艰苦地区工作。而根据本次调查,这些农村教师中,中老年男性占了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落后,授课专业的对口率低,年轻男性则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在农村当教师

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是困扰农村教育已久的问题。“如果保留了学校,而无法配备优秀的教师,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子女就只能接受劣质的教育,在‘知识改变命运’和‘教育蕴藏财富’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分层化的教育无疑是对社会公正的严峻挑战。提升农村教育职业的吸引力,不只是对农村教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平等受教育权的尊重和对社会正义的张扬。”该报告负责人、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所长邬志辉说。

中老年男性教师占统治地位,当教师不如当小工

在安徽一个村小教学点任教的冯珊是学校里唯一的年轻教师。余下的7名教师里,有5名是50岁左右的男教师,还有2人则是退休后返聘的。这是典型的村小教学点教师构成。根据本次调研数据,相对于城市学校教师的“阴盛阳衰”现象,农村教师的年龄和性别构成则表现为“年轻教师女性化、老龄教师男性化”。在样本群体中,25岁以下的教师超过80%是女性;然而到了40岁以上,男性教师就占到大多数,50岁以上教师中,超过80%都是男性。

在年龄层次上,邬志辉说,完美的教师年龄结构应该是“倒U型”,即以30~50岁年龄段的教师居多。根据调查,城市教师群体的年龄结构基本呈“倒U型”,而在农村则相反:30岁以下教师已经达到34.3%,约占三分之一,50岁以上的教师却还有22.75%,“中年塌陷”问题十分严重。

近年来农村年轻教师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实施的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计划、硕师计划等农村教师补充政策。2011年~2012年,我国共毕业免费师范生2.18万,其中有91.5%的学生到中西部中小学任教。

在新进的年轻教师中,女性占了绝大多数。究其原因,邬志辉认为,由于随着城乡限制流动的解禁,教师工资待遇的低下,比起当教师,年轻男性宁可选择出去打工;只有女性考虑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有助于教育下一代,因此还愿意当教师

尽管如此,从总数上来看,村屯学校中的男性教师仍然具有明显的统治地位,在各年龄段的平均占比达到82.39%,且体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倾向。

邬志辉认为,由于学校只能按照一定的生师比配备教师,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随迁儿童也不断增多,学生越来越少,教师便无法再增加新的编制,这限制了年轻教师的引进,造成了农村教师队伍中,“男性统治”、教师老龄化的现象。

而且,目前留在农村的男性教师,大多数是曾经的老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等,他们知识水平落后,且已经步入中老年。根据调查,农村教师第一学历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了13年,最高学历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5年,教师主体学历实现了从中专到本科的飞跃;但城市教师的上升幅度仍明显大于农村教师,农村教师的主体还是中师和师专毕业生,教师授课的专业对口率也仍然较低。

在邬志辉看来,中老年男性教师是一个尴尬的群体:年龄较大,已经失去了种地的本领,外出打工也缺乏竞争力,因此,只能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没有正式编制,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六百元,甚至300多元

“现在,农村教师的职业已经不具有吸引力了,甚至比不上工地的小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雷万鹏说。

农村教师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荣誉体系处于末端

为什么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农村毕业生不愿意回农村,城市师范生不愿意下农村,还是待遇问题。”在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教育局原局长陆世德看来,在硬件上,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距已经大大缩小,但在软件上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

尽管各地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此次调研数据表明,在职称结构上,即便位于同一县域,与县城教师相比,乡镇初中和村屯小学的农村教师也明显处于弱势,只能“大器晚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教师的积极性。

在县城初中,拥有“中教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6.98%,平均晋升年龄39.02岁;乡镇教师中,有“中教高级”职称的则只有10.77%,平均晋升年龄40.86岁。在县城小学,教师有“小教高级”职称的占55.94%,平均晋升年龄32.98岁;村屯教师则仅占41.57%,平均晋升年龄为37.41岁。

也就是说,乡镇初中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平均要比城市和县城教师晚近2年,村屯小学教师要晋升高级职称,则要比县城小学教师晚4年半。

“在同一个县域内,职称的分布极不均衡,会严重影响教师向农村流动的积极性。”邬志辉说,在当前的职称评定体系中,不同层级的学校能够得到的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不同,因此,办学水平较低的农村学校,能获得的高级职称的比例也相应较少。

根据山东某县的职称评定规则,县级规范化小学的初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分别控制在教师编制总数的14%、2%;一般学校的初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则只有9%、1%。

除了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在教师的荣誉体系中,农村教师也是“二等公民”。根据调研数据,农村教师数量虽多,得到的荣誉称号却最少,“县级骨干教师”称号给予农村教师的机会只有县城教师的三分之一;得到“市级骨干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称号的,县城教师中分别有4.72%和1.6%,村屯教师则只有0.89%和0.59%。

这些在职称评定上处于劣势、荣誉体系处于末端的农村教师,却要承担比城镇教师更重的教学任务,村小教师平均每人要教2.38门课程,县城和乡镇小学教师则只教1.14和1.41门课程。

工资三千到四千元,就有80%师范生愿意去农村

面对农村教师“下不来、留不住”的困境,2013年,邬志辉的团队又针对国内多所211、省属重点和省属一般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师范生对待遇的期望值仍然摆在第一位,其次则是在精神上得到认可与尊重,以及在职称评定上的需求。

“不是两百、三百元!要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行!农村教师的待遇要让城市教师眼红。”陆世德说。

到底多高的工资,才能吸引师范毕业生去农村?“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漫天要价的心态,只有几所顶尖师范院校的学生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高。”邬志辉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调研数据,初期月工资达到3001~4000元时,就有79.4%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农村任教;如果工资达到4001~5000元,88.07%的大学生都愿意下到农村。

2013年9月13日,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对在连片特困地区工作的乡村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通知》,对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随后,各地也出台配套措施,如江西省每年投入1.5亿元,将艰苦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由每人每月105元提高到210元,最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特殊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180元提高到360元,立刻吸引了一批教师前往农村任教。

但根据测算,如果让所有农村地区教师都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工资收入,国家还需要投入260~750亿元的资金。

邬志辉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除了寄希望于体制、机制的改革,还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微环境”的建设加以改变。

除了工资水平,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因素还很多,包括考核、奖惩、周转房条件、培训机会等等。”邬志辉说,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可能拥有像城市一样的条件,农村教师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拥有和城镇教师一样的待遇,但如果各个学校的校长都能尽力改善年轻教师的教学、生活环境,也能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邬志辉表示,这些“微环境”因素,对于“特岗教师”选择离开还是留下长期从教,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特岗教师”的服务期是三年,三年期满后,一些人都会选择离开。“工作负担轻一点,住的离学校近一点,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和尊重,校园文化更温馨,都会成为吸引他们留下来的因素。”


http://gongyi.ifeng.com/news/detail_2014_01/23/33273187_0.shtml



我的点评:

去年年底看过一个旅日华侨介绍他在日本边远农村的两年时间看到的日本乡村中小学教育的情况:

[原创]我在日本偏僻山区农村生活的那2年。。。

东京博士 于 2013-12-13 12:46:26 发布在 凯迪社区

这是秋田县的旭北小学。山区农村的课堂教育与城市几乎没有两样,师生比率也不亚于大城市,老师基本上都是国家或地方公务员编制,北海道由于人口逐渐减少,一些偏僻乡村学校不断合并。电视曾介绍有一所小学最后关闭时,5名国家公务员老师为唯一的最后一名毕业生坚守岗位举行毕业典礼,然后摘下学校牌子全部撤退,毕业典礼虽然只有一个学生,但依然隆重举行,为孩子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为了不让一个农村孩子失学,5名公家公务员的投资,当时我就想,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国家,就算嘴上不说爱国,他的国民怎么会不爱国?

-------

在经管圈有个很流行的木桶理论,说的就是最短的短板决定了一个木桶的容量,换而言之,就是乡村的短板必然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关键限制性因素。

乡土情节很浓的中国人,每年春运的大迁徙是全球最壮观的景象,几亿人挤着火车或者冒着严寒骑行在高速路上,每年回乡的大军浩浩荡荡,我不知道这些人所在政府教育机构会不会对这些漂泊的人做个工作地和户籍地的教育比较调查,估计很多人都会坚定选择把自己下一代送到更好条件的地方去,所以搞不好乡村教育的区域注定收获不到人心和优秀人才,因为正能量也是比较出来的,你不愿在人口最大的乡村做教育投入培养孩子们的爱乡爱土的决心,注定也收不回人心的归乡的趋向,也就是注定是人才不断外流的输出地。

乡村教师的状态其实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工业化带来的一个必然的恶果,但是我们目前布局起到了加速和恶化这个状况的作用。首选教师工会没有起到规定的作用,平衡或者影响教育投入的倾向乡村,还是不断的强化城市的聚焦,其次我们的师资培养也没有对于扎根乡村做到有的放矢的培训,比如乡野生存和环境适应训练,这些对于预备教师来说有必要,第三我们的主管机构还是满足于升学率等等企业化的大指标,关心的还是面子上的那些其实已经落后的参考数字,在最关键的细节上远远没有做到深度优化,最简单的乡村校车就足以说明一切。

再说做小工,以浙江福建沿海为例子:

第一当地也是农村居多的工厂环境,但是因为都是驻厂,全国各地不同省市的孩子们都生活在一起,彼此交流学习不少东西,同时也有彼此联盟创业的机会。
第二当地教育也比较发达,尤其是浙江江苏这边,浙江温州乡村每年张榜季节,满大街条幅都是中榜家长悬挂在大街上,感谢老师的栽培,这样功利化和尊师的风气也给外地小伙伴们深刻的影响。
第三当地交通发达,水陆都是特别方便,求学游玩都是很不错的地方,不少大学生或者西部中学生都是到此游玩工作,寻找下一段梦想,而没有人愿意回乡去做乡村教师(教师福利啊福利)。

问过工厂的做工的孩子们,他们愿意出来是为什么,他们通常说老家那边太死板,这边可以接触更多新的东西,同时也是因为看到本地乡村教师悲惨的命运,所以他们选择了出逃,宁愿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和陌生人群集体大锅饭生活,也不愿选择乡村教师的可怜的三餐。


最后说农村教师不如小工的时代如何终结,我的意见就是请上级教育机构好好调研小工的生活环境教育环境中间的优点和长处,同时比较农村教师环境中间类似的地方,先做到沿海小工一样的程度再谈论超越小工更加合适一些,总想一口吃个胖子超越小工的想法确实很不现实和比较虚幻。

小工的生活处于参加国际经济循环的工业化的底层,最基本的一些保障都已经跟全社会接轨的,乡村教师处于一个孤岛状态,就连本地城市未必都能有工业化情况下面的基本保障,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先研究小工的环境优点,再谈把乡村教师环境优化到跟小工相仿的地步,至于超越,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4 03: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点这个报道没有提的是,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一般都会有在基层工作两三年的要求,一些人会通过到基层学校教书的方式来达到这项要求。有年轻人去教书,但很少人会留下来。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困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30 07: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时没有了城乡差距,偏远乡村教师的工资更高,教育新时代或将开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8 10: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一直就存在,只是现在差距更加厉害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8 15:5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吁减少收入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11 2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光一味提出奉献,还要考物质来平衡,若不能从物质等方面来平衡这些现实差距,我相信会越来越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2 17: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体制问题,学校等基础教育基金应该大部分来自税收,
而贵族学校得则可定价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2 22:29 , Processed in 0.16826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