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023|回复: 8

[【问道台】]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对农村教育布局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6 2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牋牋牋正在写论文,涉及到历代土地制度了,还没理顺,不过有些感想还是想先贴出来。土地制度作为农业社会的经济根基,是统治阶级统治制度的体现,也是统治阶级统治农业社会的工具。所以土地制度本身是其产物,同时又对负载在其上的农业、农民产生影响,当然也包括农村教育。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从土地制度入手,全方位采取措施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谈得上实现“新”四化。
牋牋牋 下边是一段别人写的认识,认为入木三分,转帖出来,其他慢慢谈。
牋牋牋 中国古代融族权、政权为一体的现象,为世界上少见。它是户籍制的基础,而掌握户籍的课取赋税、调发力徭、组织军队的基本依据。还能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很少能流动,使社会呈封闭、僵化的状态,成为中国社会所以能够几千年生存发展,可大可久的基础,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牋牋 由于家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它作为社会细胞在乡间村落生根,它又生植于地方自治的政治环境中,因此,一个村落一旦形成,规模和边界很少变动。正如马克思分析东方专制制度特点时指出,”从远古以来,这个国家的居民就生活在这种简单的地方自治的形式下。村社的边界很少变动;虽然村社本身有时受到战争、饥饿和疾病的损害,甚至变得荒无人烟,但是同一个名称、同一条边界、同一种利益,甚至于同一个家族都世世代代保存下来。居民对于王国的覆灭和分裂漠不关心,只要村社仍然完整无损,他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君主统治;因为他们内部经济仍旧没有改变。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得中国地方政体的数量基本不变:汉:郡(州)一〇三,县一五八七,大致千里一郡,人口百万,平均一郡辖十五县,户一二〇万,人口五千九百万。唐:〔与汉疆域基本差不多〕一五七三县,户八四〇万,人口四千八百万。〔州〉府三八五,平均一州辖四~五县,每州地方三百里,人口约万余。秦汉至明淸,全国县数基本在一千二百〜一千五百个之间。
牋 因此,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不了解她的历史、现在,就不能科学地建设,作为依附农村居民点的农村教育机构的布局和调整也时刻受这些国情、社情的影响,调整包括农村义务制学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该正视这种情况,循序渐进,顺势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9: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golden21c于2013-01-26 22:48发表的 中国历代土地制度对农村教育布局的影响 :
牋牋牋正在写论文,涉及到历代土地制度了,还没理顺,不过有些感想还是想先贴出来。土地制度作为农业社会的经济根基,是统治阶级统治制度的体现,也是统治阶级统治农业社会的工具。所以土地制度本身是其产物,同时又对负载在其上的农业、农民产生影响,当然也包括农村教育。所以中国农业现代化要从土地制度入手,全方位采取措施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才能谈得上实现“新”四化。
牋牋牋 下边是一段别人写的认识,认为入木三分,转帖出来,其他慢慢谈。
牋牋牋 中国古代融族权、政权为一体的现象,为世界上少见。它是户籍制的基础,而掌握户籍的课取赋税、调发力徭、组织军队的基本依据。还能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很少能流动,使社会呈封闭、僵化的状态,成为中国社会所以能够几千年生存发展,可大可久的基础,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牋牋 由于家族是以血缘为纽带的,它作为社会细胞在乡间村落生根,它又生植于地方自治的政治环境中,因此,一个村落一旦形成,规模和边界很少变动。正如马克思分析东方专制制度特点时指出,”从远古以来,这个国家的居民就生活在这种简单的地方自治的形式下。村社的边界很少变动;虽然村社本身有时受到战争、饥饿和疾病的损害,甚至变得荒无人烟,但是同一个名称、同一条边界、同一种利益,甚至于同一个家族都世世代代保存下来。居民对于王国的覆灭和分裂漠不关心,只要村社仍然完整无损,他不在乎村社受哪一个国家或哪一个君主统治;因为他们内部经济仍旧没有改变。
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使得中国地方政体的数量基本不变:汉:郡(州)一〇三,县一五八七,大致千里一郡,人口百万,平均一郡辖十五县,户一二〇万,人口五千九百万。唐:〔与汉疆域基本差不多〕一五七三县,户八四〇万,人口四千八百万。〔州〉府三八五,平均一州辖四~五县,每州地方三百里,人口约万余。秦汉至明淸,全国县数基本在一千二百〜一千五百个之间。
牋 因此,不了解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不了解她的历史、现在,就不能科学地建设,作为依附农村居民点的农村教育机构的布局和调整也时刻受这些国情、社情的影响,调整包括农村义务制学校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应该正视这种情况,循序渐进,顺势而为。
马克思说的这段话和鲁迅在《阿Q正传》中描述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现实,也是县乡中人情社会的原因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2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清楚lz的专业与论文性质
但谈论传统时期中国的家族
仍然简单套用marx或鲁迅所代表的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语录
个人以为不妥
从家族发展历史而言,虽然可以追溯到先秦,但我们现在所讲到的基本是宋以后的现象
还需要区分不同地区
讲中国农村的历史,也需要分不同时期
至于学校,比如lz比较关注的带有义务性质的“社学”“义学”
基本也没有太久远的历史
仅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30 20: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研究,只是谈谈我的印象。我觉得,几千年来形成的那种依附于土地而生存的理念,是一种政治强制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一旦形成,就会在思维和习俗上形成一种惯性,很难改变。土地和血亲以及家族是连在一起而起作用的,土地成为一种财产维持着整个家族的生存,鉴于几千年来在技术上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变性,以及多年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争战,人们只有依靠劳动力的多少来进行生产和维系生存,这样就会有一种家族和血亲理念来维持强大的劳动力和保护力,反过来说也是一样,就是家族——血亲——土地。这当然是生存环境造就的。以土地而生存的环境造就的。同时为了维持这种家族生存,人们很容易在教育观念上形成一种以家族利益和血亲理念为核心的思想,人们一旦形成这种理念,那么在教育设置的过程中就有一种排他性,而排他性又导致了一种思想的狭隘性。这种思想对于政治统治来说有利的一面就是避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思想上的突变或者说变革总是在对比和交流中产生的。人们在自己的范围里很少能感觉到范围之外是如何的,如果感觉到外面的不一样,就会导致一种反思,这种反思就会导致一种革命,思想的革命和社会的变动同时进行,统治者为了避免社会变动,必然采取一种限制流动的做法。同时也是避免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强大的团体,对于统治者来说是噩梦。因此,在教育理念上就会采取一种与血亲家族土地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从而形成一种户籍来限制流动的制度。而户籍恰恰是血亲家族的一种政治限制的一种最好说明。这种政治户籍限制以及家族血亲土地的理念造成了中国的学院教育落后,而私塾教育兴盛。
我的结论是:以户籍限制人口流动是政治思想压制的需求,避免人口流动产生的思想交流变革,从而引起社会变革。而这种制度恰恰又依赖于土地家族血亲三位一体的理念,同时也是对这种理念的加强。这种理念和政治需求在教育上的结果就是:大规模的教育互动难以进行,因此思想容易僵化而难以进步,对于家族的固定化和政治的稳定性是必要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缺乏宽容的思想,因为不知道之外的思想,就会认为自己的正确,别人也是如是想。再有就是形成一种自私自利的观念,而这种观念恰恰是以人情为表现形式的。有时我觉得,土地血亲家族三位一体的观念是中国教育难以进步的原因,也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大学,只有私塾的原因。
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不对。反正我总是觉得这种土地血亲家族的理念有点不对劲。中国的落后,缺少思想进步,教育制度以及教育落后总是与这种三位一体的理念有关,换句话说,就是私利远远大于那种对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对他人的责任的义务感。这也导致了知识和思想难以进步,公德心缺少。就拿我们现在的教育来说吧,大多数家庭和学生都是抱着改变命运,高人一等的理念,而不是出于兴趣,一种好奇心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1 0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去读《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这套资料,这套资料我没有精读,但大致翻过一次,里面肯定有你需要的资料。
土地制度时空变化很大,不能笼统而谈,还是做一些个案研究,具体到对教育的影响那就更需要积累不同地区的个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6: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小可拉好于2013-02-01 00:38发表的 :
建议楼主去读《曲阜孔府档案史料选编》这套资料,这套资料我没有精读,但大致翻过一次,里面肯定有你需要的资料。
土地制度时空变化很大,不能笼统而谈,还是做一些个案研究,具体到对教育的影响那就更需要积累不同地区的个案了。
多谢,新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6 12: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布局我觉得还是要跟用兵的地理规律挂钩来计算

第一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北方部族一般都能长驱直入,最少扫荡到河南黄河边,这部分区域教育布局肯定受到兵锋影响,加上古代退休高官有所谓衣锦还乡的习惯但是华北这边没有遮挡,退休高官或者知识分子往往会避开这些区域,这样没有反哺机制回馈这片土地,北方教育水平不高或许有战争因素影响和积累。

第二长江天险后面江南地区,基本山地丘陵,物产丰富加上避难方便,中国古代几次人口南渡都是首选江南地,所以等于整个北方优质教育资源和优质人口都奔着江南作为避难第一站点,所以历史积累下来,江南不仅是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且北方南方人口相互交流,融合,这样素质和基础打的比北方平原要好很多。


第三北方部族入侵往往都被阻挡在黄河南岸或者长江北岸(原因不外是疾病,当地人民的不屈的游击战,勤王的传统),这块区域人口往往都具备极强的奋斗意识,比如安徽人比如湖北人比如陕西这边,那么相应影响了教育,也影响了他们生活形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6 12: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和气候变化也要考虑进去

前几天和一个陕西的朋友聊天,他对他们祖先生活地区很自豪但是对当下的现状颇有意见,说起汉唐眉飞色舞,但是一到了近代就有些叹气了。

中国古代气候因素和经济活动重心一直就是从陕西往东北迁移,还有往南方迁移,这个趋势也极大影响了中国教育的结构,虽然有隋朝修通了大运河但是其实也宣告了中国经济发达地区正式向东向南的结果成形了。

相应的区域的土地制度也是配合当时生产力的,但是这种生产力也是极大受限于气候和资源分布的历史加速度,所以农村教育布局的历史课题,我建议要考虑气候和向东向南的这种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09: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还是信仰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8:52 , Processed in 0.16710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