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字经推拿治疗幼儿急疹100例疗效观察三字经推拿治疗幼儿急疹100例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8月4卷4期
作者:王静, 司增顺 作者单位:266033 山东 青岛,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海慈医院儿科(王静);262514 山东 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司增顺)
【摘要】 目的 观察三字经推拿治疗幼儿急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幼儿急疹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小儿推拿治疗,发热期行退六腑,平肝清肺,清胃治疗;出疹期行清天河水,揉二马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热退时间、疹出时间和总疗程。结果 观察组热退时间、疹出时间、总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字经推拿治疗幼儿急疹效果显著。
【关键词】 疹/中医药疗法; 三字经推拿; 外治法; 儿童
幼儿急疹是儿科常见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3~5 d后体温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在儿科门诊中较为常见,无需特殊治疗,临床上多给予对症治疗,但退热时间长,出疹慢,给患儿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本院历来重视推拿治疗小儿疾病,采用三字经流派推拿治疗幼儿急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10/201110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海慈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幼儿急疹患儿200例,其中男99例,女101例;年龄6~18个月,平均8个月;发热期79例,出疹期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见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
1.2 诊断标准
根据《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幼儿急疹的诊断标准拟定[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幼儿急疹的诊断标准;(2)年龄6~18个月;(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者;(2)合并热性惊厥、癫痫等严重并发症者;(3)患儿及家属不接受外治法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1.5.1 观察组
(1)发热期:疏风清热。方法:退六腑10 min,平肝清肺5 min,清胃5 min。操作:退六腑:用指面自患儿尺侧肘推向腕;平肝清肺:左手持患儿左手拇中小指,露出食指无名指,右手指面自患儿指跟向指尖单向推;清胃:拇指面推患儿左第一指骨位置赤白肉际。(2)出疹期:养阴清热。方法:清天河水10 min,揉二马5 min。操作:清天河水:食中二指推患儿左手臂内侧自腕至肘;揉二马:拇指揉患儿左手掌背面四五掌骨小头后凹陷中[2]。
1.5.2 对照组
无特殊治疗,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治疗。
1.6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热退时间、疹出时间、总病程。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
见表2。表2 两组热退、疹出时间及总病程比较
3 讨论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临床上以突起发热,热退出疹为特点。本病古称“奶麻”“假麻”,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本病多见于6~18个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中医认为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为齐鲁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之一,其主要特点为取穴少,操作时间长、操作手法以清法为主。幼儿急疹发热期可见突发高热,患儿常常以高热就诊,且常伴有干咳目赤、纳呆呕吐,严重者有烦躁惊惕、咽部微有红肿、小便黄、舌红、苔黄等风热证候。以疏风清热为主,治以平肝清肺、清胃、退六腑。发热期属于风热外袭,热入营血。肺主卫表,肝主营血。平肝清肺可以清热凉血,发表解毒透疹;幼儿发热容易入里侵入脏腑,而且幼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故清阳腑代清阴脏,脾主肌肉,脾胃相表里,退六腑可以退脏腑之热,清胃退皮肤之热;高热不退可见烦躁惊惕,加捣小天心以安神镇静驱邪散郁。出疹期热退,皮肤可见玫瑰色小丘疹,无痒感,口干、舌偏红、苔黄等热盛伤阴证候。以养阴清热为主,清天河水、揉二马。出疹期风热蕴阻血分,外溢皮肤,长时间发热必然灼伤津液。清天河水可以治诸热惊风,心经热盛,口渴咽干等一切热症[3];揉二马大补元气,滋阴补肾,一则因为发热伤津耗气,再则幼儿肾阴不足,这也是照顾幼儿自身特点辨证的治疗特色。三字经推拿治疗幼儿急疹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38.
[2] 赵鉴秋.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宝典[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2434.
[3] 张素芳.中国小儿推拿学[M].上海:中国中医学院出版社,1992:1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