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6|回复: 0

[【IT电脑】] 智能电视:有“智商”没“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3 20: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

用户想要什么样的智能电视?

有人说要高清大屏,有人说要能浏览网页;有人说要游戏性能强劲,有人说要能远程视频会议;有人说语音声控很重要,还有人觉得必须要支持3D。。。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台智能电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厂商蜂拥而上,各种酷炫的功能也得以一一实现。但是,业绩表上的销量依旧不温不火。

智能电视,还缺什么?

智能电视无疑是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之后的电子产品最新热点。国内企业纷纷发力,接连出招,推出了众多智能电视产品。9月16日TCL宣布旗下智能云电视全面升级,搭载双核CPU和Android 4.0+系统;18日海信推出了海信Android TV Pro操作系统;25日海尔也推出了云搜索电视。甚至连乐视网这样的视频网站企业也按耐不住,宣布将推出“乐视TV超级电视”,试图借助智能化的浪潮,颠覆彩电行业的原有秩序。

不过,与概念的热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诸如“智能电视联网率偏低,网络功能形同摆设”的报道却不绝于报端。菜单、界面操控复杂,视频点播等功能受网络带宽影响大,玩游戏、收发邮件、社交等功能有如鸡肋,让大多数消费者即便买了智能电视,在家中也仍然没有开启互联网收视功能。

智能电视,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智商”不重要

电视是用来“看”的,这似乎不应该有什么疑问。不过,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宣称“玩电视正在逐步取代看电视”,或者“像玩手机一样玩电视”。智能电视真的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玩”起来么?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目前专门针对智能电视的应用还比较少,应用的适用性较差,使用体验也不尽理想。对此,有业界人士表示,电视与手机、平板电脑在使用环境、使用习惯、方式上存在天然的区别。虽然应用程序开发者已经为智能手机开发出众多成功的应用,但智能电视的家庭娱乐特征和以遥控器为主的人机交互方式,决定了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应用难以简单地复制到智能电视上。

“电视机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家庭的客厅和卧室环境,典型的用户行为特征是后仰观看,与传统桌面电脑的前倾式使用和手持智能终端的近距离触控相比,更加休闲和放松。”中国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工作组组长包冉认为。而分析以电视机为终端的收视群体结构,年轻观众在流失,中老年人正成为主力。“这时,电视机的功能越简单越好,过于复杂的人机界面和操作步骤,往往会使他们无所适从。”

但中国消费者比较容易盲目跟风,消费者在价钱合适的情况下不会嫌弃功能多,所以从市场的角度看,电视机厂商也不得不去寻找各种卖点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要做到真正的“智能”,有些根本的问题还是需要尽快解决的。

另一个制约智能电视普及的就是其笨拙的人机交互方式。智能电视上的众多功能显然不是传统的遥控器能全部解决的,而“鼠标+键盘”的计算机操作方式也已经被证明不适合于电视机。因此,各大彩电厂商尝试推出语音、体感、手势等操控电视的新方式。不过,应该说,到目前还没有出现特别成熟的电视人机交互解决方案。

“在这一点上,很多IT和互联网企业因为没有家电产品的设计背景,都曾吃过亏。比如Google,其Google TV曾被期待彻底颠覆传统的电视终端与服务业态,但第一代产品却彻底失败了,这在行业中有公论。”包冉表示其最大的败笔就在于人机界面太IT、太复杂,除了发烧友和极客,没有多少人愿意抱着无线键盘用电视。“以休闲娱乐的视频内容为基本出发点的电视,一定是越简单越好,这是毫无疑问的。”电视机是客厅娱乐的中心,强调家庭、共享、休闲、大屏幕的特征,所以收看电视节目仍是电视机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纷繁复杂的各种应用功能只能作为配角。过分强调电视的“应用”属性,强调电视“玩”的属性,其实是跑偏了。

不少智能电视越做越复杂,已经背离了“智能”的最初涵义。消费者面对一堆所谓的强大功能,却无从下手,这也将最终导致消费者渐行渐远。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白为民表示,“只有让消费者真正用起来,才能推动智能电视快速普及。”

“文化”受限制

要实现普及,使得智能电视产品真正为消费者“用起来”,关键点还是在于内容。但同时,这也是当前国内智能电视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

去年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发的“181号文件”,对互联网电视机顶盒中的内容提供方进行了详细的界定,并再次重申了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内容监管细则。文件中声明“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平台只能接入到总局批准设立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上”;同时,文件还规定内容服务平台不能与设立在公共互联网上的网站进行相互链接,其意在肃整长久以来未经获批便通过各种终端向电视屏幕输送互联网视频内容的内容提供商。

此项细则意味着只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才有资格向互联网电视机顶盒提供内容服务。但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上一些高端智能电视是基于Android、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并且是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认可的互联网电视牌照商合作,但很多智能电视可以直接上网,其实根本无需通过机顶盒或DVD。

此外,适配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目前市面上多数智能电视都是大屏高清,甚至是超高清,这时观众把原来只适合PC和平板电脑的互联网视频搬到大屏且高清的电视机上,效果可想而知。

“消费者高价购买智能电视,无非是想能够看到更多的内容。中国智能电视的发展不是技术和市场问题,是内容,受政府监管越少,发展会越快。”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指出,智能电视的发展受政策影响是最大的,不是彩电企业能解决的。

此前曾经被爆炒的互联网电视,就因受到政策的影响,内容匮乏而发展缓慢。智能电视在逐步监管之下会否重蹈互联网电视的尴尬?对此,创维集团副总裁杨东文认为,智能电视的发展无法回避国家的监管。节目内容处于广电总局、互联网等各部门盘根交错的监管之中,何时能够打破目前各部门之间的壁垒限制,似乎仍遥遥无期,缺少方案。

智能电视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支持,犹如行尸走肉;内容监管如果不当,也将捆住三网融合和创新终端产品发展的手脚。目前智能电视厂商已经尝试走出传统电视制造和营销模式,因此电视机厂商需要“开放”。

一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所采取的牌照发证方式脱离市场的需求,导致大量优质内容被掌控在少数传统寡头手中,对于IT和互联网等新兴企业来说是致命的。“内容管理重点在于管理好内容的制作商和运营商,应该从整机的上游来进行管理。打破垄断,引入灵活的竞争机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尽管目前业界都还只是在“小心翼翼”的摸索中,但据记者了解,不仅是传统电视厂商,IT公司以及互联网企业也都瞄准了具有市场前景的电视屏幕。

8月22日,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和TCL董事长李东生坐在了一起,共同宣布双方将推出一款特殊的智能终端,取名为“Ice Screen”。

以普通人的眼光来看,一个拥有26英寸“巨屏”、没有触控功能的产品绝不会是携带方便的平板电脑或者智能手机;由于涉及到电视牌照的问题,也导致这个产品无法接入电视讯号。但偏偏是这个有些不伦不类的产品发布获得了马化腾捧场——众所周知,以他目前的地位和身价,腾讯新发布的产品中已经没有几个可以获得这种待遇。

“布局很重要。现在很多用户改变了习惯,使用各种终端上网,现在全世界的互联网公司都在担忧,都在进入这个跟电脑不一样的战场竞争中,生死攸关,怎么投入都不为过。”马化腾表示。在此之前,他“斩钉截铁”地对外界表示绝不会涉足智能手机终端,不难看出其对于代表“客厅屏”的智能电视重视程度。

在与TCL的合作中,腾讯采用的是此前与手机制造商类似的合作模式——将自身的“QQ-Service”打包植入对方的系统中,可以实现用户对影视、音乐、游戏等主流的智能应用需求。他们甚至专门针对电视开发了专用的QQ客户端。作为一个把握用户需求的行家,马化腾的这一步棋目的很明确:以内容抓住用户。

类似的事情,有做得更加彻底的企业。谷歌在两年前就展开了对于智能电视的布局,推出了“Google TV”项目,与LG电子、三星、Vizio和索尼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发Google TV电视机产品。“这是自彩色电视替代黑白电视以来,电视行业最伟大的革命。”时任谷歌CEO的埃里克·施密特显得非常有信心。

他们开发了专门适配于智能电视的Android系统。很显然,谷歌试图将Android从一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变得无处不在,而电视机无疑是他们非常看重的一环。但是,首批Google TV的销售情况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一个原因就在于遭遇了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电视网以及国家广播公司环球电视网等内容控制者的强烈抵制。

在遭遇如此重挫的情况下,谷歌时至今日仍然义无反顾地坚持,不断改进系统,拉拢制造商、渠道商以及最重要的内容所有商。而今年谷歌推出的移动“四屏”战略中,电视仍然作为其中一环,成为战略级的布局对象。

不久前刚取得PC市场份额世界第一(根据Gartner的数据)的联想,也提出了以“四屏一云”为核心的PC+战略,并于5月份正式推出了乐TV——搭载的是联想基于Android自主定制的乐OS以及相应服务。“有了‘一云’提供的内容和服务,其他‘四屏’才会有意义。”联想集团CTO贺志强曾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以生产智能手机为主的小米也开始将下一个战场定位在客厅。此前就有传闻称,小米公司将计划推出智能电视,并将6月份新一轮融资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智能电视的研发和运营当中。

小米公司CEO雷军表示,将会在同行反应过来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米智能电视推向市场。同时雷军还表示,智能电视是未来趋势,全球产业链都在为此努力。

虽然表面上看似“繁华”,但对于IT和互联网厂商来说,电视仍然是一个“水深”的领域,最直观的一点就在于迄今为止,无任何一家企业在其中能够获得哪怕只是“声誉上的胜利”。

其中的原因并非在于技术,家电渠道的特殊性可能会成为一个理由,但也并非根本原因——类似苹果这样强势的厂商从来就不用担心渠道的覆盖问题,但仍然在销售第一代Apple TV遭遇失败——真正的原因仍然在于内容源,而这一块“蛋糕”被牢牢掌控在传统有线电视网一方。

云服务的盛行给IT和互联网企业带来了转机,意味着其可以提供更丰富的多媒体与互联网应用,但在最重要的影视内容源方面却仍然缺少话语权。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电视的使用场景本身就决定了优质的消费内容才是这一屏的重中之重。

玩噱头难以为继

■ 本报记者王一粟

最近一年来,如果你到苏宁、国美等电器卖场中销售电视的区域闲逛,会发现铺天盖地的都是“3D”、“云电视”、“智能电视”等的宣传。

“加一个无线键盘鼠标,智能电视就像一个大屏的平板电脑了。”卖场的工作人员这样向消费者介绍。某品牌电视的销售人员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说,“现在智能电视的销路不错,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购买。智能电视的热度已经超过了前段时间热炒的‘互联网电视’。”

国内的“互联网电视”是指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连接至互联网,观看内置程序中的影音资源,但用户不能自行安装程序。而卖场销售口中的这些“智能电视”,是指预装了Android或其他智能操作系统,可以像平板电脑一样通过互联网看新闻、听音乐、看电影。

体验不佳

智能电视在重复着智能手机的老路。

据记者了解,国内的电视厂商基本都选择预装Android的操作系统,应用商店及应用程序也沿用了Android 手机及平板电脑的资源。虽然内置了专门针对电视屏幕尺寸的应用,但仍属于少数。有网友表示,很多应用的操作方式并不适合电视机。“现在智能电视所做的仅仅是将这些软件安装后运行而已,只能说是做做样子。”

相比之下,三星使用的是其自行研发的Bada操作系统,应用市场也是三星自身的,目前应用数量在300个左右。当然,也有部分新颖功能是智能电视特有的,比如,三星某款高端机型在电视顶端内置摄像头,可以用手势操作浏览网页,也可语音切换电视频道等。但目前这几项功能只能在少数产品中实现。

“其实应用再多也不一定经常用,买电视主要还是看电视剧或电影,现在家里将宽带提高到了6M,看高清足够用了。”消费者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在新浪微博上表示,“电视机目前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多样化,智能电视、网络电视、3D电视、云电视等噱头有很多,大都是抓住一个特点大做文章,这对于电视机发展是很好的尝试,但最终会得到融合,提供给用户最简便的应用。如果看不到这一点,一味剑走偏锋,未来很难持续。 ”

另外,目前智能电视的价格还普遍较高。例如,47英寸智能电视的价格都在七八千元以上,55英寸的国产品牌智能电视价格在万元以上,中外合资的品牌价格更是接近两万元,比同等尺寸普通LED电视的价格高了几千元。

跨界战争

生产电视再也不是家电厂商一方的事情了。

虽然目前市面上的智能电视多数都还是海信、TCL、三星等传统电视厂商生产,但在技术、内容上都与IT、互联网的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

不久前,乐视网继发布机顶盒之后又推出了“乐视超级TV”,正式进军智能电视市场。近日,有消息称小米科技也将在10月份推出其网络机顶盒。PPTV副总裁、多终端事业部总裁单晓蕾在2012互联网大会上对《计算机世界》记者表示,未来要打造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PC端以及电视等围绕消费者需求的“多屏互动”。

Gartner资深分析师Michele Reitz日前在台北表示看好智能电视的发展。“智能电视未来几年将快速成长,2013年的渗透率可达50%。”Gartner预估,2013年时平板电视出货量可达约2.25亿台,智能电视的出货量可逾1亿台,到2016年有望超过8成。

营销学中有数据显示,屏幕越大,可获得的广告市场也就越大。有业界人士认为,随着智能电视的普及,这块大屏幕或许可以成为视频网站扭亏为盈的契机。

越过一定边际之后,清晰度对于用户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

超高清适可而止

■ 本报记者于泽

2010年10月,索尼与谷歌共同推出了搭载Android操作系统的“Google TV”,掀起了平板电视智能化的浪潮。在随后的2011 CES展上,索尼、松下、三星、LG、夏普、东芝等电视制造企业无一例外地重点展示了其智能电视产品,标志着电视“智能”时代的正式到来。

随后,大量智能电视新品接连上市。2011年4月,三星和LG的新品发布会同时在上海举行, LG方面推出了从72英寸超大屏到42英寸主流屏、多达6个不同型号的智能电视阵容,三星则共发布了13款Smart TV智能电视新品。而此时作为日系企业的代表,索尼、东芝对智能电视的热情显然没有那么高,它们依旧在3D、互联网电视的道路上前行。直到今年,日系电视企业才陆续大量推出智能电视新品:夏普2月推出智能电视新品,索尼4月推出智能电视新品,松下5月推出智能电视新品。

如此多的智能电视新品,功能可谓纷繁复杂,不过像视频在线点播、应用程序下载、网络资讯查询、搜索等功能,各厂商基本都是大同小异,只是各产品之间侧重点不同。

扎堆4K

从各厂商产品推出的时间表来看,韩系电视企业明显热衷于智能电视,而日系电视企业表现则明显冷淡。索尼集团电视事业部副部长根岸史明曾表示:“很多人在看电视时仍然在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电视在智能方面不可能超过手机和平板电脑。” 而这正是日企选择重回电视本原主推画质音质的主要原因。日系电视巨头东芝、夏普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

于是自今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ITU确立了4K和8K超高清显示标准后,终端厂商开始加快超高清电视的研发脚步。而对于执著于画质的日本电子企业来说,4K更是被看做拯救其危机的一大利器。日本公司普遍接受的一个观点是,4K技术能够提高观赏体验,因此更容易被未来的消费者接受。援引夏普日本相关人士的话,“现在想看到现实感更强的图像的消费者变得更多了。”

对画质的执著也体现在随后的行动中,在4K标准推出后不久,索尼、东芝先后发布4K电视新品。8月30日,索尼公司新款84英寸超高清液晶电视KD-84X9000在上海亮相,宣告其首款4K电视诞生。紧随其后,在今年的IFA展(德国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 上,三星、LG、东芝和松下等都展出了自己的84英寸超高清4K液晶电视,掀起了4K数字电视的热潮。

需求错位

虽然4K能够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但是无论从视觉体验角度还是从性价比角度,唱衰的声音还是源源不断。援引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的话,单纯从技术性上考量,对于任何显示产品,分辨率永远是越高越好。但在实际生活中,4K液晶电视对于消费者的“真实意义”不大。目前,主流的液晶电视机产品,除了32英寸主要采用1366*768的分辨率外, 其他产品均主要采用1920*1080的分辨率,也就是全高清1080p分辨率。从实践的角度看,现在液晶电视大多数产品的分辨率水平已经达到适当观看距离下人眼的分辨力极限。在50英寸以下电视机上推行更高的分辨率产品,对于画面提升的意义不大;而70、80英寸以上的大尺寸液晶电视和显示设备,显然在家庭用户中的需求量不大。

另一位产业评论员肖华也撰文表示,任何产品的发展都会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到一定阶段后,技术提升的投入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不成比例。环境的剧变会催生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如今各大厂商在布局智能电视,抢夺硬件入口占领内容资源的时候,日企却在致力于进一步提高电视清晰度,这是典型的工程师思维和对市场趋势的无视。

链接

什么是4K?

4K超高清数字电影是指分辨率为4096×2160的数字电影,即横向有4千个像素点,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数字电影。目前国内大多数的数字电影是2K的,分辨率为2048×1080,还有部分数字电影是1.3K(1280×1024)的,而有的农村电影放映的是0.8K(1024×768)的。真正意义上的4K电影由4K摄像机拍摄,用4K放映机放映。还有的4K电影是由35mm胶片拍摄的,再转成4K的数字格式。由于胶片电影的分辨率与4K大致相当或者会略好,故转录之后也能保证电影的清晰度。 对于主流的家电设备厂商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制造接近4K 的Quad Full HD(3840×2160)设备,因为这个分辨率标准的显示比例为16:9,与消费者目前接受的观看比例比较接近。

本报记者黄柏雪王哲玮王一粟于泽

http://tech.ifeng.com/elec/dep/detail_2012_10/23/18496392_0.shtml
智能电视,智能手机,一旦智能了,就赋予新的卖点,到底真正的智能是什么,历史会告诉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5-1-10 22:15 , Processed in 0.29711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