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27|回复: 2

[【社会视角】] 洪巧俊:“自主性坠亡”是一种冷血论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4 09: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相信,“自主性坠亡”又会成为今年的最热门词,有可能成为年度国内字词首选,或许还会收进《现代汉语字典》。此词一出,百度百科就收藏并解释:是中国地方政府针对公民死亡的解释一种中国式的新的死亡方式。针对网传河南省扶沟县一老人因抗议强征在镇政府跳楼身亡,经过现场勘查和法医鉴定,该村民为“自主性坠亡”,坠楼原因系不满政府强征强拆,且补偿标准过低。后面的一句却是9月3日《京华时报》刊登这条新闻的导语。

看了“自主性坠亡”这个新词,再次感叹于中国的语言丰富多彩。但这种“多彩”,却让人多了忧虑、多了伤痛。老人真的是“自主性”到政府楼上“坠亡”吗?按照当地官员的解释,所谓“自主性坠亡”,就是老人“自觉、自愿、主动”地从高空坠落死亡。如果老人没有冤屈,何必跳到镇政府去“自主性”,在家里不是更有“自主性”吗?

我们有必要对“自主性坠亡”一词进行剖析,从“自主性坠亡”来看,“坠亡”为关键词,“自主性”只是“坠亡”修饰词。“坠亡”的意思在此并不难理解,也就是“坠落身亡”的意思。而“自主性”定义是:“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合起来理解应是:“按自己的意愿坠落身亡”。这就不难理解当地政府为何要用“自主性坠亡”一词,其意昭然若揭:那就是你自愿要死,我们有什么办法?政府补偿钱不是有过错,而是出于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

但是,如果当地政府真的是以人为本,把补偿标准提高些,老人也不至于以死来抗争。在我的家乡有这样的谚语:“宁可世上挨,不可土里埋”。我这个农民的儿子过去总认为,中国农民历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和并不优裕的物质生活中磨练得像优质钢材一样,既坚硬又富有弹性,我们的农民兄弟如今咋就愿意选择自杀?我不相信老汉会去镇政府“自主性坠亡”,他们为何要采取这样的死亡?难道仅仅是承受力差的问题?9月3日8时许,山东荣成市滕家镇一村民因到镇政府上访受阻,在镇政府大院内引爆炸药。(9月3日新华社)

眼见着一个个面朝黄土拼一生都想过好日子的硬汉子走上了如此惨烈的自杀之路,眼见着那些鲜活的生命转瞬如风中灯烛,除了悲愤于“自主性”死亡,我们还能做些什么?那些不管不顾农民死活的拆迁,那些不管不顾农民死活的拆迁决策者和阻止农民上访者,该如何面对那些死者?正如网友所说,“匹夫无罪,怀璧(地、房)其罪”所积累的怨气、戾气,正在现实而又无情地瓦解民心,撕裂群体。由此我再次想起龙永图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所说的那句话,进城农民特别是他们的第二代已经不会或不愿意回到农村去种田,这部分人留在城市中又不能得到平等待遇,他们对这个社会的心态会成为“定时炸弹”,所以城镇化宁可搞慢一些,也要解决这些问题。(8月28日中国网)但是留在农村的农民,他们同样会成为“定时炸弹”。龙永图先生说此话之后没过几天,山东荣成市滕家镇的村民就在镇政府大院内爆炸死亡。当前,如何消弭农民对于城镇化的恐惧,如何切实回应他们的利益诉求,既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也考验着公共部门的施政智慧和宗旨意识。

“自主性坠亡”的说法,虽然体现了当地政府官员的语言水平,少了血腥味,多了文采飞扬,衙门里也远离了“他杀”,但真相不是说掩盖就能掩盖的。“自主性坠亡”,其实是不负责任的冷血论调,其行为荒唐,严重损害着政府的形象。中国的语言的确丰富多彩,比如非法限制你的人身自由,人家却说这是“学习”,把你丢进精神病院是“再教育”,限制在景区叫“旅游”。这些都是一些地方官员对付上访人员的做法。在一些政府官员看来,这样限制人身自由的“学习”、“再教育”和“旅游”,都是不违法的。如今老人因拆迁补偿问题,用死来抗争,却说是“自主性坠亡”。“自主性坠亡”虽然在镇政府发生,但他们认为没有什么责任,不用忏悔,不用反思,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自主性”。可以说,“自主性坠亡”的“丰富多彩”,却让人多彩不起来,要说多彩,那也是哭笑不得,心酸与愤慨。这种“自主性坠亡”用词,不仅仅是冷血与荒唐,更是无耻与没人性。
http://news.ifeng.com/opinion/so ... 04/17327751_0.shtml
自主性坠亡,文字结构类似休假式疗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跳楼自杀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4 1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一般情况抗议强拆的时候都是假自杀,这回出事了,只好没话找话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0 06:12 , Processed in 0.1676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