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506|回复: 1

[【文史类】] 时间之手摧枯拉朽,等待已是徒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4 21: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哈金小说《等待》有感
    如果不是生病在床上躺着百无聊赖,我或许会一再与这部还不错的小说失之交臂。小说电子版下载下来很久了,却一直没心情点开来读。
小说的开头与陈忠实的《白鹿原》给人以异曲同工之感,《白鹿原》一开头就说猛男白嘉轩自豪的是一生有过七房女人,前六个女人都以死掉告终,由此引出下文。而《等待》却以衰男孔大夫每年都去法院与妻子离婚,一离离了十七年肇始,同样是起步不凡,引人入胜。
  等待是全书的主题,孔大夫为了与城里的情人结婚而谋求与乡下的小脚老婆离婚,但老婆总是不肯同意离婚,他只好等待十七年这个时间上的槛,等待那条不知道谁留下来的、“二十二条军规”式的规定生效:军婚中的男方若对妻子感到不满,婚满十七年即可不顾对方意愿而离弃之。

   故事的时间好像是停滞的,虽然文革站队武斗的背景被改革发家致富的背景取代,而男女主角也由年轻迈入中年,面临身体衰弱的威胁,但人物与社会的变迁之间好像没有更密切的联系,时代的变化只是提供了一种氛围,作为他们宿命的背景。看起来是故事的主题决定了人物的属性:作为等待的人,他们渐渐变得像宗教徒一般耐心,耐心等待着被延迟的幸福到来,似乎相信在生命之后还有生命,可以补偿那些在等待中虚度的岁月。

   十七年终于过去了。在十七年的等待里,孔大夫的父亲死了,母亲死了,女儿长大了,乡下老婆也老了。在十七年的等待里,孔大夫的情人从风姿綽约的女子变成了性情乖戾的老姑娘,而孔大夫也从年富力强的小伙变成了中年阳痿男。时间改变了每个人,也改变了每件事的意义,当期盼多年的婚姻终于梦想照进现实,照见的却是一片黯淡。

   我以为小说会以结婚告终,若如此它还能保有某种浪漫的底色。然而作者继续写出了婚后的琐碎,写出了孔大夫内心的后悔:其实能耐心等待那么多年并不能证明什么爱情的坚贞,却只能证明两个人都不够相爱,只不过是凑合找了对方罢了。婚后妻子很快被查出有绝症,孔大夫多年的等待变得亳无意义,他又感到了原来的家庭原来的女人种种好。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等妻子死去,回归旧家庭。而这一次,等待却没有了确定的期限。

   故事是以孔大夫为中心展开的,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想,像孔大夫这样活着实在太憋屈了;故事里另一个重要人物是强奸了孔大夫情人的军人,他的作为不顾道德原则只循内心的欲望本能,那是个狼一样的男人,他后来在改革年代混得风生水起。作者对此的态度显得比较暧昧,他既不认同于孔大夫的软弱,又反感于强奸犯的强悍。生活里的许多人有着类似于孔大夫的活法,他们没有勇气冒犯社会的成规,也缺乏波澜壮阔的感情,只是茫茫然地等待着,被身外的各种力量牵扯着,难以活出人生的精彩。

   其实,能够等待也是一种奢侈。孔大夫能耗得起时间是因为前妻为他负担了等待的大半成本:为父母送终,生儿育女,尽生而为人就不得不尽的种种义务。而孔大夫的后妻能耗得起青春也因为她是个孤儿并无需要奉养的双亲在上。换句话说,故事里最惨的其实并不是这两个等待了十几年才得以成婚的男女,而是那个被等待“被离婚”的乡下女人。吊诡的是,她近于守寡的一生居然有了一个不错的结局:等来了儿女成行,等来了丈夫回心转意,婚姻柳暗花明。

只是,在时间面前又有谁能说得上是赢家呢?生命是场旷日持久的消耗,区别只不过在于:有些人更敏感,有些人更耐受,有些人耗得起,有些人耗不起,如此而己。

哈金:《等待》,金亮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0: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逝的不仅是时间,而是那无法追回的青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19:53 , Processed in 0.1656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