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05|回复: 0

[摄影随感♡] 摄影  地理桃花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9 16: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描绘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其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诗文碑刻之丰,历史传说之奇,举世闻名,具有很高的游览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桃花源位于湖南省桃源县境内,背倚雪峰山脉,面临八百里洞庭湖,要居武陵源、岳阳楼、南岳衡山等风景名胜区之中枢。桃花源在历史上就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之一,有第三十五洞天、第四十六福地的美益。千百年来,桃花源咸集文人墨客,忙煞古今游人,陶渊明、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杜牧、刘禹锡、韩愈、陆游、苏轼等都留下许多珍贵的墨迹。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桃花源、关心桃花源。1995年3月24日,江泽民主席视察桃花源

并题字。1990年以来,桃花源开始了规模宏大的修复开发高潮。修复开发后的桃花源,有神话故乡桃仙岭、道教圣地桃源山、洞天福地桃花山、世外桃源秦人村四大景区近百个景点。每年一届的桃花源游园会,是湖南省“三节两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16: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桃花源记        



                    陶渊明(南北朝)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

         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

         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

         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

         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

         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

         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

         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与桃花源
  提起“桃花源”,人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他,写下那篇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成了“把古今游人忙煞”的游览胜地。这篇《桃花源记》,倾注了诗人毕生的辛酸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的成篇,与诗人的品德、气质、经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公元365年,陶渊明出生在浔阳郡柴桑县的一个乡村。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陶渊明从小就朝夕和美丽的山水田园景色接触,渐渐养成了淳朴坦率的性格。少年时代,家境已经衰落,致使他“少而贫苦”,常常没有吃的喝的,冬天还穿葛布的单衣。但是,他的精神生活是相当丰富的,“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这些儒家、道家的经典,史学、文学等类的名著,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和丰富的想象。儒家的经典,教导他有所进取;道家的哲学,又教导他有所不为。这些互相矛盾的哲理,使他在进入社会以前,已经对人生有了种种设想,决心“大济苍生”。“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赛翮思远翥”。果真,在他29岁的时候,要远走高飞了!
  飞呀,飞到哪儿去呢?公元393年,29岁的陶渊明竟飞到了“州祭酒”的官爵上,他第一次出来作官了!但是,在那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的时代,作一个小小的“州祭酒”是很不得志的。性情刚直坦率的他,受不了做小官的那种拘束和折磨,更看不惯官场中那种谄上骄下,胡作非为的腐朽的作风,不久,他就辞官了。公元400年,陶渊明在家闲了六、七年之后,又到桓玄手下去作事。他原以为桓玄和其父桓温一样具有恢复中原,统一中国的雄心,投奔桓玄可以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壮志。然而,他失望了!桓玄实际上只是一个私欲熏心的人物!悔恨加上烦恼,陶渊明决计辞官归田了。公元401年冬恰逢母丧,陶渊明趁此辞去官职回到了家乡。转眼又过了三年,陶渊明已40岁了,但壮心不已,“四十无闻,斯不足。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之遥,孰敢不至”!他仍不远千里寻找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当时有个刘裕因镇压孙恩起事,,四、五年中,从一个无名小辈一跃成为督八州军事的大将,而且经过他一番“以身范物,先以威禁”的整顿,扭转了东晋王朝政府长期以来存在的“百司废驰”、积重难返的腐败局面。陶渊明很崇拜他,投到他门下作了一位参军。但是作了刘裕的参军不久,陶渊明又后悔!经过两次出仕,他看刘裕不过是个无耻之徒。刘裕当时只不过是掌握了东晋王朝部分的军事、政治权力,羽毛还未丰满,就拚命翦作异已,一年之内,就杀害了讨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杀害了无罪的王愉父子。于是,他离开了刘裕又作了刘敬宣的参军。不久之后,刘敬宣完成了江州刺史的使命,于公元405年上表辞职,陶渊明也随之去职了。陶渊明本该隐居田园了,是啊,那叮当流淌的溪流在呼唤他,新枝在向他招手,乡邻在向他微笑!“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的生活不是千百倍地胜过无聊的仕宦生涯么?但是,同年秋天,陶渊明又作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岁终,会郡遣督垂至,吏请曰:“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各乡里小儿!”便辞职而去,高歌《归去来辞》结束这这13年曲折复杂、充满矛盾、相当痕苦的仕宦生活!13年来,他时而出仕,时而隐归,然而全都彻底失望了!这13年来,对他来说,是一场迷梦。好在迷途知返,“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等待他的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隐居生活。田园风光,是如此美丽宜人,欢乐的鸟叫,和煦的春风,都给他的感情镀上一层愉悦的色彩,复苏了那一颗变得麻木了的心。他早起去田中锄草,晚上带月茶锄头归来;那田畴里禾苗的青气,珠贺玉润的夕露,使他感到如此的亲切。陶渊明归隐以后,一方面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一方面与情趣相投的读书人来往,时而是“奇文共欣赏,疑羲相与析”,时而又是“登高赋新诗”。他感到欢快、兴奋,许多歌颂田园生活的诗文,也不断地流注笔端。然而,现实生活毕竟是冷酷无情的,田园风光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美好,经过战乱的浔阳农村也并不如他所描绘的那样和平与安宁。他躬耕自资历,虽然一直坚持不懈,但生活每况愈下,甚至连最低限度的温饱生活也无法维持!还能继续“乐天安命”么?不能,“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应,何事空会言”!他是信奉天道的,可是总结自己五十余年的生活,对天道发生了根本的怀疑。就在这时候,已经进入暮年,思想正在剧烈变化的陶渊明,想起了一连串的事情:
  ——曾祖父陶侃不是曾为了一个小官而四处奔走么?曾祖父的母亲为了曾祖父能捞得一个小小的官职,竟不惜把自己的头发剪来卖了,去买米和酒菜,把屋柱拆了当柴烧,把床席剁碎当马草去喂客人的马,这样倾家荡产地招待客人,客人实在是过意不去,才尽力推荐曾祖父作了个小官。后来,曾祖父凭着自己的本事虽然官贵显达了,做了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剌史,封为长沙郡公。但是,当时一些贵族仍在背后骂他“溪狗”、“小人”,致使他最后不得不“功遂辞归”。祖父和父亲呢,也因为正直、孤傲,终生不得志。
  ——啊,这不是火么?是火,这是一场灾难的大火,它来得是如此的迅速,威势是如此的凌厉,完全出于意料之外。自己惊叫着、哭喊着、无济于事。火焰伸出它那长长的通红的舌头,向自己的那八九间草屋卷掠过去!毁灭了,穷巷深的住宅;毁灭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在这间陋的草庐里,,度过了多少凄苦雨的夜晚,也作过多少离奇古怪的美梦; 就在这间陋的草庐里,与不少朋友文人汇聚,吟咏了多少诗篇啊!可是现在全都完了,能够给躯体遮风避日的寄托没有了,能够给精神愉悦自慰的寄托也没有了。一家人,只得寄居在船上,颠簸在风浪里。这叶飘摇的苦舟,必时才能把自己渡出苦海?唉,晚年的隐居生活是多么艰难困苦啊......
  往事,画面似一幅幅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痛楚之余,引起他一次一次的深思,他望着阿舒、阿宣、阿雍、阿端、阿通这五个孩子,总希望灾难不要再演绎下一代。也就在这时,一个远古的东户时代社会的影子从他脑子里不断地浮现出来,一次比一次清晰。从东户,又想到了羲农、羲皇、重、华、黄虞、轩唐,向往着那个有衣有食
  无忧无虑的生活。远古朝代尚能如此,近时为何不能?他的思绪最后久久地停留在与他时代接近的两个人身上,两张面影交替地出现在眼前,一个在说:“无君而庶物定,无臣而万事理”、“君会而虐兴,臣没而贼生”——这是魏末的阮籍;另一个又在说:“曩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泛然不系,恢尔自得......”——这是西晋的鲍敬言。是的应该有象阮籍和鲍敬言所说的一种社会:人人劳动,自耕自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也没有战乱。然而,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要想脱难黑暗的现实社会,看来只有脱离尘世,聚众据险逃难。这种方式在当时和这以前的朝代里也相当普遍了。家乡发生的这类事件,陶渊明是目睹过的;前些朝代发生过的这类事件,陶渊明也从书上看到了。“(江州)自桓玄以来,驱蹙残败,主乃男不被养,女无匹对。逃亡去就,不避幽深......”家乡人民的逃难,在他思想上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他在《拟古》诗中了对田畴这位三国时代的隐士表示了深切的怀念;给他印象最深的,要算是商山四皓了。这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四人,就是逃避秦始皇的暴政而入商山隐居的。他还希望羊松龄经过商山的时候,代他向商山四皓的英灵表示问候哩!
  人民的逃亡,田园生活的乐趣和自己苦痛的经历,特别是晚年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的遭遇,相互紧密地掺和在一起,一个美好的社会的胎胚,就在他胸中孕育了。这就是诗人所幻想的乌托邦——桃花源。
  也许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吧,他的朋友高吾到柴桑去看他,无意之中向陶渊明谈起了武陵的一个风光迷人、景色秀丽的处所,引起了陶渊明极大的兴趣。啊,武陵,这地方对他来说是太熟悉了!曾祖父陶侃不就是湖南武陵的溪族人?正因如此,曾祖父陶侃才被官僚骂为“溪狗”的啊!他兴奋了,他激动了,凝情如冼,构思默想于是挥笔写下了《桃花源记(并诗)》。他从写现实生活的田园诗发展到写反抗现实制度的田园理想国,这中间经历了一段多么艰苦的生活历程和尖锐复杂的思想斗争呵!
  诗人的佳作倾注了自己全部的感情和心血。《记》是一篇以渔人的经历为线索,有着新奇曲折故事情节的散文;《诗》则从桃花源的历史入笔,着重记述桃花源的社会制度。“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北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和“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不就是前面提到的当时社会现实的写照么?文和诗中所描绘的“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和“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等,不是和他先前写的诸多田园诗非常相似么?是的!《桃花源记》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思想倾向,正是作者半生来所向往和追求的。桃花源诗文的成篇谈何容易呵!
  当然,在那种社会制度下,桃花源不过是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幻想。只有在今天,桃花源式的社会才有可能成为现实。有趣的是,自隋唐起,人们就在陶渊明记述中的武陵,那高吾所讲述的风景宜人的地方,逐渐营造古洞田亩,建筑了亭台楼阁,定名为“桃花源”,发展成为著名的风景区,供人们休憩游览。
  感谢那位不知名的画家,在渊明祠为陶老先生留下了画像,使陶渊明在了桃花源里真正的隐士。也许,这正是陶渊明生前的意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9 17: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中有画的《桃源行》
  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意思,犹五谷也。文,则炊而为饭;诗,则让而为文形式的改变,而必须进行再创造,根据散文而改写的诗歌,应该比散文更雅,好的诗应像醇酒一样香冽冽地醉人。王维的《桃源行》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因而具有独特艺术价值,得以与散文《桃花源记》并世流传。
  王维,唐诗人、画家。宇摩诘,原籍祁(今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到给事中。安禄山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
  亦隐的优游生活,前期写过一些以边为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重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艺术上极见功力,体物精细,状写传神,具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精绘画、善写泼墨山水及松石,笔力雄壮,可与吴道子齐名。他的《桃源行》就是通过一幅幅画面,形象地体现出了《桃花源记》的意景——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
山品潜行始隈奥,山开旷望旋平陆。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人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琥陵源,还从屋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竟引还空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人。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上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深山,于溪几曲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这是王维19岁时写的一首七言乐诗。王维并没到桃花源,诗的成篇,全是根据《桃花源记》进行再创造,当然,还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发挥了自己擅长绘画的优点。
  诗的头四句就把读者带进了一幅明丽的画卷,一个“逐”字,写活了在春水中悠悠荡去的渔舟,水的两旁,是夹岸桃花。渔舟是朝远处山中划去的,那远远的山上,一片片青绿,郁郁苍苍,荡漾着春的气息。读了这四句,使人很自然地想起:“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的这段文字,在诗人笔下竟变成了这样一幅画面。
  “山口”“山开”句,是写渔人入洞时的情景,渔人进入了桃源洞,另一种天地就在人们眼前展现开来:远处高大的树木攒聚在蓝天白云里,近处是散布在千家万户中的花和竹。接着静止的画面出现了一组人物:洞中人的洞外来客。他们的神采、衣着、又通过各自的眼光中看出。洞中人发现了来自洞外的渔人,十分惊奇,方知有汉;渔人见洞中人未改秦时装束。这四句,有静有动,不又是一幅生动的画面么?从这幅画面,我们似乎听到发自洞中人和渔人嘴里的那一声声叹息和他们脸上那一副副惊讶的表情。这四句,是整个桃源洞中景象的一幅大一画面,接着,诗人再以此为背景,分镜头去描绘那一幅幅小画面。“月明松下房栊静”,一幅明月古松幽居图,多静,多美;“日出云中鸡犬喧”,多么诱人,多么富有生气,太阳从云中升起,村子里鸡鸣狗吠,异常热闹而富有生气的早晨。“惊离俗客争来集,竟引还家问都邑”,简直就象身临其境,不知是梦幻,还是现实,“惊”、“争”、“集”、“竟”、“问”,写出了人们各种心理,各种神态,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就像看到他们纷纷向渔人身边跑来,你拉我扯地把渔人引到自己家时,向渔人打听外界的情景。“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桃源洞中人,生活是多么安逸、自在:黎明时把街巷里的落花扫开,傍晚时渔人樵客都驾着船回来。从“遥看”句至“薄暮”句,大镜头里小镜头,把桃源洞中的各种画面描绘得淋漓尽致。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是回过头来写桃花源一来历,“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秘外人间隔”。而“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灵山”。又给桃花源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色彩,可望而不可及。谁知道这里还有一个世外桃源呢?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改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这四句写渔民人离开桃花源,思念桃花源的情景。渔民人并不怀疑灵境地难得寻到,今天他虽然寻得了灵境,却又思念自己的家乡,真是尘心未尽!虽然离开了了桃花源,但对桃花源仍旧魂梦绕地思念啊!“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恬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要,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写出渔人再入桃花源的情景。自认为原来走过的地方不会迷路,哪知如今峰壑都已改变。当时只记得顺着这条溪水,,几度弯曲,就可以到达山的深处,那云缠雾绕的树木所掩映的桃源洞,可是如今遍是桃花水,到啊里去寻找这处仙景?仙境自然是寻不到了,但留给人的却是无穷无尽的回味。
  王维的《桃源行》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各有所长。《桃花源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头有尾,生动曲折;《桃源行》则省略多许多不必要的交代,偏重描写一幅幅画面,通过画面的延伸把人们引入胜境。《桃花源记》和《桃源行》,不愧为桃花源里的两朵奇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8 08:22 , Processed in 0.127292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