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31|回复: 1

[【诗歌】] 文人,友情,太阳   作者/路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7 15: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人,友情,太阳……

   提到文人和文人之间经常的情形,人们常用一个成语来表示。我不知道这成语形成于何朝何代,但从书上看,朝朝代代都非常盛行,非常流行。喜欢考据和饱读圣贤之士,其文章著作中大都颇有论述,论述也很精彩,富于启发性。昨晚关罢电脑,今天醒来已近中午,冬日的太阳极为罕见地穿窗而来,照在身上令人精神爽爽。打开电脑看看网上文章,脑海里便跳出几个字——文人,友情,太阳……

   收藏的两篇文论,论的是古典诗词。历史上有关诗词及其作者的评述,提纲挈领罗列其中,令人信服。另几篇专论散文随笔的篇章,早已诵读于心。虽然尚未完全领会,但邯郸学步依样画葫芦,自以为颇有捡样,上路之感。尤以朋友,文人们对一网友作品的不同之论,你来我往,畅所欲言。热烈激昂直抒胸臆的情景,如沐朝晖。“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再看看名为今月的网友这两句用作网络招牌的古人诗句,顿觉古人确有先见之明。而今月独自拿来挂在此处,倒是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古人先见之明,不外乎见不到今时之月而比兴之,叹息之。古人不论多么高明,哪能见到今日网络之月呢?何况今日之网络,无输宇宙无限之广。便是自远古代代流传至今,神奇如九颗太阳的神话,也是传之不尽,流之不完的。一箭九日,到底神话而已。当此网络茫茫,何争一箭之功,谁能一言以蔽之!一念及此,又觉得古往今来一切圣贤先知名流英豪,所言所见实在很有局限性。今月之心,别有炎凉。文人之间,理应猛省。

   反省之道,自古便首重“以人为镜”之说。这一点,以我的理解,相比于网络同样是原理渊源,模样依稀。一台电脑,一方银屏,大有“为镜”的模样;临屏以对,虽然彼此不能相见,但弹键往来,同样胜于“手谈”之妙。而且腾挪婉转大飞小飞放手施为,何计于金角银边草肚皮,遑论他高低贵贱真男女呢。网络奇妙无穷,其之奇之妙处,窃以为应当小处着眼,还是以人情友情为重。个中奥妙,但如棋界之中国流,宇宙流,一言以蔽之,妙在胜负之后彼此“一豆灯火温暖的情怀中”。这一豆之小虽然非关文人之论,料想灯火之明,该是恍如明镜;温暖的情怀,纵然不是文人,于人应当阳光般来感动。

   文人之论有长有短,高矮不一,本不足怪。锋芒所及,机关所藏,多是水平能力见识所在,或是个性使然。完全可以理解,完全能够本着人情友情一豆之情大而化之,小而了之。其大,可以大如远古的神话传说,源远流长;其小,可以小至须弥之末毫米纳米之微,可有可无。唯有心存芥蒂最是伤人害己,是“古人不见今时月”的局限性。这方面的例子众所周知,我就不在古人没有见过的网络之中,一一举证了。

   弹键及此,窗外冬日的阳光倍觉温暖宜人,照在屏幕之上熠熠生辉。莞尔抬头,今月之招牌诗句尚在,朦胧间却令人眼花缭乱。不由得自己问问自己:今月古月自身均非发光之物,何以入诗入句令人念念不忘呢?猛然忽发奇想,大约是阳光暗中作怪,代代以来“于人所不知之地,一时私胜!”


转自十月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7 15: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文人相重莫相轻

   编者按:转贴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大家了解兄弟网站的一些好的作法,有所借鉴才有所提高。同时阐明一个观点,文人相重才能出成果,才能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多看别人的长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进步。团结是铁,是钢,团结才能出战斗力。对一个网站来说,创造一个团结和谐,文人相重的氛围,比什么都重要。




燕山飘雪  2004-12-8

   ――――楚楚天涯文学作品讨论活动小结  

   文人相轻,是中国文化界的悲哀,而且自古而然。为此,中国文人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先不说春秋战国时期,孙膑与庞绢,秦国的李斯与韩非;宋代的王安石与苏轼、司马光。就是今天的文坛,也不乏其例。余秋雨为何搁笔?在一片讨伐和追杀声中,余秋雨又能怎么样呢?

   东篱下别开生面,一反文人相轻的恶习,以文人相重的正确态势,对会员的作品展开集中的讨论。在对雪峰作品讨论的基础上,又成功地开展了对楚楚天涯作品的集中讨论。这两次都体现了文人相重的精神,而且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既充分地肯定作者创作上的成就,又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足和缺点。批评者小心翼翼,惟恐评得不当,伤及作者及作品,其言也淳淳,其意也切切;被批评者也虚怀若谷,认真吸取,惟恐不够严厉,希望听到更多的批评的话,这样会更有利于今后的创作。这种文人相重的风气,是值得提倡的。至于个别人就是不喜欢她的文风和作品,那仅仅是个人意见,不妨碍大局。即使这样,东篱下也抱着宽宏大度的态度,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只要是真心实意地帮助作者提高水平,直言不讳,既是说错了话,也可以原谅,甚至于可以更正。这些都体现了一种好的文风,也是君子之风。试想,一个文学网站,如果都文人相轻,谁也瞧不起谁,都觉得自己是老子天第一,整天忙着灌水,打笔墨官司,搞得乌烟瘴气,谁还能专心致志地创作?谁还敢来这里发展?

   最近看到近代吴文定的一首诗,他是在读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后写的:“苏州刺史十编成,句近人情得俗名。垂老读来尤有味,文人从此莫相轻。”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白居易的诗虽然浅显易懂,好像不费力气,脱口而出,其实不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越到老年越觉得白居易的诗有味道,规劝天下的文人,从此以后不要再互相轻视。楚楚的作品虽然达不到白居易的水平,但她在继承唐诗宋词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有所突破,是大家公认的。看楚楚的作品,竟然分辨不出古今差别来,正象有的读者所言,即使混到宋词里也毫不逊色!这就是了不起的。殊不知我们好多人学唐宋,只学到皮毛,没有得其神韵。正象幼生总编辑所说的,模仿唐宋尚不成功,怎么再奢谈发展呢?只有在学好前人的基础上,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发展。所以,文人相重,就是要尊重作者的人格,充分肯定作者在创作上的辛勤劳动,以及取得的哪怕是一丁点成绩,同时对其作品有的放矢地开展批评。这样不仅使作者了解知道自己的创作得失,而且对其他同仁也有启发。如果说我们这次讨论活动有收获的话,文人相重是第一个重大收获。

   第二个收获是“英雄所见略同”。一个作品,个人说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能算好!知心朋友说好,也不能算好,因为那里面有私人感情在。读者都说好,那只能说明获得了一定的读者,有了一定的共识。如果批评家也异口同声地说好,那就是真正地好,就有了定论和名气。何以这样说呢?就象一件古董,是哪个朝代生产的,质地怎么样,价值几何?一般观众可能隔皮猜瓜,估价相差悬殊,只有古董鉴赏家才能准确无误说出它的年代、质地、价值。因为鉴赏家最有发言权。我们的批评家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鉴赏家,他们看的作品多,见多识广,理论功底深厚,又有多年的创作实践经验,且都是教授和副教授,有的还在某大学教课或带研究生。如果有人不服气,那么你来试试?一张口就说外行话,让人笑掉大牙,不但作者不服,读者也不会信服。对于楚楚的作品,事先并没有谁相互通气,也不知道谁在写哪个方面的评论文章。却异口同声地说出了大致相同的看法,都认为她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这样一个高度。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楚楚的诗词是大家都极力推崇的,它不仅数量多得惊人,而且质量也是公认的。其特色是:典雅端庄、清丽疏朗、婉约细腻、也不乏激情豪放。她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又极其勤奋,古典文学的修养比中文系毕业生并不差,尽管她是学法律专业又攻读日语教育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理由相信,她会在诗词创作方面,有所突破,有所成就,在学古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在“大众化”方面,如能吸取教训,会赢得更多的读者。数量当然重要,没有一定的数量,何谈质量?但“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李清照一生活了七十多岁,统共也就写了87首诗词,还有13个断句。但是李清照的词差不多每一首都是精品。所以,她被称为有宋以来“第一词人”。这一称谓至今在趵突泉公园李清照纪念馆里题着,每个来参观的人,看了那么些好作品,无不认为她当之无愧!大家都认为楚楚的诗词用典过多,有的生涩枯燥,好用偏僻字词,有点曲高和寡。这也是共同的看法。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希望楚楚引以为戒,克服这一缺点,走“大众化”的路子,创作出更多更通俗的作品,为中国文学百花园添砖加瓦,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也相信会有更多的读者,更加喜欢读楚楚的诗词。

   人生苦短,人的才智也是有限度的。任何一个作家,不可能在所有文学领域都做得很好。比如,鲁迅杂文、小说写得好,但诗词就写得少;曹禺戏剧写得好,但小说就没有巴金写得多;臧克家是诗坛泰斗,但小说写得极少。这就是“术业有专攻”,爱好兴趣有差别。同时也说明,搞创作的人要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楚楚的优势在古典诗词,散文、小说虽然写得也不错,但没有诗词那么顺手和成功。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批评者多评其诗词作品,几乎没人去评散文和小说。这种似乎偶然的现象,也可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诗词吸引力大,散文、小说相比之下,不太引人注意。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不是那么很成功,叙述一个故事,如果人物形象立不起来,故事再完美也不能吸引人。其次在对话描写和细节描写方面,都还欠缺功夫。一篇小说,是由许多精心选择的细节组成的,细节不感人,整篇小说就要大打折扣。散文的问题是,楚楚的散文多属散文诗,是诗词的变种。对当今散文的发展和流派知道的不多,师承也少。比如余秋雨创造的大文化散文,周国平的哲理散文,台湾诗人余光中和大陆诗人舒婷的诗意散文。他们都在当代散文史上独树一帜,占有一席之地。我最近看了北大孔庆东的幽默散文,很受启发。学者写散文也可以这样写,看后忍不住想笑,而笑过之后是深沉的思考。所以说楚楚的散文还要下很大功夫,按说文史知识深厚的人由写诗词而写散文,其转变是不会困难的。余秋雨大文化散文写得好,就是得益于深厚的文史知识及戏剧知识。

   这次评论已经结束了。集中一段时间对某一作者及其作品进行“会诊”,是我们东篱下的创举。由于刚刚进行了两个作者的讨论,经验不多,顾此失彼,挂一漏万,难尽人意的地方肯定不少。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在下一步的讨论中加以改进。春节之前,大家集中精力搞创作,毕竟还是创作重要,春节过后再适时开展讨论活动。文人相重莫相轻,重的是什么?不还是优秀作品吗?“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靠作品说话,靠作品赢人,是文人的看家本领。

转自齐鲁社区,燕山飘雪整理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iyangltw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3-21 18: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1 2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雨JJ用心良苦呀!
文人相重才能出成果,才能有良好的创作环境。多看别人的长处,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进步。

完全同意JJ的观点,文学版太需要这样的风气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15:42 , Processed in 0.2513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