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71|回复: 5

[【文史类】] 《元和郡县志》常见错误杂辑—读书交流赛分季赛之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1 09: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换个人相对关注的版儿开帖
一、徐州、宿州、泗州为旧志与元和新写混杂
元和郡县志》的徐州、宿州、泗州为旧志和元和新写混杂:

当改未改,可确定为旧志文

宿州:“元和四年(809)……有诏割苻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苻离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隋开皇三年(583)罢郡,以县属徐州”。蕲县:“北至州二百三十二里……大业二年(606)属徐州,八年(612)属谯州,后复隶徐州”。
宿州立于809年。苻离县:宿州治符离,宜注“郭下”,所谓“北至州一百五十里”只能沿旧志而抄。蕲县:“北至州二百三十二里”,《太平寰宇记》云“州南三十六里”,超过百里则肯定非蕲县到宿州之距,蕲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和“北至州二百三十二里”基本符合二县去徐州方里,则隶宿州后,当改而未改。
《旧唐·志》:“符离:……隋治朝解城[1]。贞观元年(627),移治竹邑城[2]。元和四年(809)正月,置宿州”,“蕲县……贞观十七年(643),废谯州,属徐州。旧治谷城,显庆元年(656),移于今所[3]。元和四年(809),割属宿州也。”《新唐·志》:“符离:……武德四年(621)置。贞观元年(627)省徐州之诸阳[4]入焉。”“蕲县……显庆元年(656)省谷阳[5]入焉。”
分析苻离县583808属徐州,蕲县643808属徐州,二县同属徐州为643808643后蕲县的治所曾从谷城北移到今所,《元和郡县志》的232-150=82,较《太平寰宇记》的36里为大,说明所抄旧志记载的是643655政区。

可确定为元和新写

虹县:“西至州二百里。……武德四年(621)于今县南百里故虹城重置虹县,属仁州,贞观八年(634)属泗州,十三年(639)移今县理”。
分析:虹县属泗州为634808年,西至州不可能为至泗州,只能是809年置宿州后新写的。
《旧唐·志》:“武德四年(621),属仁州。其年,分置虹县于古虹城,属仁州。六年(623),废夏丘县。贞观八年(634),废仁州,以虹县属泗州,移治夏丘故城。元和四年(809),割属宿州。”《新唐·志》:“武德四年(621)以夏丘、谷阳置仁州,又析夏丘置虹及龙亢二县。六年(623)省夏丘。贞观八年(634)州废,省龙亢,以虹隶泗州、谷阳隶北谯州。”









[1] 安徽宿州市符离集东北七十里。
[2] 安徽宿州市北符离集。
[3] 安徽宿州市南蕲县集。
[4] 安徽宿州市西北。
[5] 安徽灵壁县西北。一说安徽固镇县西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1 11: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五月版主,这书在下看不懂啊,很是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1 12: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zhaoshua于2011-10-21 11:10发表的 :
支持五月版主,这书在下看不懂啊,很是惭愧
其实每个人读需要的书更好

地理志、地方志一类的书对非资料需要的人来说,可以看一下自己关心的地区的历史和哪些人文与古迹;对于有资料需要的人,则肯定目的不同,因为时、空是认识每一个时代的基础,人类社会的进程毕竟是一个时、空接着一个时、空。

书中资料的准确性,是用一本书的基础,全理清了,估计没人能够,了解一下书中常见哪些错误,这样在采用一些资料时,验证一下是否存在误记,减少些以讹传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3: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徐城县似为抄旧说,并且导致沿误不止
1、晋太康三年复置徐县,属临淮郡,梁于此置髙平郡及髙平县,隋开皇十八年改为徐城县,属泗州,理大徐城,大业四年移于今理。
杂抄
《魏书·地形志》高平郡县置于武定七年,“梁”宜作“后魏”。

2、徐君墓,在县北三十二里,季札挂剑处。
分析
“二”字疑衍。《路史·国名纪》引《括地志》云:“徐城县北三十里有故徐城,号大徐城,中有偃王庙、徐君墓。”所言大徐城方里与此同,则徐君墓亦应为“三十里”。

3、《元和志(813)·泗州·徐城县》之“东至州五十里”。“永泰湖,县南二里,周回三百六十三里。”
矛盾难解
永泰湖推算临淮与徐城距112里与泗州治与徐城距50里。《元和志(813)·泗州》:“开元二十三年(735)自宿迁县移于今理。”《旧唐书·地理志·泗州·临淮县》:“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移治郭下。”《舆地广记·淮南东路·泗州》:“开元二十五年(737)州自宿预徙来治此。”《太平寰宇记(984)·河南道》:“泗州临淮郡,今理临淮县。”临淮704年置,735984年均为州治。《元和志(813)·泗州·徐城县》之“东至州五十里”为《太平寰宇记(984)·河南道·泗州·临淮县》沿用为废徐城县“在州西五十里”;《元和志(813)》和《太平寰宇记(984)》所记永泰湖则不一致,《元和志(813)·泗州·徐城县》:“永泰湖,县南二里,周回三百六十三里。”《太平寰宇记(984)·河南道·泗州·临淮县》“永泰湖,在县北五十里。”这二志的徐城县和州治相同,永泰湖显示徐城至少在临淮北百一十二里(52为湖北至徐城2里、湖南至临淮50里;60里为湖周363里,直径60里),而与徐城在州西五十里矛盾。《太平寰宇记》和《元和郡县志》的同与异均缺乏支撑,仍需找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6 22: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版主所论甚为有见。燕说早年也讨论过有关问题,并有类似看法。这里先拷贝有关“永泰湖”一段,以与五月兄唱和:

另外,《元和志》泗州徐城县“永泰湖”条云:“县南二里。周回三百六十三里。其中多鱼,尤出朱衣鲋。”《寰宇记》卷16,泗州临淮县下也有“永泰湖”条,却称:“在县北五十里。隋大业三年开通济渠,塞断沥水,自尔成湖。因乡名。出背鲫鱼,时人呼为朱衣鲋。”此二志所言,显为一事。宋初临淮县治仍唐之旧 。永泰湖如依《元和志》云在徐城县南,相对于《寰宇记》中的临淮县而言,就应该在西而不是在北;如依《寰宇记》云在临淮县北,相对于《元和志》中的徐城县而言,就应该在东而不是在南。二者很难相一。在泗洪一带,由于地势的关系,古今河流走向大抵自北而南或自西而东 。通济渠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开凿时阻遏成湖的应是位于渠北(东)的河段,所成之湖也应在渠北(东),而不是在南(西)。从这个角度分析,《寰宇记》所云比较可信;《元和志》之说似非当时实况,而是直接抄自徐城县治于开元二十五“移就临淮县”之前的地志[1] 。

注释:
[1]《方舆纪要》泗州“永泰湖”条引《郡国志》文略同《寰宇记》,唯“沥水”作“溧水”,并加按语云:“今州北七十里有溧河,近河有洗马沟,相传徐偃王洗马处,水通安河。”倘此即是开凿通济渠时塞断的溧(沥)水,就为本文所论增添了一条证据。又嘉庆《一统志》泗州山川“溧河”条更称此即古历涧水。据《淮水注》,徐国故城在历涧水以东。因而这也可看作半城说的佐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7 13: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燕说于2011-10-26 22:20发表的 :
永泰湖如依《元和志》云在徐城县南,相对于《寰宇记》中的临淮县而言,就应该在西而不是在北;如依《寰宇记》云在临淮县北,相对于《元和志》中的徐城县而言,就应该在东而不是在南。二者很难相一。在泗洪一带,由于地势的关系,古今河流走向大抵自北而南或自西而东 。通济渠略呈西北——东南走向,开凿时阻遏成湖的应是位于渠北(东)的河段,所成之湖也应在渠北(东),而不是在南(西)。从这个角度分析,《寰宇记》所云比较可信;《元和志》之说似非当时实况,而是直接抄自徐城县治于开元二十五“移就临淮县”之前的地志[1] 。

注释:
.......

你这里存在一个无法克服的假设:1、徐城在泗州之西五十里,在两志是相同的;泗州治临淮也是两志相同的;从这点上讲,这个西五十里的疑问是永泰湖位置无法回答的。2、通济渠塞断沥水的位置可以很北,不影响河流走向,今汴河、睢河从安徽至江苏的许多地方可以成湖。3、不知兄所言《寰宇记》所云比较可信是指哪条?指永泰湖位置?指徐城西去州五十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2 20:38 , Processed in 0.1403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