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880|回复: 2

[【转贴】] 中国蜂产品协会负责人揭秘:市场上到底有多少假蜂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5 14: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health.people.com.cn/GB/15712030.html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2011年09月21日08:14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蜂蜜堪称日常生活中的“平价保健品”。但日前,河南一家食品公司总经理却在个人微博上曝出行业的“潜规则”,称全国蜂蜜产量只有18万吨,且在有出口无进口的情况下,全国年销售蜂蜜达50万吨。而两者之间约40万吨的差额,都是白糖加工而成的“假蜂蜜”。

  对此,中国蜂产品协会有关负责人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样的说法实在没有根据,农业部2011年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009年的蜂蜜产量为40.1万吨,出口量为10.1万吨,我国每年也会进口几千吨蜂蜜。蜂蜜作为一种甜味剂,在餐饮、制药、烟草行业中都会使用,所以具体的销售量不好估算,但根据协会会员反馈的信息,每年的销售量大概会有几十万吨。”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确存在造假现象,但就协会了解的情况,大约七八成左右的蜂蜜没有问题。出现造假是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蜂蜜行业要“看天吃饭”,如果当年天气环境恶劣就会导致成本提升,供需吃紧;市场的价格杠杆有时会损害蜂农利益,再加上一些其他甜味剂材料与蜂蜜的巨大价格差,都会让不良商家为牟利而造假。此外,蜂蜜行业的相关标准与法规还不够完善,也为“钻空子”的不良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改变这种现象的最重要方法是加强生产流程监管力度,提高产品的产出质量,加快检测技术的更新。

  农业部蜂产品质检中心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由于我国原产的天然蜂蜜大多数为稀薄蜜,水分高、浓度低,需要在加工环节脱水浓缩,所以掺假造假主要出现在收购和加工环节。近年来白糖的价格上涨,导致现在造假类型从白糖勾兑变为果葡糖浆勾兑,果葡糖浆口感、质地与天然蜂蜜相似,但成本仅是蜂蜜的1/4—1/3。将果葡糖浆与天然蜂蜜勾兑后的“蜂蜜”,外行人仅用原始的感官鉴别方法很难分辨。虽然这样的“蜂蜜”一般对人体无害,但营养价值会大幅降低。此外,也存在用大米糖浆、淀粉糖浆进行勾兑造假的现象,这样的成本只有天然蜂蜜的1/5左右。

  辨别市场上的假蜂蜜,消费者可通过包装进行简单鉴别,看标签上是否标明“符合GB18796-2005要求”,这是现行的国家蜂蜜标准,意味着企业承诺包装内的东西是蜂蜜。

  在生活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小窍门进行辨别:对于出现结晶的蜂蜜,可用手捻,粘手、发黏的是真蜂蜜,加了糖的结晶部分捻开后还是颗粒,感觉硌手,不发黏;对于液体蜂蜜,滴一滴蜜在餐巾纸上,如果洇开了,说明蜜中含水量比较高;如果超市中的瓶装蜂蜜不能打开瓶盖,可以观察一下蜂蜜上层是否有气泡,如果有,说明蜂蜜水分大、浓度不够或存放时间太长导致发酵,这样的蜜保存期短,容易坏。▲

  (尹若雪)

  《生命时报》 (2011-09-20 第02版)
“大约七八成左右的蜂蜜没有问题”这个数字肯定不对。按照这种说法,市场上的假蜂蜜只占二三成,但一些地方仅在大型超市中就查出很多假蜂蜜,如果查一下一些小店铺,其中价格非常便宜的蜂蜜,可能没有多少是真的。假蜂蜜虽然不能使人致病,但也不能说无害。有关部门应该加大检查管理力度,不要再让假蜂蜜在市场上泛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25 21: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假蜂蜜就是用糖浆勾兑的,营养价值与真蜂蜜不会有太大差别。真蜂蜜的主要成分无非也是糖,另外还有很少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成分,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食物补充。所以,买真蜂蜜也不过是在高价买糖。蜂蜜的所谓保健功能都是吹嘘出来的,没有科学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好认别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24 21:00 , Processed in 0.1778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