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356|回复: 0

[【社会视角】] 石家庄“丑小鸭”馒头受热捧 小作坊监管是盲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07: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石家庄市东开发区绿杰主食大厨房,只见骑着自行车、摩托车,开着三马车、小货车来买馒头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竟然坐半个多小时公交车特意找到这里。

  和别处又白又大的馒头相比,人们大包小袋抢购的馒头实在不敢恭维,个头小不说,而且不白,呈淡黄色,仔细看还能发现零星的黑色麦麸。

  附近几家馒头店的“白雪公主”备受冷落,这里的“丑小鸭”如此畅销,究竟有什么秘密?

  “绿杰馒头不添加增白剂,原汁原味,好吃!放心!”记者采访到的人像做广告一样异口同声地说。

  记者看到,绿杰门前的墙体广告上,书写着醒目的承诺——绝不添加增白剂!

  就在一年前,绿杰也是满大街馒头小作坊中的一员。今天,绿杰身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国家食品生产许可证,这在馒头行业还是凤毛麟角。

  在绿杰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化验室里,化验员正在对采购面粉的水分、灰度、粗细度等严格检验;和面室是全自动配料、程控机器在操作,面粉质量稍有不合格,立即就会“罢工”;成型车间,10多名穿着洁白工装、戴着手套的工人在流水线前忙碌着;成品大厅,检验员正在将品相不好的馒头挑拣出来。

  生产一个合格的馒头要过这么多道检验关,这在馒头小作坊是不可想象的。

  “能从一间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标准化加工企业,是我们多年来坚持投入改造的结果。”绿杰食品公司总经理王树强介绍说。

  众所周知,馒头的利润非常微薄,可是一分一分辛苦赚来的钱,王树强却“一掷千金”,几年来改造、扩产投入超过了500万元。2003年,绿杰在元氏县刚起步时,小小的馒头作坊不过5个人。经过对生产环境、设备、工艺不断进行高标准改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在绿杰已经在元氏、栾城、石家庄高新区建立了5个生产车间,用工200多人,每天加工近80万个馒头,占有元氏县90%以上的市场、栾城60%的市场和石家庄市区部分市场,成为河北最大馒头品牌。

  小作坊是食品整治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我省有一万多家食品企业,其中多数属于无证生产状态的小作坊。食品小作坊主要分散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监管相对薄弱,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在近日开展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省质监局关闭取缔小作坊700余家。

  “对小作坊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崔书秀表示,有关部门应当坚持“既要管好、又要便民”的原则,尽快制订小作坊的准入条件和各项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发证规范管理,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使小作坊有章可循,让更多小作坊从不合法走向合法,从“地下”走到“地上”。

  就在记者参观时,绿杰的供货商晨风面业公司配送来50吨面粉。记者注意到,每袋面粉包装上加贴着QS(食品生产许可证)标识,“绝不添加增白剂”的标识非常抢眼。王树强说,他们选择面粉厂家不仅要求证照齐全,而且还有一项特别的要求——不能添加任何化学增白剂。

  “7年多前,我和绿杰第一次合作,他们就提出面粉里不能添加增白剂,这在当时真的令我非常震惊!”晨风面业老板赵国辰说,应客户要求,面粉里添加增白剂、改良剂等各种添加剂已是行业潜规则,明知道这些都是化学产品,吃了对人体有危害,但不添加面粉就不白,市场就不认可。“国家要求今年5月1日起面粉行业全面‘禁白’,绿杰已经独自坚持了这么多年。”

  在晨风面业公司,记者见到了传闻中的增白剂,打开包装袋,一股特别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

  “这种东西,在一公斤面粉里加上几毫克,很快就将本是黄色的小麦氧化成白色了。”赵国辰透露,为响应国家“禁白”政策,今年3月开始晨风派出业务员到市场去做宣传,向做面食的饭馆、小吃店等推广不含增白剂的面粉,但一个多月来,还没有一家馒头小作坊接受这种不白的面粉。

  记者在很多面粉厂采访时,曾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一般加工车间里会堆放两种白色的产品,一种是面粉,一种是增白剂。“我们自己从不吃加了增白剂的面粉。”面粉厂负责人都这样表示。

  增白剂,学名过氧化苯甲酰。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主要功能为增加面粉白度,改善面粉卖相,但破坏了面粉原有营养素,长期食用会造成慢性中毒。然而由于添加剂产业庞大的利益链条,对是否取缔增白剂我国争论了多年。

  记者采访时,大型面粉企业纷纷承诺“五一”之后将不再添加增白剂,但很多面粉小作坊还在观望,他们表示“可能会寻找增白剂的替代品”。

  获证之后,是不是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王树强认为这毋庸置疑。但令他困惑的是,数不胜数的馒头小作坊如今还是一个监管盲区,没标准,没人管,对正规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譬如,绿杰开拓省会一些集贸市场时,因为会影响到其他小作坊的生存,市场管理部门会严禁我们进入。”王树强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记者在绿杰采访时,正巧碰上石家庄市质监局人员前来检查。执法人员认真检查了企业的生产记录——— 8本摆放整齐的台账,包括进货记录、检验记录、生产过程关键控制记录、产品留样记录、出库记录等。

  “你们是不是对所有馒头小作坊都要展开检查?”记者问。

  “那些现制现售的小作坊归工商监管!”执法人员如是说。

  小作坊到底归谁监管?这在全国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工商部门表示,小作坊属于加工范畴,应当由质监部门负责。质监部门说,去年9月省政府出台文件,规定食品加工小作坊归质监部门负责,但目前小作坊的界定非常模糊,譬如现场制售的小作坊就涉及流通、餐饮等环节。

  “馒头小作坊即蒸即售,包含生产、流通、餐饮3个环节,并且各个环节难以明确区分。”崔书秀认为,一直以来食品小作坊存在监管真空,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屡屡发生。对小作坊的监管,亟须立法,明确监管对象,制定管理办法,消除监管空白,改变监管部门只管大、不管小,规范企业被查得严、小作坊疏于监管的状态。

http://news.sohu.com/20110427/n306529056.shtml
有理的监管才能打击这些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15:34 , Processed in 0.23208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