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673|回复: 0

[【其它】] 世纪战争 第四集 凡尔登·拐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3 20: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战爆发前,意大利与德国和奥匈帝国同属同盟国阵营,大战开始后不久,意大利保持了中立。但是到了1915年4月,意大利却脱离了他的盟友,加入了协约国阵营,并于同年的5月23号,向奥匈帝国宣战。由于意大利的参战,法军总司令霞飞认为,1916年,他们的作战计划应该是,由俄国和意大利首先在东线和南线发动攻势,在战略上牵制德奥军队,然后再由英法联军在西线大规模出动,一举歼灭西线的德军,从而彻底改变战局。

  霞飞的见议得到了其它协约国首脑的赞同,但是他们却没有对何时向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达成一致,于是大家决定来年3月再确定具体的日子。

  与此同时,德军方面也在积极地策划。新任的参谋总长法尔肯海因对西线的僵局早已是苦恼万分。的确,1915年德军在西线采取守势,本想趁机在东线一举击败俄军,再挥师西进。但实际上,英、法军队在西线的局部进攻效果虽然不大,却大大牵制了德军的力量,使德军在东线始终无法得到足够的兵力给俄军以致命性的打击。在法尔肯海因看来,必须停止对俄国的进攻行动,把主要突击方向对准西线的英法军队。

  要把法国的血流光,这是法尔肯海因的目的,那么选择哪一个地点来实施这有力的一击呢?法尔肯海因认为这个地点应该是法国人眼里一个特殊的地区,它将使法国为了防卫这一地区,不得不投入其所有的力量。这样,就可以迫使法国将每一滴血都流尽。于是,德军经过反复商讨,决定选择法国北部边境小镇凡尔登作为进攻目标。

  于是,就在协约国的首脑还在为何时发起强有力的进攻而讨论时,1916年2月21日,法国小镇凡尔登便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德军抢先对协约国发起了进攻。协约国仓促应战,与德军在凡尔登城下展开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厮杀,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耗时最久、并具有决定意义的凡尔登战役。

  为了进攻凡尔登,德军从1915年冬季就开始着手进行准备,抽调了西线战场上装备最好、久经沙场的6个军10个师共27万人。法尔肯海因还准备采用新的战术,即以强大的炮火摧毁敌人的阵地和士兵装备,然后再以步兵实行巩固和占领。这种“炮兵摧毁,步兵占领”的战术后来被屡屡采用,但是当堑壕防御体系更加发达时,这个战术成了“炮兵未必能摧毁、步兵更难以占领。”



法国贝当将军
  为了达到炮兵摧毁的目的,德军集结了大量的火炮,法尔肯海因下令把俄国、巴尔干半岛前线以及兵工厂的大炮,全都集中到进攻现场,在12公里长的战线上,排列着1000门大炮,野心勃勃的德军要进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炮击,彻底摧毁法国的防御。

  现在再来看看凡尔登,作为法国最重要的堡垒阵地之一,1914年时它是一个配置着重炮和机关枪的钢筋水泥堡垒的迷宫,各个发射点可以互相支援,构成了一个以古老城镇为核心的环形防御体系。

  但令人感到十分有趣的是,法国总司令霞飞认为,从1914年到1915年的战役中,法国、俄国一些大的要塞在德军的重炮轰炸下迅速陷落,因此固守要塞已经过时,防守应该用纵深的野战工事来代替。于是遵照霞飞的指示,凡尔登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堡垒在1915年8月就被大部分撤除和放弃,大炮已经被拆得剩下不到300门,驻守凡尔登的部队也只有4个师共10万人。与德军相比,兵力实在悬殊太大。

  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军的进攻开始了,炮群以一小时十万发的速度,把炮弹射进堡垒,30多平方公里左右的三角形地区内,落下了200万发炮弹。

  经过12个小时的猛烈轰击,凡尔登要塞附近的战壕完全被摧毁,整个法军防线笼罩在浓烟烈火之中。而三天之后,法国统帅部才决定凡尔登不能丢给德国人,否则会影响整个战局。

  2月25日,法军总司令霞飞命令第二集团军司令贝当将军立即前往凡尔登指挥作战,并紧急调动预备队开赴前线。60岁的贝当以前并未指挥过大的战斗,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后指挥过几次作战,受到霞飞的赏识,因而官运亨通,在18个月内,迅速由旅长升到了集团军司令。

  25日,贝当接到霞飞的命令后,当天夜里就赶到了凡尔登。正是凡尔登使贝当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这样,法军的士气被贝当重新点燃,而剩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保证后方援军和军火物资的迅速到达,否则就无法守住凡尔登。



德军使用喷火器
  当时通向凡尔登的铁路和主要公路已经被德军炮火切断。只有一条通向西南的二级路可以勉强通行。这条公路只有六米宽,路况也不太好。而贝当必须在一个星期内调集到二十万军队,才能与德国人兵力相当,另外还需要两万多吨军火物资,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意味着一周内每昼夜要有六千辆汽车到达这里才行。

  这条公路后来被法国人称为“圣路”。 整个会战期间,有50多万部队和17万头运送补给的骡马沿着这条公路被运往前线。凡尔登会战也因此成为战争史上惟一的完全靠汽车补给的大规模会战。

  法军兵力的迅速加强是德军始料不及的,德军虽然为攻占凡尔登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进攻,但进展日渐缓慢,法国士兵全都死守阵地,一寸也不后退。和英军在伊普雷的表现一样,法军在凡尔登也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

  战事就这样一个月接着一个月地拖了下去,在此期间,双方都不断地投入新的兵力。直到12月18日,历时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终于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德军从进攻转为防御的转折点,也是联军从被动转为主动的转折点。整个战役中,法国战死、负伤、被俘和失踪人数,合计在55万以上。德国的损失也超过了45万,法尔肯海因原先的目的是想“使法国人把血流光”,他没想到,德国人的血也因此流光了,双方巨大的伤亡人数,让人们后来把这次会战称为了“凡尔登绞肉机”。

  1916年6月底,就在德、法两军在凡尔登城下浴血厮杀进入白热化的时候,巴黎西北的索姆河两岸又燃起战火,英、法军队向德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就是持续四个月之久,惨烈程度甚于凡尔登战役的索姆河战役。

  索姆河的战斗以英军为主力。整个春季,英军就开始调署部队,大量的弹药供给被运送了过来,人们普遍感到德军即将崩溃,联军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6月24日,联军对德军开始了雷鸣般的炮火射击。6天中,德军阵地承受了共150万发炮弹,这个数量比大战头11个月整个英国制造的炮弹还要多。6月30日晚,炮击到了最后的高潮阶段,年轻的联军士兵们焦急地等待,只想着在战场中大显身手。



凡尔登会战战场
  7月1日清晨,英国军官吹响了进攻的口哨,一队队年轻的士兵爬出堑壕,向无人区勇敢地冲去,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这是一条凄惨的不归路。

  这些士兵们认为,他们对德军连续7天的狂轰乱炸,一定扫平了所有的障碍。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军在索姆河的防御工事仍然是固若金汤。

  德军的这一切准备,已经使索姆河地段的防线成为世界上最坚固和最完备的防御工事之一,正如当时英军前线司令黑格所说的那样,德国人“不辞辛苦地把这些防御工事变成了坚不可摧的堡垒。”

  就这样,隐藏在防御工事后面的德军们架起了马克沁机枪,展开了大肆屠杀。

  在机枪的扫射下,英法联军遭到重创。第一天英军就付出了6万多人死伤的代价,战场上到处遍布着死伤的英军,这一天,是西线战场最血腥的一天,也是英军历史上最倒霉的一天,这种惊人的损失程度,是过去的任何战役中所没有的。即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最大的进攻行动诺曼底登陆中,英美联军战斗了20天才伤亡6万人。

  接下来,双方又是一场拉锯战,德军意识到英法联军在索姆河进行的攻击规模是空前的,其目的和企图也决不仅仅是牵制凡尔登方向的德军,如果掉以轻心,也许会造成整个战线的崩溃。因此,德军迅速抽调兵力,把索姆河方向的部队增加到了40个师。但英法联军并未放弃进攻的企图,他们打算以一种新式武器来加快战役的进程。

  9月15日清晨,十几个黑色的‘钢铁怪物“出现在了战场上,望着这些从未见过的“钢铁怪物”,德军士兵们惊呆了,怪物在泥泞的弹坑间如履平地般驶过,压倒了曾经阻挡过无数步兵的铁丝网,越过了堑壕,将德军的工事碾压得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它们用机枪和火炮猛烈射击,打得德军尸横遍野。德军士兵在这突如其来的“钢铁怪物”面前,纷纷扔下枪支,四散奔逃。他们不知道这种令人生畏的新式武器,就是后来称雄战场的“陆战之王”——坦克。



马克一型坦克
  1915年8月,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英国诞生。

  到了1916年8月,英国共生产出49辆马克Ⅰ型坦克,这还是在丘吉尔的支持下私自挪用海军专款建造的。此时,索姆河战役正在激烈进行,英军前线司令黑格在得知这一秘密武器后,不顾许多人的反对,命令它们参加战斗,因为英军的损失已经到了不可忍受的地步。

  虽然这49辆坦克命运各不相同,但是,首次参战的18辆坦克却使9月15日的攻击被永远地载入世界战争史册。这一天,英国以21个步兵师的兵力,在坦克的支援下,在10公里宽的正面上分散攻击,5个小时内向前推进了5公里,这个战果以往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其中有一辆坦克未放一枪就攻占了一座村庄;另有一辆坦克夺取了一条堑壕,并俘虏了300多名德军士兵。

  坦克的参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英军的进攻增添了声势,但是却仍然不能帮助英军彻底突破德军的防线,因为在宽大的进攻正面上仅仅使用18辆坦克,效果实在是太有限了。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虽然英国人又不停地投入坦克作战,但是战事的进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到了11月中旬,交战双方都衰弱得无以为继,持续四个月的索姆河战役黯然收场,英国损失了42万人,法国达到20多万,德国人的损失更大,有65万。而英法联军的战果只是一条毫无价值,仅11公里宽48公里长的狭长地带。

  索姆河战役连同凡尔登战役一样,成为1916年西线乃至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而且这两个战役互相联系,互相牵制。德军以凡尔登战役牵制了英法联军在索姆河的力量,而英法联军则以索姆河战役牵制了德军在凡尔登的力量。但是不管哪一方,都没有达到自己进攻的目的。

  索姆河战役结束后,英国和法国1916年在西线的损失总计达到120万人,而德国方面也高达80万人。战争越来越充分地暴露了它嗜血的本性。

  时间到了1917年,同过去的两年一样,西线战场仍然以堑壕战为主,唯一不同的是坦克越来越多地加入了战斗。如果说坦克在索姆河大战的出现,只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情绪的反映,那么,1917年11月20日打响的康布雷战役则是坦克战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在这场大战中,第一次出现了坦克战术以及步兵与坦克协同的战术。坦克作为陆战之王的王者之风开始显现。

  1917年9月,由于法国与比利时边境的防区面临强大的德军压力,英国第三集团军司令宾爵士奉命组织一次攻势,把德军从受威胁的防区引开。宾将军采纳了英国总参谋部军官富勒上校的建议,决定动用大量机动装甲部队,发起一次坦克战。

  当时,富勒是历史上第一支坦克部队的参谋长,后来他成为了英国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坦克在索姆河会战的意外成功,大大启发了富勒天才的战争头脑。1917年8月,富勒提出了坦克战的新思路,建议以坦克为集团展开奇袭。但他的建议很快遭到上级否决,到1917年10月,当其他战线的一些计划被认为无效时,富勒的构想复活了。宾将军看中了他的计划。也许宾将军自己都没有想到,世界战争史会因此掀开新的一页。

  由于坦克在泥沼中被证明没有价值,富勒开始寻求能大量部署机动装甲部队的干燥战场,他找到了康布雷。

  康布雷位于法国西北部,南面的土地开阔平坦,地形非常适合坦克机动。而且德军在这里布防的兵力也不足。为达到奇袭效果,直到战役开始前两个星期,人员和装备才开始集结。而除军官之外,前线的士兵直到攻击开始前两天,还不知道使用坦克的事。英军的保密工作取得了效果,德军对此事一无所知。

  11月20日早晨6点20分左右,康布雷大战进入倒计时,378辆坦克连同英国5个军,在1000门大炮的支持下,对不足两个团的德军发起了意外奇袭。此时唱主角的已经不是索姆河战役中的马克I型坦克,而是它的改进型马克四型坦克了。与马克I型相比,它的装甲厚度增加了,能够防御德军的反坦克弹。而且这些新型的马克四型坦克也不再像索姆河那样单靠蛮力横冲直撞了。在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采用了一种坦克突破堑壕的新战术。坦克以3辆为一个战斗单元,第一辆坦克突破德军的铁丝网工事后,并不急于突破堑壕,而是迅速转向,平行于堑壕机动,以侧面的机枪为后继坦克做掩护;接着,第二辆坦克沿着第一辆坦克开辟的道路进入第一道堑壕和第二道堑壕的中间地带,对两边的敌军进行射击,随后,第三辆坦克也如法炮制,对第三道堑壕里的德军进行攻击。



索姆河会战中英军冲出战壕
  根据这一战术,步兵也被分为三拨,一拨紧跟坦克,对堑壕里的敌军进行清除,第二拨负责填埋壕沟,为坦克前进铺平道路,第三拨则负责警戒。如此这般,坦克与步兵的攻势如潮水一般,循环向前推进,绵绵不绝。

  英军坦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仅在20日这一天的时间里,英军就向纵深推进了10公里,俘获了7500名左右的俘虏。这是开战3年来英国人在西线推进最快最远的一次。为庆祝胜利,伦敦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乐观的情绪传遍了全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是仅有的一次。

  但是后来,由于英军指挥官的失误,没能及时地扩大战果,不久,德国援军就赶来了。德军发起的猛烈反攻使得英军所占领的土地又全盘丧失。但是这次成功的坦克战却让人们记住了坦克所带来的奇迹。联系到前两年在堑壕战里巨大的牺牲,丘吉尔沮丧地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战后,富勒于1933年退役,任伦敦《每日邮报》的记者,继续从事军事理论和军事历史的研究,成为装甲战思想的创始人,他的坦克奇袭观点,同当时英法军界盛行的消极防御思想相抵触,但是却为德国的闪击战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石。

  康布雷战役结束后,1917年,西线的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从战争爆发到现在,就在西线战场驰骋着千军万马、喧嚣着阵阵杀声时,欧洲大陆的另一侧,东线战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mms://winmedia.cctv.com.cn/tansu ... _300_20060511_1.wmv

1.网络不畅遇到关闭时,可反复连接几次即可。
2.用迅雷7下载后观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3 21:19 , Processed in 0.11899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