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527|回复: 0

[【转贴】] 呼啦圈更适合中老年人 (大众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1 17: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京的街头巷尾,呼啦圈又兴盛起来了;但其形制和重量却有所变化,摇呼啦圈的人群也不局限于少女。其实,呼啦圈从来就不是少女的专利。或许,中老年人更需要呼啦圈的健身效应。

人的组织、脏器的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通常,40岁以后人就发胖,主要是因为人体脂肪的堆积和骨骼肌的衰老。自30岁开始,人的肺活量每年减少0.5%,基础代谢每10年减少7%至8%,骨质每十年减少5%。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脑血流量减少17%,脑细胞减少20%至45%;每分钟输送至全身的氧气,仅为30岁时的50%,等等。

中老年以后的人弯腰驼背,主要是骨骼肌的萎缩。科学的健身运动可以延缓衰老。中老年人摇呼啦圈,对于保持躯干、四肢肌肉的体积,维持其张力,防止骨钙丢失,增强运动器官的柔韧性,甚至维护胸、腹内脏器的功能,都有其特殊的价值。

中老年人运动器官的柔韧性下降,老胳臂老腿儿,主要是骨骼、肌肉的弹性降低,韧带的伸展能力下降,关节活动的幅度减小。躯干、四肢活动能力和动作幅度的减小,又成了肌肉体积减小、骨质退变的促进因素。

摇动呼啦圈,主要靠腰部和腹部肌肉规律地收缩用力,但髂部、盆腔及胸部的肌肉也要参与;参加摇呼啦圈运动的肌肉,占了全身骨骼肌数量的80%以上。维持呼啦圈围着腰、腹部转动,这些肌肉要紧密配合、精密协调。运动中枢通过周围神经控制肌肉收缩的能力要灵敏、要准确。保持呼啦圈持续转动,受兴趣的驱使,但也需要耐力,需要红肌纤维(慢肌)持续地供给能量,需要不断地供给氧气。摇呼啦圈也是一种有氧运动,也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腰、腹部规律地摇动,对胸、腹内脏器有一种按摩作用,可以促进脏器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这种按摩对消化系统的良性效应尤其突出。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预防便秘。传统医学认为揉腹“可通上下,分理阴阳”,能“祛外感之诸邪,治内生之百病”。还认为腰为肾之府、肾居腰中。经常地规律地活动腰部可以增强肾脏功能。肾虚,几乎是中老年的通病。中老年人经常摇呼啦圈可以增强肾脏功能。

呼啦圈不停地转动,是运动神经支配下的相关肌肉力量和幅度几乎相同地规律地收缩和放松的结果。对于身体是一种律动刺激。研究表明,健身的律动刺激效应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维护兴奋和抑制的和谐。经常地律动刺激可使运动器官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对促进代谢和健全组织、器官的功能具有独特的功效,甚至可以增强中老年人的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运动器官是有惰性的。中枢机制的协调、运动神经反射弧的传递、能量的发挥、应激的建立、肌肉的兴奋、收缩等,都需要时间。中老年人组织、器官老化,代谢能力降低,克服惰性可能会需要更长的时间。一般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没有三分钟,很难进入状态。因此,每次摇呼啦圈,必须要持续足够的时间;一两下不行,一两分钟也不行。而且,应该长期坚持。生物科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健身效应的产生,是长期坚持的结果。

■文/张俊杰教授(北京军区总医院)

http://health.ifeng.com/longevit ... /11/3078739_0.shtml

老人家要买轻一些的呼啦圈,避免损伤盘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6-9 23:52 , Processed in 0.34905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