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8|回复: 0

[【社会视角】] 武汉迎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投入2800万修黎元洪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5 08: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理由:我们的确需要纪念辛亥革命但是为纪念大肆铺张有待商榷
原帖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9/15/c_12553255.htm


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到来,“辛亥革命百年论坛”今日在汉举行。百年前发轫于武汉的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首义风云,使武汉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 “辛亥资源”。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对武汉辛亥首义重要遗址遗迹和纪念辛亥百年在建的重大工程进行了踏访,在此,我们为读者呈现出这些遗址修缮和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以再现百年前的辛亥历史风云,追忆辛亥首义历史,并展示这座城市对辛亥首义文化的传承。

  投入2800万 占地超12亩 照壁亭廊俱全

  黎元洪墓将变民国大总统陵园

  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的黎元洪墓,在辛亥革命百年到来之前,将迎来它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将现有不足2亩的墓地扩建成占地12余亩的陵墓,总投入约2800万元。

  这是一处静静的墓园,一条约10米长的墓道的尽头,伫立着—块十余米高的水磨石墓碑,碑上刻有“大总统黎元洪墓”几个大字。其后是座由大理石堆砌的圆形墓冢,墓后的—面碑墙上,镌刻着墓主人的生平。这是位于武昌元宝山南麓陈家湾附近的一处墓地,这里埋葬着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大人物——黎元洪。

  史料记载,武昌首义成功后,湖北革命党人在湖北咨议局成立鄂军都督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黎元洪任副总统。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由副总统继任大总统。后因府院之争,他辞去大总统职位。1922年再次出任总统,次年被驱走。1928年病逝天津。1932年移灵柩至武昌。 1935年国民政府为黎元洪举行国葬。“文革”时,黎墓被红卫兵破坏。1981年在纪念辛亥革命70年周年时,武汉市政府根据全国政协的意见,投资约2万元,在原墓后侧高处十余米重建了这座新墓。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27个遗址修缮项目中,黎墓扩建是所投资金最多的一个项目,其中大部分资金用于周边环境的整治和拆迁。建成后,黎墓将由现在的小墓地,变成一个占地超过12亩的民国大总统墓园,整座墓园由寝陵、照壁、黎公亭、休息长廊、墓园广场等几个部分构成。(记者蒋太旭)

首义广场3年扩大3倍

  目标18万平方米 新建15.6平方米地下空间休闲娱乐

  “五六年没来武汉,阅马场红楼这一片可真是变化太大了!”昨日,从浙江绍兴来汉出差的朱明先生站在宽阔的首义广场上,连连感叹。而他还不知道,就在这个巨大广场的对面,新一期的广场扩建工程也正在加紧进行中。

  2005年,朱明第一次来武汉,就在朋友的指点下慕名参观了曾是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红楼。此行给朱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给他留下小小的遗憾:“全国各地来参观的游客不少,来散步的本地居民也多,这里就显得有点拥挤和喧闹了。”

  就在这一年,武汉市启动首义文化区规划建设,核心区总面积达107公顷。

  2007年,在有着百年历史的红楼前,总面积达5.42万平方米的首义广场崭新亮相。首义广场的建设过程中,红楼、武昌首义纪念馆、孙中山铜像、黄兴拜将台等也已同步修葺一新。

  这个新建的广场种有110多棵大树,是全国种树最多的广场。北广场上,雪松苍苍、绿草如茵,更有一排排棕榈,一方方花坛,一条条曲径;南广场上,彭、刘、杨烈士雕像用红砂石重新铸造;广场中央,一个以十八星旗为图案的大型喷泉花坛凸显出此处的辛亥首义历史。

  去年底,为进一步彰显武汉这座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特色,首义广场再次启动扩建,目标18万平方米,扩建后的面积将是原来的3倍。

  首义广场下,还将新建15.6万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供市民休闲娱乐。这里,大型超市、商业街、运动休闲、数码港、影院及大型停车场应有尽有,并与现在的北广场地下连通。

  昨日,记者走进首义广场的建设工地,这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外观已初见雏形,配套工程的土方开挖和支护桩施工都在有序进行之中。

  一直参与首义广场工程建设指挥的武昌区政协主席刘君介绍:“全新的首义广场将在明年10月前完工,这个武昌城区最大的景观开敞空间,既有庄严肃穆的辛亥革命历史遗存,又有现代时尚的娱乐休闲设施,历史与现实的交相辉映,一定会给每一个前来缅怀革命志士的游客留下深刻印象。”(记者欧阳春艳)
本报独家专访孙中山的曾侄孙孙必达:

  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主会场武汉是当然之地

  早在2008年,孙中山的曾侄孙孙必达向全国“两会”提交提案,建议将武汉作为辛亥百年纪念活动的主会场。昨日,来汉出席“辛亥革命百年论坛”的孙必达先生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说:“孙中山先生最先称武昌起义为‘首义’,是‘首功’之意,武汉是‘首义之区’,辛亥革命百年庆典主会场设在何处?武汉是当然之地。”

  孙必达是孙中山哥哥孙眉的曾孙,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孙中山基金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孙中山文教福利基金会顾问,目前任香港川平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孙必达告诉记者,连续3年的全国“两会”,他的提案都关乎武汉、辛亥首义,他的意见还得到20余位海内外全国政协委员的支持。孙必达说武汉三镇至今留有大量珍贵的辛亥革命遗迹,也有大批辛亥后裔。“武汉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其他城市无法取代的。”

  1912年2月8日,孙中山先生称武汉为“首义之区”,并希望将来“首义之区,变为模范之市”。“从1981年第一次到武汉,我已经来这里很多次,每次回来都有很大变化。”

  孙必达说,今年,他还专程和朋友乘坐武广高铁来汉,交通便利,让他感到武汉未来发展潜力,希望有机会来汉投资兴业。孙必达现在最期待辛亥革命博物馆的建成,也很期待6位辛亥先驱后裔的相聚。(记者车莉)
黄兴之孙黄伟民:盼祖父“搬”到首义文化区

  “我对武汉有特殊的情结,不仅因为这里是‘首义之区’,更因为在全国还没有设立黄兴纪念设施的时候,武汉在龟山上铸造了国内首座黄兴铜像。”昨日,辛亥革命先驱之一黄兴的嫡孙黄伟民来汉,言辞间由衷感谢武汉人民对首义文化的传承。

  他此行除了参加论坛,还有个心愿:希望黄兴铜像能从龟山迁移到首义文化园区,与红楼的孙中山塑像靠得更近些。

  黄伟民说,作为辛亥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领袖人物之一,不论当时的革命党人,抑或后来的历史学者,都往往将孙中山与黄兴并称,承认他们为领导辛亥革命的“双元领袖”。

  “然而,黄兴对辛亥革命的重要贡献曾被人为抹上了‘灰尘’。”黄伟民讲述了这段历史:在经历过护国战争后,同盟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黄兴辞世 10年后,被孙中山誉为“革命首功之臣”——陈其美的义弟蒋介石异军突起,彻底改变了国民党的政治版图,他根据自己的需要编造了“孙文——陈其美——蒋介石”的国民党正统史观。此后,黄兴的地位一落千丈,被降为一般的“革命先进”。国民党执政期间,没有建立任何纪念黄兴先生的设施,以至谈到辛亥革命,只谈孙中山、陈其美,而很少谈黄兴。

  黄伟民希望,在即将迎来辛亥百年纪念之际,人们能进一步认识黄兴协助孙中山在历史巨变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及其地位,抹去蒙在真相表面的灰尘。

  黄伟民说,武汉这次论坛的举办,是一次辛亥百年纪念活动的很好预热,足以说明武汉的重视程度,他希望武汉能成为明年辛亥百年庆典活动的主会场。(记者车莉)
黎元洪之孙黎昌晋:“首义都督”在汉办学堂

  民国大总统、首义都督黎元洪的嫡孙黎昌晋13日专程从天津赶到武汉,参加今日开幕的辛亥革命百年论坛。昨日,黎昌晋接受本报专访时,客观评价了自己的祖父:尽管黎元洪是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他为民主革命作出历史贡献,值得后人学习。

  黎昌晋是黎元洪次子黎绍业的次子,曾任全国工商联执委、天津市商会副会长,现任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他笑着说,自己以前是学习地理的,对历史一直兴趣不大,因家族多数人移居海外,所以国内很多活动都由他全权代表,因此对辛亥革命历史也产生浓厚兴趣。

  “父亲给我讲了很多关于祖父的故事,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祖父少年时期刻苦求学经历。”黎昌晋回忆,黎元洪从小家境贫寒,入学不久,黎父突然患病离去,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断绝,全家衣食靠继母做鞋垫出售来维持。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黎元洪专门选择有奖学金的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生活苦难激励黎元洪更加发奋图强,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黎昌晋说,从他祖父开始,黎家就十分重视教育。长女黎绍芬在哥伦比亚研究院获得硕士学位后,黎元洪给她10万大洋,让她回武汉创办江汉大学,后因战乱未果。这笔钱最终捐赠建设了武汉大学体育馆。因黎元洪字宋卿,体育馆被命名为“宋卿体育馆”,至今武汉大学体育馆内仍有“宋卿体育馆”的牌匾。黎元洪还先后出资在汉创办了“湖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和黄陂前川中学。(记者车莉)
熊秉坤之子熊辉:“末代皇帝”向父亲敬酒

  1911年,新军工程第八营正目(班长)熊秉坤策动了工程营士兵武装起义,宣告了那场结束两千年帝制的伟大革命展开。1961年,“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溥仪,却在新中国的国宴上向熊秉坤敬酒。昨日,辛亥革命先驱熊秉坤之子、83岁的熊辉老人,在家中向记者回忆了这段“奇会”。

  辛亥革命50周年前夕,熊秉坤受邀赴京参加纪念活动。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作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专员应邀参加。得知熊秉坤在会场后,溥仪主动提出见面。

  “辛亥革命,您打响了第一枪,可称盖世英雄,了不起,推翻了封建制度,打倒了我这个当时还是小孩子的皇帝,让我能顺应历史潮流,改造成为新人。为表达谢意,容我敬酒一杯。”熊秉坤说:“当不起,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是全国志士仁人共同的功劳。今天见面,我们都是新人,新人做新事,我也感到特别高兴,让我们共同干杯。”两人紧紧握手,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10月13日,两人在全国政协会议室再度会见,参加会见的还有1924年把溥仪赶出紫禁城的鹿钟麟等人。溥仪第一个说:“今天的溥仪特别高兴,我不是过去的宣统皇帝,宣统没这福分和大家见面。”他又诙谐地说:“今天是冤家对头大聚会,枪打、炮轰、文的武的,连赶带撵的都来了,如果是宣统,不吓得哇哇叫才怪呢。”一席话说得大家笑弯了腰。(记者胡楠)
吴殿英曾孙吴欢:他组建新军促成武昌首义

  100多年前,吴殿英作为张之洞的得力助手,成功创建了湖北新军,这支武装力量在促成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中功不可没。昨日,吴殿英的曾孙吴欢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重建辛亥记忆,不应该忽略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具有进步思想的清朝老臣的贡献。

  吴欢此次带着他的最新著作《民国诸葛赵凤昌与常州英杰——被遗忘百年的辛亥革命史》而来。他说,辛亥革命的成功,是诸多合力的共同成果,这其中就包括一批最早觉悟的清朝进步军人。

  1896年张之洞返任湖广总督,文官出身的吴殿英凭借出色的军事见解,被委以都司衔监操官,组训新军。为此,吴殿英还赴日本考察半年,使湖北新军在装备、征募、训练、管理上,都有别于旧式军队,成为清末的精锐陆军。

  吴殿英思想开明,默许革命党开展活动。他多次派员赴日学习军事知识,为日后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封建帝制播下了革命种子,黄兴就是其中之一。到辛亥革命前期,湖北新军15000人,直接加入革命组织的2000多人,受其影响的4000多人,站在清方一边的不足千人。

  1911年,吴殿英在病榻上听到了推翻清朝、结束封建帝制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于1913年元月病逝,时年仅49岁。

  而吴氏家族四代,均是赫赫有名的大家。吴欢的祖父吴瀛是著名的书画家和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父亲吴祖光是著名学者、戏剧家和书法家,母亲新凤霞是著名的评剧表演艺术家、作家、画家,师从齐白石。吴欢本人也是著名作家、书画家,其名还是齐白石所起,取道家“无欢无不欢”之意。(记者胡楠)
吴兆麟之孙吴德立:首义之夜吴家险遭灭门

  1911年10月10日晚爆发的武昌起义事发突然,新军工程第八营左队队官(连长)吴兆麟临危受命,担任临时总指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昨日,吴兆麟之孙吴德立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武汉有优势成为辛亥百年庆典主会场。

  吴德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两会”时就提交提案,建议将辛亥百年庆典的主会场设在武汉。一方面,武汉是辛亥革命的首发地,另一方面,武汉也正成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吴德立说,辛亥百年庆典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盛事,以事发地作为主会场,也更为妥帖。“武汉还拥有许多武昌首义的遗迹,这也是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

  回忆起近百年前的首义之夜,吴德立还透露了一个细节。当晚,当湖广总督得知起义军的总指挥是吴兆麟时,顿时大怒,令一队清军奔赴吴兆麟家斩尽杀绝而泄愤。清军包围了吴家,一片“杀吴兆麟全家”的喊声震耳欲聋。吴兆麟之母叶太夫人正在病中,身边有一孙儿吴德强亦染病在床,突然遇此巨变,在一声声喊杀声中,祖孙二人相继身亡。吴兆麟得知这一不幸消息,更激起了他对满清的家仇族恨,令他更坚定地指挥起义军作战。最终,11日5时,起义军打下了清都督府,起义胜利了。 (记者胡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4 11:32 , Processed in 0.17907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