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4|回复: 0

[【其它】] 苏联“天基激光武器”研发的失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6 07: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美军激光武器勾起的往事追溯之一

作者:巴丁 来源:学习时报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13日报道称,“8月10日,美国导弹防御局为一架波音747—400F原型机配备了红外传感器,用它拦截一枚从加州圣尼古拉岛发射的导弹。在导弹升空后,这架波音747—400F飞机探测、跟踪并模拟了从飞机上发射导弹拦截来袭导弹的过程。这是美国导弹防御局首次利用‘仪器’导弹确认其机载激光武器研制工作。接下来,导弹防御局将在今年秋天进行首次实弹测试,利用机载激光武器拦截一枚弹道导弹。”
  英国《每日电讯报》说,美国海军以激光武器击落移动目标,已经使科幻小说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这次在加州的测试,对激光武器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这比星球大战更加真实”。
  一时间,美军多种激光武器包括陆基的、天基的和舰载、机载的激光器陆续扮靓登场,大有令世界为之震撼的架势。加拿大知名防务网站《全球研究》日前撰文称,“美方此举针对中俄意图明显,无异于与后者作公开摊牌。”于是乎,国内的“军迷”网友们也有些舆情沸扬。
  美军的多种激光武器真有那么玄妙吗?年龄大点的读者一定不会忘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有部科幻电影在全国引起轰动,它就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这里面讲述的所谓“死光”,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激光。
  从激光技术诞生的那一刻起,科学家们就意识到它作为一种新技术武器可能带来的生命杀戮。于是,最初的命名就是“死光”——“死亡之光”。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对于激光武器的研发,必然是带有抢占军备先机的竞赛与战略角力。回顾那段历史,真有点剑拔弩张、杀气腾腾。当然也是充满了人才、技术、资金和体制的较量。
  1981年美国人研制“太空穿梭机”获得成功,这对苏联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苏联军界普遍认为:航天飞机(中国人对“太空穿梭机”的译名)是一种可以在外层空间部署核武器的平台,表明美国欲将战争从地面引向外层空间,抢先构筑天基武器平台。
  1983年3月,美国里根政府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两个超级大国新一轮的空间武器竞赛随即拉开。美国先后将研制的重点放在离子束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等定向能武器方面,而苏联则在激光武器方面奋起直追。作为与航天飞机在外层空间竞争的武器平台,可以用于部署并防御美国弹道导弹的秘密武器——“极地”号飞船、“能源”号运载火箭、“暴风”号航天飞机等等,则成为苏联版“星球大战”计划的核心部分。
  据现在解密的档案看,“极地”号由服务舱和武器舱两个舱段组合而成。服务舱有四台主推动发动机,20台用于调整飞船姿态的辅助发动机,16台姿态微调发动机,太阳电池翼等;飞船的综合管理系统、通信系统、遥感控制系统、加热系统、天线及其他民用科学实验装置也安设在该舱段。武器舱主要用于配置激光武器系统,舱内有二氧化碳储罐,两台涡轮压缩机,舱外则配置有旋转激光炮塔。
  “极地”号的核心武器是由礼炮设计局研制的二氧化碳激光器,具备较高的输出功率,发出的10.6微米波长激光光束,具有良好的穿透力。但该激光器也存在着苏联产品的通病,如体积大,能量转换效率低,发热量高等缺点。礼炮设计局最初选用的激光器功率为 2兆瓦,终因体积和重量原因不得不改用功率为 1兆瓦的小型激光器。该激光器仅在伊尔—76运输机上完成过初次测试,就因政治任务需要而直接装入飞船。
  1987年5月13日,为测试天基激光武器,“极地”号进入发射状态。于此前夕,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曾亲临拜科努尔,视察了矗立在发射架上的“能源”号火箭和“极地”飞船。然后,满怀信心地去纽约参加联合国会议。岂料,整个发射因“极地”号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出了故障未能进入预定轨道,致使80吨重的飞船坠返大气层时爆炸解体,最终溅落在太平洋。这个由运载火箭故障引起的惨烈陨落,永久地封杀了苏联军方试验天基激光武器的梦想。事件在当时被判定为损害苏联国家利益,并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对科研人员予以惩戒,有的遭遇政治迫害,甚至锒铛入狱。此后,苏联再未进行过太空激光武器的研发和试验。但此间的国际防务专家认为,在俄罗斯重振雄风的、雄心勃勃的武器研发计划中,未必不曾考虑过继承苏联的“遗产”。毕竟,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天基激光武器的先驱,它也许将为未来的俄罗斯可能的实用天基激光武器研制打下基础。
  反思苏联的“天基激光武器”研发的失败,它的根本错误,是在选择天基或陆基武器平台上出现偏离。美国人搞的陆基、舰载都是可行的,用波音飞机为机载平台是否真如美国人所讲的那么有效,特别是用民航机伪装后在敌国边境线上拦截导弹,或许有些荒唐。

http://www.studytimes.com.cn:999 ... /08/30/07/07_38.htm

二战后苏联军备发展说好听点是跟美国对着干,说不好听了就是让美国牵着鼻子走,既不考虑自己的真正需求,也不顾经济和技术能力的制约。这或许是很重要的教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9 17:32 , Processed in 0.10171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