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13|回复: 0

[【其它】] 表面上减少污染排放 实际是污染物转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9 22: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家:不可盲目相信所谓无污染制浆新技术
发布时间: 2010-08-29 |  作者:刘莉
  周日特别策划

  不可能真正实现无污染

  又是一个无污染制浆新技术的调研!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院长曹春昱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收到这样的邀请了。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专业角度来看大多数技术并不可行,其中甚至不乏违背科学常识的“所谓创新”。

  为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近年来无污染制浆技术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在试图通过升级换代的新技术解决制浆产生污染的问题,希望制浆过程不产生废液或减少废液发生量。但从曹春昱掌握的情况看来,“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新技术被充分证明是成熟的、可商业化运行的”。

  打开百度搜索“无污染制浆技术”,可以找到约30万个相关网页,超声波制浆、生物技术制浆、自偶氧化清洁制浆、一步法清洁制浆、有机溶剂法制浆等等。

  曹春昱说,有些技术,如溶剂制浆、生物制浆等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存在运行效率、质量和成本的劣势,在经济上并不具有可行性,这样的技术也不具有推广价值。

  多位接受科技日报采访的业内专家均表示,“无污染制浆”是终极目标,从现在国内外的技术情况来看,生产过程不可能真正实现无污染。目前造纸行业需要的是能够实现清洁生产达标排放的实用技术。

  多次的调研活动给曹春昱的感觉是,大多数“无污染制浆技术”并未达到所宣传的效果,还有一少部分只是在炒概念,做一些迎合政策的有“水分”的宣传。

  在减排压力下,一些无路可走的中小企业和想投资有潜力技术的企业都对“无污染制浆技术”充满期待,但专家建议应充分考虑新技术的风险,不可盲目相信。

  实际上是污染物转移

  “一些企业将制浆废渣或污泥经处理后作为填料回用于纸板,这样的技术确实减少了该企业污染排放,但从全局来看,这类技术有害无益!”近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41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多位专家对目前一些造纸厂污水等废物循环利用产品带走污染的做法提出质疑。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忠正介绍说,目前在制浆污染治理中,有人为了追求所谓的“零排放”,创新出“清洁制浆新技术”:采用污水等循环利用的方法降低水耗和排放。他认为在制浆过程中,必然要产生一些可以融于水的物质,如果在系统当中无限循环、无限积累,最后必然造成污染。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曹振雷肯定了上述观点。“如果你真的不排污,可能涉嫌污染物转移,用污水造纸,必然把污染物带到产品中,而产品带走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还不如把污水治理了。”

  “如果用这种纸生产的包装箱装水果,淋雨后,其中的化学需氧量溶解,会不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有专家提出疑问。据了解,目前使用此类技术生产的瓦楞原纸(用于纸箱内芯)、纸板等产品,都能够满足纸类产品质量标准,但是否符合卫生标准,则没有部门对其进行检验。

  曹春昱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污染物造纸技术的危害:这样的技术确实能够减少制造过程废弃物污染排放,“但我国有60%多废纸被回收再利用,循环再生是造纸行业的优势,上述技术只考虑了本企业的减排数值,其产品还能很好回用吗?这必然增加回用这些废纸的下一个企业的生产成本。从全局出发,这类技术对社会和整个行业都是有害无益”。

  他认为,清洁制浆的目标是减少产品制造和使用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当用全局观念衡量新技术的价值,才能满足行业和政策的宏观要求。这指的是不仅要考虑技术使用环节对污染减排的结果,还应该考虑其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综合减排效应。

  用废水造纸,到底能通过产品带走多少污染物呢?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黄祖壬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算了这样一笔账:用含有化学需氧量浓度达2000毫克/立升的废水制造瓦楞原纸,生产1吨瓦楞原纸只能带走2千克化学需氧量,“这与制浆产生的化学需氧量相比可以说是非常小的数”。在他看来,即使用了这些技术把废水用来造纸,循环利用的确可以减少用水量,但大量的污染物仍然在系统中循环积累。希望让产品带走污染物,那也是杯水车薪,对减排实际上也是无济于事。(本报北京8月28日电)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8/29/content_224057.htm
我们的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了,每个公民都应擦亮眼睛,反对污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11:06 , Processed in 0.1670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