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86|回复: 0

[【社会视角】] 美媒:破除对中国年轻人的错误认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7 09: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8月23日文章,原题:破除对中国年轻人的几大错误认识  中外媒体报道中国年轻人时,经常一开头就说“中国有4亿多年轻人。这些年轻人……”,接着用一大堆形容词或某个人的经历来描述所有年轻人。这样的文章实在是误导人,下回大家读到有关中国年轻人的文章时,可别忘了以下几点:


  媒体谈论的是中国一小部分富裕的年轻人还是其他人?倘若有人读到的文章是写中国年轻人的消费力,或者讲这些年轻人“从小到大没吃过苦”,千万要记得每个国家都有贫富之分。只不过在中国反差更为明显。中国年轻人开意大利豪华跑车、买奢侈品牌吗?是的。这些年轻人是不是只占中国年轻人极少数?是的。没错,中国绝大多数年轻人衣食无忧,但这对不同的年轻人意味不同。有的是拥有不止一套的衣服,有的是买到自己第一部手机,还有的是给爱犬单独买一个公寓房间。


  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快乐———或至少满意。媒体大量关注年轻人焦虑或令人恐慌或震惊的故事。它们之所以乐此不疲,首要原因在于这才算得上是“新闻”。事实上,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过得快乐,或至少感到满足。许多年轻人坦然接受他们如今的生活道路;虽然许多人会有些不良行为或逃避现实,但并不是一味消极。而在媒体看来,快乐、平静的绝大多数人缺乏眼球效应,不值得报道。


  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并不叛逆。大多数中国年轻人,虽然可能会灰心失望,但未必会变得叛逆。他们的观念跟父母、老师或老一辈人不同,但这不等于说他们就是叛逆青年。媒体(特别是国际媒体)热衷于以叛逆形容中国年轻人,这是因为媒体从外国背景、文化和经历的角度报道。


  不再有某个中国年轻人“群体”。当今中国年轻人的个性特征迅速变化。我们看到大量年轻人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比如离开学校或单位、自告奋勇为四川地震灾民提供救援,主动参加北京奥运会或上海世博会志愿活动。不过,他们参与这些活动并非基于某种共同的事业或信念。被问及为什么参加志愿活动时,中国年轻人普遍的回答是:他们可从中学到和发现新的东西。媒体不会报道这些,因为这种新闻平淡无奇。媒体会将某个年轻人的经历演绎成一个群体经历,借以代表整个中国年轻一代。这样才吸引眼球,虽然离事实已十万八千里。▲(凯文·李,汪析译)

http://www.cankaoa.com/Article/cankaobao/17020.html
不管身在何方,只要有一颗爱国心,中国的未来就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7 23:26 , Processed in 0.11424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