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5|回复: 0

[【社会视角】] 韩主动推迟收回战时指挥权 暴露军事能力缺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 22: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韩国多年来也一直为从美国手中获得战时指挥权而努力。但最近随着朝鲜半岛局势趋向紧张,韩国主动推迟收回战时指挥权的期限。韩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引起国内政坛与民众的激烈争论,同时也暴露出武器等硬件装备精良的韩国军队,在指挥等软件方面存在巨大弱点。

资料图:美韩部队举行联合作战演习

环球时报-环球网7月1日报道 军事指挥权向来是国家主权的一个重要象征。韩国多年来也一直为从美国手中获得战时指挥权而努力。但最近随着朝鲜半岛局势趋向紧张,韩国主动推迟收回战时指挥权的期限。韩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引起国内政坛与民众的激烈争论,同时也暴露出武器等硬件装备精良的韩国军队,在指挥等软件方面存在巨大弱点。

韩国主动推迟移交

据韩国《中央日报》28日报道,出席G20峰会的韩国总统李明博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商定,将美国归还战时指挥权的时间由2012年4月17日推迟到2015年12月1日。据报道,会谈中是李明博首先以“朝鲜进行两次核试验等不断变化的安保环境以及韩国军队的准备情况等”为理由,正式提出请求延迟战时作战指挥权移交的时间。奥巴马随后接受了这一请求。

韩国总统府外交安全首席秘书金星焕在记者会上透露,推迟移交的理由是“2012年是朝鲜宣布打开强盛大国之门的一年,周边国家都将更换最高领导人,因此有可能发生很多变数,韩美均认为不适合在2012年移交作战指挥权。”金星焕还说,作战指挥权包括情报收集、战术指挥通讯体系和精密打击能力等各方面,韩国军队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三大能力远未能独立

《中央日报》回顾称,韩美战时指挥权移交经过多次转折。2007年卢武铉政府提出收回作战指挥权,认为这是“独立国家的真谛”。美国开始的态度是称“时机还不成熟”,但随着美军全球战略调整,转而提出“尽早移交”的设想,甚至曾主动将交接时间提前到2009年。李明博政府上台后不久就认为“应该重新讨论卢武铉政府草率决定的移交作战权问题”。他们认为,“考虑到南北统一等情况,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必要移交作战权”。不过关于宣布这项决议的时机,韩国政府另有考虑。青瓦台一名负责人表示:“如果早早就宣布推迟移交战时指挥权的时间,韩国军队就不会为独立行使权力而做好准备,所以应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行宣布。”

尽管如此,韩国军队如今也远没有具备独立作战指挥的能力。这些年韩军购买和自行建造了先进的战机、坦克和军舰,但在指挥和情报等软件建设上仍有明显缺陷。韩国《先驱经济》称,目前韩国针对朝鲜的全部军事战略情报、70%的战术情报仍依赖驻韩美军提供,即便是美韩联合对朝信号和图像情报侦察活动也完全由美方主导。同时韩军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加入美军主导的“网络中心战”体系,今后对美军信息指挥系统的依赖不是减轻,而是深化了。

此外根据计划,韩国将利用卫星、侦察机、无人侦察机、早期预警雷达等设施监视和侦察朝鲜核武器动向,如发现朝鲜有军事异动,韩军则会动用F-15K战斗机携带“斯拉姆-SR”防区外空地导弹对朝鲜进行精确打击,但这些精确装备大都依赖美国提供。《中央日报》称,“2011年投入150万亿韩元来确保尖端战斗力”的计划由于国际金融危机而流产,朝鲜进行的两次核试验和远程导弹试射表明韩国基本没有任何力量进行防御,特别是天安舰事故暴露出来的韩国军队作战能力的欠缺,非常令人担心。

韩各界褒贬不一


韩国媒体28日的头版头条基本都是相关报道,并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执政党大国家党发言人表示,推迟移交的决定是“明智的”,尤其是天安舰事件后,韩国政府应该制定新的国防路线图,而不应仓促地把战时指挥权收回。但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认为,战时指挥权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它被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是“错误的”。民主党还对李明博政府不遵守前政府达成的协议表示抗议。

韩国民间的论调也针锋相对。韩国保守势力在赞同政府决定的同时,甚至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韩国国民行动本部负责人徐正甲表示:“到2015年朝鲜核问题可能仍未得到解决,战时指挥权可以继续推迟,最好是废除移交”。进步团体“参与连带”则表示,“军力位于世界前十的韩国政府,却主动把作战指挥权交给别国,全体韩国国民应该感到羞愧”。

(本文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

http://war.news.163.com/10/0701/11/6AGL4P8P00011MTO.html
严惩引领美国航母入黄海的肇事者—韩国,国际事务比较复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1 23:00 , Processed in 0.1433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