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0|回复: 1

[【社会视角】] 生活压力稀释了孝敬父母温情美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5 21: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理由:我们越来越忙,但是不该忘记孝敬父母,这是我们的美德,但是也有很多让我们为难的地方。无论怎样,孝敬父母都是必须的经常的。
原贴地址: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0-06/15/c_12223037.htm



最近,“世界华人孝文化国际研讨会”活动组委会做了一项调查。调查统计显示,对远方的父母和其他长辈的思念之心,北京、广州、天津等主要迁入人口的城市最明显。有意思的是,在被问及“你在对待父母方面做得怎样?”时,回答“很好”的仅为6%,“较好”的53%,“一般”的占22%,“不够好”的占19%。也就是说,被调查对象对自己在孝道方面行动的评价比想像的偏低。


  我不属于北京、广州、天津这种“主要迁入人口的城市”,但也是远离父母的一个人。父母在农村,我在城市——自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我就成了个城里人,从此和父母亲天各一方,聚少离多。单身时,逢年过节,一年还能见上二老一面。等到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和父母团聚的日子渐渐地越来越少了。要是有人问我,你在对待父母方面做得怎样?老实说,我很惭愧,我做得不怎么样,尽管我一直想做得更好一些,可事实上,我做得并不好,充其量属于“一般”吧。


  当然,什么是“很好”,什么是“较好”,什么是“一般”,什么是“不够好”,每个人的标准不同。不过,调查显示,在“最能体现孝道”的多选题中,各种“最能体现孝道”的行为排名依次为:打电话、给父母钱、购买礼品、回家看望、全家出行、定期聚餐等。这样的排序,也很符合我的实情。应该说,前三项,我基本上做到了,后面几项,我很欠缺,也正是我想努力做到的。


  我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孩子的父亲。我知道,所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那样自然、无私、深厚、持久。他们不求回报,宁愿一味付出。爱,几乎是一种需要,情不自禁,身不由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活、工作的繁忙,孩子们常常不自觉地忽略、甚至忘记父母的存在,只是在一年的某个时间,或者遇到困难和委屈,才会想起父母。


  一代又一代,人们似乎本能地延续着“往下亲”的习惯,这已然成了一种规律,可是,我们毕竟是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人类文明,其中,孝道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文明、文化,像血脉一样,为中国人所传承。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小乌鸦长大以后,老乌鸦不能飞了,不能自己找食物了,小乌鸦会反过来找食物喂养它的母亲。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结”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


  然而,毋庸讳言,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我们长期所坚守的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正遭受着滑坡甚至坍塌。一些子女只顾自己过好日子,而对父母则淡忘乃至嫌弃,这种现象仍不鲜见。糟糕的是,当这些子女心安理得地这样做的时候,道德伦理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什么能够拯救日益沦丧的社会道德。当今,对父母的孝敬与否,似乎完全取决于子女的道德自觉,这在一个没有充分保障体系的社会,是格外悲哀的。其实,对于老人的敬重或孝敬,早已不应该建立在空泛的个人修养与道德自觉上,孝敬父母,本来是子女个人的责任担当,但是,如果政府更能够肩负起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责任,那么,子女对于父母的孝敬,就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也更能体现出时代的进步。(符玉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6 0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端午节,父亲节来了,不要吝啬什么,打个电话回家,有时候父母只想听听你的声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5 21:15 , Processed in 0.10605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