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66|回复: 0

[【社会视角】] 中国规范院士学术兼职 注重“精神激励”作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7 20: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6-07/2328654.shtml
中国政府6日公布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注重院士称号精神激励作用,规范院士学术兼职”,以改进和完善院士制度。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要求有助于院士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从而更好地为培养人才与科技创新服务。

  《纲要》中指的院士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目前共有中科院院士70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51人。

  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在北京正式成立,当时没有“院士”的称谓,叫“学部委员”。1993年,中国正式开始实施院士制度,每两年增选一次。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新说,院士制度首先是一种对科学家进行激励的分层机制,是世界各国都通用的一种制度。“它激励科研人员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往上走,院士就是金字塔的塔尖。从激励作用的角度看,它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建制。”

  另一方面,院士在国家重大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咨询作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曾透露,中国工程院完成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城市化、振兴装备制造业等战略咨询报告,都受到了决策部门高度重视,成为国家决策的重要参考。

  但在崇高的荣誉与社会地位之外,院士制度也产生若干弊端。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一位研究员表示,在国内各种大学评比中,把学校拥有的院士数量作为评价指标,造成各个学校都争相聘请院士的现象。

  “现在一些院士在好几个大学当兼职教授,只是挂个名以方便高校在评比中过关,拿了钱却不在科研教学第一线工作,影响很不好。”这位研究员说。

  北京大学数力系教授武际可说,随着浮躁之风在科学界部分人中的盛行,确实有部分院士不能以严谨的作风对待工作,导致“院士”名称频繁出现在各种科研项目中。“兼职过多,导致很多由院士挂名的科研项目质量参差不齐。”武际可说。

  2009年3月,浙江大学副教授贺海波因涉及论文造假而被开除,其合作导师、浙大药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不再续聘。据媒体报道,李连达是兼职担任药学院院长职务,因此每年在校时间非常有限,因而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早在2006年底就通过了《关于院士兼职的几点意见》,其中明确指出:“个别院士兼职过多和兼职报酬处理不当等问题,已经引起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公众的强烈反响,严重影响了院士队伍的声誉”。

  意见要求:“院士应避免过多的社会兼职。院士兼职必须要与本人研究专业相关,不应徒挂虚名。要与自身精力相适应,承诺的本职工作时间和兼职工作时间总和不超过12个月。”

  在7日开幕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希望两院院士自觉弘扬科学精神,以科教兴国为己任,坚持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把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科技支持作为重要目标,勇于探索,敢为人先,努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悉心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人才。

  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王弥生说:“作为一个拥有尖端知识的群体,院士的学术公信力是为社会所认可的。因此社会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也是很正常的。”

  王弥生表示,此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注重院士称号的精神激励作用”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助于激励广大科学工作者奋发上进,从而扭转部分地方对院士“明码标价”的不良风气。 (记者 查文晔)

在国内院士就是神了,说的错的也是对的,当然大部分院士本身还是好的,只是社会把他们给神话了,以至于一个院士身兼多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7 18:25 , Processed in 0.18348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