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3|回复: 0

[【社会视角】] 种群逐年壮大 大熊猫仍未摘掉濒危帽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22:4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成都6月2日电题:种群逐年壮大 大熊猫仍未摘掉濒危帽子

  记者 余里

  全球首个“大熊猫野放研究中心”日前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开建,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熊猫保护权威专家、保护组织代表汇聚四川,作为国际濒危物种——大熊猫的生存状态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在2009年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一组数据表示,目前,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已达294只,接近圈养种群300只的预期目标。但专家们表示,这并非表示大熊猫摘掉了濒危的帽子。

  “大熊猫依然是国际濒危物种。”据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和介绍,最初人工圈养大熊猫定下300只的目标,是为了保证大熊猫物种在100年内保持90%以上遗传多样性,通过自我维系、自我繁殖来继续繁衍下一代,不会消失。

  然而,在实践中,专家们却对这一目标产生了质疑,因为大熊猫圈养种群质量有下降趋势,突出体现在圈养个体的遗传贡献严重不均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的遗传多样性已经低于野生种群。”张志和说。

  据张志和透露,目前,专家们已达成共识并提出了新的目标,全球圈养大熊猫种群目标将维持在400只-600只的种群规模。不过,这只是指人工圈养大熊猫。在野外,大熊猫的处境并不是人为可控制的,大熊猫物种依然处于濒危状态。

  “野化放归是对野生大熊猫种群的一种补充、复壮。”张志和表示,通过科学手段,将人工繁育的物种个体经过野化培训后,逐渐适应其野生环境,最后放归到野生环境中,是对物种的一种数量补充及繁衍保护,“如有些地方野生大熊猫数量减少,可将圈养大熊猫放入进行种群复壮。”

  “大熊猫繁育研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圈养,而是将这一物种放归自然。”张志和表示,在目前科研繁育取得较好成绩、人工圈养种群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开展大熊猫野放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大熊猫野放研究中心”的开建是中国保护大熊猫的一个重大步骤,在野放中心,熊猫专家将对大熊猫回归自然相关课题进行系统地研究。

  “要达到大熊猫看不到人,但人能观测到它的目的不容易。”张志和表示,目前,已考虑过让大熊猫住树洞、山洞,并放养小熊猫、金丝猴、牛羚等伴生动物,建立红外照相等监控设备,但还远远不够,“还应有隐蔽的观测点,能近距离观察它们到野外的生活。”

  “我们现在的研究和工作都是为野放做过渡准备,进行实验性研究。”张志和表示,实际上,下一步将如何对圈养大熊猫进行野放训练,还没有成功案例和经验可循,一切工作都像是在进行“探路”。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06/02/c_12173070.htm
保护大熊猫任重道远,相信大熊猫种群一定会兴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9 03:28 , Processed in 0.18282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