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9|回复: 1

[【社会视角】] 父母可以是电脑?  奥巴马下令评估伦理风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3 21:5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7年,韩国科学家克隆出全身都可在黑暗中发光的小猫




  把无生命的化学物质变成有生命的有机体,美国一个私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称已成功地做到了。世界首个“人造生命”在美国诞生。项目的负责人克雷格·文特尔将“人造生命”起名为“辛西娅”。美国私立研究所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周四宣布他们已首次创造了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人造细胞。这向人造生命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这项实验预示着生物学可能将进入新纪元,同时对生命的本质提出了意义深远的问题。而它也很可能会再次激起伦理、法律和公共安全界人士对人造生命的质疑。一些批评者称,实验的领导者克雷格·文特尔“想扮演上帝”。

  研究>>>

  所有基因都来自实验室

  美国基因组学先锋人物文特尔宣布,在他位于马里兰州和加州的实验室,科研人员在为期15年、花费4000万美元的研究项目中,已成功制造出全球首个“合成细胞”,一种称为蕈状支原体的细菌。蕈状支原体是一种简单的微生物。

  文特尔说,这一人造细菌的基因均在实验室内构建。他们用“四瓶化学物质”为他们的“人造细胞”设计了染色体,然后把这个基因信息植入另一个修改过的细菌细胞中,而这个合成的细菌细胞成功地进行了包括分裂在内的活动,就像天然细菌一样。著名的《科学》杂志收录了此项研究成果。合成的细菌仅是一个示范项目,这种技术眼下没有实际用途。但文特尔研究小组的人员称,这项实验室技术可以被用于合成其他具有商业价值的菌株,例如疫苗。而他们特别感兴趣的是,设计能够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产生碳氢化合物燃料的藻类。合成基因组公司正在资助这项研究。

  评价>>>

  操控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我们穿越了一道关键的心理障碍。”文特尔说,“这在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上改变了我自己对生命及其机理的思索。”

  文特尔研究所的最新成就被许多独立科学家和哲学家誉为一个标志性突破,因为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操控生命的方式。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改造DNxxx段,并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基因工程植物和动物。而创造完整生物体的能力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掌握生命的权力。“此举向创造具有能力的生物和构建永远不可能自然进化的‘自然界’迈出了一步。”英国牛津大学的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乌莱斯说。美国罗格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埃布赖特也将其评价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波士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师柯林斯说:“这项成果破坏了我们有关生命属性的基本信念,而这种信念对我们如何看待人类自己、如何看待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显得非常重要。”

  前景>>>

  制药 定制有益细菌

  由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携带了遗传信息,“人造生命”技术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可以创造出携带特定遗传信息的生命体。文特尔表示,有了这项技术,人们能根据自己的目的设计创造出新生物,电脑将按人类的意图进行具体操作。

  据《泰晤士报》报道,应用这种技术,“生命工厂”可批量生产出人造有机体,制造出可以产生清洁能源的细菌或者可以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细菌。它还可用于制造吸油的细菌,以此拯救受到墨西哥湾漏油危害的生物,还可以生产诸如流感疫苗等药物。

  争议>>>

  生化武器?变种怪物?

  然而实验成功的消息公布后,还是招致许多人的批评。据报道,有人称无论如何人类都不可以充当“造物主”;更多人则担心此研究成果会被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造成恐怖威胁。更有人预言,这项技术如果运用得不好,可能导致一场人类浩劫,重现好莱坞电影《我是传奇》中的恐怖情节。影片中,威尔·史密斯饰演的军方科学家与一群长得像人类的食肉怪物作斗争,这群怪物原本就是人类,他们被一种无名病毒侵袭,从人变成另一物种。不少人担心,文特尔在培植“人造生命”中若稍有差错,很可能制造出无法控制的奇怪生物。

  回应>>> 奥巴马下令评估是否存在人伦危机

  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注意到了这项成果。他很快致信负责生物伦理问题研究的一个总统委员会的主席、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埃米·古特曼,要求委员会评估这项研究在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的影响。事实上,近年来,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但它们引发的伦理和道德之争从未止息。对待人造生命,在看到其巨大应用前景时,也要时刻警醒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奥巴马在致信古特曼时也表示,需要确定这类技术的合适伦理界限,将其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环保组织“地球之友”也认为,必须确保相关法规到位,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免受这项有潜在危险的新技术伤害。

  过程>>> “人造生命”这样诞生

  1. 科学家选取一种名为丝状支原体的细菌,将它的染色体解码。然后利用化学方法一点一点地重新排列DNA。

  2. 将重组的DNA碎片放入酵母液中,令其慢慢地重新聚合。

  3. 将人造DNA放入另外一个受体细菌中。通过生长和分离,受体细菌产生两个细胞,一个带有人造DNA,另外一个带有天然DNA。

  4. 培养皿中的抗生素将带有天然DNA的细胞杀死,只留下人造细胞不断增生。

  5. 几个小时之内,受体细菌内原有DNA的所有痕迹全部消失,人造细胞不断繁殖。

  6. 新的生命诞生了。

  回眸>>> 人造生命的历史

  克隆动物

  自从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也就是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和惊叹。可是这种“克隆动物”的技术并没有引起人类的不满,于是欧美的一些科学家便继续深入研究克隆技术。 2006年,韩国科学家继首次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之后,再次创造出世界上首只克隆狗。

  半兽人胚胎

  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2008年10月正式放行人类与动物细胞混合起来制造胚胎研究。反对者和一些宗教组织称,这项研究可能会颠覆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还有一些伦理学专家称这项计划令人反感,听起来像最疯狂的天方夜谭。

  人造精子、卵子

  2009年10月,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小组在《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他们已经找到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混合秘方,令人类的胚胎干细胞变成生殖细胞,从而在实验室培育出原始的精子和卵子,从此生孩子可以成为“一个人的任务”。

  新闻人物>>>

  越战老兵亿万富翁天才科学家

  “我们将其称之为第一个人造细胞,这是真正的细胞。这是地球上第一个父母是电脑、却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物种。”

  ——美国基因组学先锋克雷格·文特尔

  现年63岁的美国天才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是全球科学界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精彩的人生经历足可写成一本书——他是曾经的越战老兵、现在的亿万富翁,同时身兼帆船运动发烧友、探险家等多重身份。他带领一支私人研究团队与拥有强大公共资金支持的英美科研机构竞争,以快速、创新的研究方法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

  本版稿件综合《北京晚报》、《新闻晚报》
http://news.sina.com.cn/o/2010-05-23/000117550190s.shtml
------------------------------------------------------------------------------------------
人类的创造力令人惊叹!如何用好用对地方更考验人类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4 0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生物学家克莱格·凡特制造生命的过程

“合成细胞”菌落图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1日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 美国基因组学先驱克莱格·凡特(Craig Venter)昨天宣布利用丝状支原体在实验室中成功制造出全球首个“合成细胞”。《科学》期刊在网上发表了这项研究,这被许多独立科学家和哲学家誉为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标志性突破。

  凡特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我们穿越了一道关键的心理障碍,这在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上改变了我们对生命及其机理的认识。”

  研究人员用人工合成的四种碱基组成丝状支原体的基因组DNxxx段,并将这些片段在酵母中粘合成完整的支原体基因组DNA,然后植入山羊支原体细胞中。被植入外源DNA的山羊支原体细胞分裂之后所产生的两个子代支原体中,其中一个表达了丝状支原体的特征。这种合成的细菌有14个“水印序列”附在其基因组上,以便别于同类的天然细菌。在培养皿中,合成细菌的行为(包括分裂)就像天然细菌一样。克莱格·凡特表示,之所以选择丝状支原体,是因为这是一种简单的微生物,便于开发和验证相关技术。这种技术眼下没有实际用途。

  但克莱格·凡特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和合成基因组公司(Synthetic Genomics)的科研人员则有意将研究成果向前推进——他们希望设计出能从空气中捕捉二氧化碳、然后产生碳氢化合物燃料的藻类。

  2009年,合成基因组公司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签署了一项6亿美元的协议,旨在制造藻类生物燃料。“我们对天然藻类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找不到能以我们需要的规模产能的藻类”凡特表示。而“合成细胞”也许能够帮助人类建立微生物“制造厂”,制造出微生物燃料、微生物药剂、以及分解污染物。

  然而科学的发展总是一把双刃剑,道德主义者指责制造人工生命是“藐视生命”的行为。有人担心“合成细胞”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为未来制造生化武器奠定了基础,因为实验室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产生新的瘟疫,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李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11 08:23 , Processed in 0.16003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