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264|回复: 0

[【其它】]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2 01: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jinnong.cn/ny/news/2010/5/20/201052010582370071.shtml 时间:2010-5-20 来源:金农网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2009年在我国华南、长江中下游、江南稻区普遍发生,局部造成稻谷严重损失。今年海南、广东、广西冬种水稻、早稻田已出现感病稻株,且检测结果显示,华南稻区春季灯下白背飞虱带毒率从3月份的5%左右已经上升至4月中下旬的11%。我国白背飞虱虫源地越南北部和中部稻区已有28个省发病 4400公顷,发病范围和面积不断增加。随着白背飞虱的迁入和为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进一步在华南、长江流域、黄淮稻区加速扩散蔓延的风险极大,对水稻生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对该病毒病的媒介种类和传毒特性、寄主范围、侵染循环和传播流行规律、危害致灾程度、早期诊断和防治避害技术等方面缺少相关研究,生产上缺少可行和有效的措施,而盲目喷施农药压低稻田白背飞虱种群量,又会加大防治压力,造成增加防治成本、杀伤天敌、污染环境等负面效果。
  为了研讨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治技术方案,讨论防治技术协作组2010年工作计划,落实相关试验示范任务,部署今年的防控工作,全国农技中心于5月12- 13日在广州市组织召开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研讨会”。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站的防治科长及华南农业大学、贵州大学的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全国农技中心钟天润副主任与会并做总结报告。
  研讨会期间,华南农业大学周国辉教授通报了今年冬春季白背飞虱和水稻带毒检测的结果;代表们考察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田间自然感病现场和实验室接种感病典型症状,了解了越南当前水稻病毒病发生情况及其采取的防控措施,研讨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方案,讨论了技术研究协作组2010年开展田间调查和研究计划,并落实了相关的试验示范任务。
  针对今年的南方黑条矮缩病防治,代表们认为,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治重点是做好秧田期和本田初期的保护和预防,特别是中稻和晚稻生长前期要在带毒白背飞虱传毒前做好防治工作,抓前期保后期,抓秧田保大田。秧田应远离感病早稻田和玉米田,采用防虫网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杀虫剂种子处理和移栽时浸秧,移栽时要剔除疑似感病株,去年晚稻和今年早稻发病区杂交稻移栽时,要变单本插为双本插或多本插,弃用高发病率秧苗。分蘖期矮缩病株率达到3%-20%时,及时拔除病株,减少本地毒源,并从健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及时翻耕改种。从年初开始,各省已经开始对冬种水稻和玉米及灯下白背飞虱进行带毒检测,会议强调,要重视灯下白背飞虱的检测,从本地迁入代开始,每代高峰期检测,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
  钟天润副主任强调,各地要高度重视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工作,今年稻飞虱迁入期早,迁入量大,水稻生产面临稻飞虱和病毒病防治的双重压力,各省植保部门要基于当前对该病毒病的认知水平和经验,提出防控技术方案,为领导决策和农民防治当好参谋。要加强对稻飞虱的带毒检测,通过开展技术培训,优化技术,使具备条件的省植保站可自行检测,提高速度和检测能力。要对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知识技术普及。植保技术部门要加强传播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协作研究,发挥科研和推广部门的作用,积极合作,使研究进展和结果能够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慕春)

评:新品种总会带来新问题。。。时间证明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11 18:18 , Processed in 0.12291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