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4|回复: 0

[【其它】] 人怎么总容易“逆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9 08: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沉静之风

汉语言有个常见句式“越是…越是…”。而这个句式的使用语境,不少都是一种“逆反形态”。“越是刚强,越是脆弱”;“越是自诩,越是心虚”;“越是强势,越是自卑”;“越是沉寂,越是危险”;“越是强调,越是较多”;“越是说得多,越是干得少”;“越是做不到,越是喊得凶”;“越是追求圆满,越是不容易圆满”……

日本千叶大学名誉教授、多湖辉研究所所长多湖辉先生曾经语出惊人:“人都有抗拒心理,其程度因人而异,但几乎没有例外的情形。当人的欲求被禁止时,想去实行它的愿望会变得更强。相反地,如果我们不过于强调这些限制,甚至完全解除限制,这些欲求反而不容易表现出来。”当然,这番观点是针对学校教育而言的。但基本说明了“越是…越是…”这个“逆反式语境”句式的潜藏规律。

由这个“逆反式语境”句式可知,人的内心通常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欲求,在不少情况下,可能会将现实生活的某种欲求不满,用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个特点,恰恰暗合了“过犹不及”、“表里不一”、“言过其实”、“适得其反”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

无独有偶。譬如在使用“我”和“我们”这两个不同的体现“量”的称谓词语时,就有国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常在谈话中使用第一人称单数“I”(我)的人,独立心与自主性较强;而常使用第一人称复数“We”(我们)的人,则为无特殊个性、易埋没于团体的附合雷同型。后者是因过于注重自己,或是为了逃避自我说话的责任,担心完全表露出自己的态度会使自己孤立或是“受伤”,于是常借用“我们”的说法。其实,通常的“我们”并不那么真正的“我们”,更多的只是“我”而已。

对于人们大都蛮在意的家庭生活与家庭关系而言,这种“替换形态”就普遍存在。通常两口子不时发生争执拌嘴的家庭,不见得其内部就已经“矛盾深成”了;而通常外人看来十分和谐“完美”的家庭,其内里潜藏的矛盾和“瑕疵”保不住会有不少。

显然,眼下人们常常喜欢说道的“人的两面性”,用相对规范或“学术”的语言进行表述,可以称之谓“替换反应”。譬如对于现今不少人热衷于饲养宠物这个问题,有专家分析,它与通常的“爱护动物”认识并非完全是一码事;实际可能“象征着人们内心的某些问题”。无论是出于“替换”心理也好、出于“转移”心理也好,还是出于“寄托”心理也罢,总之都反映出了人在将一些自我无法(或者是不便)直接发泄出来的感情“替换”发泄到合适的对象身上,一方面以此减弱内心欲望的不满,一方面借此获得精神上的一些满足。

再例如眼下的人们不少都喜欢思考与讨论“幸福”。答案无不见仁见智。而《格利弗游记》的作者(爱尔兰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曾经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对任何事都不抱希望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绝对不会失望”。这番充满哲理的话,实质是进一步说明了“一些不完美恰恰就是‘完美’;而有些‘完美’的内在无不存在诸多瑕疵”的道理。它也正好印证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段民间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因此,“拿得起,放得下”;“襟怀坦白少伪装、不压抑”的人通常都会很受欢迎。

鄙人以为,大致懂得了“人有‘两面性’”、“事实容易逆反”的道理,明白了“替换反应”这种在现实中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特征,人们在生活中的处世待人,便容易多了几分成熟和清醒,对说话做事的度(分寸)的把握也就会变得容易了许多……


http://blog.gmw.cn/u/44835/archives/2010/114451.html

年轻气盛越容易逆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0-14 20:24 , Processed in 0.12891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