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733|回复: 10

[【活动】] 【阿凡达影评】阿凡达,能随着你一起破纪录很高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8 13: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年底时候卡梅隆再次成为世界性话题,他携着一部新片来到影迷中间,这部片子就叫阿凡达!
我一直对着带阿字的产品有点复杂的感觉,我喜欢电影阿甘正传,我不喜欢中学课文里的阿Q,我曾经摸过强大的ALPHA工作站和服务器,也曾经在考试前拜托过阿弥陀佛千万不要出我没有复习过的章节题目!
但是阿凡达来了,自己朋友圈里熟悉的朋友预先给我打了招呼,他介绍说特效和硬件都是上了一个新的境界,同时这次主要操刀的还是我最喜欢的魔戒三部曲的特效公司维塔!
看完之后有好一阵感觉是麻木的,其一是抱怨卡梅隆又一次提高了大家体验进口大片的成本,其二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做大片的,可以说是弾震的一种特殊体验吧!
之后就是老套的补课过程了,网上找有关潘多拉星球一切资料,比如福克斯公司自己建立的官网,百度阿凡达吧,比如时光网的阿凡达专题,还有就是凤凰网的阿凡达专题,算是一次重新进课堂学习的过程!
卡梅隆这套营销的手段很像原先老IBM那套给我们做秀的标准流程:
第一拿出技术亮点
第二解释这个技术亮点的研发应用的各种过程和奇妙体验
第三引导你进入这个体系之中,鉴于大家都是接受了20世纪标准理工科教育,那种体系感觉很熟悉也是很亲切,原理定理定义推理推论,潘多拉一切都是符合20世纪物理化学数学的阶段成果的概念来构建的新的星体,所有和我们身边体验的差异都巧妙的吸引我去探索!

看过了,心中一切疑问也释然了,每天除了完成我的应该完成的任务之外就是看着阿凡达全球票房的网址:
http://www.boxofficemojo.com
一切和着阿凡达吧里面各位粉丝一切每天体验新的票房纪录产生:
票房过了10亿美元
票房过了15亿美元
票房过了18亿美元
我们现在都在议论这个记录是不是会到达25亿美元这个点了!
终于几天前夜里,大家终于发出欢呼,阿凡达票房超过了泰坦尼克号,我们再一次见证了历史!
这段时间恰好我们团队去年也是完成自己新的纪录,现在做好了总结和新年度规划,我和阿凡达一切愉快的经历了2010年最愉快的几个星期!

与此同时阿凡达中国的票房也是连续创造了着一个个奇迹:

《阿凡达》在内地的上映破历史记录历程:1月4日零点场票房就有约400万元和首日3500万元(要知道这是全国元旦假期结束之后第一天上班外加全国多数地区罕见的大雪天气),都创造国内影史第一。首周票房2.7亿元,打破了《变形金刚2》的内地单周及首周1.6亿元两项票房纪录,也是该片所有海外市场中的最佳首周成绩。随后上映12天打破《2012》刚创下的4.6亿元的内地票房最高纪录。
本周电影阿凡达将向着8亿人民币票房进军,同时也坐稳了中国内地票房第一的位置,这同样也是在创造中国电影历史!唯一一点遗憾就是这个记录是国外电影不是我们自己的电影,不过我满怀信心,对于我们的中国九零后这批孩子,他们见识到了阿凡达分享给全球的那种革命性的震撼,也知道了中国电影目前的局限和不足,他们视野开阔心气高远,他们也能跋涉千山万水去梦想之地苦苦求学和探索,他们之中必定有很多梦想挑战卡梅隆的人,以这批中国孩子的数量和身边良好的环境,我们的中国电影必定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创造自己的世界拓展史!这样同时也要感谢阿凡达,因为有你这个标杆,我们中国更多的青年有了自己奋斗挑战的方向,不再像他们前辈导演那样固步自封沾沾自喜于自己国内那点票房,真真正正知道了自己的差距!
可以说我们全体在短短十几年时间之内,我们接连见证了全球两部在影视上最卖座的两部大片在我们生活中间发生,这样的机会在这个星球的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感谢你,阿凡达,能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一起陪着你连破记录很愉快,能相逢在这个世纪的这个点很幸福!
因为有梦所以卡梅隆去好莱坞寻梦,
因为有目标我们团队能一起扛过2009年经济寒冬,
因为有高山所以卡梅隆潜心十几年苦练技艺,
因为遇到困境我们团队能抱团击破各种阻力,
因为有了自己泰坦尼克号所以卡梅隆能继续冒险去挑战自己的巅峰,
因为有了去年的高度我们团队今年更有自信去遨游新天地!

阿凡达,能和你在这个时代一起破记录很愉快,谢谢你,阿凡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8 1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henry2000888于2010-01-28 13:18发表的 【阿凡达影评】[阿凡达,能随着你一起破纪录很高兴 :
……我不喜欢中学课文里的阿Q
……
一切和着阿凡达吧里面各位粉丝一切每天体验新的票房纪录产生:
票房过了10亿美元
票房过了15亿美元
票房过了18亿美元
……
做好了总结和新年度规划,我和阿凡达一切愉快的经历了2010年最愉快的几个星期!
……
遨游新天地!
……
阿凡达,能和你在这个时代一起破记录很愉快,谢谢你,阿凡达!.......
.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选自《阿Q正传》)
我现在总算知道阿Q的钱是被谁抢去的了,也知道他忽忽不乐的原因了,原来钱是被阿凡达抢去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8 16:2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qq5096717于2010-01-28 14:47发表的 :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选自《阿Q正传》)
我现在总算知道阿Q的钱是被谁抢去的了,也知道他忽忽不乐的原因了,原来钱是被阿凡达抢去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砖家估计,最快下周阿凡达可以破十亿这个门槛,成为内地影视历史上第一个突破十亿票房的电影,这也是前无古人的,同时中国也成为阿凡达海外第一票房重镇,这也是前无古人的,所以就等着记录的不断产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9 09: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觉得这两个多小时空前短暂,转瞬即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1 22: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截止1月30日,《阿凡达》已过9亿元票房大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4 14: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凡达》二度超越“泰坦尼克” 称霸北美票房

北美: $601,142,000   29.0%


+海外: $1,473,548,945   71.0%


= 全球票房: $2,074,690,945  

  





时光网讯 在就影片《阿凡达》成功登顶全球票房排行榜冠军几天后,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一手打造的3D巨人再次打破一项惊人的记录,超越《泰坦尼克号》,成为北美总票房的新霸主。
  《阿凡达》在北美地区上映47天,总入账6亿110万美元,超越了《泰坦尼克号》之前保持的6亿10万的记录。截止到目前,影片全球票房飙升至 20亿500万,加之刚刚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相信在未来几个月内,《阿凡达》的热度依旧不会降温。

  新闻集团(News Corp.)的主席兼CEO鲁伯特·默多克日前谈到了关于《阿凡达》续集的计划,他表示福斯公司已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进行了初步接洽。

  默多克透露,“关于续集卡梅隆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我们将会帮助他推进其发展。”不过他同时称,不要期望这部电影很快会出来,因为卡梅隆的电影一般都会耗费很长时间。另外一位负责人表示,《阿凡达2》的预算计划也很重要,因为公司最近面临裁员危机,而卡梅隆又是个经常“超支”的导演。不过伴随着首部电影巨大的票房成功,第二集的投资细节也将尽快提上议程。

  另有传言称,按照卡梅隆拍片的速度,《阿凡达2》的制作预计要花费4年时间。目前这位导演手上还有《铳梦》以及一部讲述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影片准备开拍。



《阿凡达》造就票房奇迹历程回顾:


2009年12月18日:影片在北美上映,首日票房2700万美元,这个成绩差不多已达到《泰坦尼克号》当年开画周末三天的票房总和。

2009年12月21日:《阿凡达》在3452家戏院囊获7300万的票房首次登顶北美周末票房冠军,三天内全球入账2.32亿。

2009年12月23日:电影登陆日本,首映当日票房收入4亿多日元。831块银幕中,有283块为3D银幕,这一数字创下了一部影片在日本3D银幕上映的最大规模纪录。

2009年12月28日:圣诞档期,公映第二周的《阿凡达》以2.6%的微弱跌幅,继续坐稳冠军宝座,次周周末票房7500万,这样在十天之内,《阿凡达》的北美票房突破2亿,海外票房已达4.05亿美元。

2009年12月28日:《阿凡达》横扫日本票房 5天入账13亿。

2009年12月28日:《阿凡达》已经成功超越《变形金刚2》于今年暑期创造的4811万的票房纪录,成为了2009年香港电影市场的年度票房总冠军。

2010年1月3日:影片上映仅仅15天,仅在北美已经进账3.52亿美元,全球累计超过10亿,吸金速度之快远超《泰坦尼克号》。

2010年1月4日:影片登陆中国内地,寒冷的天气却丝毫没有影响影迷们的期待,仅零点场票房就有约400万。

2010年1月5日:《阿凡达》首日内地狂收3500万。

2010年1月5日:上映仅20天的《阿凡达》全球票房正式超过《魔戒3》,名列历史第二位。至此,全球票房前两名的位置均被詹姆斯·卡梅隆的影片占据。

2010年1月11日:从1月4日到10日,《阿凡达》在中国上映首周的票房为40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这轻松打破了《变形金刚2》在去年6月创下的内地电影市场单周及首周1.6亿两项票房纪录,不仅如此,这也是该片所有海外市场中的最佳首周成绩。

2010年1月12日:仅仅用了26天的时间,《阿凡达》在香港地区的累积票房便势如破竹般突破了1亿港元(达到1.0043798亿)。

2010年1月15日:北美IMAX票房已达6800万美元,海外则为3330万美元,轻松打破《极地特快》7100万的IMAX票房纪录,成为全球最卖座的巨幕电影。

2010年1月17日:中国内地累计票房5.4亿。

2010年1月18日:北美顺利连庄第五个周末票房冠军。本土总票房已高达4亿9千2百万美元,全球总票房则突破了16亿美元。

2010年1月25日:在保持了六周北美票房冠军后,《阿凡达》以5.5亿美元轻松超越《黑暗骑士》,位列影史第二名。海外方面更是狂揽12.8亿美元,勇超《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2年的纪录(12.4亿),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海外票房新高。

2010年1月25日:在中国轻松突破一亿美元,眼下已迈过7亿人民币大关。

2010年1月26日:仅用了6周时间,《阿凡达》便以18亿5900万的总入账超越了《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2年之久的票房纪录(18亿4300 万),成功登顶全球票房之最。

2010年2月1日:《阿凡达》内地票房已经达到了9亿人民币,超过10亿已无太大悬念。

2010年2月1日:《阿凡达》在全球上映第七周,再次蝉联北美及海外票房冠军。北美总票房已达5.94亿,海外方面,上周在120个市场的11327块屏幕上再入账 9510万美元,累计票房14.4亿,从而使其成为影史第一部总票房超过20亿美金的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0: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一篇我觉得写的比较透彻的点评,很多观点我是非常赞同也是写出过的,但是我觉得本文写的更好,讲述比我透彻更多!


(精华帖)雄文一篇------看阿凡达看成疯子了!

转帖者语:能见到这样的影评,也是一种福气,笔者的文采真的是神笔,看了的人无不叹服,不是因为他
把《阿凡达》夸得有多好,而是他的见解有独到之处,细细想来,太帖切了,建议大家看完,真的很精彩。
个人愚解,个人认为最精彩部分,我加了红字表示,当然能引起共鸣的不止这些,影评能写成这种意境,
绝非易事,欣赏者有福。也建议版主把此帖设为高亮,以便更多的影迷能见识到这种强大的影评。

原帖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701753486

以下转贴一篇文章,文章很长,所以在转贴之前,我要罗嗦一下,为了方便阅读:
看得出来,文章的作者(应该是圈内人士)对阿凡达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所以文章言辞激烈,甚至有些肉麻。
但是如果仔细看这篇文章,会发现作者并不是肤浅的吹捧,而是相当相当专业的。
重要的是,作者在分析的同时,还点出了中国电影的死穴,这是很多人意识到但又无法说出的东西。非常具有启示意义。
只要别太在意作者那近乎癫狂的情绪,这篇文章还是非常清晰和客观的。(很奇怪,癫狂和客观同时出现在一起。)
文章前两段,就是负一和零,这两段读者可以自行跳过,因为太吓人。(本来我想直接把它阉割了,但是是转贴,要尊重作者,就算了。)
文章很好的诠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电影有成为“世界之王”的潜质?为何总是他?
为什么世界票房巅峰的电影,其故事都不会太新潮和复杂?为什么《黑客帝国》《第九区》这样“惊为天人”的创意却不会成为“世界之王”?而为什么像《变形金刚》这样也很简单的故事,却被人讥讽为特校脑残片?
好了,看看作者怎么说。

【负一】献给卡神
这篇文章从2010年1月4日写到2010年1月25日。
期间,共看《阿凡达》四次,IMAX 3D两次,数字3D两次,至今包括请客在内共贡献票房880元人民币。
献给所有挚爱《阿凡达》的影迷。
献给刚刚击沉《泰坦尼克号》的《阿凡达》。
献给为影迷带来新世纪福音的创世卡神。

【零】初夜观感
很多年以后,当我把《三体》搬上大银幕,我仍会依稀记得年轻时代那个寒冷的晚上,为《阿凡达》贡献中国大陆最早一批票房的荣耀,地点上海和平影都IMAX厅,形式胶片3D,零点大陆首映场。
而现在的我清楚记得的是,十二年前,我们刚读初三,胡晓彬问我对《泰坦尼克号》热卖的看法,我说卡麦伦可能很久以后都不会拍片了,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连自己也永远无法攀越的高峰——票房上的。
正如我说的大部分废话一样,我说对了一半,说错了一半。
但今天,我不想说废话了。我想把话说绝。

好莱坞有很多神一般的存在。如今我更加确信,卡麦伦是毫无疑问的众神之神,万王之王。
我无法保证这篇影评能够做到客观。你指望一个完全疯狂的人能说什不偏不倚的话。
我也无法保证这篇影评能够不剧透。我的想法就是,如果你有时间看我这影评来点剧透快感,还不如马上写请假报告,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买票,去3D影院去看一遍《阿凡达》,或者再看一遍。
我能保证的只有一个,卡麦伦又成功地做了一回既有的超A级商业电影制作标准的破坏者和重塑者,而且做得比以往数次更摧枯拉朽、登峰造极。
我一度以为《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神话不再可重复。现在我坚信可以。
我一度以为卡麦伦的巅峰期已经过了。现在我才意识到,他早已走在世界期待的前面。
我不会再把卡麦伦和当今活着的任何一个电影大师比了。我就是要拿他和希区柯克比,要拿他和爱森斯坦比,要拿他和格里菲斯比,我甚至要拿他和米开朗基罗比,要拿他和达芬奇比。同样,历史将会称其为推动“剧院复兴运动”的第一人。

从今以后,好莱坞的所有商业巨人又重新面临着这样一个抉择:是跟着卡麦伦走,还是跟着卡麦伦跑。


既然去年看《TDK》,我已经用“逆天”来形容它的票房表现了,那么如今面对《阿凡达》,我只能用AVATAR来形容《阿凡达》。
我猜想今后将必然诞生的《阿凡达》续集,业界会以“A2”来表示,《异形》从此让道。维基百科对单词A的解读除了“冠词”之外,将还有一条,是“AVATAR”的缩写。
我期待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在2010年不会因为我整天叨念这部电影而对我敬而远之。


我更祈祷《阿凡达》不会毁灭我看其他电影的热情——不过好像晚了。
现在的我,眼里心里脑里和梦里,只有潘朵拉!
以上写在2010年1月4日凌晨四点,状态是又困又疯。

【一】电影控制论
比《阿凡达》的故事更俗套的,就是说《阿凡达》故事俗套的影评。这些人绝对没有恶意,而且绝对正确。他们只是不了解或者不愿意多辩解一下:一部好莱坞的超A级制作要超越最不可能的巅峰,真正需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所谓“超A级制作”,我以为现在的标准就是万一票房失利可让大制片厂老板下台的电影。而掐指一算,在近年出现的所有超A级制作中,《阿凡达》是为数不多的非续集电影,更是唯一的上映前毫无受众基础的电影。所以在这里,我一定要为《阿凡达》俗套的故事好好认真地辩护一下:你难道以为卡麦伦称霸地球靠的是什么其他法宝?对他而言,经典的故事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俗套加百分之一的灵光。这百分之一的灵光就如同绝世大厨的顶级秘方,让饕餮盛宴焕然一新。现在分析下来,卡麦伦在故事情节、叙事手法和细节设定上所做的所有选择,几乎全部是正确的。他不是要做个CULT电影,他只是想把以往所有商业巨片都远远甩在后面,再一次。
而他面临的最大一个难题是:在影迷口味日益挑剔的今天,怎样才能让潘朵拉的世界真正登上银幕时显得不雷人?我想所有人都会承认,去年“阿凡达日”全球影迷下载的先行预告片是很雷人的。这个难题,或许才让卡神寂寞了十四年,忙碌了十四年。

2小时40分钟的故事容量,承担着开辟一个全新且完整的世界观的重任,而这只是观众了解故事的基础,这不是一块人人都能啃的硬骨头。虽然能让全球老百姓都在影片开始的一个小时之内看明白且接受一个不存在世界,貌似不需要惊世骇俗的叙事技巧,但是简单做下对比,就可以看出《阿凡达》和以往的极大部分具有复杂架空世界观的电影是不同的:我们看《移魂都市》,看《黑客帝国》,看《星际迷航》,再看《阿凡达》,有什么区别?在前三者,世界观本身是故事;而在后者,世界观只是一个寻常故事的不寻常背景,这就要求你不能过多着墨世界观,导致顾此失彼。卡麦伦有创造一个世界的野心和能力,但是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克制。要让所有人(不仅是小众极品影迷,更是普罗大众)既为人物所倾心,又为故事所征服,更为世界观所疯狂,那没有两千把刷子是绝对不行的。故事发展的每一步都不能踏错,角色的每一句台词都不能浪费,在这同时,又必须兼顾到世界观与故事的融合。一旦顾此失彼,潘朵拉就变成“圆环套圆环”,纳威人就变成海宝,超A级制作就变成超B级制作。
而卡麦伦之所以会让我们放心,是因为在别的导演看来是很棘手的事情,他有的是控制观众的方法。
电影控制论,一直是我想好好讲的一点,因为我们的电影太缺控制的手段了。我们的电影想让观众哭的时候,观众却往往想笑;想让人紧张,人却打哈欠。商业电影是一种催眠技术,是一种控制人情绪和思维的技术。导演好比催眠师,与观众进行潜意识的斗法。控制住了观众,才能突破票房的极限。
正如你想获得一个人的注意,最有效的不是在他面前晃悠,而是冲他耳朵大声喊叫一下;故事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就是需要最原始和最简单的刺激点。刺激会为观众提供人物的动机,刺激会让观众产生忘我的境界。而卡麦伦所坚信的就是:刺激一定要原始和简单。越原始越可以直指人心,越简单越可以控制更多人。是的,极致的超A级商业电影之间的较量,如同武林绝顶高手的PK,什么视觉效果,什么营销策略,什么大牌明星,这些粗浅的招式都只是十亿级别的基础,要想更上一层楼,它们所真正比拼的,就是“控制”的功夫。你能控制的观众越多(票房基数大),能控制得越深(长线走势和二次票源),你才有赢的机会。因此说观众是上帝的导演永远没出息,必须要让你的观众永远被你牵着鼻子走,这才能成为商业电影的至尊大帝。


正如所有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杰出商业电影一样,《阿凡达》又给我们带来电影控制手段的无数启示。且看它是如何通过刺激来控制我的。

【二】泥土

《阿凡达》给我的第一个刺激,就出现在泥土上。

说到这里,不得不由衷赞叹卡麦伦对细节的把握。当残腿的杰克第一次进入阿凡达,疯狂地奔出实验室,陶醉地享受赤脚摩挲在潘朵拉的土地上时,我就爱上了这部电影。如此真实的细节流露,在很多票房重弹中往往会因为要赶场子而被忽略。现在回想,这个脚插泥土的段落出现得非常及时,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它没有留给观众足够时间去质疑阿凡达这个怪诞又扯淡的替身设定。这是阿凡达第一次现身的桥段,鉴于远在本片上映前网上对纳威人的设定一片“雷声”,这次亮相可谓“丑媳妇第一次见公婆”,至关重要,且不提会有多少影迷反应过来这设定是不是抄袭《黑客帝国》或《EVA》的,或许更会有人去歪想科学家要遥控阿凡达应该是用3G还是4G?如果影迷这样七想八想,不仅出戏了,还会造成影迷对蓝精灵的不认同。只要在这一刻让观众得到喘息之机而出戏,那么电影必然失败。而为了控制观众的思绪,卡麦伦就用了个很简单的方法:造一个小小Trouble——让杰克不顾一切冲出去,让科学家追他,自然吸引观众转移注意力。而Trouble来了,怎么平息?于是脚插泥土这个相当有品位的镜头就来了,仿佛一个完美的“起承转合”,让所有人舒坦的同时忘记了自己的小聪明。很多大制作沦为烂片,就是因为在这种节骨眼上没有进行处理,让观众有时间跳出来嘲笑。

第二,它再次强调了杰克的残疾身份,让观众认同了杰克今后如此热衷进入阿凡达的动机。这个动机有多重要?或者说,杰克的残疾身份有多重要?可以说,它是全片故事的第一推动力,它推动了杰克来到潘朵拉,它推动了杰克自愿当卧底,它推动了杰克身为纳威人后的每个选择,它更为人类阵营对杰克残腿的前后态度进行了重要对比。残疾这东西,就是一个很完美很原始的“刺激”,无论是善良纯洁还是恶贯满盈的人,看到残疾总会不安,这是最原始的动物性使然,和道德无关。完整、健康的肉体是人的最基本诉求,卡麦伦有效地利用了观众这一点潜意识的倾向,即观众宁愿希望看到一个蹦蹦跳跳的健全阿凡达,也不愿看见整天坐在轮椅上的残疾杰克,来对观众进行偏好的悄然控制。

【三】美梦

《阿凡达》给我的第二个刺激,就是谁也绕不开的潘朵拉。

纵观所有架空题材的超A级大片,从《星际迷航》到《星球大战》,从《异形》到《黑客帝国》,莫不是需要一整个系列的长度支撑一个世界观。能在单部电影容量内展现这么富有细节且基本经得住推敲的原创世界,这足以把《阿凡达》送进商业电影教科书——而教学问题是:“怎样在最短时间里向观众交代你的世界背景?”

是啊,如果其他NB导演是答题者,他会怎么做?迈克尔贝会说,“这个太深奥了,我来个爆炸先。”乔治卢卡斯会说,“哪有这么麻烦,上段滚屏字幕不就得了。”罗兰艾默里奇会说,“我会安排一个印度科学家在开头把所有事情和结果都讲明白。”斯皮尔伯格会说,“啊,嗯,这个,我想,我是监制,还是交给导演去回答吧……”沃卓斯基姐弟会说,“我们会安排一群人讲一堆话,不过我们猜你还是看不懂。”克里斯托弗诺兰会说,“简单,先拍个前传。”彼得杰克逊会说,“嗯,新线老板说必须要多加个带旁白的片头,这得跟我老婆弗兰克商量一下,时间又来不及了……”
而卡麦伦呢?如果你问他这个问题,他没准会咆哮:“WHAT DO YOU FXXKING UNDERSTAND ??? WHY DO YOU TRASHING MY SCENE??? YOU ARE TRASHING MY SCENE!!!”(贝尔发飙事件绝对是学他的。)

我可不想被卡麦伦咆哮,那还是老老实实靠有限的回忆分析一下吧。

卡麦伦的第一个做法是“视觉创造信仰”。直到现在,我仍坚信潘朵拉存在,虽然我知道潘朵拉不存在。毫不夸张地说,首映场后一个礼拜以来每天晚上我都梦见潘朵拉,正如我小时候每天梦见老家一样。一个虚拟的世界竟然能如此影响我潜的意识,实在可畏。俗话说“你骗不了我的眼睛”,但是眼睛却可以骗你。东西再假,全新3D的魔术却能够把它们变成最真实可信的东西。在我眼前展开的不是一面墙,而是一扇大窗,银幕真正有了纵深,所有的事实在那里演绎。理智没有办法驳倒感性,逻辑完败,幻术全胜。正如CG绘图拯救了T-1000的真实性一样,3D让我们“真的”进行了一次潘朵拉之旅。在这一层面上,3D变成了叙事的基础,卡麦伦只让3D技术去解决“信”的问题——够简单,够粗暴,但是够有效。我以前看概念图的时候也觉得奇怪,按理说潘朵拉的很多概念设计在《指环王》时期就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了,卡麦伦等的是什么技术?现在才悟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卡麦伦不是在一个星球上。卡麦伦不是想让我们眼睛SEE,他是想让我们意识BELIEVE。《阿凡达》毫无疑问是几十年来第一部严格界定自己观看方式的电影,并通过此来重新调整新世纪的好莱坞电影的定义。从此,在好莱坞发生的所有对话是不是应该分成两类范式:3D的,非3D的?


卡麦伦的第二个做法是“技术逼出真实”。卡麦伦身为好莱坞的技术头号巨匠,那不叫天使般的认真,那叫魔鬼般的偏执。看过金庸的都知道“独孤求败”,当他剑术高深到一定境界,可以无招胜有招,万物皆可为剑。卡麦伦对技术层面的苛求已经达到了这个“无招”境界:偏执地用技术去解决以往任何人不会用技术去解决的问题,比如:设定的真实性,细节的真实性,表演的真实性。虽然事先知道,但是我没有办法在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分出注意力去瞧瞧纳威人的四根手指,我只打算在看五遍以后再去关照这些细节;我现在更不想学纳威语里的“I SEE YOU”,那是十遍以后的事情。但这不是卡麦伦的标准,他的标准是让影迷看十遍以上。虽然我现在所唯一渴望的,只是在我有限的生命中如何再多去几次影院观看《阿凡达》,以解心头之痒,但是,我知道等我有了DVD,一定会像当年死磕EVA一样逐帧研究纳威人的尾巴在调节身体平衡的时候的作用,研究雌雄飞龙花纹的差异,研究娜蒂丽这个纳威版张韶涵笑过几次,各有何不同。尤其是娜蒂丽,通过卡麦伦和维塔工作室共同研发的全新表演捕捉技术,使其动画所产生的情感反应真实度达到了震慑级别,这或许是《阿凡达》所有技术中最让我激动到休克的了。

这一点很有说头,先来总结历史。纵观影史所有CG虚拟人物,第一个模仿人物表情的虚拟人就是1989年卡麦伦的《深渊》里的水柱,随后1991年的卡麦伦的《T2》里的T-1000基本没有表情,再然后就是十年的空白,到2001年《最终幻想》自不量力的抽筋雀斑脸一度又让表情捕捉遭遇冷宫,再到罗伯特赞米斯基执着的3D兼表情捕捉尝试的多次失败,直到2002年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2双塔》里格鲁姆的横空出世第一次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最后又是2005年彼得杰克逊的《金刚》为这一轮CG虚拟人物竞争画上完满句号,我认为彼得大帝已经站在了CG表情的第一个顶峰。但是“顶峰”既然是“第一个”,也就意味着“巅峰”同时是“瓶颈”。仔细琢磨,彼得大帝能做到的是什么表情?无非“喜、怒、哀、威”四大种类。况且如果脱离动作捕捉演员天才安迪瑟金斯,或许格鲁姆和金刚的最终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而如今《阿凡达》来了,表情捕捉的金棒在几人间简单转了一圈后又一次回到了卡麦伦手中。卡神毫无疑问又突破了CG人物可能性的界限。为什么这么说?

其实很多普通观众、包括我们很多导演并不能理解《阿凡达》里CG的巅峰性突破,以为离开了3D《阿凡达》就是普通的特效大片。而在介绍《阿凡达》CG成就之前,有必要再来说说一个概念:“诡异的峡谷”。这是我几天前才学到的专有名词,在这里装B一次。“诡异的峡谷”就是在人造人领域冲锋陷阵的人观察到的这样一个现象:你创造的一个假人,当其与我们人类的脸部的特征越来越接近时,观众对它的亲切感就越来越强;然而,这不是永远成正比的,当它的逼真程度直逼人脸,观众看起来几无二致,却又能意识到这不是真脸时,亲切感会陡然下降,情绪反应不是接受而是排斥。画成曲线的话,就会出现一个“诡异的峡谷”。这就是为什么《最终幻想》、《极地特快》和《贝奥武夫》探索失败的原因:够真,但又不够真,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动画商业大作的主角设定都是动物或夸张的卡通人物,谁也不敢再在逼真度上跨雷池。而什么证据能说明《阿凡达》又一次拓开了CG的疆界?什么证据证明卡麦伦是技术之神?答案就是爱情!

话说世间表情,最难读懂的就是爱的表情。别说CG创作的虚拟人物,就连真真实实的人,爱的表情都是最难辨认的。我说我的脸上写着“爱”,你可能读出来的是“抱抱”,他可能读出来的是“猥琐”,爱的表情是什么,天晓得(或许蒂姆罗斯也晓得)。但是,这个长得像张韶涵的纳威公主娜蒂丽却做到了!当看到她第一次救了杰克,说他“心很坚强”时眼神的躲躲闪闪,我看到了《勇敢的心》里的苏菲玛索;当看到她第一次教杰克骑马失败,平静地说“再来一次”,我看到了《神雕侠侣》里的李若彤;当她奋不顾身踢倒苏泰,保护失去意识的杰克阿凡达,我看到了《T2》里的琳达汉密尔顿;当看到她知道了杰克的无间道身份,那份委屈、伤心、失望、愤怒的表情,我看到了——我老婆!!!OH MY GOD,活生生的,I SEE YOU!!!绝顶震撼啊!前所未见啊!想到如此细腻、真实的表情捕捉和表情再造技术将来所会演绎的无数爱与恨的故事,身为技术控的我真的激动得想把楼板跳穿啊!


卡麦伦的第三个做法是“审美孕育简单”。注意,是简单,不是复杂。要讲简单,首先又要回顾一下卡麦伦的审美。潘朵拉星球上的所有东西都不是我们前所未见的,网上都如数家珍般说《阿凡达》抄袭《黑客帝国》、《与狼共舞》、《风中奇缘》、《幽灵公主》、《天空之城》甚至《神雕侠侣》,但我觉得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以闻名天下的偏执,把自己多年来的审美喜好统统加进了潘朵拉,狠狠地抄袭了一下自己。他此前在艺术指导上最绚丽的两部作品,就是《异形2》和《深渊》。而在《阿凡达》的世界中,人类基地就是《异形2》的样子,潘朵拉夜景基本就是《深渊》的蓝紫色调。能如此明目张胆地自我复制,却又能把以前的成功再次突破和登顶,说明卡麦伦眼里绝对没有观众,只有他自己。不过既然卡麦伦对自己的要求比我们还严格,那我们身为影迷反倒省心得幸福呢。而身为影迷,我一直认为,卡麦伦并没有系统性的审美倾向,没有自己电影美学的绝对标签。这与其说是局限,不如说是解放。他在《阿凡达》之前所创造的5个世界——终结者、异形、深渊、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在美学上基本没有交集,各自向五个不同方向远远射去。人们提到终结者的金属骨架,自然认为这是卡麦伦的铁血美学代表,但是要说终结者就代表着卡麦伦的美学,那笼罩在晚霞下的泰坦尼克又算什么呢?不过我们再看《阿凡达》,就会发现潘朵拉如同一面窥私镜,比卡麦伦以往任何作品都更好地让我们窥见他“私”属性的美学偏好。我总结如下:一,是爱躲猫猫的蓝紫光源;二,是爱练叉腰肌的骨骼机械美学;三,是爱打酱油的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的柔软发光半透明海蜇皮;四,是爱当周老虎的莫奈睡莲油画(师徒游泳那九十度俯镜)。既然卡麦伦声称这是他从小到大梦境的实现,那么我们不妨顺水推舟,把卡麦伦的私人偏好的美学风格总结为“潘朵拉”风格,即融合“魔兽世界式的生态+星际争霸式的机械+神秘主义的蓝紫光源+充满宗教感的圣洁生物+印象派色彩美学”的混搭科幻风格。该“潘朵拉”风格的法宝就是:有一点点引领,有一点点跟风,很流行,很简单,很美。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发现《阿凡达》的画面几乎可以俘获所有年龄层次和各种偏好的观众的心,因为潘朵拉的“美”太简单,简单到只需还原成一个字:“梦”。这个梦不是大卫林奇的噩梦,不是特里吉列姆的怪梦,不是蒂姆伯顿的黑暗哥特梦,不是大卫柯南伯格的身体异化梦,而是美梦,是孩童渴望至极的远游之梦,是成人离乡太久的故土之梦!

卡麦伦的第四个做法是“菜鸟催生必要”。

这里讲的是叙事方法。我们会发现,卡麦伦使用的是极为讨巧的介绍世界观的方法,也是我所极为推崇的叙事模式——“学徒”模式。“学徒”这个东西,对于介绍一个宏大得让人不知从何讲起的世界观的时候,往往是最最省心得力的宝贝!诸位,开动你们小脑筋,想想有多少巨大的架空世界观是通过“学徒”桥段来开始讲述的?《黑客帝国》,《星球大战》,《超时空要塞》,《猎人》,《火影忍者》,《JOJO的奇妙冒险》,《EVA》,《飞跃巅峰》,《灌篮高手》,《将太寿司》,《中华小当家》,《圣斗士星矢》,《七龙珠》……这是俗套吗?是俗套,更是内行!这是业内人士经历了无数失败叙事经验后提炼出的绝顶智慧啊!如果观众逼问:你讲故事归你讲故事,为什么偏要讲那么多背景知识?有必要吗?那么导演就回答:你说没必要,那我就造出必要来,我的主角偏偏是个菜鸟,我的故事偏偏就是上课!“学徒”模式除了极大地方便了介绍架空世界观以外,还有一个很独特的功能,就是菜鸟的巨大成长空间为今后的故事主线提供了无限的戏剧可能。而相对于《黑客帝国》与《星球大战》那样稍显没有章法的学徒课程不同,卡麦伦在设计每一个主要课程中都精心编织了故事推进的动力和伏笔:第一节课篝火晚会是展现人物冲突与表现家园之树的内部结构,第二节课骑马是讲USB联系(潘朵拉上最核心的概念),第三堂课骑龙是杰克真正成为纳威部落战士的标志,也引出了爱娃圣母之树的方位地点。至于零星的一些小课程,比如教语言学是讲述“I SEE YOU”问候语的桥段(是通过背景音交代的,卡麦伦组织细节的功力强到可怕),比如射箭铺垫两人感情,比如往下跳抓叶子为后来杰克在大战时保命进行了铺垫……组织得非常有章法和节奏,而且每个段落既有美的一面,又有叙事的一面,还有为今后铺垫的一面,没有一个没用的段落!“杰克上课”桥段本来很可能成为《阿凡达》里最乏味最平淡的第二幕,结果却成为了节奏最快、视觉最美、感情最真的一幕,最后更以一段“杨过与小龙女”式爱情为高潮收尾,有力推进第三幕“强制拆迁”的到来……功力啊功力,这是迈克尔贝、罗曼艾默里奇之流一辈子都学不到的功力啊!卡麦伦的确能在好莱坞经典三幕式剧本上当所有商业导演和编剧的老师!《阿凡达》的成功,是好莱坞经典叙事流在以《变形金刚》为首的特效脑残流和以《TDK》为首的矛盾密集流联合夹击下的胜利大反扑!前年我在《TDK》影评最后就猜测了卡麦伦对于经典叙事的坚持,并表达了担忧,事实证明,我又对了,我又错了!


【四】杯具

《阿凡达》给我的第三个刺激,就是家园之树的倒下。

推倒家园之树,在视觉上是一个高峰,在情感上更是一个高潮。“杯具”模式,是《阿凡达》继“学徒”模式后又一个得到成功应用的模式,这个模式卡麦伦已经第三次用,早已滚瓜烂熟了。1991年,全世界所有男孩都为施瓦辛格在钢水中高高翘起的大拇指而黯然伤神;1997年,全世界所有女孩都为迪卡普里奥冻死前的“NEVER LET GO”谋杀餐巾纸;这一次,卡麦伦不相信眼泪,他只相信“家破人亡”的震撼——同样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刺激。
家园之树的倒掉,在主题上对《阿凡达》进行了升华,生态环保论啊,文明冲突论啊,拆迁大队和钉子户啊,各种观后解读如火山爆发般涌现。有人说这体现了卡麦伦身为商业导演的良心,我不反驳,但是我本能觉得这不是卡麦伦的核心动机。十几年前他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或许只是基于一个很简单的直觉:观众喜欢杯具。
其实按现在的笼罩在金融危机阴影下的世界心态和氛围,讲杯具着实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怪了,你以为现在人们需要洗具,结果观众用钱包投票的结果都是杯具,要么大口径杯具,要么小口径杯具,哪怕不是杯具,也肯定需要些杯具作调味剂。

先看看全球票房过十亿的电影。前年的老大《TDK》是第一种,去年的老大《变形金刚2》是第三种(柱子哥的倒下),而今年的老大《阿凡达》是第二种。再看看其他全球票房超10亿的航母级大片,当了一甲子的老大的《泰坦尼克号》是毫无疑问的特大突发杯具;《指环王3:王者归来》的结局超级诡异,这个大团圆结局感觉却比什么杯具都伤感,恐怕是因为道路太曲折了,前途太不光明了,中土世界的人再也笑不出来了;《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的票房竟然比第三部好,我看一大原因就是结尾的时候杰克船长被章鱼给吃了。

再看近年口碑比较好的几部:《飞屋环游记》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开头5分钟的伤感爱情小杯具;《地球废品分装员》中,小瓦力的一度死亡或失忆成了戏剧中最成功的“刺激”。再看国内,《十月围城》和《风声》,口碑远超《三枪》和《建国大业》。观众的确喜欢来自杯具的刺激。杯具给人刺激,刺激产生代入,代入就可以控制。
鲁迅爷爷说,杯具就是把人性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与国内部分商业杯具大片如《黄金甲》、《夜宴》等扭曲的杯具相比,卡麦伦似乎把鲁迅杯具观的奥义参悟得更透彻:杯具的重点不是讲悲惨,而是讲价值。《黄金甲》改编自曹禺的《雷雨》,《夜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但是这两部经典杯具改编,却在抛弃原著时代背景的同时也把最重要的核心价值抛弃了,人性再也没有可守望的价值,故事沦为臆想中的宫廷异史。这样的电影几乎没有可供讨论的价值,正常心智的人更不会为此神伤落泪。而卡麦伦的杯具套路的确没有什么技巧可言,他只是把按部就班地把东西美好的一面展示给人看,再把这美好的东西毁了。沉入钢水的T-800如此,冻死的杰克如此,倒下的家园之树也是如此,而已。

关键的就是,这个价值是什么?该怎么讲?杯具之后,又该如何收场?

与所有解开卡麦伦故事枷锁的密匙一样,卡麦伦设计的杯具大受欢迎的答案仍然都是“简单”二字。父辈的消失(《T2》),爱人的消失(《泰坦尼克号》),家国的消失(《阿凡达》),都能刺激全世界人民最普遍的情感。最简单的故事,用最难以察觉的复杂技巧讲述,这是卡麦伦讲故事的不二法门。《阿凡达》的节奏非常之快,信息量非常之大,而且必要的信息全都隐藏在其他故事和画面表现之中。举个具体例子,潘朵拉的任何信息,都是在真正展示之前就在画面和台词中出现过一次到两次,好莱坞剧作家将之称为“三次原则”,即认为观众无法记住画面与台词的全部细节,因此任何有用信息重复三次左右是相当必要的。潘朵拉的空气对人类有毒,这个信息只有在最后大结局的时候才真正表现出来,但是却在杰克降落潘朵拉之前就用台词强调,并在后面的故事中用夸奇上校的动作反复过三次以上,更别说无数的画面暗示了。阿凡达辫子的作用,只有在第二幕杰克学骑马时得以展现,却在杰克进入阿凡达的第一夜安睡前有过强调,并在苏泰第一次骑马出现时用画面重复。爱娃的圣树种子,在娜蒂丽解释之前就出现过一次,阻止了娜蒂丽的暗杀。纳威人的弓箭,在夸奇上校第一次演讲前就在土方车的巨大轮胎上出现过。而推倒家园之树,更是核心的故事,几乎出现在派克每次出场时……这些或大或小的铺垫,让在潘朵拉上发生的所有事都不显得突兀。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商业大片显得非常奇怪:用最简单拙劣的技巧,来讲述最复杂的故事。《黄金甲》想说的是一个王族的腐化,故事的包袱却总是没有铺垫,任何一个八卦猛料的曝出都如同程咬金让人无所适从。《无极》想讲一个关于命运的杯具,却用“满神”这么一个滑稽概念来阐述,无厘头的是,满神才出现过两次,而且都是在故事开头,后面故事的走向简直惨不忍睹。《十面埋伏》的杯具可谓“峰回路转”,人物时好时坏,给我的感觉像是一个说书人在不断自打耳光,并在嘴里叨念着“哎呀我前面都说的都不算数”。技巧跟不上故事,又不愿意把故事往简单里做,是我们所有妄图用杯具大片赚百姓口碑的导演的通病,拍出来的片子就像拉画片。当然,票房都还可以,这是属于我们老百姓自己的杯具。

再说说杯具场面的处理。看多了杯具的煽情场面,《阿凡达》属于绝对干脆利落型,这在当下尤其讨人喜欢。树倒了,人死了,女主角哭了,女主角骂男主角了,男主角回到现实了,男主角被打晕了,加上旁白以加大信息量和节奏,OVER。极为克制的几个慢镜,极为克制地调低色饱和,极为短暂的悲鸣。换上莱德利斯考特,一定多加几个渲染情绪的慢镜摇再来个女高音吟唱。若再换上大陆电视剧导演,一定再加一堆女主角哭的镜头,大叫“爸你不能死”,再倒过来大叫“你不能死啊爸”。若再再换上台湾剧或韩国剧导演,那一定会有娜蒂丽决意自杀的情节,不撑满五分钟不罢休。
最后谈谈收场。杯具之后,需要一个情绪排泄点。这个排泄点,可大可小。小如《TDK》戈登局长远望蝙蝠侠的黑暗背影,大如《阿凡达》的爱娃胜利大反扑。原则只有一个,气势要到。与《泰坦尼克号》相比,《阿凡达》的杯具只是出现在第二幕的结尾,第三幕更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大逆转。讲到这里,我倒要再啰嗦一下《阿凡达》的另外一个正确之处:场面一定要越做越大。

我在银幕上观看过《2012》三遍。感想就是,罗兰艾默里奇越来越会做特效了,但是越来越不会安排场面了。全片视觉最高潮的段落在洛杉矶大逃亡,之后的黄石火山爆发次之,最后的洪水最反高潮,还不如《后天》爽,整个曲线就是一路下滑。从情绪控制来说也是一样,洛杉矶地震段落是紧迫感最强的,之后就运用上了“主角不死光环”的无敌技能,故事讲到中国这边,我就知道如果主角最后不死,那么《2010》的故事就毫无亮点可言了。果然,主角没死,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的戏剧冲突竟然是方舟的一扇门关不上,把人与自然的矛盾转移到了人与机械的矛盾,把最后的大决战段落安排在了一个机房,场面越做越小,先前积累的情绪真气全部涣散,简直是脑残至极。陆川说《2012》导演应该向卡麦伦磕头,我觉得不夸张,虽然罗兰艾默里奇定然不会磕的。

而《阿凡达》没有犯这个错误,所有矛盾都在结局得到了妥善处理,该死的死,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虽然看到这里,什么3D奇观都会有审美疲劳,但是《阿凡达》大结局的场面仍然是大过推倒家园之树段落的。镜头增加了急推的频率(也是很简单的增加画面冲击力的方法),决战双方的数量也都更多更快更强,最后定格在杰克夫妇和夸奇上校的决斗,完成了一次故事矛盾和观众情绪的完全释放。最后“AVATAR”片名出现时,有观众情不自禁地鼓掌,不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人生改变了,而是他们觉得情绪上很爽。

理论上这样的大团圆结局是最没品格的,所以我们有品格的商业大片从来就不屑于让我们情绪爽快一把。《黄金甲》莫名其妙地定格在被周润发毒药腐蚀坏的菊花台,《十面埋伏》莫名奇妙地定格在漫天飞雪中大叫的刘德华,《无极》莫名其妙地定格在张东健背着张伯芝飞天,《夜宴》莫名其妙地定格在章子怡被刺后的回眸一指,都没有任何排泄点。就这么憋着吧,不便秘才怪。

【五】上校

《阿凡达》给我的第四个刺激,是上校的屏息射击。


或许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是我觉得夸奇上校是《阿凡达》里最重要的人物。这个反派看似没有说过什么关键性的台词,但是他的作用就像牛虻叮牛屁股一样,以推动故事发展为己任,专心致志地制造矛盾,是个“麻烦制造者”。没有他,《阿凡达》的故事就如同DISCOVERY拍摄的《环球行者》系列风光片,杰克作为主持人带我们领略潘朵拉星球上的风土人情。有了他,《阿凡达》的故事才有那么点儿像《无间道》了,他为杰克制造了焦虑和不安,他不断提醒观众杰克的立场,他为《阿凡达》提供了阵营的把玩。

论天下故事,要想有那么一点大格局,阵营是必不可少的。有阵营才有动机,有动机才有目标,有目标才能推动故事——说着说着,好像又触到了我们大片普遍的软肋,算了,不谈国产片了。
话再绕回来。如果没有夸奇上校,《阿凡达》的阵营就过于简单:公司和土著,这样就如同两阵营游戏《红色警戒》,不是很耐玩了。但是夸奇就像老鼠爱大米一样对杰克念念不忘,催促杰克成为特殊的摇摆的第三阵营,于是《阿凡达》就变成了三阵营游戏《星际争霸》。他和杰克的五次重要见面,次次推进故事往实质方向发展。第一次是由他演讲引出人类普遍的对潘朵拉的敌视,第二次是他以治疗双腿为诱惑向杰克提出卧底计划,第三次他套杰克话看穿了他的真实目的,第四次他翻脸逮捕了杰克等人,最后一次他死死追踪杰克,不断提醒杰克的阵营本是人类。看得出来,夸奇是原本一潭死水的搅局者,他是行动派。

“行动派”是什么意思?拍摄动作片不是谈情说爱,更不是请客吃饭,里面必须要安排这么一个积极的行动者,一不做二不休,在故事僵化的时候激活矛盾,让所有人动起来,这就是“行动派”。
动作片就是简单讲一群武功好的人踢来打去的吗?哪有这么简单。看看成功的动作片,首先必有一个成功的行动派。迈克连恩,T-1000,小丑,杰森波恩,杰克鲍尔,他们仿佛被注入了无数的精力,不仅自己动,还挥鞭让妄想懒洋洋过日子的、妄想美滋滋谈恋爱的、妄想急吼吼上厕所的都统统极不情愿地动起来,跳起来,骂起来,打起来。这才是动作片。你看看那些失败的动作片,首先肯定没个像样的行动派,剧情动不起来。
而值得我们关注的就是,夸奇上校这个行动派的塑造,基本上就是完全靠细节撑起来的。
第一个细节就是皮鞋。卡麦伦的动作电影喜欢给重要人物皮鞋的特写。我们看到的夸奇上校第一个镜头就是一个3D的皮鞋,伴随着极为铿锵错落的口音:“身为安全主管,我的工作就是让你们活着。但是我不会成功。”一个严谨、严厉、严肃的夸奇上校就来了。

第二个细节是他的胸肌。卡麦伦特地安排这个场景,用画面表示他是力量型猛男。随后就是熟练操控AUP的能力。

第三个细节是他在攻打家园之树时在直升飞机里喝咖啡。表现他的无比自信。

第四个细节是他在与杰克谈话时抿了一下嘴。谈话里表示杰克可以当晚回地球治愈双腿,但是杰克流连忘返,他同时表示出了失望、不屑、怀疑。

第五个细节让我尖叫。当他发现杰克越狱时,当即踹开安全门,置总部所有人的安全于不顾的同时在毒气中屏气射击直升机,射完了自动步枪再射手枪,直到全部射完,才悠然戴上手下送来的面罩。一个有超强自制力、能分清任务优先级、完全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冷血杀手跃然银幕之上。在那一瞬间,我想起了T-1000,那儿时熟悉的伟大的感觉回来了!

这些细节给了强悍、强硬的夸奇上校无比有力的支撑,这些支撑导致我们最后看夸奇上校在坠机中生还并与杰克一对一决斗时的所有情节都不觉得讶异,并且充满期待。

如果说夸奇是鹰派的行动派,那么杰克就是鸽派的。鸽派的行动派往往比鹰派更难塑造,因为他必须乖,更棘手的是这个行动派还是个残疾人。但好玩的是,卡麦伦塑造杰克的方法,却是让他不乖。当杰克第一次进入格瑞斯的实验室,我们就发现书呆子诺曼想引他看控制台,但是他自说自话直奔阿凡达的培养皿。这不仅帮助剧情更快进入主题,也帮助我们获得一个粗浅的印象:杰克虽然残疾,但是好动得很。第二次不乖是进入连接器后老是抬头。第三次是进入阿凡达后夺门而出。第四次是见了娜蒂丽竟然厚着脸皮追上去,这些都不断强化着杰克的好动不羁的性格。


【六】绝望与希望的未来

粗浅回顾了几个刺激,让《阿凡达》又一次完成了对我的控制。很久没有受到如此纯净的美的涤荡了。国外网上有人说看了《阿凡达》有自杀的冲动。有人说“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世界是灰色的,如果自杀能让我去潘朵拉,我想我会的。”我没有自杀的冲动,但是恐怕也差不了多少。至今我没有兴趣去看任何一部其它电影。一秒钟都不想。
去探访《阿凡达》盛况时,看到撑伞去和平影都排队买IMAX票的影迷排队绕了来福士广场半周,连警察都出动来维持秩序。我真想在人群中大叫我已经看过IMAX两遍啦!然后幸福地让这些人的眼神杀死我。不过我恐怕很快就会加入他们的行列,再去看第四遍、第五遍……《阿凡达》甚至让我第一次对它的DVD不感兴趣。如果说这是《阿凡达》众多了不起的革命之一,这恐怕是最革命的革命。

今晚,《阿凡达》恐怕已经破了《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纪录。早在这之前,就有人PS了一张图,说如果美国发行十亿面值的美元的话,上面应该印着卡麦伦的头像。

看着《阿凡达》的制作花絮,看到卡麦伦拿着虚拟摄像机对着空空地板,显示器却看到潘朵拉茂密的草地,我才真正透彻明白我们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也更明白好莱坞接下来会做些什么,这让我绝望。卡麦伦不需要任何奖项或者票房数字的证明了。他赢了这场电影史上最大的资本豪赌,创建了一套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可以卖更多的钱,可以全面提升好莱坞超A级电影的标准,拉大与所有国家的差距,然后,垄断,然后,输出。

中国电影落后50年,不是假的。“被震傻了”,宁财神的这句话,不是假的。《阿凡达》卖疯了,但中国电影一定要冷静。院线盲目建设IMAX,几年内会亏得很惨。制作方盲目引进3D设备与捕捉系统,十几年内也会输得很惨。第一个要学的,不是技术,而是技巧。不是讨好观众的技巧,而是控制观众的技巧。不能再指望现在处在权力巅峰的那些导演们了。号称不怕《阿凡达》,他们已经瞎了。WTO关于中国垄断电影引进的决议已经不断叩击这中国电影市场的大门,如今《阿凡达》终于轰开了,后面的洪水马上就来,没人能挡住,把所有不合时宜的腐朽冲垮殆尽,而我们的诺亚方舟还未竣工。乱到极致,必产生秩序。对此我们仍然可对新生代充满信心。是时候让盗版培养的一代世界最杰出影迷群体崛起了!

回头想来,《阿凡达》完美得没有犯任何可能的错误,但是这仅局限在最顶级商业电影领域。它彻底赢了,但仍然不是我心头的最最好,因为我知道它完全可以更好。正因如此,我恰恰认定这才是关于《阿凡达》最美妙的一件事,因为我们知道,更好看的,还在后面。这不是我们影迷最幸福的事吗?

2010年1月25日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11: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阿凡达内地总票房:10.2408亿


北美票房:《阿凡达》退位让贤 票房成影史第一

终于等到了《阿凡达》下马的这一天,从12月17日上映以来,《阿凡达》已经称霸北美票房七周的时间,本周末是第八周,终于《阿凡达》泄了真气,周末收入2360万美元,将冠军位置拱手让人,即使已经开始北美逐步收尾,但《阿凡达》目前的6.3亿美元的北美票房成绩,已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北美影史第一的票房。詹姆斯·卡梅隆在12年后击破了自己创造的《泰坦尼克号》的票房神话(北美6亿),进而又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在全球18亿美元的票房纪录,《阿凡达》目前的全球累计票房为22.04亿美元,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很多很多年都无法企及的票房,莫非还是要等詹姆斯·卡梅隆自己来打破吗?

本周末的票房冠军为一部纯爱系的电影《分手信》(Dear John又译《亲爱的约翰》),影片周末收入为3240万美元,北美公映规模为2969家影院,平均单家影院入账10913美元,机缘巧合,这部水准普普通通的爱情电影,居然因为档期配合得当,不仅票房上大有成就,而且还成为了《阿凡达》的票房狙击手,幸甚至哉!《分手信》投资仅为2500万美元,照目前的成绩来看,影片在北美市场上收入8000万左右的票房应该没有问题。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对恋人艰难的爱情旅程,约翰和莎文娜相恋,之后约翰要返回部队服役,长久的书信往来最终是以一封分手信告终恋情,多年后,当约翰回国去找莎文娜之时,却发现其中另有隐情……

另一部部闯入榜单的新片为《巴黎谍影》(From Paris with Love又译《谍战巴黎》),影片周末收入票房812万美元,榜单中排名第三位,公映规模2722家影院,平均单家影院入账2983美元。影片为法美合拍,导演是法国人皮埃尔·莫瑞尔,这位导演的前作《飓风营救》曾在北美创下过亿美元的好成绩。这次的《巴黎谍影》阵容更加强大,美国明星约翰·特雷沃尔塔、乔纳森·赖斯·梅耶斯都加盟了这部动作惊悚影片,但皮埃尔这次的表现是显然没有令到美国观众满意,首周末票房都没有过千万,这对于一部耗资5200万美元的中型电影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影片在票房上不会实现盈利。

奥斯卡提名名单已经公布,目前虽然有10部影片入围最佳影片大奖的角逐,但其实也只有《阿凡达》和《拆弹部队》有角逐的实力,凭借《阿凡达》目前无与伦比的气势,最佳影片很可能被卡梅隆收入囊中,但《拆弹部队》的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也不能小觑,凯瑟琳此次在最佳导演奖项上的争夺几乎势如破竹,因为之前凯瑟琳在颁奖季上就是无往而不利,最近还拿下了美国导演工会颁发的年度最佳导演奖,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凯瑟琳很有可能会成为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最佳导演殊荣的女性。

http://ent.qq.com/a/20100208/00022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18 13: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2月16日:

北美情况

周二:$1,836,327  -64.5% / -9.3%

2月15日+16日

海外情况

周一+周二:$23,879,980  平均每天:$11,939,990

总票房

北美: $668,224,829       28.1%      
+海外:$1,707,879,980       71.9%

= 全球票房:  $2,376,104,809

詹姆斯-卡梅隆计划创作《阿凡达》前传官方小说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2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阿凡达》(Avatar)制片人乔·兰道(Jon Landau)近日向MTV透露,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计划创作一部《阿凡达》前传官方小说,把影片中没有交代清楚地背景故事写出来,该小说预计在今年年底前面世。

  兰道说:“小说会拓展电影的深度,讲述电影里没办法详述的故事,如西格妮·韦佛饰演的科学家在当地开办学校教授纳威人、男主角杰克的背景身世以及他在地球的生活、杰克哥哥汤米是怎么死的、夸奇上校是怎么到潘多拉的等等。”

  兰道还透露,《阿凡达2》的故事可能会发生在第一部结尾的几年后,这期间发生的故事以及第一部之前的故事(地球上的战争)将通过电影之外的其它媒体形式讲述出来,大家可以期待电视、动画片、游戏或者小说漫画等。 (ning)

http://ent.sina.com.cn/m/f/2010-02-17/19472877194.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1: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新News:阿凡达成就史上最大的逆跌幅!


好久不见了各位,当然要送上一份大礼!那就是根据目前各大院线第七周(正在进行周)的票房情况来看,一种骇人听闻的史上最牛逆跌幅即将诞生!据悉,本周阿凡达前五天全国票房已经达到一个亿!仅凭前五天的票房就已经完逆上周!而最终本周阿凡达票房可能会达到1.4亿之多,这在已经上映第七周的电影来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本周票房极可能连内地史电影上映第五周的也是由阿凡达创下的1.2亿票房踩在脚下!简直无法想像!更是会比上周的8800万的周票房逆跌高达65%左右!现在阿凡达内地票房已经直指2亿美元了,海外第一大市场已经牢牢守住。奇迹正在上演!由于过年各单位都在放假,所以票房播报可能要晚一些了。


http://tieba.baidu.com/f?kz=716276588





最新票房播报:阿凡达开始回落 仍无电影能撼动

本周前三天,强势长达35天的阿凡达开始降温,这和众多轮番登台的国产片分不开,但尽管如此,却依然没有新电影可以抗衡阿凡达,阿凡达的票房下挫只是相对于以往的成绩而言,对于国产片而言还是处于高位的。下面是本周前三天(2月8~2月10日)票房:
       电影   周一   周二   周三  三天累计  总票房   同比   排名
     阿凡达 1510W 2040W 1420W  4970W  107378W 下1.2%   1
      锦衣卫  920W 1130W  880W  2930W  8110W    \      2
    虎虎生威 650W  780W   600W  2030W  11820W  下9.8%   3
     苏乞儿   \     900W   830W  1730W  1730W    \       4
综述:阿凡达本周六连冠已经收入囊中,而且尽管呈下滑趋势,然而仅比上周同期下滑1.2%,骇人听闻之极;锦衣卫在阿凡达的阴影下力克苏乞儿,把持在第二位,实属不易;虎虎生威比上周有所缩水,因为院线规模下降所致,而且上海的票房更是占整体近三分之一,同比下滑控制在10%以内也很不错;不过苏乞儿本周的上映却未能遏制锦衣卫,反而在其他三部电影的围攻下沦为炮灰,在在周二首映及半价日只拿到900万不如人意。
  下次播报在2月14日,敬请关注。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
http://tieba.baidu.com/f?kz=7113322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21:0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在瑞雪兆丰年的时刻:对阿凡达票房走势的总结和展望

今天起床的时候窗外已经是鹅毛纷飞的景象,虽然地处相对温暖的江南而未有银装素裹的胜景,却让我想为被阿凡达不断撩动的情绪寻找一个宣泄点,于是便想到发了这个水贴。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不想再查找更多的票房数字,而仅凭我的记忆,留下的也是一段珍贵回忆吧。

先看下阿凡达是如何煽动我的情绪到痴狂的——

北美超BT走势曲线:我发誓从03年关注魔戒3以来从来没见过大规模高首映(首映高于5000万)电影出现过如此夸张的次周走势(当然也包括魔戒3)。北美历史原创电影首映记录,12月历史第2,周日跌不到10%,周一跌30%左右,周二开始止跌!周三花栗鼠2上映,居然逆跌幅!!周四破平安夜历史记录!!周五破圣诞日历史记录(虽然同时被新上的福尔摩斯给破了)!!次周末跌幅10%左右!!!

海外爆发性行情:首周末海外1.64亿,考虑到欧洲雪灾+题材受众局限+美元汇率最近骤升+中国、意大利、日本未公映,这个成绩比起之前火爆到成为全球话题的2012又更胜了一筹,让人开始感叹卡梅隆世界之王的号召力。然后就是每天2000多万的持续高水平,直到周三日本开画+海外集体爆发=3600万。目前平安夜数字貌似还是没有更新,不过香港连续3天保持在历史单天最高附近+韩国预测次周逆跌幅+德国可能逆跌幅+俄罗斯2周击破2012记录。。。

如上,本周末后可以看到北美2.07亿,全球6.17亿附近,下周末后99%突破全球8亿,我不用查找历史数据就可以判定到那时会打破上映18天的历史同期全球票房纪录!

而我的情绪之所以有现在的高涨,则是因为和之前预期的强烈反差。人的心理落差往往是造成情绪波动的最大因素,你对一部电影的期望值的高低会直接决定你在观看之后对他的评价高低。

所以回顾一下我对阿凡达的期望值曲线:最早开始了解和关注这部电影我自己也记不清是什么年份了,总之从第一次听到卡梅隆要复出的确切消息,Avatar就成为了我最为期待的电影。从前几年半记录半科幻的深渊异形(Aliens of the Deep)我就可以窥到几分他重新驾驭大题材的野心。于是从天神下凡到化身再到阿凡达,虽然对这个项目的了解总有如雾里看花,但随着第一款海报发布、新技术的介绍、业界的种种评价,我的期望值没有停止过上升,直到8月21日全球阿凡达日。

在我和亿万影迷一样苦守电脑前并看完第一款官方预告片后,心情可以说从云霄跌落到了深崖之下。这就是卡梅隆大帝费心4年,我在魔戒3后最期待的电影?除了开头的太空船刺激了下心跳,后面游戏过场动画般的动作画面让我不得不重新判断这部天神下凡。网络上的评价大多也是负面,mojo论坛的预测也普遍从北美3亿调低到2亿附近。。

不过如同天行者当时所说,这也许是福克斯的宣传策略(故意造成心理落差),我也幻想着余后的3个月时间内数字领域和Weta的动画师和电脑能促成画面层次的完美升级。

再然后到了第二款官方预告片以及那段2分钟左右的丛林追逐片段,我已经没有在第一时间追看了。不过第二款预告片在剪辑和宣传效果上明显有了提高,但一些Navi人的镜头以及数字怪物看上去还是更像来自于同期发售的同名游戏而非电影。丛林追逐片段的画面细节、材质感、光影效果让我开始同意一些人北美2亿的预测。。

直到伦敦首映,一切都开始突然出现转机。媒体和业界的疯狂好评无疑对我也有正面影响,不过我还是更坚持相信自己肉眼所见,所以在全面公映前我的最终预测是北美3亿,全球8亿以上。毕竟历史上非改变非续集的纯原创电影能做到这两个指标的貌似也只有星战、ET、侏罗纪、独立日、大船、海底总动员这几部。

之后发生的事情我就不多叙述了。。我只想说,能一同见证这个奇迹发生的过程,实在是一种幸福,窗外雪花依然飘洒,阿凡达热也会继续。以北美圣诞日单天历史排名作为这篇文字的结束吧:

Rank Title (click to view) Studio Christmas Gross / % of Total Theaters / Average Day/Year Lifetime Gross
1 Sherlock Holmes WB $24,860,000 100.0% 3,626 $6,856 F 2009 $24,860,000
2 Avatar Fox $23,500,000 14.6% 3,456 $6,800 F 2009 $160,768,000
3 Meet the Fockers Uni. $19,542,490 7.0% 3,518 $5,555 Sa 2004 $279,261,160
4 Alvin and the Chipmunks: The Squeakquel Fox $14,500,000 35.1% 3,700 $3,919 F 2009 $41,351,000
5 Marley and Me Fox $14,380,980 10.0% 3,480 $4,132 Th 2008 $143,153,751
6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NL $13,986,220 3.7% 3,703 $3,777 Th 2003 $377,027,325


http://tieba.baidu.com/f?kz=6876202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1-16 22:55 , Processed in 0.20604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