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224|回复: 0

[【其它】] [广告] 切问——数典访谈系列之七:向着自己视界里的海域---台湾中研院陈鸿森研究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 10: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切问——数典访谈系列之七:向着自己视界里的海域--台湾中研院陈鸿森研究员与国学数典网友访谈!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所谓学仁、志仁、问仁、思仁皆在其中。

为进一步推进数典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交流,现推出“切问——数典访谈”系列活动。旨在为会员提供一个与学术大家近距离接触的平台,通过“学”、“问”、“思”、“辨”这一动态过程获取知识,博学于仁,笃志于仁,审问于仁,慎思于仁。

那么,就从今天开始,孜孜以求,切问近思,体验交流的乐趣,感受国学之美。


  让我们共同走近第七期访谈嘉宾:

  



陈鸿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中文研究所、成功大学中文研究所合聘教授,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兼任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编辑委员。

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历任历史语言研究所傅斯年图书馆馆长(2005.10–2009)、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国宝暨重要古物(图书文献类)勘查委员(2007.07–2008.12)、中央研究院人文组各所图书馆馆际协调会召集人(2005.11–2008.08)、教育部国家讲座及学术奖审查委员。专长于中国经学史、清代学术史、文献学、论语、尔雅、孝经等多个领域,其代表作《翁方纲年谱补正》(2004,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集刊》二十五期)、《阮元与王引之书九通考释》(2005,《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八辑)、《阮元刊刻〈古韵廿一部〉相关故实辨正──兼论〈经义述闻〉作者疑案》(2005,《史语所集刊》七十六本三分)等均受到海内外学界的普遍赞誉。在学术研究之余,其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作品同样令人瞩目,代表作品《比目鱼》更荣获吴浊流文学奖新诗正奖。



由于不同的视界

和意识型态

比目鱼终于宣告分裂

成为左右各别的两个个体

牠们各自拖着半边的虚幻

踉跄地

向着自己视界里的海域

游去


左边的鲆

永远看不到

牠的右方还有海原的存在

右边的鲽

也同样的否定了

牠左方的现实

牠们互相指控着

对方的背反

……


诗人舒展的灵性与学者辩证的严谨,融合在一处,便有了这样诗篇。

诗歌与学术,本就是这样不相交的两面,坚持与创造,却往往在这一点交汇,达到平衡。

从经学的象牙塔,到诗歌的海洋,陈鸿森教授以“时间”为基点,为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未来与过去的道路。研究过去,并不等于拘泥于旧日的束缚,以广袤的心胸去领会,去创造,去达到。或许,只有游离在历史之间,时间之外,才是观察研究的最佳角度。

那么,让我们沿着这条诗情画意的道路,与陈鸿森教授一起,领略经学的万千美丽。


天人合一注:
访谈时间:从现在(1月5日)开始大约2周。请大家在此跟贴向陈鸿森教授提问。
地点:数典乐园。
步骤:请大家在此跟贴提问,论坛将进行初步整理。陈教授的回复,会在这里公布出来。由于陈教授事务繁忙,且不习惯于网络交流,本次访谈无现场交流。本次活动由数典发起,感谢某数典学者的悉心沟通,方能有幸请到陈教授接受数典会员的提问!

欢迎各位数典会员向陈教授提问,请表现出足够的学术智慧!
另注:以上文字主要由雪茜撰写,天人合一修改。海报由yahead制作。


园地希望能参与交流的请登陆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page%3D1&page=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5 21:44 , Processed in 0.212849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