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478|回复: 2

[【时事表】] 沈阳一中学设"道德银行" 物化人品扭曲学生人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9 13: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9年12月19日 09: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几天,辽宁省沈阳市雨田实验中学总校区八年级一班的苗天雨心情很糟糕。因为上厕所说话而丢掉“人品”,他在“道德银行”里的“存款余额”已经跌到负数。

  为此,苗天雨列出了夺回“人品”的计划:为德育办公室扫地,打扫乒乓球案子,主动擦黑板。同苗天雨相比,他的同班同学李依浓则是许多同学羡慕的对象。凭借担任学校广播站广播员的优势,她已经获得很多“人品币”,“多得自己也记不清了,大概50多元吧”。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去年9月,雨田实验中学制定了《人品储蓄明细及要求》。该校总校区和沈河校区两个年级的1000多名学生,每名学生都有一个“人品账本”,账本记录着他们在学校“道德银行”里的存款和支取情况。在这里,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以“人品币”的形式被量化。

  “人品币”,能否真正成就“道德富翁”?


  上学迟到都会丢掉“人品”

  在雨田实验中学,“午餐时说话”、“上课迟到”、“服装不整洁”、“厕所内喊叫”都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会被扣除“人品币”;而“在学校广播站发稿”,以及“考试进入前三名”,则会被认为道德高尚,获得“人品币”。

  “孔子说,食不言寝不语,因此吃饭时说话也是一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安静就是自然状态,有序就是自觉行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规范学校秩序的目的。”雨田实验中学总校区校长孟立香说,学生在熄灯之前要做到“三闭”,即闭灯、闭嘴、闭眼,否则就属于违背道德的行为,而为学校广播站投稿、宣传学校精神则是一种道德高尚的表现。

  在该校为学生设立的“道德银行”中,涉及人品支出与收入的项目约有50条。学校出台的《人品储蓄明细及要求》规定,教学楼内队伍出入不整齐者支出1~5元“人品币”;不注重仪表不按要求穿校服者支出2元“人品币”;不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者,支出1~2元“人品币”;不节约用水用电、不爱惜粮食者支出1~3元“人品币”;上下楼及在走廊内喧哗打闹及搂肩搭背者支出2~5元“人品币”;在期中期末考试中,班级前三名者存入2元“人品币”;助人为乐、为公益活动作出重大贡献者存入1~5元“人品币”……

  该校每周举行例会,学生的“人品收支”会出现在各个班级的多媒体大屏幕上,全班同学都能看到。此外,每个班级都有“道德储蓄账户”,学生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一张记录收支情况的“班级人品储蓄量化表”。学生的“人品储蓄”完全透明,各个班级联网,不同班级的学生也可以互相查阅。在最终评比中,学校将以授予或取消红旗的方式予以奖惩。

  孟立香表示,学校自去年9月设立“道德银行”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管理效果,学生们的道德观念得以提高。

  道德能否“称斤论两”

  “实行‘人品币’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体现了学校‘养成教育’的思想。以往学校管理都是扣分,比较消极。现在有支有收,给孩子一个通过劳动弥补错误的机会,让孩子懂得回报。”孟立香说,“人品币”涉及道德领域的方方面面,通过“人品币”的形式让学生们树立自觉意识,成为自己的管家,在提升其道德意识的同时,也便于学校秩序的管理。

  “现在学校的德育处很清闲,老师们都在写学习心得和成功教育案例。学校目前处于‘自动化管理’状态。”孟立香告诉记者。

  然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向记者倾诉道:“喧哗打闹等行为在‘道德银行’里要扣分,主动做好事会加分。既然可以通过做好事的方式对错事进行补偿,那么是否意味着那些好事‘存’得多的同学,以后做错事就可以肆无忌惮了?”

  “道德又怎能称斤论两呢?”记者在雨田实验中学总校区门口采访时,一名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做法也提出了疑问,“学校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学生做好事是为了存‘人品币’,道德教育就会变味和异化。”

  “物化”人品可能会扭曲学生人格

  在沈阳某高中任职的曲老师对雨田实验中学的做法表示认可:学校开设“道德银行”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尝试,虽然在评定标准、公平规范等方面还有待提高,但它至少给学生们传达了这样一种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仅仅考试得高分是不够的,人品道德更加重要。在很多学校“分数至上”的今天,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德育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怎么能将上学迟到、仪表穿着以及为学校写宣传稿件等做法同道德强行挂钩呢?”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张思宁则认为,道德很难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学生的品德是学生内在尊严的体现,包括诚信、互助、友爱等诸多方面,很难量化评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在于其自觉理智的接受,并不是依靠外界的强制性推动。把人品进行“量化”和“物化”,有可能会造成学生人格的扭曲,对青少年正确道德观的树立造成不良影响。

  辽宁省教育厅特聘心理专家、美国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杨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用货币符号来培养学生的人品道德,方法简单、“愚蠢”,“后果严重”,“因为当孩子建立了这样一个认知链条——做好事,就有具体的物质化收益,那么整个社会出现的是一种以货币为纽带的冷漠关系”。

  本报沈阳12月18日电


http://www.chinanews.com.cn/edu/ ... 12-19/2027121.shtml

点评:

中学做这样的实验也是很好的,我支持这样的实验。
这个道德银行实验最好玩的就是这段:

因为上厕所说话而丢掉“人品”,他在“道德银行”里的“存款余额”已经跌到负数。

  为此,苗天雨列出了夺回“人品”的计划:为德育办公室扫地,打扫乒乓球案子,主动擦黑板。同苗天雨相比,他的同班同学李依浓则是许多同学羡慕的对象。凭借担任学校广播站广播员的优势,她已经获得很多“人品币”,“多得自己也记不清了,大概50多元吧”。


这是充分训练孩子们在社会规则上面多想办法,多为自己的失误或者说漏洞上面谋划更好的补救措施,只要孩子能主动的参与这个游戏,其实能学到很多的:

第一错误不可怕,要积极弥补,使用和更多人沟通的办法来改善
第二自己积极主动参加被大家或者说学校认可的措施和规则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这是实验的积极的地方

第三就是树立了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则体系,让孩子学会适应规则,而不是对抗和打破规则,这样使得孩子很小就学会了积极建设比破坏更有好处。

中国的学校实验已经开始,更多的花样也会不断出现,未来的路或许就在这些实验的样本或者典型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10 21: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一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效果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08: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zhong688于2010-03-10 21:48发表的 :
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一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效果挺好。

但是这个办法把这些约束变成一种交易的类型,大家都成为交易员,这种形式就很招人议论。

有些东西比如道德底线比如德育教育根本不能市场化,因为这些东西不是交易品。

所以这个新闻有点吸引大家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9-22 20:27 , Processed in 0.119655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