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超星 读书 找书
查看: 1959|回复: 6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1 11: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多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商品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里的劳动产品是指那些为了出卖而不是供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写道:“要生产商品,他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生产社会的使用价值。”[1]马克思对商品所作出的这一经典概括在我国中学或者大学的任何一本政治理论类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第一,劳动产品不一定都是商品,例如农民生产粮食给自己和家人留下的口粮、企业里自制自用的各种模具,还有工艺品爱好者自己制作并用于自我欣赏的盆景等都不是商品。这一点是最基本的经济常识,无须证明。第二,商品也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例如商场里等待出售的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非人类加工过的自然资源,还有人自身的劳动能力或管理才干等社会资源、都可以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但这些东西却只是物品而不是劳动产品。由此可见商品与劳动产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说法,混淆了劳动产品和商品、财富和价值,物质生产领域和商品流通领域的界限,将两类不同质的东西混为一谈,其结果必然是造成价值理论的混乱,最终使得经济理论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其实,劳动产品是人类通过劳动加工制造出来的物品,它产生于物质生产领域,而商品只是交换的产物,它产生于流通领域。不管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劳动产品。在它们没有进入流通领域以前都不是商品,劳动产品像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一样,只有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以后,才能变为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从而具有社会性。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劳动产品和商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商品产生于交换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劳动属性既不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交换性,才是商品真正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所谓商品,是指人们在流通领域中,可以通过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
    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之中,任何商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对此我们不持异议。可是,马克思所理解的价值与我们所理解的价值其内涵是不一致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写道:“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算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吨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东西。……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2]直到这里,我们认为马克思对商品交换过程的考察还是客观的和富于逻辑的,只是到了后面,马克思的思维逐步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就只剩下了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可是劳动产品在我们的手中也已经起了变化。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到的属性都消失了。……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耗费的单纯凝结。现在这些物只是表示,在它们身上耗费了人类的劳动力,积累了人类的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的价值。” [3]在这些论述的字里行间,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研究采用了抽象的方法。实际上马克思的理性抽象分为两步:第一步是从商品中抽象出了劳动产品;第二步是从劳动产品中抽出了抽象劳动,这样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了: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众所周知,逻辑学中的抽象是一种从众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事物共同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而且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和必要的手段。抽象思维本来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是马克思在使用这一科学思维方式时出现了偏差与失误。第一,我们在前面已经证明了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交换属性而不是劳动属性。马克思之所以从商品中抽象出了属于非本质属性的劳动属性,在于商品不完全是由劳动产品构成的,构成商品的还有属于非劳动产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抽象的范围和对象是错误的,结论当然不会正确。第二,在严格逻辑学的意义上,人们对事物的抽象也只是辩证思维过程之中的一个环节,抽象还必须上升为具体。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对商品的抽象上升到具体,那么抽象劳动也只能去证明具体劳动的性质而不是商品的价值。这是因为劳动产品在通过交换以前还不是商品,而如果劳动产品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以后,呈现出来的就是交换属性而不是劳动属性了。第三,抽象劳动或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说到底只能是对具体劳动和具体劳动时间的一种抽象,无论是哪种劳动或哪种劳动时间,也只能存在于生产领域内部,不可能去决定流通领域中商品的价值或价值量。流通领域不同于生产领域,在这一领域之中,除了商品的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以外,还有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还有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和激烈的市场竞争,那种以为可以用单一因素来确定商品价值或者价格的理论,未免过于主观和片面。当然,以上我们对马克思价值理论出现失误的分析还仅仅局限于纯粹理论的层面。如果我们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的话,我们会发现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也是站不住脚的。比如我们究竟怎样使菜农和作家两种具体劳动在创造价值的问题上具有可比性?比如我们究竟怎样才能为抽象劳动对价值和价值量的确定设立一个明确的数学标准?这一切表明,马克思由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或者是在实践上都是无法成立的。
    真理在多数的情况下都是简单的和朴素的。在商品价值这个问题上,其实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问题考虑得如此复杂。在我们看来,所谓商品的价值,就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或数量值)。现在,让我们借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证价值形式时使用过的一个算式来说明这一道理——“20码麻布=1件上衣、或20码麻布值一件上衣。” [4]该算式表明,既然20码麻布与一件上衣可以交换,足以证明了在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比例或等量关系存在。鉴于麻布和上衣的使用价值不同,因此这两种商品无法直接比较。然而两者商品都有一定的数量值。数量值就是两种不同使用价值之间共同存在的东西。有了数量值就会产生比例,有了比例就可以推算出两者的等量关系,也就是说人们只需要通过配比使两种使用价值的数量值相等,交换就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这就是商品交换的实质和秘密所在。因此,商品的价值只能是构成一定比例的使用价值的数量值,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商品的价值乘以商品的数量即为商品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或者市场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而且这两种表现形式在量上始终是一致的,根本不存在价值与价格背离的问题。价格低表明价值就低,价格无法实现表明价值无法转化为价格。价值存在于交换以前,价格存在于交换的过程中和交换成功以后。从哲学的观点看,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基本类似于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价值是尚未实现的价格,价格是已经实现了的价值。
     马克思在商品价值理论问题上的观点,使得劳动价值论在解释商品价格的问题上陷于非常困难的地步。比如马克思把劳动视为价值的源泉,就注定无法解释天然钻石何以能成为商品而且价格昂贵。在一定的意义上,劳动的确可以创造价值,但价值并非一定需要劳动创造。这正如金子可能发光,但闪光的并非一定就是金子一样。再如社会中的供求关系,稍有经济常识的人都明白这一因素对商品价格的确有着不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但马克思却把它排除在价值(或价格)体系以外,以致使得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之间严重脱节。从纯理论的角度考虑,任何事物,无论是不是商品,相对于它的使用者以及整个社会而言,都会存在是否有用以及有用程度强弱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存在一个是否有价值和价值大小的问题。由此可见商品价值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确切地说是事物和人及事物和社会的关系。亦即是商品对于人和社会的重要性。比如某一种商品,其价值或者价格只有通过交换或者被消费者实际占有才能得以实现。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商品价值理论上的失误主要在于过分强调了商品生产者对其产品价值的个人认定,从而割裂了商品价格与他人和社会的必然联系。当然即便是存在这样的失误,马克思依然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生活在十九世纪里的马克思,未能及时洞察劳动创造价值的局限性,主要应该归结为历史条件的束缚和限制,何况科学理论也是需要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对待伟人我们不应该苛求。
  参考文献:
  [1][2][3][4]卡尔•马克思.资本论(节选本)[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1(6)、
1991(3)、1991(3-4)、1991(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20: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感觉楼主的政治经济学学的有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就楼主说的第二点提出意见,“第二,商品也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例如商场里等待出售的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非人类加工过的自然资源,还有人自身的劳动能力或管理才干等社会资源、都可以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但这些东西却只是物品而不是劳动产品。由此可见商品与劳动产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胡话。有谁敢说放在商店里的天然钻石不是商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23: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虽非人类加工,但须人类劳动,否则它们不会长腿跑到你自己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8:3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hcpqaj于2009-10-31 20:31发表的 :
我感觉楼主的政治经济学学的有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我想就楼主说的第二点提出意见,“第二,商品也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例如商场里等待出售的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非人类加工过的自然资源,还有人自身的劳动能力或管理才干等社会资源、都可以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但这些东西却只是物品而不是劳动产品。由此可见商品与劳动产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不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即使是一个中学生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胡话。有谁敢说放在商店里的天然钻石不是商品?..................
    你没看懂我写的那段话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 08: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oliven于2009-10-31 23:43发表的 :
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虽非人类加工,但须人类劳动,否则它们不会长腿跑到你自己手中!
你的这个论点我赞同.我在给学生上课时,也持这种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16: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感觉与1楼相似,楼主恐怕还没有搞懂一些最基本概念,就急急忙忙出来指责马克思了。

仅点评如下一段,用蓝字。

第一,劳动产品不一定都是商品,例如农民生产粮食给自己和家人留下的口粮、企业里自制自用的各种模具,还有工艺品爱好者自己制作并用于自我欣赏的盆景等都不是商品。这一点是最基本的经济常识,无须证明。
马克思并没有说凡是劳动产品,就一定是商品,马克思说的很清楚: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如果劳动产品没有用于交换,那么,这件劳动产品就不是商品。

第二,商品也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例如商场里等待出售的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非人类加工过的自然资源,还有人自身的劳动能力或管理才干等社会资源、都可以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但这些东西却只是物品而不是劳动产品。由此可见商品与劳动产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其实,商场里等待出售的天然钻石,野生动植物、煤炭、原油等,都是劳动产品。如果没有人类劳动,这些物品就不可能自己跑到”商场里等待出售”。


第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说法,混淆了劳动产品和商品、财富和价值,物质生产领域和商品流通领域的界限,将两类不同质的东西混为一谈,其结果必然是造成价值理论的混乱,最终使得经济理论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马克思是怎么混淆的?你大嘴巴一张,人家就混淆了?其实,不是人家混淆,是你自己糊涂罢了。

其实,劳动产品是人类通过劳动加工制造出来的物品,它产生于物质生产领域,而商品只是交换的产物,它产生于流通领域。不管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还是劳动产品。在它们没有进入流通领域以前都不是商品,劳动产品像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一样,只有通过交换成为商品以后,才能变为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从而具有社会性。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劳动产品和商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商品产生于交换领域而不是生产领域。劳动属性既不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也不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只有交换性,才是商品真正的社会属性和本质属性。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所谓商品,是指人们在流通领域中,可以通过交换而获得的物品和服务。

天啊,马克思白纸黑字都说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人家早就提出“交换”这一范畴,用不着你再多余解释了。

最后,说一下关于作者所说的“我们认为”的所谓价值的含义:商品的“价值”,就是指构成商品交换比例的数值(或数量值)。

除去的表达的不同,其实,马克思的经济学也有类似的概念,叫作“交换价值”。

马克思经济学所探讨的价值,在于解决诸如“为什么一把斧头能换一只山鸡,而换不到两只山鸡”的问题。
劳动价值论并不是马克思提出的,而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提出的。但是,以前的劳动价值论,自身存在着不少漏洞,导致逻辑上不能成立,马克思把劳动价值论的漏洞加以填补使该理论最终得以完善、确立, 罢了。


最后,十分不情愿地说一下,楼主这篇文章,作为学生作业还是可以的,千万不要拿出去。不说作者恐怕基本上不懂政治经济学(这是本人的感觉),而且,后面的一大段,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照搬过来,还搬的十分不是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eyesconqm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11-29 18: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观点清晰明了,楼主你好好看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再回来说吧,你的观点混乱是因为你没有准确的理解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上读书园地

GMT+8, 2024-12-23 03:51 , Processed in 0.17119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